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学科融合德育的研究与实践(谷臻小简·AI导读版)
20186000000004

第4章 在基于问题的探究中培养学生个体责任意识

——小学探究型课程实施中的育德思考

陶礼华

一、探究型课程学习中的学生培养要素

探究型课程倡导以学生的兴趣为起点,激发、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强调学生以探究的方式学习,在探究中学习基本的探究方法,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

(一)思维能力

思维能力的培养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分别是“逻辑思维能力”和“发现提出问题的能力”。

(二)问题解决能力

包括6个方面,分别是“信息收集和处理”、“社会调查”、“观察与实验”、“设计制作”、“活动策划实施”和“总结交流”。在一个解决具体问题的学习过程中,这些行为的效度将直接影响学习的过程和成效。

(三)规划合作能力

包括两个方面:“规划管理能力”与“合作交往能力”。

二、在主题选择中激发学生的责任意识

科学探究的关键是问题,探究型学习是围绕问题解决的学习,尤其是针对小学生的探究,是由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解决问题的热情所驱动的。

(一)基于学生的认知基础,发现自我管理中的问题

(二)基于学生的学习环境,寻找集体生活中的问题

(三)基于学生的成长阶段,思考学习需求中的问题

三、在探究学习中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每一个学生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必须逐步养成良好的主动学习意识,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这样才能在学习中满足个体需求,培养学习能力。

(一)激发剖析问题的意识

(二)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1.学会基本的探究方法

2.学习自主的评价反思

(三)培养合作学习的品质

四、探究型课程实施中教学行为的侧重

探究型课程的实施,更多体现的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的行为要注意两个侧重:

(一)侧重过程引导

(二)侧重行为反思

探究学习过程是一个较为开放的学习空间,但这也不意味着学生可以天马行空,任意为之。当我们的课堂更多地留给学生后,教师要教会学生如何及时、有效的反思自己的言行、成果,让学生从行为上认同没有干预的学习同样也是缺乏责任的表现。当学生更多地在自主学习中懂得行为约束、目标约束,能自主地在学习过程中自觉的反思调控,那么探究学习也就有了真正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