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孙子兵法与三国精髓
1995900000048

第48章 大勇篇(1)

三国时代忠勇智能之士大有人在,但他们没有得到历史的垂青。究其因,这里面除了有性格上的原因外,更有行为上的缺憾,它让人深思,让人省悟。

一、临危受命——姜维

(一)能文能武,智谋过人

姜维自幼博览群书,兵法武艺,无所不通。在《三国演义》中第一次出场,就是以一种智勇双全,有才有德的20岁年轻将领的身份出现在读者面前的。

诸葛亮攻天水郡时,姜维正在天水郡任中郎将,参与本郡军事。当时诸葛亮派人诈称魏将裴绪,企图引太守马遵带兵去南安救夏侯楙,然后乘机袭取天水。姜维识破了诸葛亮的计策,将计就计,带领精兵三千,在要路埋伏,结果打败了赵云。姜维料到赵云败去,诸葛亮必然自来,来必直接攻城,于是又埋伏兵马,打败了诸葛亮。这接连两次的出击,令诸葛亮感受到了对手的份量。第一次,赵云归见孔明,说中了乱人之计。孔明惊问道:“此是何人,识吾玄机?”有南安人告诉他:“此人姓姜,名维,字伯约,天水冀人也;事母至孝,文武双全,智勇足备,真当世之英杰也。”(第九十三回)赵云也夸奖姜维枪法,与他人大不同。第二次,诸葛亮引兵败退,“回头看时,一片火光,势若长蛇。孔明令关兴探视,回报日:‘此姜维兵也。’孔明叹日:‘兵不在多,在人之调遣耳。此人真将才也!’”(第九十三回)

能够被诸葛亮称为“将才”的人是不多的。姜维一出场就获得了诸葛亮的高度评价,可见姜维确实非同一般。据《魏略》记载,诸葛亮见到姜维时,大为高兴。姜维当年27岁,和诸葛亮出隆中时同龄,个性上亦颇为相似。好学不倦,深通兵法,企图心甚强,而且头脑清楚,长于议论又颇有胆识,可以挑起临危重任的担子。这一切和诸葛亮本人非常相像,难怪后人常把姜维视作诸葛亮的接班人。

诸葛亮设计收服了姜维,初见之下,孔明慌忙下车而迎,执维手日:“吾自出茅庐以来,遍求贤者,欲传授平生之学,恨未得其人。今遇伯约,吾愿足矣。”(第九十三回)维大喜拜谢。在大军阵前,姜维作为敌方投降的将领得诸葛亮的接班人相待,可见姜维的为人与才智、能力已经得到高度认可。

姜维跟随诸葛亮以后,多次参与军事作战计划的制定,善用机谋。

在议取天水、上邽之计时,姜维说:“天水城中尹赏、梁绪,与某至厚;当写密书二封,射入城中,使其内乱,城可得矣。”(第九十三回)

与羌兵交战时,诸葛亮与姜维论取胜之法,姜维说:“羌人惟恃一勇力,岂知妙计乎?”孔明笑着说:“汝知吾心也。”(第九十四回)姜维的意思是不和羌兵正面交战,以计胜之。因为羌兵使用铁车兵,对付他们是不能硬碰硬的,所以姜维是说中了取胜的要害,得到了诸葛亮的赞许。

在取陈仓与曹真作战时,诸葛亮连折二将,张嶷又被打伤,诸葛亮向姜维问计,姜维建议说:“陈仓城池坚固,郝昭守御甚密,又得王双相助,实不可取。不若令一大将,依山傍水,下寨固守;再令良将守把要道,以防街亭之攻;却统大军去袭祁山,某却如此如此用计(指诈降),可捉曹真也。”(第九十七回)姜维提出的避开陈仓,防守街亭,偷袭祁山,而自己却诈降以赚曹真的计谋,可以说既稳妥又全面,因为取陈仓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但姜维能够在此时提出避开陈仓的主张,眼观四面,考虑到陈仓、街亭、祁山以及曹真的军马,企图给对方以毁灭性的打击,若不是有高能智慧,又岂能策划出如此周密的计谋呢?这一次,姜维诈降,虽未能斩杀曹真,但也致使魏国折了一员重要将领费耀。

