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明清帝王文治武功全记录
2004900000053

第53章 明熹宗——天启皇帝朱由校(2)

除木工活外,明熹宗朱由校还醉心于建筑。吴宝崖在《旷园杂志》中写到明熹宗朱由校曾亲自在庭院中造了一座小宫殿,形式仿乾清宫,高不过三四尺,却曲折微妙,小巧玲珑,巧夺天工。明熹宗朱由校还曾做沉香假山一座,池台林馆,雕琢细致,堪称当时一绝。

明熹宗朱由校喜欢蹋球,常与太监在长乐宫打球。明熹宗朱由校觉着玩起来不过瘾,就亲手设计,建造了五所蹴园堂。明熹宗朱由校酷爱建筑,还表现在对朝廷建筑工程的关心上。明熹宗天启五年(公元1625年)到明熹宗天启七年(公元1627年)间,明朝对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进行了规模巨大的重造工程,从起柱、上梁到插剑悬牌,整个工程中明熹宗朱由校都亲临现场。明熹宗朱由校常常在房屋造成后,高兴得手舞足蹈,反复欣赏,等高兴劲过后,又立即毁掉,重新造新样制作,从不感到厌倦,兴致高时,往往脱掉外衣裸作,把治国平天下的事,早就抛到脑后,无暇过问。

面对这样的主子,奸臣魏忠贤当然不会错过这个良机。魏忠贤常趁明熹宗朱由校引绳削墨,兴趣最浓时,拿上公文请明熹宗朱由校批示,明熹宗朱由校觉着影响了自己的兴致,便随口说道:“我已经知道了,你尽心照章办理就是了。”正如《酌中志余》所述:“当斫削得意之时,或有急切章疏,奏请定夺,识字女官朗诵职衔姓名毕,玉音辄谕王体乾辈曰:‘朕已悉矣!汝辈好为之。’诸奸于是恣其爱憎,批红施行。”

明朝旧例,凡廷臣奏本,必由皇帝御笔亲批;若是例行文书,由司礼监代拟批问,也必须写上遵阁票字样,或奉旨更改,用朱笔批,号为批红。明熹宗朱由校潜心于制作木器房屋,便把上述公务一慨交给了魏忠贤,魏忠贤借机排斥异己,扩充势力,专权误国。而明熹宗朱由校却耳无所闻,目无所见。可叹明熹宗朱由校是一名出色的工匠,却使大明王朝在他的这双手上摇摇欲坠。

因嬉乐过度,明熹宗朱由校酿成了一身的疾病,面无血色,虚弱乏力。后来,尚书霍维华进献一种“仙药”,名叫灵露饮,说服后能立竿见影,健身长寿。明熹宗朱由校依言饮用,果然清甜可口,便日日服用。饮用几个月后,竟得了臌胀病,逐渐浑身水肿,卧床不起。

到了明熹宗天启七年(公元1627年)夏,明熹宗朱由校的病更重了。八月十一日,明熹宗朱由校预感到自己来日不多,便召弟弟朱由检入卧房,说:“来,吾弟当为尧舜。”命他继位,次日,召见内阁大臣黄立极,说:“昨召见信王,朕心甚悦,体觉稍安。”八月乙卯日,明熹宗朱由校驾崩于乾清宫,终其一生。《明史卷二十二·天启帝本纪》评价说:熹宗“在位七年,妇寺窃权,滥赏淫刑,忠良惨祸,亿兆离心,虽欲不亡,何可得哉?”

生平最痛心之事

子女皆早早夭折

明熹宗朱由校即位之初,生母王氏已然去世。明熹宗朱由校的父亲明光宗朱常洛在正妃死后没有再立妃子,即位后也没有册封皇后。因此,明熹宗朱由校也就没有嫡母了。宫中地位较高的是两位李选侍,即东李和西李。客氏以乳母受宠于明熹宗朱由校,在宫中的气焰远高于两位选侍。

客氏名巴巴,本是定兴县侯巴儿(侯二)之妻,生子侯国兴。客氏在18岁的时候被选入宫中,充当皇太孙朱由校的乳母。客氏美貌妖艳,在宫中本就不能安分。魏忠贤先前侍奉过的太监魏朝,就曾与客氏“对食”。宫女与太监结为相好,称作“对食”,又作“菜户”,与外间夫妇无异。到了明神宗万历以后,则是公开的了。如果有宫女久而无伴,甚至还会遭到其他宫女们的嗤笑。客氏先后对食的“菜户”,有魏朝、魏忠贤。魏朝与魏忠贤为了得到客氏,曾经起过争执,而最后由明熹宗朱由校裁决:将客氏配给了魏忠贤。

