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商鉴:中国各地商人的性格与特征
2020300000022

第22章 宁波商人(1)

敢闯敢冒,世界任我行

宁波商人没有杭州人那么多的家园意识,“航海梯山,视若户庭。”宁波人是以四海为家的。宁波商人也没有北方人那种守成享福思想,他们有了钱便立即投入更大的事业。宁波商人耻于安守家业,他们宁愿背井离乡,到外面的世界拼搏创业,也不愿守着狭小舒适的家园而碌碌无为。他们四海为家,冒险犯难。宁波商人天生就是干大事的料子。宁波商人坚毅的冒险精神和开拓精神,在他们的商业活动中显露无遗。

1.哪里有生意,哪里就有宁波商人

宁波商人是年轻的,是中国商界的“常青村”,不知为什么,仿佛从小就有男儿志在四方的秉性,他们中许多人一生闯荡江湖,走南闯北。以求在他乡开花结果。因此,宁波人有一种顽强开拓、敢冒风险的性格,使他们在商业活动中叱咤风云。

“无绍不成衙。无宁不成市”,与绍兴人善在官府中做事相对应,宁渡人一向以巨大的商业成就饮誉四海。宁波古称“郧”,就得名于商业,《辞海》注曰:“以海人持货贸易于此。”在历史上,宁波商人曾形成过一个大商业集群,史称“宁波商帮”。自明清以来,宁波商人在面对商业竞争时沉着老练,表现较佳,被称为“商界常青树”——由晚清到近代,是很多历史悠久的商帮在西方商业的冲击和本土封建主义的抑制下逐渐没落的时期,而宁波商帮却不退反进,究其原因,在于宁渡商人对商业有着出众的嗅觉,善抓历史机遇,善于适应更复杂的市场环境,善于开拓进取,顺应时变,从而完成了旧式商帮向近代商业集团的转化。

宁渡商人没有杭州人那么多的家园意识,“航海梯山,视若户庭。”宁波商人是以四海为家的。宁波商人也没有北方人那种守成享福思想。他们有了钱便立即投入更大的事业。

宁波商人耻于安守家业,他们宁愿背井离乡,到外面的世界拼搏创业,也不愿守着狭小舒适的家园而碌碌无为。他们四海为家,冒险犯难。宁波商人天生就是干大事的料子。

有个现象很能说明问题,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经济飞速发展的上海,宁波人不失时机地在十里洋场插了一脚,此后宁波商帮满天下,几十年风云人物辈出,还出了两个世界级船王。分布于海外的宁波人,始终保持经商传统,老一辈的宁波商人的后代又成为新一代的商人,在海外商界形成“宁波风”。

宁波商人是年轻的,是中国商界的“常青树”,不知为什么,仿佛从小就有男儿志在四方的秉性,他们中许多人一生闯荡江湖,走南闯北,以求在他乡开花结果。因此,宁渡人有一种顽强开拓、敢冒风险的性格,使他们在商业活动中叱咤风云。

宁波自鸦片战争后,作为通商口岸向外国开放,成为外国商品倾销和外来文化渗透中国的口岸之一,很快宁渡商人把商业眼光移到海外,把生意做到海外,其活动地区达到香港、台湾、日本等东南亚和欧美各国。他们中很多人在远涉重洋后,成为当地的商业巨子。

香港是海外宁渡商人的活动基地,有不少宁波巨商定居香港,也有一些宁波商人在香港立足后,再去他地经商,或把总公司设在香港,在世界各地广设分公司。

香港的宁波商人,一般原来在内地有一定基础,后来移居海外。19世纪末和20世纪40年代,宁波人曾两次大规模地漂洋过海,远离家园前往口本和欧美等地以及港澳地区创业。第一次是在光绪、宣统年间,这一时期移居海外经商的人数多达近10万人;第二次是国民党统治即将结束的前夕,大批的宁波商人移居到香港、澳门,或以台湾为跳板,转向欧美及大洋洲发展。据有关方面统计,移居港、澳、台及海外的宁波人大约有7万多人,他们遍布于日本、美国、新加坡、英国、俄罗斯、澳大利亚、马来西亚、加拿大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

日本是宁渡商人早期活动地域之一,在日本商界有一定影响。如张尊三1870年到日本做渔产生意。当时,日本北海道函馆对国外开放,中国商人相继赴日经商,控制了北海道的海产市场。日本开拓使为扶植日商,曾设立广业商会,以控制海产品货源,排挤华侨商人。张尊三在这种情形下,亲赴渔场,直接从渔民手中收购海产品,开辟新的进货渠道,降低成本,增强竞争能力,张还给日本渔民传授鱼翅加工技术,将他们原来废弃的鲨鳍加工成美味的鱼翅,并向他们预约收购,销向中国。从此,加工鱼翅成为北海道渔民的生财之道,张也得到渔民的友好合作,并赢得“鱼翅大王”的称号。因为成就卓著,1885年被侨胞推为函馆华商董事,1916年日本天皇还为他颁授蓝绶褒章。蓝绶褒章是日本国最高荣誉,张尊三是获日本政府赠予这种褒章迄今为止惟一的中国人。

