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仙侠山意未离云
21139200000012

第12章 邪道影

怕误了面圣的时日,沿途风光只是匆匆览过,行至潭州(今湖南高官沙市)后天降雨水,越落越大,数日不曾停歇。到濠河口,湘江分做两路而汇洞庭,众人换了两艘帆船奔洞庭湖而上。在渡口待船只替换行囊搬运之时,蓝真人一声惊异说道:“盈儿,你的脚怎的?!”

未离云低头看着也是惊吓,这样大的雨天,她立于伞下竟然鞋袜不沾,她又下意识地将手伸进雨中,就像是蒙了一层隐形的布,水珠子未触皮肤就滑落下去。未离云知道,这下是怎么也瞒不过蓝真人了,但现在人口众多,她不想再此时拖出春祭之后在她上身所发生与经历的一切。

其实,自给未离云号脉之日蓝真人就有察觉奇异,那股幽幽仙风之气是从前不曾有过的,他以为未离云从仙道真元而生,故年龄越长有此风骨是自然的,但今日现象,若不是修得颇有道行,就算是他这样的高道,不运真气也是绝然做不到,而未离云却是闲情自若,仿佛不是她行了御水之术,而是这雨躲了她!仿佛一切,都是情理之中!

“许是得了爹爹一些灵气。”未离云只说了这么一句,众人不再多问,见船只换行齐备,便一个个跟着,依旧上了各自的帆船。

”好一片‘涵虚混太清’“,李大官人在船外望而兴叹,他嘴上所念的,是唐代大诗人孟浩然描写洞庭湖风光的诗句,此时雨已住,天色一片亮青,远方接天处霞光透着鲜明,从片朵墨黛浮云而照,水上或五六纲船(漕运商船)连帆而过,或星点渔帆和歌而唱,这雨后情景,确如诗中咏叹“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此时此刻,远处传来了渔夫的歌号:

洞庭湖上(呃)好风光(哦),打鱼个人儿(哟)捕鱼忙(呃);一篙点破水中天(罗),双桨劈开千层浪(呃)。洞庭湖上(呃)好风光(哦),银光个闪闪(哟)白帆扬(呃),巧手放下金丝钩(罗),一网鱼虾一网粮(呃),……

才听得入味,蓝真人感应到远岸荷叶从中似有诡异,才要提醒哪知为时已晚,水中如有火炮,顿响惊雷之声,十来个黑影如火冲似的自水下飞腾而出,其后是二三十扁舟飞快从远处破水而来,舟上各载一人,皆黑衣罩身,黑布蒙面,口念魔咒,呈待命而发之姿态。

黑影自上抛洒漫天黑色粉末,蓝道长拂尘扫出一环雾气将众人囊于期内,粉末中藏有黑丹,落于水即化烟,现出白柔蠕虫!黑影轻点扁舟绕而施咒,一个黑色旋窝现于顶上,此时未离云并吉祥、灵芝的船儿早一刻偏被风吹开了去,恰恰离了这护法身罩,蓝道长见状,忽的大喝一声,水雾化作冰晶飞镖,邪道死伤大半。

崔昉手挥鬼崇符纸,令飞向一背上佩剑的黑影,哪知反被其用,将符纸转而飞向未离云,蓝道长跃而欲助,迟了半招,只救着两位女童,佩剑的黑影挟未离云口念咒语在半空现出一黑洞来,急速遁入黑洞而逃,其他邪道见状,即刻纷纷随其后而冲跳,礼部侍郎李弥大被邪道从后背一抓而上,大呼‘老神仙,救我!’,都不过在那眨眼瞬间,小石头逐而以身扑之抱之,那邪道索性丢了李弥大,半拖半抱将小石头与其一同钻入黑洞逃去。眼见黑洞缩小,崔昉留下一句:“师父请速去面圣,我去救师弟!”,语毕一跃而入,黑洞收而顿消。

“我大宋天下繁盛富庶之邦,几时竟出了这样妖邪之众,竟敢袭我等人物!”李弥大也欲学小石头以身扑抱,可凭他一书生官员,怎拿得住这等妖道架势,只得站在船上望着黑洞方向顿足而骂。

捞上来的尸体全是女子,眼圈涂黑,唇亦是乌青,各个身烂五孔,黑血中流出黑丹,与端午之日旷富之死同状。李弥大认定这就是金丹道张伯端道长所为,蓝真人却认为未必:其一,从未听闻金丹道收过女弟子,其二,这黑丹看似丹药,实为巫蛊,并非金丹道一脉,再者,蓝真人至今很是怀疑,金丹道以修德行而名于世,张真人更是鲜少收徒,淡泊自闭,当日春祭怎会无故只身前往衡山,现又来到洞庭湖,又何必欲加害李大官人。

李弥大令岳州(今湖南省岳阳市)知府李邕另派得船来,再又遣得三五牙将(船上的小卒)送了吉祥、灵芝回去衡山,这下又白耽误了两日光景。蓝道长不担心未离云,老七崔昉也知如何应对,他忧的是小石头只读书而不修道法,纯粹一身肉胎,如何熬得过!加之官家特特提及要求蓝真人携小石头同往面圣,如今出了这样的事故……!哎!无奈圣旨紧迫,现丢了小石头,无法应承交差,却也只得信天而复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