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千字文
20590200000008

第8章 推位让国

推位让国,有虞陶唐。吊民伐罪,周发殷汤。坐朝问道,垂拱平章。

【释义】

(1)推位让国:传说尧舜时期,帝位的继承实行选贤举能的禅让制。位:帝位。

(2)有虞:有虞氏,传说中的远古部落名,舜是它的首领。这里指舜,又称虞舜。

(3)陶唐:陶唐氏,传说中的远古部落名,尧是它的首领。这里指尧,又称唐尧。尧当了七十年君主,他死时把君位让给了舜;舜当了五十年君主,又把君位传给了禹;史称“禅让”。

(4)吊民伐罪:慰问受苦难的百姓,讨伐有残民害国之罪的独裁者。吊:慰问。伐:征讨。

(5)周发:西周的第一个君主武王姬发,他讨伐暴君商纣王而建立周朝。

(6)殷汤:历史上商朝又称殷,成汤是第一个君主,他讨伐夏朝暴君桀而建立商朝。

(7)坐朝问道:即坐在朝廷上,与大臣们议论政事和治世之道。

(8)垂拱:语出《书·武成》:“淳信明义,崇德报功,垂拱而天下治。”意思是不做什么而天下太平。多用作称颂皇帝无为而治的套语。

(9)平章:平指太平。章通“彰”,彰明,显著。

【精彩解说】

唐尧、虞舜英明无私,主动把君位禅让给功臣贤人。

安抚百姓,讨伐暴君,有周武王姬发和商君成汤。

贤君身坐朝廷,探讨治国之道,垂衣拱手,和大臣共商国事。

【大意】

国君之位不力争,尧舜禅让世人敬。

周武商汤有才德,讨伐罪人安民生。

端坐朝廷理朝政,治国之道用心听。

垂衣拱手重贤臣,共商国事大业兴。

故事链接

相传尧是颛顼的七世孙。古书上说尧很善于治理天下,他命令羲、和两个人掌管天地,派羲仲、羲叔、和仲、和叔分别掌管东、南、西、北四方。他还制订了历法,规定一年为三百六十六日,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使农牧业、渔猎业都能根据季节安排生产。

尧从十六岁开始治理天下,在位七十年。到八十六岁那年,他觉得自己年老力衰,想要找一个人来接替他。他向各地发出公告,号召人们推荐贤能的人。过了不久,人们推荐虞(音yú)舜做他的继承人。

据说虞舜姓姚,名重华,冀州(今河北省一带)人。他的父亲是个瞽叟(瞎老头),母亲早去世了。瞎父亲又娶了一个妻子,也就是虞舜的后母。后母生了个儿子,取名叫象。象好吃懒做而又非常傲慢,经常在父母面前说异母哥哥虞舜的坏话。老夫妻俩和象常在一块儿密谋,要找机会害死虞舜,好让象一个人继承父母的全部财产。虞舜并不介意。他十分孝顺自己的瞎父亲,对待后母和异母弟弟象也很好。

唐尧听了人们的介绍,决定先考验考验虞舜。尧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都嫁给了虞舜,派虞舜到各地去同群众一起干活。虞舜结婚以后,带着两个妻子一起去种地干活,仍旧孝顺父母,关心弟弟。虞舜的名气就更大了,大家都说他是个好儿子,好丈夫,好哥哥。

虞舜到历山脚下去种地。原来那里的农民经常为了争夺土地而闹得不可开交,虞舜一去,农民们就互相谦让,你帮我,我帮你,把生产搞得很好。虞舜到雷泽地方去捕鱼。本来那里的渔民经常为了争夺房屋而打得头破血流,虞舜一去,渔民们就互相让房屋,和睦得像一家人。虞舜到河滨去烧制陶器。原来那时的陶工干活粗制滥造,陶器的质地粗劣,虞舜一去,陶工们就认真工作,制作出来的陶器十分精美。虞舜每到一个地方,人们都紧紧跟随着他。舜时父权制已确立,私有财产也已产生。舜拥有许多私有财产,有牛羊,仓库里储存许多物品。

虞舜的瞎爸爸和弟弟象听说虞舜得到这么多东西,又起了坏心。有一回,瞽叟叫舜修补粮仓的顶。当舜用梯子爬上仓顶的时候,瞽叟就在下面放起火来,想把舜烧死。舜在仓顶上一见起火,想找梯子,梯子已经不知去向。幸好舜随身带着两顶遮太阳用的笠帽。他双手拿着笠帽,像鸟张翅膀一样跳下来。笠帽随风飘荡,舜轻轻地落在地上,一点也没受伤。

瞽叟和象并不甘心,他们又叫舜去掏井。舜跳下井去后,瞽叟和象就在地面上把一块块土石丢下去,把井填没,想把舜活活埋在里面,没想到舜下井后,在井边掘了一个孔道,钻了出来,又安全地回家了。象不知道舜早已脱险,得意洋洋地回到家里,跟瞽叟说:“这一回哥哥准死了,这个妙计是我想出来的。现在我们可以把哥哥的财产分一分了。”说完,他向舜住的屋子走去。哪知道,他一进屋子,舜正坐在床边弹琴呢。象心里暗暗吃惊,很不好意思地说:“哎,我多么想念您呀!”

舜也装作若无其事,说:“你来得正好,我的事情多,正需要你帮助我来料理呢。”

以后,舜还是像过去一样和和气气对待他的父母和弟弟,瞽叟和象也不敢再暗害舜了。

唐尧听说虞舜这样宽宏大量,对他更加放心了,就把治理天下的大权交给了他,自己带着一班人到各地去视察。虞舜行使了二十年的治理大权,把各种事情办理得井井有条,使天下的人全都十分佩服。这时候唐尧已经很老了,他视察各地回来之后,就把部落联盟领袖的职权全部让给了虞舜,自己退居一旁养老。这在历史上就叫做“尧舜禅让”。

虞舜担任领袖的第八年,尧去世了。他更加勤恳奋发地工作,把天下治理得比尧的时候更好,农牧渔业有了很大的发展。

舜年老时,在部落联盟会议上,因禹治水有功举其为继承人。禹为舜处理部落联盟事宜达17年,培养了能力,提高了威信。舜在晚年也到处巡视。最后一次,他巡视到苍梧地区(今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和湖南省南部一带),得病死了。他的妻子娥皇和女英非常想念他,常常扶着门前的竹子悲哀地哭泣,她们的眼泪滴在竹子上,凝成了斑斑点点的美丽的花纹。这种有花纹的竹子,后来就被人们称为湘妃竹,其实就是斑竹。

大禹为舜举行了隆重的葬礼,并修了零陵与舜庙以示纪念。在返都时,娥皇、女英双双投进湘水。百姓传说她们已成为湘水之神,称她们为湘妃。

尧和舜选贤任能、宽厚豁达的高尚品德被人们世世代代赞扬传颂着,“尧舜禅让”的故事不愧是千古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