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孙子兵法与三国精髓
1995900000047

第47章 大智篇(8)

由以上几例可以看出诸葛亮运用的是怀疑式的激战法,抓住了部属的好胜心理,激起了他们要当英雄的壮志,从而使他们能够发挥出自身最大的能量,同时,运用激将法,也可以事先直接指出部将的弱点,这就提醒和逼使部将用心仔细,提防自己的弱点,避免疏忽大意。激将法在后世也应用得非常广泛,古今中外,不乏其例。

(四)深谋远虑,见识非凡

诸葛亮一生长于思考,处事精细,能站在战略高度上考虑问题,决策事情慎之又慎,且能临事不慌,应付自如。

首先,在“择君”问题上的谨慎态度和超人的见识。诸葛亮早年避乱于南阳,高卧隆中,过着晴耕雨读的生活,不肯轻易辅佐平庸之主。正所谓:“凤翱翔于千仞兮,非梧不栖;士伏处于一方兮,非主不依。”他之所以出山辅佐刘备,一则与刘备三顾茅庐的知遇之恩分不开,但主要是他对天下大事了然于胸。当时刘备自身事业正岌岌可危,被曹操逼得走投无路,勉强逃到荆州接受刘表的保护,这种自身难保的情况下,诸葛亮出山辅助,是一种冒险的行动,他必须将诸多有利因素分析准确,才不至于使三分天下的宏伟蓝图成为一纸空文。诸葛亮经过谨慎的考虑,仔细的衡量,选择了刘备作为自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终生老板,可见,诸葛亮具有与众不同的超人见识。从日后的发展来看,诸葛亮的选择是非常正确的,正是具有不强实力的刘备集团和刘备这位明君给诸葛亮提供了一个充分发挥能力的环境,使其一展所长。

第二,在继承人的选择上提前下手,注意长期考察与培养相结合。姜维是诸葛亮一出祁山时,在敌我双方的交战中发现的“将才”。能被诸葛亮视为“将才”的人不多,而姜维有才有德,有智有勇,年龄只有二十四岁,就使诸葛亮下定决心要把取天水、收姜维、培养接班人综合起来考虑。

诸葛亮收姜维,除了姜维本身条件好以外,蜀中人才枯竭,没有人符合他的接班人培养对象的要求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当时关、张、马、黄均已逝世,赵云年已七十,有个魏延,又认为不可靠,而且年纪也不小,其余青年将领都不是理想人物,或者谋略平平,或者有勇无谋。诸葛亮深深体会到自己的责任重大,而自己的接班人又绝非寻常之辈可以胜任。因此,在全面考察的基础上,确定了姜维。但是,姜维是敌方的人才,任用敌方的人才,而且将其作为我方主帅的接班人来培养,这是需要超凡的眼光和胆识的。在接受姜维投降时,诸葛亮拉着姜维的手说:“吾自出茅庐以来,遍求贤者,欲传授平生之学,恨未得其人。今遇伯约,吾愿足矣。”(第九十三回)可见,诸葛亮寻找接班人之心早已有之,而且眼光并不局限于本地区、本国,是超国界的“遍求贤者”。这一思路,有利于把视野扩宽,从而选拔出优秀人才的机会就更多。诸葛亮初次与姜维见面,就对这个投降的将领以接班人相待,自然也使得姜维受宠若惊,日后更是一心一意跟随诸葛亮为蜀国效命。

选择只是诸葛亮确定接班人的第一步,更重要的还在于把考验与培养结合起来。诸葛亮一直将姜维放在身边,和马岱、魏延等人一同使用,一是考察其诚意,二是考验其才智,三以培养他的才干。取天水一战,是对姜维的初步考验,与羌兵交战等多次战役中,姜维的才干、能力都得到了发挥,经受住了考验。诸葛亮对姜维的培养主要是在实战之中,让他当过先锋,断过后,打过埋伏,担任过主攻,军事将领应该干的他都干过。诸葛亮临终前,将军事的主持权交给了姜维。

诸葛亮选定了姜维作为自己的接班人,但也并不是将所有的权利都交给姜维,这也是他量才而用的一个表现。他将政治主持权交给了蒋琬和费袆。他临终前,后主派尚书李福急往军营看望,并征询他对身后相位继承人的考虑意见,他提出了蒋琬,又提出蒋琬之后费袆可以继承。

诸葛亮对接班人的人事安排可谓是思之周详,虑之久远,这种深谋远虑对于一个实际主持全盘工作的领导人来说,是十分必要的。

第三,在处理各类政事、军务之中,也显现出诸葛亮善于做出细致而长远考虑的特点。彝陵战役后,吴国大将陆逊欲乘胜进攻蜀国,却在夔关不远处误人石头阵,石头阵是孔明入川时所布,他自己说可顶十万兵。陆逊陷入阵中后被其迷惑,若非黄承彦指点,几乎走不出去。对这一事实的真相,我们无以得知,但若真有其事,那可以说明诸葛亮对防止吴兵入川的准备工作做得很早了。孔明南征时,对付木鹿大王的虎豹,是从随军柜车中搬出了喷火假兽,他对从人说:“吾未出茅庐之时,先知南蛮有驱虎豹之法,吾在蜀中已办下破此阵之物也。”(第九回)而火烧藤甲兵的火炮、“地雷”,也是在蜀中早先准备的。

