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实故人悠悠
21563700000003

第3章 负重

自从那天下午和梦晴长谈后,吴莜真的有了明显的变化,加之马上毕业后就可以分配工作,很快就能走向新的生活,心情也就逐渐开朗起来,他不再感到自卑,也不再刻意地把自己封闭起来。

虽然他和梦晴不在同一个专业,倒是能经常见面了。随着相互了解的加深,梦晴慢慢知道了吴莜心中珍藏着的那份从不轻易流露的感情。

吴莜从上小学开始就和同住一个小山村的村支书的女儿翠翠同班,从没有分开过。和他们一起发蒙读书的山里娃不是中途留级,就是早已辍学回家了。最后就只有翠翠和吴莜一起一直上到了县城的高中。

吴莜学习成绩一直很拔尖,深得老师们的喜欢。初中毕业时,他的班主任王老师觉得他去上中专实在可惜,再三动员他克服困难,坚持到高中学习,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后来在二叔的支持下,吴莜打消了上中专的念头,去上了高中。翠翠的成绩虽不是很好,她那做了好几任村支书的爸爸,是村里唯一见过世面最多的山里人,他们的大女儿早已出嫁成了家,也没有了别的负担,也极力鼓励女儿去上高中,巴望女儿出息。

吴莜和翠翠年龄相仿,同学了十多年,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微妙起来。尤其是上高中的这三年,他们总是相约到校、结伴回家。路途中和平日里的相互照应,更使他们的关系有了更大的促进。在大家看来,也就是一层薄薄的不曾捅破的窗户纸。两家大人更是心知肚明,平时都互相帮衬着。

在那小山村里,村支书可是个说话有分量的人。什么困难救济、返销粮的分配,各生产队都得等着他定盘。自然,也就能对吴家给予最大限度的关照了。吴莜的爸妈自是感激不尽,吴莜的妈妈经常嘱咐吴莜“将来可要对得起支书一家”、“要记得感人家的恩哩!”。吴莜是个孝顺的孩子,虽然心里有一种受人怜悯的感受,但对妈妈的话也从不置异词。况且书中也有着“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遗训呢!

又经过三年的鏖战,吴莜的艰苦努力得到了回报,他以不错的成绩拿到了他现在就读的这所大学的录取通知。

当乡邮员经过多时的询问,把录取通知书送到正和父亲在地里给玉米锄草的吴莜手中时,消息早已传遍了这个本就不大的小山村。他成了这个小山村有史以来的第一个大学生。那些上年纪的人说,这在过去,那可是是状元呢!都夸他有出息,都说是吴家祖上烧了高香、积了大德。

翠翠却没有得到上苍的垂怜,她不吃不喝,哭干了眼泪,也不听父母的劝导,蒙头睡了整整三天。吴莜每天都去耐心地劝慰她,让她放下包袱,重振旗鼓去复读一年,再冲刺明年的高考。后来,翠翠虽没说什么,但总算静了下来。

自吴莜拿到录取通知的那天起,全家人很快体验了喜忧交替的经历。让大家高兴的是,吴莜不负众望,终于榜上有名;但没等他们高兴完,摆在全家人面前的问题却让他们很快又发起愁来。那入学的费用对于他们来说,可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在他们这里历来干旱缺水,瘠薄的地里只能勉强长出些包谷、洋芋来。口粮也成问题,哪里还能有更多的经济收入?而吴莜的妈妈又一直体弱多病,已近家徒四壁的他们,哪里还承受得了这么沉重的负担?

除在县城的环卫处工作的二叔能有一点稳定的收入,吴莜他们再也没有了更富有些的亲戚。父亲出去三天却只借回一千来元钱。

看着父亲愁眉不展早出晚归地为自己张罗上学的费用,吴莜心里难受极了!他在心里诅咒着老天的不公,就因为我们生在这穷山旮旯里,同样的分数,人家北京的学生可以上清华、北大,而我们却只能上一般的重点大学,即使上这一般的大学还得让家人为那不少的费用愁苦奔波,什么同在一片蓝天下呀?全是鬼话!

最后也只好再把希望寄托在二叔的身上。他们也知道二叔一家其实也是很不容意的,二叔从部队复员后,由于文化不多,县民政部门把他勉强安排在了环卫处,也多是干一些力气活。二婶跟着二叔住在县城里,却也没有正式的工作,平时只靠做些零活贴补家用。两个子女,一个上初中,一个上高中,负担也挺重的。而且吴莜上高中又是一直靠他们接济。

吴莜能有出息,二叔自然非常高兴,他想办法出面帮吴莜勉强筹够了入学的费用,只是交完必须的费用后,就会所剩无几,但吴莜对二叔和那些已经倾力相助的乡亲们,已是十分的感激了!