在诸葛亮的指挥下,姜维也参与到各种实战中去,做过先锋,断过后,打过埋伏,担任过主攻,没有出过什么大的差错。诸葛亮病逝后的全军撤退行动,姜维就负责断后抵挡司马懿的追兵。

诸葛亮逝世后,他继承诸葛亮的遗志,九伐中原,虽没有开拓局面,但也屡立战功。第一百十回,描写姜维背水一战破王经,表现了姜维的大智大勇。当时的情形是:姜维引兵5万远征,兵至洮水,背水列陈。魏将王经见此等阵势,来战姜维。姜维边战边撤,若有难敌的样子。王经不知是计,大驱大众一齐赶上,想要追杀蜀军。姜维引兵望洮水而走,将近退到洮水岸边,对众将士大呼道:“事急矣!诸将何不努力!”众将一齐奋力杀回,魏兵大败。此时,张翼、夏侯霸抄了魏兵的后路,分两路杀来,把魏兵困在当中。姜维奋武扬威,杀人魏军之中,左冲右突,魏兵大乱,自相践踏,死者大半,追人洮水者无数,斩首万余,垒尸数里。王经只率百余骑杀出重围,经往狄道城而走,奔入城中,闭门不出。这一战,姜维大获全胜。

姜维一生之中骁勇善战,且智谋超人,是蜀汉继诸葛亮之后难得的一位智勇双全的军事将领、军事战略家、指挥家。他的军事谋略对后世的启示很深,尤其是“背水一战”策略,历朝历代,乃至现代都仍在发挥着它的“置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的巨大效用。

(二)临危受命,忠勇异常

姜维一直是诸葛亮的理想的接班人培养对象,从诸葛亮北伐中原一出祁山到五丈原禳星,他始终跟随在诸葛亮身边,接受了实战的考验与培养,八年的时间使他无论是在作战经验上,还是思维谋略上都趋向于成熟。而更为重要的是,姜维对于光复汉室的决心和为之所做出的努力,确实无愧于诸葛亮对他的信任和多年的栽培。

诸葛亮临终前,将平生之学都传授给了姜维。他在病榻上对姜维说:“吾本欲竭忠尽力,恢复中原,重兴汉室;奈天意如此,吾旦夕将死。吾平生所学,已著书二十四篇,计十万四千一百一十二字,内有八务、七戒、六恐、五惧之法。吾遍观诸将,无人可授,独汝可传吾书,切勿轻忽!”姜维哭拜而受。诸葛亮又说:“吾有‘连弩’之法,不曾用得。其法矢长八寸,一弩可发十矢,皆画成图本。汝可依法选用。”(第一百四回)后来,姜维北伐中原,兵败牛头山,幸赖此“连弩”之法,将追兵逼退。这样,姜维成为诸葛亮兵法的惟一继承人。

姜维实际也是蜀汉大军的军事权的继承人。尚书李福在诸葛亮临终前先后两次受后主之命探顾诸葛亮。第一次,诸葛亮就对李福讲:“国家旧制,不可改易;吾所用之人,亦不可轻废。吾兵法皆授与姜维,他自能继吾之志,为国家出力……”(第一百四回)后来,李福又受后主之命,问诸葛亮:“丞相百年后,谁可任大事者。”诸葛亮先后推荐了蒋琬和费袆。蒋琬和费韦虽前后出任大将军、大司马、丞相之职,但这两人均为文官出身,又不像诸葛亮般的有第一线作战的经验,所以,严格地讲,他们仅是蜀汉大军的名义统帅而已。因此,真正继诸葛亮之后,率领蜀军与曹魏大军拼战的仍是姜维。