据一些笔记史料记载,客氏的私生活,并不仅限于魏朝与魏忠贤。客氏甚至可能与明熹宗朱由校有染,所谓“邀上淫宠”。明熹宗朱由校即位后不到10天,就封客氏为奉圣夫人。客氏此后与皇帝出入,形影不离。

明熹宗天启元年(公元1621年)二月,皇帝朱由校大婚,娶了张皇后。客氏自然必须回避了。明熹宗朱由校为此对客氏优容有加。不过,客氏在明熹宗朱由校做皇帝期间,作为一个乳母所受到的隆遇的确是前所未有的。每逢生日,明熹宗朱由校一定会亲自去祝贺。客氏每一次出行,其排场都不亚于皇帝。出宫入宫,必定是清尘除道,香烟缭绕,“老祖太太千岁”呼声震天。

王安是明代少有的为士大夫所称道的宦官之一。王安为人刚直,从明神宗万历二十年(公元1592年)就服侍明光宗朱常洛、明熹宗朱由校父子。明熹宗朱由校登基后,也很感激王安,言无不纳。魏忠贤也投靠在王安门下。然而,王安此人,“刚直而疏”,心思不够缜密,又常常患病。因此,王安与明熹宗朱由校的接触逐渐变少,而魏忠贤借客氏之力日益亲近明熹宗朱由校,大有取而代之之势。

明熹宗天启元年(公元1621年)五月,明熹宗朱由校任命王安为司礼监掌印太监。按照惯例,王安自然要推辞一番。客氏劝明熹宗朱由校干脆批准了王安的辞呈。然后,魏忠贤唆使给事中霍维华弹劾王安,再利用秉笔太监的身份矫旨将王安发配到南海子去做净军——宦官军队。从魏忠贤本人来说,王安于他有恩,不忍加害。但是,客氏的一句话坚定了魏忠贤除去王安的决心。客氏说:“尔我孰若西李,而欲遗患也!”意思是说,你我跟李选侍比怎么样,她都被王安逼得移宫僻居,我们为什么要留下遗患呢?然而,就这样,王安仍坚持了三天没死。刘朝实在有点不耐烦了,于是“扑杀之”,遂为客氏和魏忠贤除了心头大患。

客氏深知,自己在宫中的地位是没有合法性的。大婚后的明熹宗朱由校,曾经一度因为外廷的御史刘兰等人的请求,将客氏遣出皇宫。但是,事隔不久,明熹宗朱由校就重新召回了客氏。明熹宗朱由校对臣下们说:“朕思客氏朝夕勤侍朕躬,未离左右,自出宫去,午膳至晚通未进用。暮夜至晓臆泣,痛心不止,安歇勿宁,朕头晕恍惚。以后还着时常进内奉侍,宽慰朕怀。”因此,终天启一朝,客氏始终自由出入宫廷。但是,客氏明白,一旦明熹宗朱由校死去,自己的地位也就一落千丈了。因此,选择谁接替明熹宗朱由校死后的皇位,就非常重要了。据说,客氏与魏忠贤处心积虑地想废除张皇后,然后以魏忠贤侄子魏良卿的女儿为后。但是,明熹宗朱由校对张皇后颇有夫妇之情,以致此计不能成功。客氏更害怕皇帝朱由校的妃子产下皇子,母以子贵,从而得到明熹宗朱由校的喜爱,而使自己失宠。因此,天启一朝中明熹宗朱由校生下了不少的皇子,但无一能够长成。明熹宗朱由校总共有三个孩子。长子朱慈然,谥怀冲太子,《明史》称“不详其所生母”。在《内起居注》颇详实的明代,这实在令人奇怪。次子朱慈育,慧妃范氏所生,未满1岁即夭折。三子朱慈炅,容妃任氏所生,未满1岁亦夭折。一些学者认为,这都有可能是魏忠贤和客氏下的毒手。更有甚者,不少的皇子其实是在胎中已遭客氏的暗算,例如裕妃张氏之孕。裕妃张氏因为无意中得罪客氏和魏忠贤,客氏、魏忠贤就假传圣旨,将裕妃幽禁于别宫,逐去宫女,断绝饮食。当时的裕妃已然怀有身孕,却被活活地饿死宫中。

