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丁道尔的故事
20200800000003

第3章 成为家庭教师

人们在威尔士的边境,可以眺望到郁(yù)郁葱(cōng)葱[7]的格洛斯特。索德伯里教堂细长的塔尖直冲云霄,远处是波光粼粼的塞弗恩河。再远处,是威尔士连绵起伏的群山。

约翰·沃尔什爵士和他的妻子安妮·波因茨夫人,以及三个年幼的儿子就住在这个风景如画的地方。在宽阔的宅邸——小索德伯里庄园——后面,就是一个小教堂,圣艾德琳教堂——英格兰唯一一处叫这个名字的教堂。

威廉的兄长爱德华·丁道尔在索德伯里这片广阔的林区做了多年的护林员。约翰爵士与爱德华是好友,他们之间相互信任。爱德华向约翰爵士谈起他的弟弟。约翰爵士大声道:“伙计,你说什么!他想离开剑桥?你来得正是时候。我和太太这段时间在为我们的孩子找家庭教师。莫里斯六岁,约翰尼五岁。他们要开始学读写了。数学也很重要。”

他关切地看着爱德华。“请他到小索德伯里来吧,做我们孩子的家庭教师。有这样教育背景的人是再好不过了!请告诉他,欢迎他来,他可以在闲暇时间做研究。他可以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楼上有许多可以做书房的房间。此外,我们也有很大一间图书室。当然,我会付他优厚的薪水。”

爱德华为他的弟弟高兴。他尽快将这个信息告诉了威廉。这对威廉而言,是个好去处。

******

威廉·丁道尔犹豫地环望四周。他将要住在这个美丽的庄园?他缓缓地走向高大的橡木门。他小心地拍打门上的铜环,敲门声回荡在整个宅邸(dǐ)[8]中。一个仆人轻快地走过长长的门廊,为客人开门。沉重的门扇开启,年轻的教师微微点头打招呼。

“请问您尊姓大名?”昂头挺胸的管家问道。

“丁道尔,先生。”

“请进。请在这儿稍等。”

威廉看了一眼大厅,屋顶是橡木梁,墙上镶着橡木板,一侧有宽大的壁炉,房间正中,有一张长而笨重的橡木桌摆在黑白相间的地砖上。

这位从剑桥来的年轻学者未能想到,有一天就在这张桌边,一场战斗将会围绕他和教会的分歧展开。他丝毫没有想到就是在这个地方,他将作出一个决定,那是已经在他心中酝酿的决定,这个决定会彻底改变英格兰人对教会的认识。

******

此时,那位匆匆离开的仆人又迅速返回。

“沃尔什爵士在等您。请跟我来,我带您去见他。”

威廉跟着他走过长长的走廊。又是一扇厚重的橡木门,仆人轻声叩门,门开了,仆人静悄悄地走开。站在威廉面前的是他的新雇主,约翰爵士大约三十五岁,在格洛斯特地区地位显赫。他打量了一下新来的家庭教师,向他伸出了手。

“欢迎到小索德伯里来,先生。”他高兴地说道。威廉微微俯身,握住了他的手。爵士感到这是一个结实的小伙子,握手坚定有力,他会对孩子们有帮助。

沃尔什用低沉的嗓音说道:“你已经将资格证明寄给了我,所以我知道你能做些什么。如果我理解得没错,你得到了讲道的许可?”

威廉点头确认:“没错,先生。”

“好啊。那我们期待你经常在聚会所主持礼拜。首先,你要在我们家里安顿下来。我希望你很快就能把小索德伯里当成自己的家。一会儿,我太太会带你去你的房间。但是请先容我把你介绍给孩子们。”

约翰爵士刚一说完,安妮夫人就走进房间,问道:“约翰,家庭教师到了?”安妮夫人无需等候答复。她审视着那张有着冷静、和善眼睛的出众面庞。她觉得这是一个品貌兼优的人。威廉也向她轻鞠一躬。

她友好地向威廉伸出手,说道:“我们很高兴你能来。我们去大厅吧,我会把孩子们带到那儿。他们迫不及待地要见你。”

孩子们和保姆一起来了。最大的莫里斯走在前面,约翰尼紧跟着他。第三个孩子太小,还不会走路。两个大孩子毫不拘束地走向威廉。

“你会和我们一起去骑马吧?”他们激动地问道:“还会一起做游戏?”

威廉笑了。

“孩子们!”沃尔什夫人大声道,“你们不应该问那个!应当先与威廉先生握手。”

活泼的孩子们很礼貌地与他们的新家庭教师打招呼。他们感到自己长大了。

教两个小男孩读写和计算的工作显然十分简单。威廉也获准在高高耸立在庄园后面的圣艾德琳教堂讲道。

每个礼拜日,约翰爵士和他的家人都会从庄园后面拾级而上。他们走进教堂门——门的两边各有一棵古老的紫杉树,像两位守门的哨兵——坐在他们古老家族的长凳上。随后,农夫和工匠们会挤满教堂,或站或蜷(quán)[9]坐在地板上。

威廉·丁道尔走上小小的木制讲台,用简单却有力的话语讲解《圣经》,此时,教堂内会一片寂静。然而,他并没有被正式指派为神父。

威廉在小索德伯里有充裕的时间思考和学习。他对几种语言的掌握越来越深入,特别是希伯来语。不久,他的希伯来文就像其他语言一样流利了。

他们为他选的房间在三楼。那里非常安静,远离孩子们的游戏室和居家琐事的嘈杂。此外,那里的视野极佳。他能够看到远方的布里斯托尔,而且在那儿,他可以完全地放松。

每天他都有充足的时间研究伊拉斯谟的希腊文《新约圣经》。他对当时教会的谬误看得越来越清楚。

同时,他也在忙着将伊拉斯谟的拉丁文作品《基督徒手册》翻译成英文。威廉认为出版这本书的英文版是他的使命。他觉得每一个人都应当能读到它,甚至平民也不例外——尽管当局故意推行愚民政策。

这本书阐释了真正的基督徒的属灵武器,以及基督徒当如何管理自己的生活。伊拉斯谟深谙(ān)[10]如何呈现这些内容。他激励读者去学习《圣经》。但是他们如何能拿到一本《圣经》呢?那对于平信徒而言,毕竟是一本禁书。伊拉斯谟知道当怎样做。他在书里处处引用了经文。

威廉忠实地将这本书翻译成了英格兰人民的语言。很快,每一个人就都可以读到它了,或许它会成为让人们看清真相的工具。他感到有责任将真理公之于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