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东游西回
20978400000032

第32章 进军塘沽口

“李东他们回来了!”众人大呼。

李上策看到李东和五位村民已跑回来,策马大叫:“敢快上马行军,不得有误!”

就这样,黄瑞兰、李上策带着队伍在义和拳内斗的夹缝中走向北方了。

看着离身后的义和拳越来越远,李球忍不住回头问李上策道:“军师如何不让我们对义和拳大开杀戒?”

李上策答到:“义和拳不是能杀的,以前淮军遇见义和拳都避让,我们为什么要杀之?”

李球又问:“那李东都被抓去了,为何又能被放出来?”

李上策答曰:“义和拳是那些不能聊生之人所兴起,被蛊惑。钱者,平衡器也,有哪个社会,哪个群体是不能用银子平衡的?我知道李东等人身上银票多多,义和拳见之怎能不内讧呢?”

众人听了李上策的分析,都很佩服。

此刻天色已完全漆黑,天空中似有乌云笼罩,灰蒙蒙的。

黄瑞兰不知道已行军到哪里了,于是问到:“谁知道前方是什么地方?”

丁水侠向前方看了一阵,回答到:“前方灯火通明,似乎有密集的居民。”

黄瑞兰一惊,心想,前方是不是已到塘沽口了?

李上策在马上问到:“前方是不是塘沽口?”

李东听到“塘沽口”三个字,情绪激动起来,他左右前后观看,虽是黑夜,他越来越觉得此路有熟悉之感,于是大声喊道:“塘沽口!真的是到了塘沽口!”

众人皆惊。李上策立马喊道:“队伍停下来!稍作休息!”

黄瑞兰此刻也在他的记忆中寻找塘沽口印象。

“李东!过来一下!”

李东边跑过来,边说到:“黄大人!是到塘沽口了。”

黄瑞兰答到:“我也有这种感觉。”黄瑞兰进而转头对李上策道:“看来是到塘沽口了。”

按照这次黄瑞兰当初设定的护主计划,他是带队伍在塘沽口等李大人路过,然后跟进李大人的队伍,以此来履行护主的重大任务。

黄瑞兰这次行动是不能让朝廷知道的,也不能让李大人本人知道,盛宣怀曾对黄瑞兰说:“成大事者都是守口如瓶的人,古语道,好事一说就办坏,坏事一说就办成。所以,护主队伍终极目的地必须成为机密之事。”

黄瑞兰看到众人已在烧火煮饭,他又叫李上策来到无人处,小声说道:“本次行动终极目的甚是机密。”然后,黄瑞兰把盛宣怀大人的命令向李上策详细说了一遍。

李上策此刻才知道黄瑞兰为什么要队伍休息,不愿立即进入塘沽口。

“那我们要分批进入塘沽口,否则很难保密。”李上策说道。

“除你之外,暂时也不要让队伍里其他人知道这个绝密。”黄瑞兰补充道。

李上策点了点头。他正在思考如何进入塘沽口。对于塘沽口,李上策是去过的,只不过时间较长,脑子里的印象不是很清晰。

“办法有了!”李上策对黄瑞兰说道。

“队伍可分三批进入塘沽口。第一批,由我、四位书生、胡雨石和部分玄佬族人;第二批,你、扶苏今昔、李球、李疯、丁水侠兄弟及玄佬族人;第三批,李东四兄弟和五位村民,他们今晚不进塘沽口,等明天上午进入。”

“不让李东他们今晚进入塘沽口,有没有什么理由呢?”黄瑞兰问。

“就说因李东家父葬在塘沽口,为了平静他们四兄弟的情绪,所以,才命令他们明天上午进入塘沽口。”

黄瑞兰深思了一下,觉得李上策的计划可行,于是就同意了。

“叭!叭!叭!”几声军令响起,李上策大声喊道:“现在军令如下!”

李上策把上述的行动计划逐一下达出来。

李东问道:“为何将我安排到明天上午进塘沽口?我几兄弟还想趁早进塘沽口去祭拜我父亲呢。”

李上策又将李东四兄弟不能今晚进入塘沽口的原因说了一遍,李东四兄弟也没有违抗,接受了军令。

李上策带着四位书生、胡雨石和部分玄佬族人,快马驾鞭向塘沽口出发。

一马平川之地,夜深人静之时,李上策这一行队伍很快就到了塘沽口城外。

“到啦!这前面就是举世闻名的塘沽口!”李上策在马上用鞭指道。

胡雨石没有来过塘沽口,于是问到:“塘沽口是以什么而闻名天下?经商还是造业?”

