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一种美味
21153700000006

第6章 阳光下盛开的青春

16岁那年,眉清目秀、机灵勤快的他,被抽到乡机关当通信员,服务领导。

他很乐意,也很上进。空闲,他学练钢笔字。乡政办江主任夸他的字写得好,常要他抄文稿。有时一抄就是一个通宵,次日照常上班。乡长也说他的字有点造诣。他还琢磨写文章,试着写了几篇“豆腐块”,登在地区的报纸上。后来,他不想写了,觉得写文章费劲。

他把心思用在工作上,机关里大大小小的干部提起他都情不自禁地说,这孩子不错,是块苗子。18岁那年,他悄悄写了份入党申请书,红着脸递给分管机关总支的王书记手里。王书记亲切地拍他的肩说,小伙子,好好干,要经受党组织的考验。

当真,他就好好地干了。机关里大事小事都有他的身影,有力的脚步声,见人主动的称呼声,还有那腼腆的笑声。

过了一年,他被乡机关党总支纳入发展对象。此时,市里为乡政办分来一个赵副主任,是一个年轻人。那年,王书记就对他说,赵主任是下派干部,党委重点培养对象,他还没有入党,你就再等一年吧。

他红着脸说,不要紧,人家是领导,应该,应该。他说的是真话。

又一年后,他已是第四次写申请书了。这时,有的部门想把他挖走,乡政办不放,乡政办少不了他。部门领导问他走不走,条件好好的,他都摇摇头,人家直叹息。恰巧,王书记调走了,换了个万书记。万书记是个很严谨的人,在机关总支会上说,小孙,我对他的了解还不够,总之,他还年轻嘛,再锻炼锻炼也好。我当初入党时,写了十次申请书,他还只四次嘛。

到了第五年春,长江发大水,洪水肆虐,江堤岌岌可危,乡里的头头都上堤去了,他是通信员,也到了堤上,整天忙碌。几天几夜的折腾,他患上重感冒,硬是支撑着,没告诉领导。那晚,他歪在工棚里打盹,刚合眼,乡长要他到三里外的工段送信,说今夜洪峰要来,是关键的一夜。

他的头昏沉沉的,脸烧得通红,但二话没说,只身冲进夜幕。因连降大雨,堤上泥泞路滑,他不时摔倒。快到工段时,他看见刚筑的堤坝有一米宽的缺口,洪水汹涌而入。他惊出汗来,想去喊人,又怕这一去,耽误了时间,顾不得多想,他将公文包扔在堤上,跳下去,水齐腰深,激浪不时撞击,缺口扩大。

他冻得直打哆嗦,就咬紧牙关,用双手抠江边冲散的稀泥,朝缺口处堵。洪水冲撞,刚堵的泥土,被水势冲垮,他急得又爬上岸,高声呼喊:“倒堤了,快来抢险啊!”嗓子都喊哑了,没有人应。

此刻,江面的浪头骤变,水势更猛,洪水直朝缺口处冲。他又一次跳下去,边抠泥,边用身子堵口,全身是泥水,手也抠出了血。

又一个浪头卷来,他脚一滑,手抓虚了,整个身子被卷走,他拼命挣扎,江水撕咬着他。

又几个浪头打来,他被浑浊的江水吞噬了。巡逻队赶来时,只见堤旁剩下一个包,包里除一支笔,一个本子,还有一份字迹清晰的入党申请书。

李国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