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实星辰战神李星辰的心路
21220600000007

第7章 帝8章 人皇伏羲八卦宗早读道教圣典《道德经》人间解析2

道法自然的管理原则

管理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有许多东西是不能量化,不能公式化的。《道德经》的道,就有这一特点。道可道,非常道,道之为物,唯恍唯惚。道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管理也是如此,我们应该时时刻刻遵循管理原则,在学习理论的同时,尤其注重总结实际管理经验,才能真正做到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1.管理者要懂得以优秀者为师

2.顺应天道,稳步发展

3.合作共赢才是硬道理

4.化繁为简,简单致胜

5.信誉铸就企业辉煌

6.主动听取下属的意见

7.把握机会,顺时而动

8.激励要遵守平衡之道

不言身教的管理原则

老子说: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老子》二章)他很看重管理者的修身在治国理民中的重要作用。作为管理者,正人先正己,身教重于言教,不主观行事,胸怀大志自谦而不居功。老子又将慈、俭、不敢为天下先称为三宝作为修身原则。管理者要坚持做到慈爱不偏心,待人一视同仁,做到节俭,做到将自身的利益放在众人之后,具备了这样的素质才能治家、治乡、治邦、治天下。

1.尊重下属才能领导下属

2.人格影响力来源于自身修养

3.俭以养德,管理者之良训

4.高明的管理者懂得否定自我

5.管理者一定要有坚定的信念

6.以身作则,不言之教

7.低调感恩造就成功的管理者

8.管理者一定要有一颗善心

人尽其用的人才战略

对管理者来说,人才是最宝贵的财富。企业管理者的重要工作就是识才、用才、励才、留才和育才。《道德经》认为圣人不但善于用道去治理天下,也善于用道去识别人才,用人才去成就事业。不论是什么人,什么东西,高明的管理者都会让他发挥作用。这是《道德经》用人艺术的精华所在。

1.用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

2.说到做到,不轻易许诺

3.优秀的管理者不事必躬亲

4.别对下属出权利王牌

5.引导下属进行良性竞争

6.给下属广阔的发展空间

7.给他权利就要信任他

8.不要过多干预下属的工作

无为而治的管理策略

在《道德经》看来,无为之道,是最高的统治管理策略。无为不是消极的不作为,《道德经》鼓励道法自然基础上的无为而为,而且要进一步做到为而不争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道德经》认为这就是深远玄妙的德为、无为、无不为互为前提和目的,它们之间的微妙关系和蕴含的丰富管理思想是值得每一位管理者深思的。

1.无为而治,让下属自主工作

2.遵循道的轨迹进行授权

3.最好的管理就是没有管理

4.多指挥,少指导

5.无为管理要以人为本

6.无为不等于放任自流

7.不可盲目多元化

8.管理者多事,不如无事

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道德经》哲学的基本精神就是以人为本,《道德经》多处批评统治阶级荒淫无耻,为民请命,对统治者提出警告。实行人本管理,要多倾听职工的心声。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管理者对待员工要象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满足他们物质和心理方面的种种需要。

1.和谐是团队的润滑剂

2.确立主人翁地位,培养员工归属感。

3.做一个空气式的领导

4.赞扬比责备更容易收拢人心

5.不偏不倚,一碗水端平

6.爱你的员工

7.处下才能获得心的认可

8.柔性管理,以仁义收人心

柔之胜刚的管理措施

刚柔关系是《道德经》重要话题之一,《道德经》认为柔弱胜刚强。柔性管理作为人本管理的一种能够增强企业灵活性、适应性、创新和快速反应的管理,它更突出人性化,通过在企业内部形成一种柔性的价值准则和行为模式,渗透到个性的组织系统、优良的信息管理、快速的反应机制、灵活的生产体系和市场导向的开发与服务中去。

1.柔软而坚韧,弹性十足

2.在自己最擂长的领域发展

3.乘法求量,快速复制

4.管理者要有决断力

5.取长补短,优势互补

6.换位思考,将心比心

7.管理者要发挥沟通的作用

8.刚硬的制度比不上柔软的爱心

细节致胜的管理智慧

老子说: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不经意间道出了细节管理的意义。在某种意义上说,实行细节管理也是一种智慧化的管理。关注细节,突出了一个管理者的智慧,一个群体的智慧,拥有了一种管理的策略。管理者要意识到,现在的市场竞争已经到了细节致胜的时代,细节管理已渐渐成为一种管理的时尚。