就在将要离家到学校去报到的两天前的傍晚,同父亲一道锄地归来的吴莜,在村头被迎面走来的翠翠叫住了。父亲知道他们有话要说,亲切地同翠翠打了一下招呼,便忙着回村里去了。

“大婶说,你们下地还没有回来,所以我就想到地里去找你们,正好在这里碰上了。”翠翠很关切地接着道:“都要走了,也不歇息两天。够累的吧?”

“这有什么累的。还有很多的地没有锄完,妈妈又卧病在床,弟弟也在补课。我过两天也要走了,所以想帮父亲多干点儿。”末了,吴莜又问道:“这几天也没有见着你,有什么事吗?”

“这几天我去县城了,没在家。前些日子大叔在忙着给你借钱,现在凑够了吗?”

“已经够了,只是稍微紧点儿,但我已可以克服了。”吴莜答道。停了停又叹了一口气道:“唉!只是又给家里增加更大的负担啦!”

“这么高兴的事干吗还唉声叹气的?等到三年大学毕业,参加了工作不就好了吗?”

“话是这么说,可家里的日子实在过得太紧呀!家里全靠父亲一人撑持,真让他吃了不少的苦。”

“再难,很快也会熬过去的。”说着掏出了一小叠十元币递给吴莜道:“这里有一点儿钱,你都带上吧,去那么远的地方多带点儿钱方便些。”

吴莜连忙的推辞道:“我不是说了吗?我的钱已经够了,带那么多去干什么呀?你去补习也要用钱的,还是你留着吧。”顿了顿,又道:“你说你去了县里,是去报名补习了吗?”

知道吴莜会推辞,翠翠道:“放心吧,家里早给准备好了,再说补习也交不了多少钱的。”

“你们家里也不很宽裕,我不能再给你们添麻烦了。”

见吴莜仍没有松口的意思,翠翠有些生气了,对他说道:“你自己刚才都说家里日子过得紧,大婶常年都离不开药,你弟弟开学也要交学费呢。你平时那么关心我,我也从来没有对你说过麻烦的话呀!”

“弟弟的学费我已经和学校商量好了,他们已经同意可以宽限一段时间。父亲说了,再有一个多月,那两头大一些的肥猪就可以卖了,到时就可以补上的。我走的时候再给家里留下一些,可以暂时缓一下急的。”

这段时间以来,全家人都为筹钱的事儿愁苦着。为了让哥能安心的上大学,弟弟悄悄打起了和村人一起外出打工挣钱的主意,幸好被吴莜及时发现才制止了。生活的磨难使两兄弟从小就养成了吃苦耐劳、踏实勤恳的优良品质。弟弟的学习也很优秀,哥哥疼爱地责备了他。后来说服了弟弟,并陪他一起到乡中学报到,参加了假期中毕业班的补课。吴莜的初中也是在这里上的,很多老师对他的映象一直不错。加之弟弟在老师们的心目中也颇有好评。因而,当吴莜找到弟弟的班主任刘老师请求宽限一下弟弟的交费时间时,刘老师非常爽快地答应了。并说等开学时,会帮弟弟向学校要求减免弟弟的一些费用。吴莜很是感激,对刘老师再三的表示感谢。

“就算这样,你那本就不多的钱再要留下一些,你到了那里喝西北风呀?别强撑了吧。”后来,翠翠又真的有些生气地说道:“你们愿意去请求别人帮助,却不愿意接受我的一点儿心意,难道是怕我粘上你吗?”

和翠翠相处的时间多了,吴莜对她的禀性已比较了解,深知她认准的事情是很难被别人改变的。吴莜只好不再坚持,说道:“你这是说哪里话呀?既然你这么说,那我就收下吧。只是希望不要影响了你的继续学习。”

“这还差不多。你就放心吧,不会影响我的。”停了停又道:“只是我觉得我的学习越来越吃力,我对考大学已没有了太大的信心。”

“又说泄气话了不是?你再加把劲儿,一定没有问题的。”吴莜热情地鼓励着。“要是现在就放弃多不值呀!”

“唉,我们从开始读书一直都在一起,现在终于要分开了。”翠翠的神情一下变得十分的落寞,没等吴莜开口,又有些漫不经意地说道:“假如我永远上不了大学,你还会记得我吗?”