魏忠贤与客氏两人,一方面处心积虑地除去宫中一切可能对他们不利的因素,一方面向明熹宗朱由校进献自己的养女,冀图能生得一男半女。然而,明熹宗朱由校一生三男二女,都早早夭折,魏忠贤与客氏的如意算盘始终没有拨转。

千秋功过

文盲皇帝宠信“文盲太监”,宦官专权,政治黑暗

“天才木匠”明熹宗朱由校即位之初,朝中东林党诸大臣势力较大,东林党人杨涟、左光斗、赵南星、高攀龙等许多正直之士都在朝中担任重要职务。

早在明神宗万历年间,明熹宗朱由校的父亲明光宗朱常洛不为其祖父明神宗所喜欢,他这个皇孙自然也在明神宗的视野以外。直到明神宗临死,明熹宗朱由校才被册立为皇太孙,有了出阁读书的机会。没想到他的父亲明光宗朱常洛登基一个月就撒手西去,连册立明熹宗朱由校为皇太子都没来得及,更别提读书的事情了。明熹宗朱由校即位时刚16岁,在此之前的岁月中,他的父亲明光宗朱常洛作为太子就没有受到应有的教育,作为太子的长子,明熹宗朱由校所受的教育当然更逊一筹。明清史专家说:“熹宗为至愚至昧之童蒙。”有人甚至认为明熹宗朱由校是“文盲天子”,“一字不识,不知国事”。

由于没有文化,明熹宗朱由校发布命令指示,只能靠听读别人的拟稿来决断。明熹宗朱由校又不愿意全听别人摆布,往往不懂装懂,一纸草诏、半张上谕,经多次涂改,往往弄得文理不通,颁发出去,朝野人士看了啼笑皆非。

有一次,江西抚军剿平寇乱后上章报捷,奏章中有“追奔逐北”一句,原意是说他们为平息叛乱,四处奔走,很是辛苦。明熹宗朱由校身边的一个叫何费的太监胸中也没有多少墨水,念奏章时,把“追奔逐北”读成“逐奔追比”。解释时,把“逐奔”说成是“追赶逃走”,把“追比”说成是“追求赃物”。明熹宗朱由校听了大发雷霆。江西抚军不但未得到奖赏,反而受到“贬俸”的处罚。

有一年,扶余、琉球、暹罗三国派使臣来进贡。扶余进贡的是紫金芙蓉冠、翡翠金丝裙,琉球进贡的是温玉椅、海马、多罗木醒酒松,暹罗进贡的是五色水晶围屏、三眼鎏金乌枪等。邦国的进贡,而且进的是贵重礼物,明熹宗朱由校原本应隆重接待。在金殿上,尽管使臣递上的是用汉文写的奏章,宦官魏忠贤接了,由于也是目不识丁,忙转手递给明熹宗朱由校。明熹宗朱由校装模作样地看了半晌,把进贡的奏章当成是交涉什么问题的奏疏,不由大怒起来,将奏章往地下一掷,说:“外邦小国好没道理!”说罢,明熹宗朱由校拂袖退朝。

在东林党人的支持下,明熹宗朱由校革除了明神宗末年的一些弊政。经济上,停罢了杭州织造,革除了南京的鲜品进贡,对发生重灾的地方进行了赈济,明令免除了天下带征钱粮及北畿地区的加派,减轻了某些地区的赋税。政治上,对历史上的一些大案重新做了结论,恢复了张居正的官荫,肯定了他对国家的重大贡献;给建文时期的方孝孺等人平反,恢复名誉,肯定他们是国家的忠臣,对他们的后代免除了奴籍,恢复了平民地位。

尽管这些努力使当时的吏制与以往相比稍显清明,但是东林党人在决定国家大政方针、革大弊兴大利等方面毫无作为,因而明神宗末年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当然,这也不能怪东林党人,更为重要的原因是明熹宗朱由校所受到的教育极少,几乎可以说是文盲,整日痴迷于做木工、斗蟋蟀等事情,根本不喜欢处理朝政。

就在东林党人竭尽全力辅佐朝政的时候,后宫太监魏忠贤在明熹宗朱由校的乳母客氏的帮助下,逐渐赢得了明熹宗朱由校的信任,以至于最后擅权专政,对国家的政治、经济秩序造成极大的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