1.管理者要有细节思维

2.小事情成就大事业

3.不断进步,精益求精

4,在细节上进行突破

5.小错误也会带来大失败

6.不轻视每一件小事

7.从小问题上提倡节俭

8.用精心细致的关心使员工快乐起来

变革创新的管理方针

《易》经中有句名言: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老子说物壮则老,与之隐隐相合。在辩证的世界观里,没有什么是永恒不变的,都是历史进程中的一个过渡状态。主动求变,是唯一的制胜之道,否则将被无情地甩在故纸堆中。缺乏变革创新意识的管理者,将无法在这个时代立足,更谈不上卓越管理。

1.让团队在变革中腾飞

2.在变化中成为赢家

3.自我满足是创新的绊脚石

4.打破条条框框的束缚

5.管理者要有逆向思维

6.有中生无,无中生有

7.突破自己陈旧的思维

8.创新的过程就是自我淘汰的过程

那些出自《道德经》的经典名句

推荐阅读:《道德经》里那些颠覆“常识”的名句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出自第1章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jiao:四声)。——出自第1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出自第2章

圣人处无为之事。——出自第2章

行不言之教。——出自第2章

不尚贤,使民不争。——出自第3章

虚其心,实其腹。——出自第3章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出自第4章

和其光,同其尘。——出自第4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chu:二声)狗。——出自第5章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出自第5章

天地之间,其犹橐(tuo:二声)龠(yue:四声)乎。——出自第5章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pin:四声)。——出自第6章

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出自第7章

水利万物。——出自第8章

居善地。——出自第8章

心善渊。——出自第8章

夫唯不争,故无尤。——出自第8章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出自第9章

功遂身退,天之道也。——出自第9章

揣而锐之,不可长保。——出自第9章

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出自第9章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出自第10章

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出自第10章

爱民治国,能无为乎?——出自第10章

三十辐,共一毂(gu:三声)。——出自第11章

五音令人耳聋。——出自第12章

五味令人口爽。——出自第12章

难得之货,令人行妨。——出自第12章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出自第13章

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出自第13章

听之不闻,名曰希。——出自第14章

无物之象,是谓惚恍。——出自第14章

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出自第15章

澹兮其若海。——出自第15章

旷兮其若谷。——出自第15章

致虚极,守静笃(du:三声)。——出自第16章

太上,下知有之。——出自第17章

其次,亲而誉之。——出自第17章

悠兮其贵言。——出自第17章

大道废,有仁义。——出自第18章

国家昏乱,有忠臣。——出自第18章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出自第19章

绝仁弃义,民复孝慈。——出自第19章

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出自第20章

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出自第20章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出自第21章

少则得。——出自第21章

敝则新。——出自第22章

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出自第23章

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出自第23章

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出自第23章

企者不立。——出自第24章

自伐者无功。——出自第24章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出自第25章

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出自第25章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出自第25章

重为轻根。——出自第26章

静为躁(zao:四声)君。——出自第27章

善行无辙迹。——出自第27章

善言无瑕(xia:二声)谪(zhe:二声)。——出自第27章

知其白,守其黑。——出自第28章

知其荣,守其辱。——出自第28章

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出自第29章

为者败之,执者失之。——出自第29章

大军之后,必有凶年。——出自第30章

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强。——出自第30章

战胜以丧礼处之。——出自第31章

道常无名、朴。——出自第32章

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出自第32章

知人智者,自知者明。——出自第33章

强行者有志。——出自第33章

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出自第34章

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出自第35章

将欲歙(xi:一声)之,必固张之。——出自第36章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出自第37章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出自第38章

万物得一以生。——出自第39章

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出自第39章

反者道之动。——出自第40章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出自第41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出自第42章

天下之至柔。——出自第43章

身与货孰多?——出自第44章

清静为天下正。——出自第45章

大直若屈。——出自第45章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出自第46章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you:三声),见天道。——出自第47章

为学日益。——出自第48章

为道日损。——出自第48章

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出自第49章

生之徒,十有三。——出自第50章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出自第51章

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出自第52章

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彩,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谓盗夸。——出自第53章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出自第54章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出自第55章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出自第56章

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出自第57章

我无欲,而民自朴。——出自第57章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出自第58章

治大国,若烹小鲜。——出自第60章

大邦者下流,天下之牝(pin:四声),天下之交也。——出自第61章

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出自第62章

为无为,事无事。——出自第63章

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敢为。——出自第64章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出自第65章

不以智治国,国之福。——出自第65章

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出自第66章

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出自第67章

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出自第67章

善用人者,为之下。——出自第68章

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出自第69章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出自第70章

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出自第71章

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惟病病,是以不病。——出自第71章

民不畏威,则大威至。——出自第72章

勇于敢则杀。——出自第73章

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斫(zhuo:二声)。——出自第74章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出自第75章

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出自第75章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出自第76章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出自第77章

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出自第78章

和大怨,必有余怨。——出自第79章

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出自第80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