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每天读点哲学
1999700000035

第35章 每天读点励志哲学(5)

历史上不断发生的那一桩桩、一幕幕,使人不禁想起了黑格尔的那句名言:“我们从历史学到的只是:人类从未从历史中学到任何东西。”但是,我相信,在人类已经进入了21世纪的今天,特别是在大力倡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神州大地,历史不会重演。

拿破仑曾经说过,世界上有两种东西最有力量,一是剑,二是思想。而思想比剑更有力量。思想正则人正,人正则世界正。重视创新,首先应重视思想创新;正确对待创新,首先应正确对待思想创新。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不笑不足以为道。”真理往往要经历诸多磨难之后,才能为大多数人所接受。人类思想发展史上这样的例子很多,如自然科学领域进化论,相对论,社会学领域的民主思想、法治思想在产生之初,都是很少有人能够接受的,普遍被视为笑谈。

大浪淘沙,被实践检验出的“道”,总是能笑到最后。而真正的智者和勇士,也往往走自己的路,让后人评说。

阳光总在风雨后,笑到最后,不知道有多少人能够忍耐住,坚持住。

聪明的“坏处”——把聪明放在“褡裢”的后面

弗洛伊德曾经讲过一个非常经典的故事:

约翰和汤姆是相邻两家的孩子,他俩从小就在一起玩耍。约翰是一个聪明的孩子,学什么都是一点就通,他知道自己的优势,自然也颇为骄傲。汤姆的脑子没有约翰的灵光,尽管他很用功,但成绩却难以进入前十名。与约翰相比,他从心里时常流露出一种自卑,然而,他的母亲却总是鼓励他:“如果你总是以他人的成绩来衡量自己,你终生也不过只是一个‘追逐者’。奔驰的骏马尽管在开始的时候总是呼啸在前,但最终抵达目的地的,却往往是充满耐心和毅力的骆驼。”

聪明的约翰自诩是个聪明人,但一生业绩平平,没能成就任何一件大事。而自觉很笨的汤姆却从各个方面充实着自己,一点点地超越着自我,最终成就了非凡的业绩。约翰愤愤不平,以致郁郁而终。他的灵魂飞到天堂后,质问上帝:“我的聪明才智远远超过汤姆,我应该比他更伟大才是,可为什么你却让他成为人间的卓越者呢?”上帝笑了笑说:“可怜的约翰啊,你至死都没能弄明白,我把每个人送到世上,在他生命的‘褡裢’里都放了同样的东西,只不过我把你的聪明放到了‘褡裢’的前面,你因为看到或是触摸到自己的聪明而沾沾自喜,以致误了你的终生!而汤姆的聪明却放在了‘褡裢’的后面,他因看不到自己的聪明,总是在仰头看着前方,所以,他一生都在不自觉地迈步向上、向前!”

看来,仅有聪明,是不管用的。

无论是夸别人的孩子,还是称赞自己的孩子,我们听得最多的就是:“这孩子真聪明!”似乎只要是聪明的,将来便会很有出息,就会获得成功。其实仅有聪明是远远不够的,而小聪明就更靠不住了。因为,如果我们有兴趣给古今中外所有的成功者排个队,将他们之所以获得成功的因素一一列举,你便会发现,聪明通常是排在最末位的。

我不知道你是否看过那部美国大片《阿甘正传》。影片中的那个阿甘不仅说不上聪明,甚至还有点中国人常说的“二百五”的意味,但谁也不能否认他的人生是成功的。

当然,这并不是说傻瓜比聪明人更容易获得成功。但的的确确,有很多成功者与聪明无关,或者说比我们通常认为的聪明人做得更好。

看看周围,是比老板聪明的打工者多,还是比员工聪明的老板多?试想,有谁见过一位绝顶聪明的老板领着一帮傻瓜员工闯天下闯出一片天地的?没有,或者绝无仅有!而许多绝顶聪明的员工追随在并不太聪明的老板后面,打下一片“疆土”的事例,却是司空见惯。

聪明人通常都是打工的材料,或者说是一种供人利用的专业工具,而且越聪明的人打工时间就越长。至于那些不太聪明的人,通常都是深知自己不太聪明而善于把别人当工具来使的老板,而且越是如此,做得越成功,事业做得越大。

尽管成功与否,并不以员工与老板为分界,但这却是眼下人们评判一个人成功与否的世俗标准——谁手下的员工多,谁就越成功。

那么,为什么越是聪明的人越有可能沦为不太聪明的老板手下的员工呢?