姜维对于光复汉室始终是尽忠竭力、念念不忘。司马懿诛杀曹爽一族后,夏侯霸引三千兵造反,投降了姜维。姜维对他说:“昔微子去周,成万古之名:公能匡扶汉室,无愧古人也。”(第一百七回)之后,姜维引夏侯霸入见后主:启奏说:“……臣在汉中有年,兵精粮足;臣愿领王师,即以霸为向导官,克服中原,重兴汉室,以报陛下之恩,以终丞相之志。”尚书令费袆反对姜维的主张,认为蜀国“蒋琬、董允皆相继而亡,内治无人”,应该等待时机,不宜轻举妄动。姜维说:“不然。人生如白驹过隙,似此迁延岁月,何日恢复中原乎?”又建议与羌人结盟,提出:“吾久居陇上,深知羌人之心;今若结羌人为援,虽未能克复中原,自陇而西,可断而有也。”从姜维这几番言语之中,可以看出他对于继承诸葛亮遗志,兴复汉室,克服中原的决心是始终如一的。

姜维在经营汉中地区三年后,开始筹备北征的工作。自此十数年之久的北伐战争拉开了序幕。姜维北征并不顺利,九伐中原,虽也屡立战功,但并没能开拓局面。这主要是由于诸葛亮逝世之后,蜀中人才出现了后继乏人的局面,姜维独立支撑。已无补于大局。但是姜维数度征伐,以攻为守,支持蜀汉若干年,功绩亦是相当显著的。

(三)忍辱负重,将以有为

后主刘禅听信宦官黄皓之言,溺于酒色,不理朝政,致使贤人渐退,小人日进,朝风败坏。当时右将军阎宇,身无寸功,只因阿附黄皓,遂得重爵。由于姜维在祁山统兵作战,黄皓就煽动后主刘禅说:“姜维屡战无功,可命阎宇代之。”(第一百十五回)后主听信谗言,将正在祁山前线作战的姜维召回。这一段故事的情节是:

姜维回到汉中以后,安排好人马,便同使臣一起到成都去面见后主。可后主一连十日都不上朝。姜维心中疑惑。这一天,姜维在东华门遇见秘书郎郤正,便问他:“天子召维班师,公知其故否?”郤正笑道:“大将军何尚不知?黄皓欲使阎宇立功,奏闻朝廷,发诏取回将军。今邓艾善能用兵,因此寝(停止)其事矣。”姜维听后大怒。第二天,后主与黄皓在后园宴饮,姜维带领几个人直接进来。早有人报知黄皓,皓急忙躲避于花园的一角。姜维来到亭下,叩拜后主,流着泪说:“臣困邓艾于祁山,陛下连降三诏,召臣回朝,未审圣意为何?”后主默然不语。姜维又启奏说:“黄皓奸巧专权,乃灵帝时十常侍也。陛下近则鉴于张让,远则鉴于赵高。早杀此人,朝廷自然清平,中原方可恢复。”后主不以为然,笑着说:“黄皓乃趋走小臣,纵使专权,亦无能为。昔者董允每切齿恨皓,朕甚怪之。卿何必介意?”姜维叩头说:“陛下今日不杀黄皓,祸不远也。”后主说:“‘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卿何不容一宦官耶?”说着便命人找来黄皓,黄皓哭拜于地,对姜维说:“某早晚趋侍圣上而已,并不干与国政。将军休听外人之言,欲杀某也。某命系于将军,惟将军怜之!”言罢,叩头流涕。

姜维忿忿而出,见郤正,将所有这些情况都详细地告诉了郤正。郤正说:“将军祸不远矣。将军若危,国家随灭!”姜维说:“先生幸教我以保国安身之策。”正说:“陇西有一去处,名日沓中;此地极其肥壮。将军何不效武侯屯田之事,奏知天子,前去沓中屯田?一者,得麦熟以助军实;二者,可以尽图陇右诸郡;三者,魏人不敢正视汉中;四者,将军在外掌握兵权,人不能图,可以避祸:此乃保国安身之策也,宜早行之。”姜维大喜,道谢说:“先生金玉之言也。”