“你想到哪里去了?快别胡思乱想了,怎么会记不住呢?”吴莜知道她现在的心思,怕她又伤感,只好这么说道。

“我也只是随便说说,谁又要你作出什么保证来?其实以后的事情谁又知道会是什么样子呢?”嘴上这么说着,心里却颇觉快慰的。她知道吴莜是个实诚人,轻易不会向别人作虚无的承诺,一旦应允了的就决不会失信。而翠翠的心性,凡事都愿按预期的结果去思维,即使只是一个远期的结果,也必须要有着落,方才觉得踏实。

类似这样的话,翠翠并不是第一次问吴莜。而且吴莜也深深感到,像这样的问题从翠翠的嘴里提出来,也决不是随便说说的。那是必须很快得出答案来的,而且这答案必须是唯一的。

吴莜清楚的记得,在他和翠翠刚到县城上高一的第一学期时,那个中秋节的晚上,翠翠第一次明确的提出过类似这样的问题。那时的吴莜就因为不明确翠翠的意图,也就没有及时的给出明确的答案,翠翠几乎一个星期没搭理他。

那天晚上,学校放假没上晚自***翠要吴莜陪她一起去看她的二姨。刚开学报到时,他曾陪她去二姨家借过暖水瓶,本是给翠翠用的,见吴莜也没有,翠翠干脆把它拿给吴莜用了。二姨一直对翠翠很疼爱的,而且二姨已从翠翠妈那里知道了吴莜和翠翠之间的那一层微妙的关系。通过上次的了解,二姨觉得吴莜这小伙子实诚可靠,对他颇有了些好感,叫他们有空时再一道去玩。

又是在过节,他们在二姨家得到了热情的招待。那时各种副食品仍然较为紧缺,但晚饭却相当的丰盛。

二姨夫也是一个复员军人,回来后分到县商业局。开始只是个司机,但他头脑灵活,很会为人处事。在经常和领导们接触中,慢慢博得了相关领导的好感,后来居然干到了商业局副主任的位置上。那时,对于一般人也许花了九牛二虎之力也弄不到的紧俏商品,在他却如同探囊取物。他很会利用这样的有利条件,很快又有了更好的人缘。他毫不费力地把二姨的农村户口转成了城镇户口,并在商业局下属的食品公司给二姨安排了工作,让二姨也吃起了商品粮。

那天下午,吴莜和翠翠吃完饭从二姨家告辞出来,准备返回学校。当经过电影院门前时,翠翠被精彩的电影海报给吸引住了。她很有兴致地对吴莜说,我们来县城都很久了,也没有出来好好玩玩。反正今晚也不上课,这时也还早,我们去看场电影吧。吴莜本想赶回学校的,但又不好拂了她的意,他只好往售票口挤去。翠翠拉住了他,并递过去十元钱:“你的伙食费留着吧,刚才二姨又给了我一些钱呢。”一副不容争辩的神情。吴莜无奈地摇摇头,买票去了。

平时在班上翠翠也还极力地避讳着,但一走出校门,她便不再顾及什么了——反正当着家里大人的面,你答应照顾我的。翠翠那时就觉得吴莜真的就像自己的哥哥,总像对小妹妹一样地迁让着自己,从不和自己争长论短。但翠翠又从心里不愿意吴莜就只是单纯意义上的哥哥的角色。

那晚,他们看的是《人生》,一部农村题材的情感影片。故事的情节很快触动了翠翠细腻而丰富的情感,看得来唏嘘不止,吴莜不时地安慰着她。看完电影,从电影院出来,翠翠的情绪一直没有从电影的故事情节中调整过来。一路走一路发泄着心中的愤懑:她骂那个叫高家林的太不地道,也骂那个广播站的播音员是不折不扣的狐狸精,她更埋怨巧珍太懦弱,不该在众人都唾弃高家林的时候还原谅他,帮他说话。

吴莜一路的劝慰着,可她哪里听得进去。

快到学校时,在那明亮如水的月光下,她冷不丁地看着吴莜问道:“如果我是巧珍,你会像高家林那样地对我吗?”

吴莜一时不知如何回答才好,怔了怔说道:“这是电影,又不是真的,哪有那么凑巧的事情,我们干吗要去对号入座呀?”

“说了半天你也没有回答我的问题呢。”很快又接着恨恨地说道:“如果我是巧珍,我会恨那个高加林一辈子,决不会原谅他的!”说完撇下吴莜不高兴地自顾走了。

幸而,刚过一星期学校又放国庆假,他们又相约回家了。

吴莜到大学报到学习了两个来月后,收到了弟弟的一封信。从信中他知道了翠翠并没有到学校去补习。

其实在吴莜离家之前,她已经让二姨夫也在县食品公司给她找了一份工作。她之前给吴莜的那点钱,倒是谎称要交补习费,让她爸给她的。她拿着钱到二姨家住了两天,死磨硬缠让二姨叫二姨夫给自己安排好了一个临时的工作后,便回家把钱给了吴莜。吴莜走后,她把真像告诉了自己的父母。父母都很埋怨她,但她被娇宠惯了,也拿她没有办法。见她决心已下,又找好了工作,也就不再勉强她去读书,由她去了。