李上策答到:“塘沽口是军事要道,海陆交汇之地,环供京蓟,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雅书东问到:“我们这次是护主行动,怎耐要为何抢占军事要道?”

李上策看了一眼雅书东,答到:“护主为朝廷天大的行动,我们第一站就是塘沽口,朝廷自有安排,我们奉旨行事即可。”

李上策接着小声地对众人说到:“我们千里迢迢来到这里,属于异乡人,塘沽口民风彪悍,人性直爽,好狠喜斗,故我们首批队伍还是低调一点好。不到万得已之时,绝不能出手斗狠。”

雅书东听李上策这么一说,忙问到:“那我们如何低调为好呢?”

李上策答到:“一切按我的号令行事,不得违规。”

众人听诺。

虽说塘沽口朝南有城门,但无人把守,走近一看,城门宽阔,足有五丈有余。

“城门无人把守呀?”雅书东刚到南城门,见到一片凄凉之状后,脱口而出。

还没等其他人答话,城门内已尘灰扬起,一队军旅飞奔呼啸而来。

李上策见势,忙叫道:“大家向两边让开!”李上策的话音刚落,那从城内来的一队军旅已在吆喝声中擦身而过,留下满城门的灰尘。

“这一队是什么人?如何如此焦急或张扬?”雅书西不解地问道。

“这分明是官府之兵,我们不管时事。”李上策指着城内说到:“塘沽口城东南边,曾是繁华喧嚣之地,旅馆林立,商业遍地,以至人满为患,我们先到那里找一处就寝的地方。”

雅书东一听,乐起来:“看来我们终于能睡个囫囵觉了。”

李上策一行人很快就来到了城东南方向,可是找遍四周,也没有印象中的“林立旅馆”存在。

“大爷!给一点吃的吧!我已三天粒米未进…”突然从四面八方跑过来一群小孩子们,男孩子、女孩子都有,高矮不一。虽是夜间,仍可见到他们脏乱的脸上露出道道饥饿而恐惧的眼光。

胡雨石从口袋里掏出几个冷馒头,那一群孩子们蜂拥而上,将胡雨石团团围得个水泄不通,不顾死活地将胡雨石举着的那几个冷馒头一抢而空。没有抢到冷馒头的孩子跟在已抢到的孩子们后面,四散逃走,留下孩子的哭嚎声作为给胡雨石的回报。

“这是哪里来的孩子,深更半夜,无人照料。”胡雨石看着远循的孩子们在咕嘀着。

“你们来看看,这边全是残垣断壁,好像发生过房屋坍塌一般。”雅书南在大声说道。

李上策忙走近一看,痛苦地答到:“这一片地,原来就是林立的旅馆,那边是商业街。”

“那怎么办?你看这四周,没有房子呀!”

“我看西南边倒还是灯火繁星般,我们可以往西南方走。”

雅书东、雅书南、雅书西、雅书东这四位书生开始议论。

李上策答到:“西南边是京蓟八旗卫戍军队驻扎的要地,我们进去不了。”

“那如何是好呢?”雅书东像个泄了气的皮球,有气无力地杵在那里。

“这地面还有一些旧木草料,为何不自盖居所呢?”一位玄佬族长者说道。

“自盖居所?这可能吗?”雅书东马上出言否定玄佬族长者的建议。

李上策听到玄佬族长者这一句建议,脑洞大开,眼前一亮,提高音量答到:“这四周旧木草料确实不少。行军丛林之中,饮露饱野之时,本就是以天为屋顶,以地为眠床,自搭棚,自建窝,平日常事也。”

李上策发了这么一席话后,玄佬族人都说要自搭房,四书生想反对自建房但找不到反对的理由。

“我们玄佬族人天生就会盖房造屋,这个任务就交给我们吧!”玄佬族长者毛遂自荐地说道。

众人虽将信将疑,然却都大喜。玄佬族人说着就动手干起来。

“我们可以在第二批队伍来到之前,将房子搭好!”玄佬族长者对李上策说道。李上策心里一惊,也不相信玄佬族长者说的话,但为了鼓舞众人,也有希望成真的意味,他大声说到:“玄佬族长者说得好!我们一定要在第二批队伍来到之前,将房子建好,给他们一个惊喜、一个意外!”

玄佬族人天生就是筑房者,它们家乡的房子都是建在悬崖峭壁之上,巨峰窄山之间,像今天这场地,玄佬族人脑子里根本没有“造屋难”这三个字。只听到长者一声“开始干!”,其他玄族人也不说话,跟着就干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