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兵道之发如雪
20546300000173

第173章 上山

拾阶而上。

山路绵延而崎岖。

这是一条早就年久失修,只剩一个大概轮廓的山间小道,破碎的山石铺满其间,偶尔才现出一两节还算完整的石阶,但这都难不倒疾进而上的人。

抬足而登,千军甲胄翻动,瞬间打破了博浪山这些年的孤寂与苍凉,让原本安静无声的山野顷荡起一种无法言明的肃杀跟凝重。

大队很快行至山腰,这里的地势比起下面更加险峻几分,两边山壁拔直而立,暗褐色的山体几乎寸草不生,更没有绿树成荫的植被覆盖,一条崎岖的羊肠小道恰逢其中蜿蜒向上,在远前弯折,隐于更高处。

倏地,几名在大队最前列负责探路的斥候机警的做出警戒动作,“唰”的一声,前一刻还在登山的大军顿时止住脚步,纷纷戒备,同时握紧手中兵器,狰狞面甲下的冰冷目光直直射向那处山道的转弯处。

这一刻,空气仿佛被无数利刃凌驾。

让本就荒凉孤寂的大山溢满惊悸跟无尽肃杀。

走在前端的卫青鸾被十多名亲卫严严的护在当中,晶莹的凤目被她眯成一条细缝,盯着眼前之地,无风无波。

很快,前路那处转弯传来声响,像是有人先招呼了一声什么,接着几道身影小心的慢慢挪出,像是不愿引起什么误会似的。

铁胄覆身,面甲狰狞,从几人一身甲胄来看,尽都是大夏边军装扮。

这一幕出现的实在太过诡异突然,让一直全神戒备的那几名斥候更加心生疑窦,随身战刀都离鞘半尺,用那一双双冰冷不带一丝情感的目光,紧紧地注视着这几名出现突兀,且身份不明的大夏边军,个个身体绷紧,仿佛在下一瞬就能随时暴起伤人。

对于这样的状况似乎早有预料,几道突然现身的大夏边军并不在意,等三人身形全部暴露在众目之下后,稍作了一下停顿,遍扫眼前诸人,在防卫森严的战阵之中蓦然看见那抹纤细高挑的身形后,三人面甲后的眼眸里明显闪过一丝欣喜,不过很快就被掩饰过去,三人相互点头再次确认无误后,当即有一人大步跨出,就要朝卫青鸾行来。

在未验明正身前,几名全神戒备的斥候哪能叫他如愿,如此肆无忌惮的放任其靠近,“放肆!”一声暴喝,战刀“哗啦”一声全部离鞘,更有两名斥候身形一动就挡在了那个身份不明的边军面前,手中战刀前指,瞬间一抹雪亮闪射着森寒直逼这个身份不明边军的面门。

身份不明边军面甲下的眼角明显一跳,似乎也意思到了自己的冒失,当即赶紧张开双臂,远离斜跨在腰间的战刀,示意自己并无恶意与不轨,同时轻声笑着对堵在面前的两名斥候解释道:“兄弟,不要误会,都是自己人,我们也是奉命在此。”

两名斥候置若罔闻,对这个身份未明的同僚他们眼神警惕,不闻不问,因为此时此刻的甄别真伪,不该是他们,他们目前唯一要做好的,就是紧紧盯牢眼前的这三人,不能有一丝一毫的松懈,让他们没有···哪怕一丁点的可乘之机。

所以,保持缄默就是最好的选择。

同时他们也在等,等身后上官的决定,是杀、是留、生死···只在手起刀落的那一线。

幸好,等待的时间不久。

在得到卫青鸾首肯后,亲卫营中一位身材高大的军官排众而出,挟着一股无形的强大气势,疾行几步就来到这名身份待定的边军面前,一对虎目精光熠熠,上上下下仔细地审视一番后,见其丝毫不为所动,才暗自满意的点点头,朗声吐出两字,“灯笼!”

在那一刹,仿若置身在一头凶兽的凝视下,这名边军强顶着一波胜过一波好像随时会被吞噬的迫人气势,腰杆不知不觉间挺得笔直,等听到“灯笼”两字后,下意识不带有一瞬迟疑的应接道:“太平!”

那名亲卫营的军官虽说早就看出面前的边军是友非敌,不是敌人装扮,但当他突兀的说出“灯笼”两字后,还是不由把手握住了腰间的刀柄,只要对方回答的不是自己想要的结果,不论出于何种目的,他此时此刻出现在此地,等待他的将是手中最锋利的刀锋。

回答正确。

交接的答案正是“太平”二字,凶猛的气势顷刻敛去,就仿佛不曾出现过一样,同时高大军官那只没有握刀的手臂不着痕迹地挽向身后,做了一个特定的手势,随即他朗笑着揭开面甲,露出一张黝黑但棱角分明的脸来,“你是射日营那位都尉的手下,嗯~很不错!”

突如其来的迫人气势,来的快,去的更快,压力骤减,让那名边军不禁大大松了一口气,也揭开自己覆面的狰狞甲片,显出一张年轻的面容,听到大汉如此夸赞,连忙抱拳道:“多谢洪都尉夸奖,标下可不敢担当,比起都尉您来,标下这点微末本事又算的了什么···标下隶属王儒王都尉麾下游隼斥候,叫陈三郎。”

被一眼认出,姓洪的大汉有少些的诧异,握住刀柄的手松了又紧,疑惑的问道:“你认识我?”