弟弟还告诉他,前不久母亲病情加重,在乡里医院住了几天,刚好翠翠星期天回家知道了,从她拿到的第一个月的工资中拿出一些帮着结清了住院费。

难怪,吴莜到校报到后就给翠翠写过两封信,但一直也没有收到回信。

吴莜按弟弟告诉的地址又给翠翠去了一封信,他也不怕她生气,狠狠地责备了她,埋怨她太过荒唐,不应该放弃努力,荒废学业而毁了自己的前途。这次吴莜很快收到了她的回信,信中她有些挪揄地说,谢谢吴莜终于想起了给她写信。对吴莜的责怪,她没有过多地分辩。只说自己的水平只有自己知道,自己对上大学已经不再报有希望。现在虽是干临时工,倒可以早些工作。并且单位里的人碍于姨夫的情面,都很照顾她的,似乎很满足的口吻。吴莜见已不可逆转,随后又去信勉励了一番。

想到翠翠所做的这些,似乎都是在为自己作出牺牲,吴莜的心里萌生出了一层永远也无法抹掉的愧疚和歉意,更生出一种受人恩惠与怜悯的负重之感。

三年来,他们的书信联系再没有中断过。

从吴莜珍藏的那份情感中,梦晴解读出了一种无以言说的沉重。虽然梦晴感到有些失落,但她却很尊重吴莜的那份忠诚。通过较为频繁的接触,吴莜也越来越感到他对梦晴的情感有了很微妙的变化。他会不自觉地把梦晴和翠翠进行下意识的比较。这种不断的比较使他越来越有了鲜明的感受,翠翠和梦晴都有着丰富细腻的感情世界,但和梦晴的接触,吴莜不会感到压抑,自己的思维空间是宽松和自由的。随着相互间了解的不断加深,他们成了无话不说的朋友,但他们的冷静和理智,使他们的接触始终保持在了纯粹友谊的层面上。

终于,毕业离校的最后时刻到了。经过十多年苦熬的学子们个个无比的激动,因为走出校门他们就将面临全新的生活。一颗颗年轻的心悸动着,校园里弥满了浓浓的离别情愫,在镁光灯耀眼的闪烁中,一张张饱含永恒友谊的照片留存下来;校园里随处可以听到殷殷的话别,一本本精致的纪念册上签满了热情洋溢的留言。花丛中、树阴下的石椅、石凳更成了恋人们的专座,间或有些相拥而泣的难舍难分的场景,更令谁也不忍去搅扰他们!

那个即将离校的下午,吴莜和那几个最要好的同学收拾好了行李后,一起在吴莜他们的寝室里一边作着最后的话别,一边等着学校送他们到火车车站的校车的到来。

这时,梦晴进来了。她还是那么活泼开朗,一进门她就热情地说:“没想到你们这里还这么热闹。各位同学,虽然我们平时学习时很少在一起,但也还比较熟识的,都请签个名留作纪念吧!”

自然,在场的每个同学都很愿意让她留言,纷纷将各自的纪念册递给了她,又都在她的纪念册上写上了一些祝福之类的话语。

到最后她的纪念册传到了吴莜的手中,他很快地浏览了一下前面已经写上的那些内容,觉得似乎都是千篇一律的俗套。想起她对自己的坦诚相待,此时特别的依恋,再也压抑不住自己的情感,他翻到一夜空白的地方,写上了几行言简意明而又满含深情的短小诗句——

相见已久

相识却晚

遗憾么

有点

但更喜的是

认识了一个全新完整的你

当吴莜把她的纪念册双手捧还给她时,也从她的手中接过了自己那本纪念册。他们都很快地翻看着对方给自己的留言。真是太巧了,她给吴莜写的也是一首小诗:

昨日才相见,今天又离别;

万里红尘路,何日再聚首?

这也是吴莜纪念册上五、六十份留言中唯一的一首诗,诗很朴实却深情流溢。

当吴莜抬起头看她的时候,她也正脉脉地看着自己。虽然没有更多的直白,但他们都深深地读懂了对方的目光。他看见梦晴的眼里很快盈满了泪花,吴莜觉得自己的眼睛也有些潮热起来,一股咸涩的味道涌入他的口中。梦晴强作欢笑地说道:“再见了,同学们,相信我们还会重逢的!”

说完怕再也控制不住自己,赶紧走出了房门。楼道里传来了她那越去越远的细碎而短促的脚步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