在安排刘备东吴招亲时,诸葛亮也事先准备了三条锦囊妙计,令赵云一到南徐,打开第一个;年终打开第二个;临到危急无路时,打开第三个。第一条计策,使刘备招亲一事获得东吴舆论的承认和国戚乔国老、孙权之母吴国太的支持,招亲一事弄假成真;第二条计策又顺利地使孙夫人答应与刘备共同出走;当周瑜派人拦截,赵云危急无路的时候打开第三个锦囊,又再次使刘备对孙夫人以实情相告,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终于在孙夫人与赵云的合力保护下,成功地回到荆州。

总观诸葛亮的三条招亲计策,可以看出其对事件的预料和对问题的处理是相当周密细致的。时间上一环扣一环,首先是成亲,这是刘备此去东吴的目的,也是实现联吴战略方针的手段,虽然孙权并非真心招亲,只是“美人计”骗取刘备至东吴后加以扣留而已,但是诸葛亮将计就计,于是出了第一条计策对付;其次,成亲后不能久居东吴,但孙权又岂会轻易放走刘备呢?刘备对安逸生活也难免会有留之心,于是第二条计策“荆州战事危急”应势而生;刘备偕夫人出走,在路上会遇到拦截,但困难毕竟是发生在孙夫人家族的辖地,于是有了第三条计策加以应付。三条计策依次而行,对预料之中的事与预料之外的事全能解决,保证计划万无一失。而由谁来执行这些计策,又是计策能否成功的重要保证。诸葛亮在刘备临行时对他说:“吾已定下三条计策,非子龙不可行也。”(第五十四回)赵云在诸将中具有勇猛与精细集于一身的优势,是完成这些计策的最佳的也是惟一的人选。对于出了孙氏家族的辖地,进入荆州地盘后,诸葛亮也考虑得非常周密,若有追兵相逼,水路由诸葛亮亲自接应,陆上有关羽伏兵以待。诸葛亮的精密周详的安排,终于使刘备顺利回到荆州,成功地完成了与东吴联姻的政治目的,使东吴“陪了夫人又折兵”。

(五)法纪严整,令出必行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

诸葛亮的治军、治国的思想都是源于法家,主张“法”、“礼”并用,“威”、“德”并行,强调“训章明法”,劝善惩恶。

在治蜀问题上,诸葛亮讲求“乱世重宽容,弛世用重典”。面对法令废弛,特权横行的益州,诸葛亮新官上任,便厉行法治,彻底整顿。《资治通鉴》记载:诸葛亮辅佐刘备治理蜀中,法令非常严峻,益州原有的特权世家和官僚都受不了,颇有怨言。帮助刘备入蜀的功臣法正也劝诸葛亮借鉴刘邦以宽容德政治民的方法,诸葛亮认为秦国是以严苛政令遭致灭国的,所以刘邦以宽容德政加以缓解,而刘璋治理下的益州,政事荒废、特权横行、法令不彰,所以必须以严刑峻法来整顿特权。这里,严格地讲,汉高祖人关时的天下局势,才能称之为乱世;而诸葛亮入蜀时的益州政局,应称为弛世。益州在诸葛亮的治理下,吏治逐渐清明,特权消除了,人民的生活获得了不少改善。

诸葛亮依法行事,从不避权贵、不徇私情。刘备的养子刘封在与孟达守上庸时,曾拒绝向困守麦城的关羽派增援部队,致使关羽被擒受害,后被诸葛亮处死;李严在刘备死后,担任辅助职位,地位仅次于诸葛亮,但仍以贻误军机,被免官为民。马谡是诸葛亮的爱将,也是他刻意培养的继承人,由于在街亭战役中,疏忽职守,造成第一次北伐严重受挫,也被诸葛亮判处死刑。马谡临刑前,哭着对孔明说:“丞相视某如子,某以丞相为父。某之死罪,实已难逃,愿丞相思舜帝殛鲧用禹之义,某虽死亦无恨于九泉!”孔明也流着眼泪说:“吾与汝义同兄弟,汝之子即吾之子也,不必多嘱。”尽管众将为之求情,诸葛亮又视之为兄弟,但仍依军法将其处斩。

