书城传记司马懿的崛起:从军师到权臣
19952800000015

第15章 兵贵神速

公元228年春天,荆州西北部,新城郡上庸城内一片骚乱。

魏国新城太守孟达正加紧部署着城防。准确地说,他已经不属于魏国,而是归顺了蜀国。

八年前,孟达从蜀国叛逃到魏国,后官拜魏国新城太守,现在又暗通蜀国发起叛乱,全因他在魏国实在混不下去。近两年,一直罩着他的前荆州牧夏侯尚病故,赏识他的魏文帝曹丕又驾崩,他仅有的两大靠山全没了。如今,早就看他一百个不顺眼的司马懿却成了他新的顶头上司。

而孟达最终下定决心反叛,则是因为他与蜀国丞相诸葛亮联络的信使刚刚被魏国人截获。

事情败露,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但孟达并不太担心。他算准了日期,胸有成竹。

他在给诸葛亮的信中写道:“司马懿的驻地宛城离洛阳有八百里,离上庸城一千二百里,若获悉我反叛,自当上奏朝廷,奏表往返要三十天时间,等率军真开到上庸的时候城防早已修建完成。何况上庸地势险峻,司马懿必不敢亲自来,若派遣偏将到此,我也没什么好怕的。”

给诸葛亮的信刚发出,孟达就接到了司马懿寄来的信:“将军对国家的忠心天地可鉴。近日,有传闻说将军串通蜀国,料想这肯定是诸葛亮拙劣的离间计,我若信了,岂非让天下人笑掉大牙不成?”

孟达笑了。

司马懿仍被蒙在鼓里。自己至少有三十天时间筹备。

仅仅过了八天,孟达就笑不出来了。他站在上庸城头,望见了远处铺天盖地而来的魏军。不多时,魏军开到近前,鲜明的旗帜已清晰可见。旗帜上写着大大的“司马”两个字。

司马懿亲自来了,而且来得这么快。显然,他在上奏朝廷后并没有愚蠢地等待朝廷下达诏书即开始千里疾行。

上庸城防离完成还早得很,城外只搭建了一圈单薄的木栅栏。

“冲过木栅,全军攻城!”司马懿火速下令。

孟达只能据城死守,他唯一的希望就是拖延时日,等待蜀国援军的到来。

来不及了。

他发去向蜀国求援的信已经晚了时日。他更不知道的是,蜀国丞相诸葛亮出于地理因素等诸多考虑,早将战略方向定在北部雍州而非荆州,即便派出援军也只有小股部队,于事无补。

基本上,孟达算是被诸葛亮彻底放弃了。

“加紧攻城!”

魏军在司马懿的指挥下,向上庸城连番发起猛烈的攻势。夜以继日,丝毫没有停歇。

第十六天,上庸城被攻破,孟达被斩首。

司马懿盯着面前孟达的首级。他仍向往繁华的京都,仍向往权力核心尚书台。但现在,他意识到:成功的路并非只有一条。

“把首级献给朝廷。”

顺便,也让陈群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