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实从2018往后的那两年
21612500000011

第11章 生是一种选择,死亦是一种选择

在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中有这样一句话“人生可以归结为一种简单的选择:不是忙着活,就是忙着死。每个来肿瘤医院的患者们最初总归是抱着对生之渴望来的,只是有些时候忙的结果却未必是生,也有不少人在追求生的过程中迫于无奈只能做出死之转型,毕竟不是每个肿瘤患者都像肖申克那般“幸运”。

小年轻没来住病房的那几天,倒是隔壁房的一个家属来得勤,姓郑,我喊她郑姐,保养得挺好,虽然素颜的脸色有些苍白,但眉毛修饰过,眼角没有一丝细纹,一看就是家里不差钱的主,跟她自己所说的55岁年纪实在无法关联起来。

郑姐是隔壁49床李奶奶的儿媳妇,人特好,脸上总是挂着浅浅的、让人无比舒服的笑容,说话也轻声细语的,跟她对话有一种瞬间被安抚了的温暖感受。

傍晚的时候李奶奶来喊郑姐,说隔壁风大,让她去关窗。李奶奶来的时候,郑姐正跟我们说到李奶奶小时候家里条件差,后来为了让哥哥有钱娶媳妇,家里在她17岁的时候卖给了同村大她30好几的王老汉做媳妇,就生了她老公这一个儿,年轻时候的李奶奶生完孩子就下地干活,月子也没做好,落下了点病根。又说李奶奶对她好,经常在小区里说孙女乖巧,也不重男轻女。还说她跟小区里的奶奶们关系也都特别好,是一个慈祥的人。

只是我实在很难将郑阿姨所说之人跟眼前此等模样对在一起,从门框边上伸出的脑袋给人一种了无生机的感觉,一头白发乱糟糟,浑身散发着冰冷气息,就差在脸上刻着“生人勿近”,全脸苍白到没有血色,突然间的一声雷鸣更是衬得她有些慎人。

郑阿姨冲着我们歉意的点了点头,然后随着李奶奶去了隔壁病房,再回来已是半小时后,这次郑姐还没说完一句完整的话又被隔壁48床家属给喊走了,我和我妈也跟了过去。

48、49床的病房跟我们的病房一样也是两人一间,同样的白色吊顶、白色床单、米粉色桌子,不同的是此时在地上有大量的杂物,保温壶、汤、饭、勺子就这样杂乱的、占据了地面空白的绝大多数位置。

李奶奶躺在49床上,正一脸怒气的盯着郑姐,胸口剧烈起伏着,手一下一下拍打着床边被立起的护栏,嘴巴也在一张一合,不知在说些什么,等郑姐走得近了些,她突然拿起旁边的杯子往郑姐身上砸,吼道:也不知道买的什么吃的,一点都吃不下。

郑姐:妈,是不是不合胃口,可能这家做的我不好,我给你换一家买。

李奶奶:说了我要吃炒河粉,这到底什么东西,给猪吃都不吃。

郑姐:妈,这是河粉啊,是不是觉得太油,我把油撇掉你再试试?

李奶奶:我不吃,我不吃,你拿了给我滚。

李奶奶闹腾了半个小时,大约是累了,最终沉沉的睡了去。

帮李奶奶盖好被子、收拾好地板上的杂物,郑姐跟我们一起退出病房,我妈拍了拍她的背,她说,没事,也不是第一次这样了,第一次化疗也是,吊完化疗药整个人就会变得很狂躁,上次我女儿也被我妈给吓到了。接着郑姐还跟我们说了许多,比如大多乳腺癌患者化疗总时间为五天,这是加上第一天入院,最后一天出院的天数,第二天吊保肝、保胃药、化疗药,第三、四天继续保肝、保胃,比如李奶奶昨天早上刚吊的化疗药,再比如李奶奶清醒的时候会不停跟他们道歉,说要不不治了,又花钱还大家跟着受罪,这样的状态她很不想的。

我妈:没事,我们懂的,大家都说化疗特别难受,说化疗药是不分好细胞还是坏细胞都会被杀死的,还伤骨髓。等到我妈第一次化疗的时候我们才知道,我们都把化疗想得太过简单了,这话说得太早了。

后来我妈加了郑姐微信,还把她也拉入了乳腺癌关爱群,因为年纪相仿,白天李奶奶睡的时候郑姐都会来找我妈聊天,说最多的还是化疗这事,说李奶奶第一次化疗吐得昏天黑地,不过吐得累了还会继续吃一些,这次估计是真扛不住了,也问她想吃什么,之后换着几家不同的点,最后一口饭都没吃,硬是靠着点滴续着,硬是这样扛着。郑姐说这话的时候眼色通红,整个人剧烈颤抖着,脸上布满了恐惧,完全没了之前那副对什么都云淡风轻的模样。

在肿瘤医院的患者们都有一个约定成俗的习惯,在分别的时候大家会彼此拥抱,然后说再也不见,只是我们没想到那次我们跟李奶奶在医院里的见面真会是最后一次。

大约是她们出院之后的第三天还是第四天吧,郑姐退群了,退群前跟我妈打了声招呼,说李奶奶走了,吃了大量安眠药,还留了遗书,遗书里把所有的钱都留给了郑姐一家三口。我妈哭着对我说:那化疗得多难受啊,难受到连死都不怕,你说我会不会到了那个时候也顶不住,也这样结束自己的命?

我木讷的回:李奶奶真傻,要钱有什么用,对郑姐她们来说,要的只是她在他们身边更多年的陪伴。妈,李奶奶是李奶奶,她毕竟年纪大了,你不同,你还年轻,温温还没长大,有太多的第一次需要你陪着,她生娃了我不懂得带,还是得靠你。

我妈抽噎着说:我哪里有力气,你生二胎我都没办法带了,现在我是病人。

我:那也得活着,凭什么不活,你要没了我可怎么办,温温怎么办,我和我爸也不亲,你走了,这个家就散了。

很久很久之后我无数次感到后怕,如果当时我没有说出这样一段让我妈无法拒绝、被逼接受的话,她是不是就无法挺过那最为艰难的、多次向往死亡的化疗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