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改革及其敌人(谷臻小简·AI导读版)
20196900000002

第2章 新社会契约与合法性

中国社会问题的终极根源在哪里?

在中国领导人的头脑里,城乡这些社会不稳定因素存在的主要原因在于经济。政府的作用就是维持社会的稳定,为经济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这种思维方式存在着根本性的问题,会导致领导层对中国社会问题的存在、发展和恶化产生错误的判断并采取错误的解决方式。如果这种思维方法不能加以纠正,执政党的合法性基础很快就会出现问题。

从“隐性契约”到“显性契约”

在第一个阶段,共产党政权的合法性就是革命。

在第二个阶段,共产党的合法性就是人民和政权之间的“隐性契约”。

在第三个阶段,共产党的合法性会是其政府和人民之间的“显性契约”。

新的“契约”,新的考验

在人口的绝大多数和领导层之间存在着一种“隐性社会契约”。在这种契约下,政治人物为人民谋利益,而人民接受政治人物的统治,契约的缔结也就为政治人物提供了政治合法性。

不能因为新兴阶级有了政治重要性,就来破坏政权和人民之间的契约。对工人和农民来说,这种契约绝对不可以单方面被废除。

胡温领导层和人民新签契约已经造就了新的合法性基础,使人民接受新领导层。对新领导层来说,现在更为重要的是要履行和人民的契约。在一些政策领域,新领导层已经在向人民利益倾斜。政治改革也是新领导层履行和人民缔结的“契约”的关键。

胡温新政与中国社会主义新潮

胡温新政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把“以人为本”的重心放在社会的大多数成员上,在用法律手段保护新兴阶级的同时,重新认定占社会的大多数的工人、农民的利益。

社会主义新潮可以说是对中国社会主义的重新建构。

社会主义新潮的根据是中国的社会现实。

社会主义是一种通过人民参与政治过程来达到社会公正,实现“以人为本”价值的制度。当中国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已经明了之后,人们更为关注的就是政治上的民主化和社会民主制度在中国的确立。这才是中国面临的挑战。

中国和谐社会要求重建社会契约

“和谐社会”及其相关的各种目标的实现,会导致政府和人民之间社会契约关系的重建。

要建立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隐性社会契约,政府必须扮演主角,在发展与分配、效率与公平之间进行强有力的协调。

从长远来看,民主政治是中国治理制度的基础,那个时候,显性契约会在中国实现。但现实地看,民主政治需要很长时间来发展。在国家转型到显性契约之前,必须重建隐性社会契约。没有这个隐性社会契约,执政基础就会不断被削弱,社会稳定就不会有制度保障。从这个角度来说,和谐社会意味着一种基于新社会契约之上的国家治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