叫陈三郎的射日营游隼斥候,笑容清朗,其中还多少夹杂着一丝敬仰与羡慕,回答道:“数月前,洪都尉与我们大人,还有白虹营、水波营的两位张都尉一同在醉仙楼小酌时,被标下远远看到,事后一打听,才知道是洪都尉您!”

“原来如此···”洪姓大汉顿时释然,旋即随口又问道:“那王都尉现在何处?”

一听问到自己都尉,陈三郎年轻的脸庞上不知觉现出一抹肃然,恭声回道:“此时我们大人正与营主大人同在钩子崖等候大军到临。”

第三次把握紧刀柄的手掌松开,洪姓大汉点头道:“好,事不宜迟,头前带路!”

“喏!”陈三郎一声应诺,当即不再多言,转身疾行,带着另外两名同伴原路而去。

洪姓大汉微微朝身边那数名一直保持戒备的手下一示意,几名亲卫营的斥候顿时会意,同时身形晃动,跟了上去。

大家皆是军中健儿,身形矫健,如灵猿跑山,视崎岖不平的山路如无物,只几个眨眼就都消失在前处拐角后。

这时洪姓大汉已回到原处,正向卫青鸾禀告着什么,卫青鸾听罢,轻轻颔首,她知道现在时间紧迫,追兵离近,并没有因洪姓大汉的片刻拖延而露出丝毫不快,这一切都是事前预定好的,既然交接无误,那么就证明所有的准备都已停当,卫青鸾微微提起的心也就彻底放下,在面甲后轻轻呼出一口气,当即不再犹豫率先朝山上行去。

大军继续拾阶而上,只是速度不觉又加快了几分。

转过折角,再行百步,狭窄的山道就豁然开阔起来,呈现在眼前的居然是一座地势更加险峻的山谷,两侧山壁高耸,笔直矗立直达山顶。原本伸延的蜿蜒山道被一座关隘给拦腰截断,如一个不可撼动的当关卫士屹立在当前。

关隘依着山势而建,不算高大雄伟,看上去只有四五丈高矮,但俱是用大块山石垒砌而成,显得格外的厚重坚固。

只是整个墙体上下的颜色有着截然不同的区分,下面一大段,墙面颜色斑驳,风化明显,明显像是垒建了很久一样,而上面一小截,一块块石料崭新异常,割琢的痕迹还在,与下方契合的牙口新旧交替叫人一目了然,像是最近才拼接上去的。

唯一进出隘口的是一座只能供四人并肩的山门,由数根人腿粗的圆木建成,上面还蒙了一层厚厚,不知被什么东西浸泡过显得湿漉漉的皮子,此刻,山门大开,门前伫立着十数位衣甲不同的健壮身影,陈三郎三人与跟随他们一起的亲卫营斥候皆在其中。

当那道被战甲裹身,却依然如明珠般夺目的身影出现在小小的山谷内时,隘上隘下所有的目光都在一瞬间投注了过来,敬仰肃穆,无一不是。

山门处,数个矫健的身影快步来到近前,那一个个原本如标枪般挺立的身形,在面对如此身份尊崇,却甘心放下一切与麾下手足生死与共的她时,也都不由微微低下,哪怕是战死沙场也不愿低下的头颅,同时恭声迎道:“将主!”

这不是出自对尊卑有别的单纯体现,只要是大夏每一个有风骨的军人都不会允许自己做出媚上的举动。

而对眼前这位,正有着豆蔻年华,更有着无比尊崇身份,可以说是整个边军、乃至整个大夏军队中无出其右的女子,他们是实打实发自内心的尊敬跟信服。

据守雄关,敢叫百万酋虏望关止马,裹足不前,这份桀骜与实力遍观天下诸国军队,不说是最顶尖,也是名列一流。

十数万如狼似虎的边军男儿,个个雄壮,却对一个乳臭未干的小丫头俯首贴耳,可不是因为她有着无比尊崇的身份就能达到的。

卫青鸾,大夏国这一代的长公主殿下,以豆蔻之年入驻军旅,统领十数万虎狼为国戍边,仅仅数年时间,展现出的龙章凤姿、运筹帷幄可以让每一个须眉汗颜。从一开始的轻视、不屑,嘲笑、敷衍,到后来的意外、震惊,再后来的心悦诚服,这一切的过程不长也不短。

曾经的三战三捷······曾经的以弱胜强······曾经的不战而屈人之兵······

曾经的······

一桩桩一件件,多不胜数。

“运筹帷幄”,“算无遗策”,这些平时只能在书本传记中才能看到的说辞,就活生生展现在你面前,让你身临其境,让你参与其中,把那飘渺虚妄的过往,真实的展现在你的眼前。

试问谁,不信服?不折腰?······

连边关副帅高濂老将军都禁不住赞叹将主大人,有当年凤凰军团第一任将主卫玉真圣长公主的九分之姿,这可不是简简单单的阿谀奉承,更不是某一派系的站队声名。

镇北大将军高濂春秋可是军中宿老,雄关的柱石。

三十年的戍守边关,可以说要塞在他的心目中,绝不仅仅是一种职责的表现,更是家的体现。

为此他呕心沥血,誓死捍卫,也从不需要看谁的脸色行事。

虽说高濂老将军还挂着要塞守将的身份,可早就把一切交给了日渐成熟的卫青鸾独掌,而他则过起了半隐退半把舵的悠闲生活。

就这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可见卫青鸾在其心目中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