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实周老师档案
21290000000124

第124章 ,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教学。

下课前15分钟,周青一让他们做了一部分题。

这几道题中有四道有理数混合运算题,还有四道有理数的概念和科学计数法题,还有一道有理数计算的应用题。

四道计算题全部做对的学生有七人,能做对三道的有五人,有八人能做对一道到两道,其他学生一道也没有做,对后面的题更不用说了。

不过这几人能算对这四道题开头的一两部分,这说明他们还是学会了一部分内容。

有理数计算应用题能够做对的就比较少了。首先这可能和时间不充分有关,但更多的原因是因为前面没有做足够的练习。

现在学生们做不对题,周青一能比较客观的分析原因,不像原先那样烦躁心里乱。

首先他们能够做对的这些计算题,前面反反复复练了好多次,有很多错误的原因给他们指正了不止一两次,五六次都可以说是少啦。

从这个原因来看,也就是说学生们想要学会,不管是难的还是容易的,要经过多次的练习,这样他们才能够在练习中形成自己的做题方法。在大脑中才能形成这类题的做题技巧,进而形成数学运算能力。

其次,数学计算应用题前面几乎没有练,只是凭着本能在做,做对的当然就少了。如果后面再反反复复地练几次,那样学生们作对的就多了。

周青一相信有了现在的教学方法,经过后面的一段时间的练习,一定会让学生们学会有理数计算应用题。

有理数计算应用题这一部分,学生在大脑中只是有一个模糊的认识,并不会真正的规范的做法,所以这部分在教学时首先要讲给学生听。

讲给学生听,这在教学中是最低级的方法,对于学生长久的学习肯定是不对的。

但是让学生们自己去探索,时间足够的话,天数多了,肯定能够探索对。但是课时和教学内容是不允许的,这时候就需要老师的作用。

周青一近段时间发现很多人提倡让学生独立探索学会。但这一个说法,周青一觉得是片面的,应该对不同的内容采取不同的方法。

对于学生比较难理解东西,让学生自学,探索一段时间,不宜让学生探索更长的时间,那样教学内容和教学课时是不允许的。

这时候教师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教师要给学生呈现规范的思维过程和严格的书写步骤,让学生看到这种题的书写方法,然后再让学生去练习,直至学生形成这类题的做题技巧和方法,进而形成自己的能力。

很多专家的说法,周青一觉得都是在一定范围内适用的,并不是对所有的内容适用。

每个内容有每个内容所使用的方法,每节课有每节课的教学方法,每一部分应该有每一部分的方法,这些方法不应该都相同。

如果换了不同的学生,不同的班级教学方法也应该做出适当的调整,并且前后两节课之间不同的内容也要做出不同的教学方法,不能够采用千篇一律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