诸葛亮法纪严明,能以身作则,马谡拒谏失街亭,被斩杀之后,诸葛亮深为之惋惜,也对自己错用了马谡而自责,于是上表刘禅,请求“自贬三等”。

诸葛亮在作战行军时,特别注意严守军事机密,以攻其不备。在六擒孟获时,兵至三江城,城由朵思大王把守,蜀兵到城时城上弓弩齐发,一弩十矢,箭头上有毒,蜀兵不能取胜。孔明令军退后,五天未发号令。黄昏时,孔明传令:“每军要衣襟一幅,限一更时分应点,无者立斩。”诸将不知其意,依令而行。初更时分,又传下第二道命令:“每人用衣襟包土一包,无者立斩。”众军仍不知其意,依令预备。接着,孔明又传下第三道命令:“诸军包土,俱到三江城下交割,先到者有赏。”众军皆包土飞奔城下,孔明遂即传令,让军积土包为上城的台阶蹬道,先上城者为头功,于是蜀兵十余万及降兵万余将土包弃于城下,霎时积土成山,接连城上,蜀兵争先上城,守兵欲放弩时,已被蜀兵登城捉拿,朵思大王亦被斩杀,蜀兵夺了三江城。这里,孔明连下四道命令:准备衣襟——包土——城下交割——登城,每一道命令都是分解下达,由于在实施军事行动前期,没有人知道军事计划的全部内容,因而当士兵们进行前三个步骤的行动时,尚不知道是在执行军事行动,这就绝对地保守了军事秘密,当最终一道命令下达时,军士争先上城,敌人已来不及应付,由此取得了战役的胜利。

诸葛亮一向言出必信,令出必行,从而为其赢得威信,争取人心提供了保证。

五出祁山时,诸葛亮为了缓解兵力,粮草不继的问题,决定将20万兵马分为两班轮流上前线,每一百日为一期,违限者按法处治。一次,正当他指挥部队与魏兵在卤城激烈争战的关头,百日期限满了,诸葛亮闻知后方知汉中兵已出川口,就急令交战部队速回,众军收拾准备起程。忽然人报魏将孙礼引20万人马前来助战,司马懿乘势引兵来攻卤城,情况非常紧急,杨仪向诸葛亮建议说,让换班回家的军队暂留下退敌,等新来的兵到后再让启程,孔明回答说:“不可。吾用兵命将,以信为本,既有令在先,岂可失信?且蜀兵应去者,皆准备归计,其父母妻子倚扉而望,吾今便有大难,绝不留他。”(第一百一回)即传令军队当日便行。众军闻之,非常感动,皆请愿要留在前线,舍命杀退魏兵,以报丞相恩德,诸葛亮劝说无效,最后给他们分配了作战任务,这些军士把激情化为力量,作战中人人奋勇,一鼓击败了魏兵的增援部队。

(六)长于攻心,善于协调

诸葛亮一生谨慎,对内部的人际关系也是处理得相当得体,对于内部人员的矛盾能够妥善及时地加以化解,对于出现的一些损害集团利益的事件,也能灵活地处理,不留隐患。

关羽在荆州时听到刘备招降了马超,又听人们评价马超武艺高强,就要入川与马超比试。诸葛亮对这种不利于本集团目标发展的竞争给予了及时的劝阻,他写信给关羽说道:“孟起(马超字)兼资文武,雄烈过人,一世之杰,黥、彭之徒,当与翼德并驱争先,犹未及髯(关羽有一幅美髯,时人常以美髯公称之)之绝伦逸群也。”诸葛亮特别在信中,将马超比作西汉初期的名将彭越及英布等有勇略但较缺智谋的猛将,在当代也只能像是张飞般而已,绝不如关羽之文武全才,超群绝伦,这使得关羽不平衡的心理稍微获得了平服。

刘封与孟达守上庸时,曾拒绝向困守麦城的关羽派增援部队,致使关羽被擒受害,刘备欲明正其罪,准备派人捉拿,孔明认为,此事“宜缓图之,急则生变”。他建议刘封去守绵竹,使其与孟达分守二处。孟达看清了刘备的用意,遂投降了魏国,刘备欲起兵擒拿,孔明建议说:“可就遣刘封进兵,令二虎相并,刘封或有功,或败绩,必归成都,就而除之,可绝两害。”(第七十九回)刘备从之,让刘封从绵竹率兵擒孟达,后刘封兵败回成都,被斩首。这里,诸葛亮本来是准备稳定其心,分而治之的,后来情况发生变化,遂采取“以毒攻毒”的手法,只是由于刘封兵败,才未除掉孟达。

孔明率兵伐魏时,有一次,陈式在前线违犯军令,擅自进兵,被魏军伏兵打得大败,他率残军屯于山谷,孔明听到消息,立即派邓芝前往军中抚慰陈式,以防其生变,待陈式回来后,他即以违犯军令罪将其斩首。

由此看来,诸葛亮对待这类在前线打了败仗或是出了其他问题的部将的处理,是非常谨慎的。

首先都是以抚慰、升调的方式稳定其心不致发生前线兵变;而当这些犯罪的将领回到自己的控制之中时,即按军法正罪,他在处理这种不协调关系时真正做到了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