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心想事成法则
2039100000029

第29章 紧张——在潜意识中找到安全感

把不安之感减低到最低限度,当你有了这种“安全感”,也就自然会有心灵的平和与宁静。

任何带来幸福源头的事物,似乎都依赖于消除潜意识当中紧张情绪的能力,都在于将你的注意力扩大到个人兴趣的小圈子以外,都在于不偏不倚地看待你的人生经验。人际关系的放松与解脱,必须以基本的“安全感”为基础。

只要你有危险感,你就无法真正利用任何交流技巧去正视其他男女,而唯一的技巧似乎就是消除紧张,获得精神的自由。当然,这里说的交流,不仅是指才华横溢的交谈,而且包括感情交流和全部的“美”的内涵。即便你的大多数快意,皆来源于自然界的事物而非他人,但大多数人都有这样的体会——他们每天捕捉到的幸福感,主要归于同旁人的交往。关于这一点,不言而明的谅解之情,显得尤为重要。

有这样一个例子,比如有一天,你把一个老太太从椅子上搀扶到床上去。她老态龙钟,早已失去了正常的理智,对许多事情的处理,活象一个小孩,例如耍小孩脾气,不愿睡觉等。她长得挺胖,你完全不知如何是好,心里直发窘,甚至打算丢下她不管,让这件事情不了了之。这时,你无意中瞟见她那双无能为力的发僵的脚,这双脚可能把你吸引住了,使你超脱了自己,考虑起她的难题。这样,她的困难也变成了你的困难。于是,她脚上的僵硬全部消失了,她轻易地听从于你的帮助。

心理学家说,有时候,尽管你没有做出任何外向的动作,只是伸出了自己内心的无形的触角,人们的情绪也会变化。比如,当一位母亲哄她的婴儿睡觉时,她总是静静地等在一旁,纹丝不动,而且心理也是一片宁静。一旦她露出不耐烦和烦恼的神色,婴儿就会变得睡卧不安。这看上去似乎是一种巧合,但实际上,母亲的内心状态的确可以对婴儿具有直接的效力。

美国学者马尔登说:“不安和多变,是形容现代生活的贴切词语。我们必须面对不安的生活,使我们的船驶过人生的各种航道,否则的话,就只有退回子宫,恢复妄想和苦闷。因为能使我们真正安全的东西很少,我们就只有学习尽力去克服所有的危险,才能过上更满意的生活。”他说:“只要你觉得自己活得有价值,人生的危机就不会妨碍你过充实的生活。只有一种‘安全感’取代了平素的焦虑不安,你才可以快快乐乐的活下去,把不安之感减低到最低限度。当你有了这种“安全感”,也就自然会有心灵的平和与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