在欧美的宁波人也很多。如宁渡人应行久,是美国“大中集团”创办人,美国十大华人集团之一。1946年,他在上海开设合众汽车公司、立人汽车公司,经营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汽车,1947年移居美国,初在纽约市最繁华的时代广场租店销售东方礼品,1973年后,他听说世界博览会即将在纽约举行,当机立断,买下纽约市世界贸易中心107层摩天大楼顶层,精心设计,开办一家富丽堂皇的礼品公司。那些前往纽约的游客,大都要登上这座举世闻名的摩天大楼顶层。游客大至,应行久自然大获其利,应行久先后十次投资博览会,获得丰厚的利润。

东南亚各国也是海外宁波商人的活动地域、新加坡设有宁波同乡会。鄞县人胡嘉烈曾任该会会长多年,他是与陈嘉庚、胡文虎齐名的新加坡华侨巨商。1924年,他刚到新加坡时,在一家商店当学徒。1935年创立立兴企业公司,经营汽灯购销业务,并在上海设立立兴申庄,订购上海生产的汽灯,销往香港。数年后,发展成综合贸易公司,并开办五金制造厂,生产汽油灯、煮食炉和家具,总公司在新加坡,并在马来西亚、印尼、泰国、香港,加拿大、英国等地开设分公司。

2.险中求稳,勇于开拓新路

精明的宁波商人并不做无谓的冒险,他们是勇者,也是智者,他们在其事业有一定根基之后,多坚持委妥的经营作风,先谋后断,步步为营。包玉刚一贯奉行的座右铭是宁可少赚钱,也要尽量少冒风险,他常说:“我是个银行家,不是赌徒。”

根据经济学的理论:在企业的发展中,企业家的冒险开拓创新精神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为新的行业领域、新的产品往往会给企业主带来远远高于旧行业平均得到的利润。当利润丰厚的新产品在市场上出现后,仿制品和替代品也随之出现,于是生产该产品所得到的实际效益开始逐渐下降,直到各生产者和经营者获得大致均等的平均利润。因此,只有不断开发新产品和开拓新的市场才能获得比同行高的利润。

由于宁波商人经常外出,其生存处境的艰难,铸就了宁波商人不怕艰苦、顽强开拓的性格。向外开拓,勇于闯荡成为历史上宁波商人的一个显著特征。明清时期宁波商人外出闯荡已蔚成风气。进入近代,外出创业更成为几代宁波商人的人生抉择。宁渡谚语“要想富,走险路。”“要窜头,海三湾”,就是当年宁渡商人外出闯荡的形象写照。

宁波商人坚毅的冒险精神和开拓精神,在他们的商业活动中显露无遗。

从宁渡商人的经营行业看,宁渡商人敢为天下先,大胆经营新兴行业。鸦片战争后,不少宁波商人从事进出口贸易,经销五金、颜料、洋油、洋布、钟表、眼镜、西药等畅销洋货,还有不少人经营房地产业、保险业、证券业、公用事业和新式服务。这些行业都是当时中国商人的“新鲜事”,因而效益极好。

宁波商人的商业资本的出路也充分体现其开拓冒险精神,他们深知,商业上的风险和收益往往是成正比的。从理论E讲,风险和收益是共存的,风险越大,成功后的收益越丰厚,不少中国人在有了资本后,惟恐再失去财富,因而把资本投向风险小而收益稳妥的行业或固守原有的行业,只能是小步前进,难以成大气候。宁波商人有了一定资本后,不是买田置地或存放到银行以求保险的守旧思想,而是把商业利润投资于产业,把商业资本与产业资本结合起来。宁波人敢冒风险,锐意进取,也就能够把握高风险与高收益的机会。他们之中也有败走麦城的,但成功者却是多数。宁波商人善于做风险大的行业,他们迅速致富的行业都是风险行业:沙船贩运业、轮船航运业、钱庄业,都是当时投资大、风险也大的行业。

沙船贩运业需要有大的投资,海上航行、江河航行又有风急浪大船被倾覆的危险。但是沙船贩运业虽是冒险的行业,也是发财的捷径,如果平安无事,来回南北洋几趟,就可获取巨利。

经营钱庄也同样是冒险的行业,不但需要有巨额资本,更需要有专业的知识。这种利用别人的钱来生钱的行业,需要有“四两拔千斤”的机敏,还需要有胆略,因为稍有不慎,就会陷入破产的危机之中。

宁渡商人并不因为钱庄,银行业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而缩手缩脚,他们高度重视金融对融通商业资金的作用。大胆地介入钱庄业经营,并且首先筹组商业银行,从中获取大量的利润。

精明的宁波商人并不做无谓的冒险,他们是勇者,也是智者,他们在其事业有一定根基之后,多坚持稳妥的经营作风,先谋后断,步步为营。“世界船王”包玉刚一贯奉行的座右铭是宁可少赚钱,也要尽量少冒风险。他常说:“我是个银行家,不是赌徒。”

