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仙侠山意未离云
21139200000011

第11章 长相思

一队人马行至衡州城中已是深夜,衡州太守曾敷文不敢怠慢,亲自将众仙家官人在驿馆安顿方才回去。曾敷文新兼了南岳庙(宋代官职)的差事,不过是个虚职罢了,衡岳之事,远等不到他来插手的,但蓝真人却不得不绕去衡州,为着这‘南岳庙’就职的事儿履行个仪式。

这次面圣蓝真人仅带了老七崔昉、老十小石头,此外还有未离云及其贴身女童吉祥和灵芝,礼部侍郎李弥大也在同行之列。大徒弟魏景正闭关养真元之气,蓝真人将个中事务暂交了老五陈田夫代为之。

衡岳道家重修,佛家重悟,无门无派,交融贯通,只因官家扬道抑佛,又御赐蓝真人‘南岳养素先生’一号,所以南岳香火事宜自然被举荐由蓝真人主理。

说到收徒一事,蓝真人本在门下有了九位徒弟后,近几十年再未续弟子入其门下,小石头算是个破例。这当中时间有年高病逝者三人,因私娶被逐者两人,入佛门者一人。现余大弟子魏景,年六十有五,身高逾八尺,瞪着一对铜铃似的眼珠子,性格刚直暴烈,人送绰号倔雷公;老五陈田夫,年四十有九,生得细眼白皮,淡眉无须,喜怒不形于色,人称九眼心;老七崔昉与老十小石头施用孜年龄虽有差异,但脾性相仿,都是向儒好道之流,故平日也颇亲厚,甚得蓝真人青眼。且这回奇的是,圣旨中写得分明,要小石头施用孜随师父蓝真人同行面圣。

第二天曾敷文带人来送行,刚出了驿馆的巷子,见有人身着孝服立于屋顶执衣而呼(宋代丧礼习俗),墙内哭天抢地,泣不属声。问之方才明白,原来是副节度使卢襄的儿子卢多恭死了!他自去年春祭后,日夜思念未离云,茶饭不进,后又增了咳血之症;昨夜他硬撑着爬起来,提笔写了没几个字,吐血不止,不上三个时辰人就没了。可怜这孩子,这一年里竟像变了个人,只知读书写字,出门也极少了,他父亲为着自己的前程,只顾着巴结奉承,跑去了汴京也是不管他,出门已月余。

听着曾敷文细述,蓝真人下得轿来,欲往卢府为逝者诵祷经文,未离云叫了声‘大爹爹’也出了轿子,她将手上的银香囊递了过去,什么话也没说,蓝真人心下明白,接过香囊转而径直奔去。银香囊里面正燃着百濯香,极适合这样远行的路途点着,芬芳馥郁,总觉得过了多久,那味道还是留藏着,蓝真人向卢家人禀明来意,高道造访,多少平了些卢家人的悲怆情绪,盼着有蓝真人超度,逝者或可去往极乐天,转投富贵邸。蓝真人做法烧符,诵祷《太上救苦经》,行事过半,见卢多恭魂魄附于其肉身郁结不散,渐渐凝结脱胎出一个血婴模样,蓝真人心下惊奇,这卢多恭是怎的一片痴心结节,竟致死不愿化之,誓有带入来世之意!蓝真人速改诵‘金光神咒’,见那血婴渐渐消了,方才收了法事。

虽已入夏,江边风起尤凉,未离云立于江边眺望,两岸草木葱葱,天空一片色浸涔涔,更衬得这烟水银沙似如荒荒天路;江心散落几只扁舟,可见渔人铺撒着网,皆隐约在雾霭醚濛中,末了,未离云随人上了船去,再望风景,她的裙帛随江风飘飘而荡,宛似那时春祭模样;她又走上船头,被风吹得摇晃,未离云失脚一个踉跄,面前飘落下一张色如酡红的信笺,那颜色鲜得,仿佛才刚从染缸里挑出来般,悄然而又恰好地停留未离云的裙摆之下,她伸手让吉祥搀扶着,亲自捡了起来,纸上写着一首词——《长相思》:

素凝额,黛山眉,踉跄珠翠娇不得,一眼春色媚;

衡山倾,万山倾,潇潇湘水流不尽,一任相思血。

前头蓝真人的船上响起了琴声,是《醉渔唱晚》,蓝真人钟爱这一曲,倒是应了这心,这景致;未离云听得渐渐入了神,手上扔握着《长相思》,好似沉重。她在脑中想象着这位郎君可能的样子,却完全没有对他的记忆,不知不觉,脑海中又浮现起那位她所爱慕的少年的脸,他正低头抚琴,曲声不可听却是能感受的特别,无以言表……。

这夜深得,连盏星光也不见,灵芝抱怨着船上气味难闻,特特地挂了个香囊在门檐儿上。待不久两个女童皆睡了去,灯依旧点着,未离云拿出一本《抱朴子》,闻着被船桨搅起的江声,一直看到天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