第二天,姜维表奏后主,要求去沓中屯田,仿效诸葛亮,后主答应了,他便回到汉中。

从此一回“托屯田姜维避祸”,可以看出,姜维善于在危机时刻,寻求避祸自保之路,以图将来再能有所作为。所谓:“三十六计走为上”,识时务者为俊杰,有些时候,人应该学会自保,避免与敌手正面接触、冲撞,而采取“避”的方式,这样才能防患于未然和补救于事后,遏制不利于自己的事态发展。

姜维在接到后主刘禅全军投降之指令后,也能够选取“避”的方式,忍辱负重,投降了钟会,但是降敌是假,主要目的仍是要保存实力,等待时机,以设法再兴汉室。他暗中煽动钟会与邓艾互斗,并密书给刘禅表示:“愿陛下忍数日之辱,维将使社稷危而复安,日月幽而复明——必不使汉室终灭也。”(第一百十九回)后来,邓艾果为钟会所害,钟会更在姜维煽动下,发动叛变,但由于钟会所在曹魏南征军团将领不支持,双方在成都发生争战,钟会与姜维双双遇害。

虽然,姜维最终没能再兴汉室,但他为汉室复兴所做出的努力是功不可没的,他所采取的“避祸自保,将以有为”的政治策略,在当时的危难形势下是非常适时而又必要的。两次自保的行为,可以说,都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自保的效果,为“将以有为”的终极目的——兴复汉室,作了积极的准备。

二、仁直忠烈——鲁肃

(一)高瞻远瞩,意识超前

清代郑板桥有句处世名言:“难得糊涂”。而鲁肃所带给我们的启示亦是:大事面前不糊涂,小事糊涂,但这小事糊涂之中又并非真糊涂,在难得糊涂之中既坚持了原则,又维护了孙刘的和平共处,这糊涂与不糊涂之中,自有深刻的哲理,奥妙之处只可意会不能言传。

在东吴集团中,最具有战略意识、战略头脑最清醒的就是鲁肃。

鲁肃生长在临淮东城,属袁术统辖势力范围内,袁术曾闻鲁肃之才,请他做东城长,但他对当时天下纷争的形势有着清醒的认识,也看出了袁术虽暂时强大,但终难长久,所以毅然拒绝了袁术的任命,而过江投奔了孙权。

投奔孙权之后,他向孙权最早地提出了三分天下的战略决策。鲁肃对孙权说:“肃窃料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为将军计,惟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争端)。今乘北方多务,剿除黄祖,进伐刘表,竟长江所极而据守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此高祖之业也。”在鲁肃的这段话中,体现了他基本的战略思想,即,上策为乘北方多务,剿除黄祖,进伐刘表,竟长江所极,形成南北对峙;下策是如果上策不能实现,便退而求其次,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变。鲁肃这一决策的提出,堪称是诸葛亮《隆中对》的姊妹篇,而且其提出要早于《隆中对》七年。

在孙刘联盟问题上,鲁肃是始终保持清醒的战略头脑的。当曹操南下荆州之后,他立即审时度势,及时地向孙权提出了联刘抗曹的正确决策。赤壁之战前夕,东吴阵营内部主战派与主降派论争激烈,曹操以百万大军之势进逼江东,孙权面临极大的威胁,面临这种危急形势,鲁肃能够将以前的决策建议加以修改,在不改变建立帝王事业的目的的前提下,改吞并荆州为暂时联合荆州抗曹操,提出决不投降曹操的主张,坚定地表达了抗战之意。鲁肃力排众议,对孙权说道:“恰才众人所言,深误将军。众人皆可降曹操,惟将军不可降曹操。”“如肃等降操,当以肃还乡党,累官故不失州郡也;将军降操,欲安所归乎?位不过封侯,车不过一乘,骑不过一匹,从不过数人,岂得南面称孤哉!众人之音,各自为己,不可听也。将军宜早定大计。”孙权听后叹道:“诸主议论,大失孤望。子敬亦说大计,正与吾见相同。此天以子敬赐我也!”鲁肃的一番话开启了孙权的心扉,令孙权得以说出由衷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