越聪明的人越是钻得起劲,越是容易沦为专业工具,而越是专业,所受的局限也就越大,视界也就越窄;而做老板的首要条件却必须是视野广阔,也只有视野广阔,发现猎物的可能性才大。虽然老板不是方方面面都很精通的专家,但却是每样都懂一点的杂家,也正因为杂而不精,才不会钻进牛角尖里拔不出来,才不会被常理框死,触类旁通的可能性才越大,稀奇古怪、打破常规的点子就越多,突出重围的出路和财路也就越宽,生意也就做得越大。

越聪明的人,通常也越容易自以为是,看不起别人。在聪明老板手下打工,表现再出色,也难以得到一声夸奖,而动辄得咎,挨批评受指责却是常事,如果不是甘于当奴才的人,谁能忍受得了,呆得下去?跟随一位不十分聪明的老板就不一样了,他得依靠你的专业、你的才智,因而也会重视并尊重你的意见,时常夸你赞你,让你觉得自己活得有滋味、像人样,想不为他卖命都不好意思。

越是聪明的人,方方面面也就圈得越死,而且生活在这么一个巨人的阴影之下,更让人压抑、窒息,聪明人谁肯为他所用?而在一位大字不识几个的老板手下就不同了,他不会让你觉得束手缚脚,只要你想干肯干,有好主意,就会有充分发挥的余地,活得自然也就越有精神,更重要的是,在你帮助老板获得成功的同时,也能分享到成功的乐趣。

越是聪明的人,越是清高,越是不爱琢磨人情世故,而人情世故又恰恰是一个老板最不可或缺的。所以,越是不怎么聪明的老板越是让你觉得有人情味,让你觉得他实在可爱,因为他早就看透了人情世故,把工作做到你心坎上了。

每一个人都应该永远记住这个真理,只有不断超越自我的人,才是一个真正的聪明人。人生在世,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禀性和天赋,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实现人生价值的切入点,只要按照自己的禀赋发展自己,不断地超越心灵的绊马索,你就不会忽略自己生命中的太阳,不会被湮没在他人的光辉里。

单纯的“好处”——活在真实的世界里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江海之所以成为百谷之王,以其善下之。”意思是说江海之所以成为一切小河流的领袖,是因为它善于处在一切小溪、河流的下游。“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正因为你不争,所以天下才没有人能与你争,这才是争的最高境界,才是“大争”。

“不争”并不意味你根本不行动,而是你要不动声色,不显山露水,不做无谓的争斗。无谓的争斗,只会耗尽你的能量;逞强的行为,等于为自己树立了强大的敌人;盲目的出动,只会让自己失去方向,迷失自我。

“少则得,多则惑”。单纯的人看似很傻,其实是大智若愚,常常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在《阿甘正传》中,阿甘就是一个单纯的人。在别人眼里,他是一个弱智的、头脑简单的、想问题单纯的、目标单一的、行动始终如一的傻瓜——结果,他成功了!

当一群孩子在欺负阿甘的时候,他的女伴让他快跑。结果脚不好的他单纯地听从了,拼命地跑,快得超过了正常的男孩;球场上教练告诉他:“什么时候都别想,抢到球就跑!”他又单纯地听从了,结果他跑来了大学的毕业证,跑成了“球星”;他上越南打仗,他的上级告诉他:“遇到危险就跑!”他再次单纯地听从了,结果不但平安地回来,还成为“国家英雄”。阿甘善于把所有的问题都简单化,简单单纯得只剩下直奔成功。

18世纪法国的启蒙领袖伏尔泰不仅是一位哲学家,也是一名著名的小说家。他的小说《老实人》里有一则小故事,名为“牧师的空欢喜”。故事的情节这样的:

