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愿将一生献中国:戴德生晚清纪事
20200700000002

第2章 一个愉快的星期六

1841年

“贺美,小心!快让开这条道!”戴德生一边气喘吁吁地喊着,一边追着从山上滚下的铁环,脸上带着灿烂的笑容。他乐在其中!铁环向下跑得那么快,他几乎要赶不上了。

贺美带着诧异的心情看着大她三岁的哥哥,仍旧无法明白:无论自己怎样努力,她的铁环总是动不起来;而哥哥的铁环一直在滚着,就像箭一样笔直向前。

“不用急,”她的父亲微笑道,“贺美,你的铁环很快就要跟你哥哥的跑得一样快了。一旦你掌握要领,就会做得很好。继续尝试,不要放弃!”于是贺美鼓起勇气,又试了一次。

戴德生的父亲迈着大步,尽力跟上他的两个孩子。在药房劳碌了一个星期,此时他很高兴能把城市的繁忙和喧闹置于身后。星期六的下午,孩子们通常在室外度过,所以他一有时间就过来陪伴。

可是,那天下午,戴德生显得有些不耐烦,他总是迫不及待。

戴德生的父亲匆匆扫了一眼戴德生手里的《自然》杂志,眼睛闪出亮光。尽管手里拿着一本杂志肯定会妨碍滚铁环,但孩子还是把它带出来了。是的,他能够理解。他过去也喜欢研究花、鸟、植物和昆虫。戴德生对大自然的那种热爱不是没有传承的。

* * *

过了一会儿,戴德生就满脸通红地在森林边喘着粗气,等着父亲和妹妹了。

“真不够明智,”父亲说道,“你已经把自己搞得筋疲力尽了。你还只是刚刚康复而已,余下的时间让我们放轻松吧。当心!否则,晚上我还得给你准备特别的药物。”

戴德生顺从地点点头,说:“但是,我可以……杂志,父亲?今天下午……我们还能够……寻找不同种类的蕨类植物吗?”

“是的,当然可以。但是,我得声明,必须要休息一下!你都已经上气不接下气了。让我们先在这树桩上坐下,再来决定应该找哪几类蕨类植物。”

“可以把我的药盒给我吗,父亲?”贺美不耐烦地问道,“然后我就可以去找甲壳虫了。”她很高兴他们终于来到了森林。找甲壳虫比滚铁环有趣多了,尤其是现在,她从父亲那里得到了这个可爱的小盒子,可以把昆虫放进里面。

不一会儿,孩子们就忙着去四处寻找了。

“看哪,这里有一株特别的蕨类植物!”戴德生激动地喊道。

“嘘,安静点,”贺美警告说,“否则,所有的甲壳虫都要跑啦!”

戴德生躲在一棵粗大的树后面,几乎要笑出声来,但是他不想让贺美看见自己在嘲笑她。然而,威廉就绝对不会做这种事儿……

戴德生惊了一下,连忙用手捂住了嘴。威廉……大约是在一年半前离世的。那时威廉已经七岁了,只比他小两岁。威廉不仅是他的弟弟,更是他最好的朋友。现在这个家里只有三个孩子:贺美、小路易莎和他。

这时一团阴影笼罩在戴德生的脸上,似乎这个星期六下午的时光不再快乐,因为威廉再也不会陪伴他们一起玩了。

* * *

“天哪,为什么今晚还有人敲药房的门呢?难道父亲不能休息一个晚上吗?我们已经等了他十五分钟了。”此时戴德生抱怨着来到客厅的大窗户前,在那里能鸟瞰巴恩斯利的集市广场。

他早就在期盼这个晚上了。每到星期六的晚上,父亲总是给孩子们讲激动人心的故事。父亲了解许多历史,并且他已经许诺会向他们提问各种有关中国的事情。在过去的一个星期里,贺美和戴德生已经尽他们最大的努力在父亲丰富的藏书中找出了关于中国的新鲜事。

“请安静,戴德生,”妈妈告诫道,“你父亲真的很忙,而且,你也知道,他乐于帮助别人。也许他正在帮助一位贫穷的人,那人或许听说了对于负担不起的人,你父亲不会收费。主耶稣要我们去爱别人。”

戴德生把自己的鼻子压在冰冷的窗户上,他知道母亲是对的。

“过来吧,你可以帮帮我,”母亲柔声说,“让我们一起沏茶,并准备一些好吃的。”

“嗯,好吃的!”贺美立刻从她的椅子上跳下来,跑进厨房了。

当父亲进入客厅时,他们刚刚准备好。

“哎,孩子们,我回来啦。一切都准备好了吗?很好!让我们一起坐到沙发上。”

他没有提起任何有关在星期六夜晚搅扰他的那个病人的事情。

“请提醒我一下,今晚我们要做什么?”

“问一些关于中国的问题,父亲!”

“是的,确实如此。好的,我们先问贺美一个问题。让我想想,哪一个国家的人口最多?”

“中国!”她自豪地回答。

“正确。戴德生,现在我要问你一个问题。那个跟某一种水果同名的名词是什么?”

戴德生犹豫了一分钟,然后坚定地说道:“中国官话[1],父亲。”

“同样正确。贺美,我给你另一个问题。在中国最常见的食物是什么?”

“大米!”

“很好。戴德生,再给你一个有关水果的问题。在中国,一个乡村或一座城市的领导被称作什么?”

“官吏[2]。”

“贺美,在中国,对女孩子做的最可怕的事是什么?”

“她们的脚总是被紧紧地缠着,无法长大。而且,嗯……这就是为什么女孩子行走很困难。”

“戴德生,说出中国人三个最伟大的发明。”

“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

“正确。贺美,谁发明了造纸术?”

“哈哈,”她笑着说,“也是中国人。你知道我是怎么知道的吗?戴德生昨天给我读了那段内容。”

“你们真聪明,”母亲边说边向她的孩子们眨眼示意,她正躺在摇椅上看他们三人对答,“你们对中国的事情知道得还真多。”

突然,戴德生皱起了眉头。他把手放在父亲的膝盖上,然后说道:“父亲,你知道是什么让我无法理解吗?在中国竟然没有传教士!在你那些有关中国的书里我都查遍了,竟然找不到任何这方面的事情。这就是为什么我常常祈祷,当我长大后可能成为一名在中国传道的传教士。”

戴德生的父母会意地彼此相视着,他们两人正在思考同一件事情。这也是他们最大的愿望,但是他们确定不了这愿望究竟能否实现,因为戴德生常常生病。

“我也要同去,”贺美坚定地说,“当戴德生给我读彼得·帕利关于中国的书时,他和我已经商量好了。是不是,戴德生?”

“孩子父亲,我认为孩子们该上床睡觉了,”母亲观察着他们,“你看看贺美,她都快睁不开眼睛了。”

虽然累了,戴德生和贺美两人却很开心,因为他们度过了如此美好的一天。他们向父母道了晚安。

“我们可以看一眼路易莎吗?”戴德生问道。

“如果你们非常安静的话。”母亲回答。

孩子们和父亲踮着脚走到摇篮旁,他们的小妹妹正在睡觉。于是他们就在父母的大床边双膝跪下祷告。

当孩子们恭恭敬敬地合上双手之后,父亲就像每天晚上都做的那样,将宽大的手臂搭在他们肩上。

他们一起为主在这一天所赐予他们的一切向主感恩。当祈求主在夜晚看顾他们之后,父亲又祷告说:“主啊,愿你准许在某一天,会有传教士到中国,告诉那里的人们,你已经差你的儿子来到地上拯救罪人。”

“谢谢你,天父,”戴德生悄声说道,“我们也为在中国的人们祈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