号称中国钱业界“领袖”的慈溪县人秦润卿在其经营钱庄的过程中即以稳健著称,他在20世纪20年代同时主持了福源、福康、顺康3家钱庄,在多次金融风潮中保持不败,并不断扩展。

当时,由于洋货横行,不少钱庄与洋行关系密切,这使得洋行货畅销,并能操纵金融市场,使钱庄成为其附庸。因而这些钱庄在一些金融风潮中被外商操纵,纷纷倒闭歇业,而秦润卿对外商洋行戒备较深,他主持的福源钱庄从不向洋行借钱款,也很少将钱存人洋行,并劝告同业慎重签发银票,不准经理人员人交易所投机,使福源及其他钱庄在1921年的“信交”风潮中免遭冲击。

在日常经营中,秦润卿坚持量入为出的原则,保持收支平衡并略有盈余,即宁做“多单”不做“缺单”,因而信誉好。

在业务活动中,秦润卿放款也以抵押放款为主,其中又以房地产押款为主要项目,减少经营上的风险。放款中又以工业放款。特别是对民族纱厂的放款为突出,次为房地产和公债。这种稳健的经营作风使其业务在稳妥中不断发展。

宁波商人最喜欢开拓创新的地方还有开发新产品。

宁波商人方液仙创办和经营的中国化学工业社是中国最早生产牙粉的企业,牙粉曾经为方液仙创造了巨大的利润,但是,随着其他口用化工企业的开办,牙粉销路受到了影响。

方液仙陷入了苦闷之中,他觉得有必要寻找新的出路,于是到欧美市场去考察,在欧美市场,他注意到牙膏正在取代牙粉,不由得大喜。他预料国内市场也将发生这种变化,于是专力研制牙膏,并于1923年生产出中国最早的国货牙膏——“三星牌”牙膏。该产品一上市,就供不应求,迅速占领市场,中国化学工业社因此再度振兴,成为一家大牌企业。

竺梅先在经营民丰、华丰造纸厂时也是如此,鉴于传统产品黄纸版在市场上滞销,竺梅先开始冒险试制薄白纸版,经过多次失败,最终研制成功,投入生产后,大大提高了两厂的利润。1935年,民丰、华丰造纸厂又试制卷烟纸成功,成为当时中国最早生产卷烟纸的国内厂家,获得国民政府认可的卷烟制造专利权,“帆船牌”卷烟纸畅销于国内市场,为民丰、华丰带来了更大的利润。

3.以变求存,以变应万变

宁波商人,商机敏捷,从不墨守成规,具有远见卓识,能适应时代潮流,不失时机地调整经营策略,其灵活善变的能力让人拍案叫绝。

在本书篇章中,我们多次援引善于以变经营企业的商人的例子,已经接触到所谓“商成于变”的道理。做生意必须了解市场,并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整经营策略,才可先发制人。人变我变,人未变,我先变,以待其变。因为市场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客观环境(如政局变动、自然灾害、国际政治形势、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同行业竞争对手经营手段的变化,消费者需求的变化等都会直接影响到生意的成败,及时了解市场变化并能预测市场的走向,是商人能否成功的关键。

宁波商人,商机敏捷,从不墨守成规,具有远见卓识,能适应时代潮流,不失时机地调整经营策略,其灵活善变的能力让人拍案叫绝。

宁波商人把握机遇,及时调整经营方针的能力特强,仿佛这是他们与生俱来的天赋,这是优秀的现代商人品质,单凭这一点,宁波商人在激烈的商战中就可立于不败之地。

作为一位当代浙商,在丁磊身上便体现了宁波商人的这一系列性格特征。有人总结丁磊的经营策略,说他“勤于思考,善于创新,贵在应用,追求特色,扬长避短,合作双赢”。细辨其意不难发现,这些恰是我们所谈到的宁波人的所长,其实就是从近代大享虞治卿、秦润卿到现代船王包玉刚等浙江人身上,也是可以找到这一系列经营特质的。

出生在宁波是丁磊的一个幸运,家乡的传统和人文精神使他的思维方式一开始就涂上了浓厚的商业色彩。

丁磊第一次登陆,Internet是在1994年,那时借用从中科院高能所一个同学那里要来的一个账号。接下来,他到创新公司下载了不少多媒体驱动程序。1995年6月,丁磊成为北京电信前100个用户之一。

1995年5月,丁磊来到广州,加盟广州Sybase,在那里工作了一年,自觉没什么进步,便选择了离开。后来,在一个火红的5月间,丁磊自立门户,在广州创办了我们当今所熟知的“网易”。

如果说,个人主页让国内网虫们真正找到了英雄梦的话,网易的这一举措不亚于网上聚义。很多网虫都是从网易丹始真正进入了Internet,很多网上名人最早也都是在网易起家的。当时网上信息内容奇缺,上网费用奇高,因此正式上网的网民很少而丁磊偏偏打出了免费招牌,这样自然就树立起了网易大旗,声名远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