牧师包吉斯先生是一个不单纯的人,他同时兼做收买古董的生意,可是打的却是保持稀有家具古董的招牌,到处向民间收购。有一天,他到了路敏斯家,看到了一张18世纪英国“华德尔设计的五斗柜”,那是非常珍贵的古董,不禁目瞪口呆,心里想着这下子可发了大财,而且自己也要因此而名利双收。

他装模作样地观察这张高贵的柜子,说这个五斗柜只是仿冒品,想尽办法来证明它并没有什么价值。他说:“我很久以来就一直想要这种柜子的四条腿,因为我家里有张桌子,搬家时给搬运工人弄坏了桌腿。”

路敏斯这个单纯的农夫,终于以很便宜的价格把它卖给了牧师。牧师又装做很懊悔,说自己买贵了东西,并要求路敏斯把它搬出来,等他去开车子来运。牧师心里很兴奋地勉强压抑住自己的狂喜,三步并作两步地去开他的车子。

路敏斯是一个忠厚老实的人,把柜子搬出来之后,发觉柜子实在太大。心里想着,通常牧师们所开的车子都是小车子,一定放不下。怎么帮助他把柜子运走呢?他想到了牧师说只需要四条腿,于是把那四条腿锯下来包好,然后把柜子拆开。不一会儿牧师开了一辆卡车回来,看到眼前的景象,气愤得目瞪口呆。

这个故事说明了单纯的重要性,一个人心地不单纯总是会旁生枝节,把原本很好的事弄糟了。

可以说,不虚伪是单纯的本质,不贪婪是单纯的现象,两者永远密不可分。不虚伪,可以省却多少烦恼事;不贪婪,可免除无量的罪恶。所以清心的另一个重要含义就是单纯。一个懂得单纯之道的人,往往能以四两拨千斤的方式去处理事情。因为他没有什么虚伪,也没有什么隐瞒,所以见山是山,见水是水,点滴贴切,柔软慈悲,以这种襟怀处理事情,往往事半功倍,不会旁生枝节。

说到这里,我不禁想起了曾经热播过的韩国电视剧《大长今》。里面令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女主角长今对人生的态度。一开始,她为了要完成母亲的遗愿而入宫当小宫女,在宫中她遇到了影响她一生的老师韩尚宫。韩尚宫教导她身为食物料理者应有的坚持——要诚心为食用者的身体着想,不因外在因素而改变。聪明伶俐的长今在韩尚宫以身作则的细心教导下,才能不受勾心斗角的宫廷生活的影响,仍保有她纯真的心。后来因为母亲和恩师韩尚宫都被仇家崔尚宫所害,自己也被贬出宫,长今为了回宫报仇,所以积极学习医术,想借宫廷招考医女之机再度入宫,伺机复仇。可是救人的医生和复仇的心如何能同在一体呢?长今所坚持的性格,造成了她人生中最困难的抉择,她的心在几经煎熬后仍选择了“善”,她放下仇恨,用医者的仁心去医治她的仇家。正所谓冤冤相报何时了,只有博大而仁慈的胸怀、超乎常人的忍耐和对道德的修持,才能跳出这人生苦难的循环。

长今是一个单纯的人,她的单纯最终化为一种难以震撼的力量。单纯,所指的不仅仅是操作层面上的对某个具体行为的专注态度,它在更深层意义上指的是存在意义上的一种生命姿态。在某种程度上,应该说单纯是与世俗的一种对抗,因为世俗是后天的、混浊复杂的、为势利所趋的,而单纯却是先天的、清澈锐利的、百毒不侵的。这样的单纯是对生命本性的一种坚贞。

其实人有很多领域是不容他力染指的,比如尊严。而出于对尊严的保卫,人有权利要求自己活在真实的世界。他们单纯地把让人单纯地生存作为自己存在的第一要义,他们单纯地相信其实人本该单纯地生存。人们在思想,人们在探寻,人们珍惜情感,人们热爱艺术,人们自由地买卖,人们自由地信仰,人们自由地言说,人们凭借对他人本性同样单纯的信念而共生共荣,而所有的这一切都无须恐惧。

回归单纯的生活,世界会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