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实从2018往后的那两年
21612500000006

第6章 插队可耻,人人远离

肿瘤医院的专业吸引了很多人笃定的到这家医院检查手术化疗,以期最快恢复,甚至有不少患者、患者家属以“流水线操作”来形容医院内一波又一波的人,于是在医院也出现了早高峰、午高峰、晚高峰,早高峰时候你上不去,晚高峰时候你下不来,这时候我总羡慕那些住在6、7楼的患者,走路虽然累些,却也不至于像最顶楼22楼人士一样得一波一波的等着,甚至还会因为早高峰而错过跟医生详谈的机会,好在乳腺专科的楼层在11层,虽然累些,但是总归能爬得到。

在最最开始的时候我也不愿爬楼梯,虽然我的个子不高、体重挺彪,周围的人见缝插针让我减肥,但是我的人生哲言是人生苦短,不能放开了吃,不能尽情的葛优躺是天理不容的一件事,自然毫无可能为了减肥而爬楼梯。

那是为啥?手术之后母上和我都住在医院内,不再能像之前做检查一般,白天来医院报道,晚上住租房里,同时为了实现一天两条鱼的术后营养标配,每日都是郑建斌带着饭来,我下楼拿。前两日下来拿饭的时候我都等电梯,不管等几分钟,总是等着,后来一连串的的插队、争吵事件让我彻底放弃了高峰期能悠哉坐电梯的梦想,尤其是两件事让我记忆深刻。

事件1:时间:周一上午7点,地点,外科楼1楼。刚被保安放进来的我瞅着6部电梯上的不同数字,有3部线路朝上,一部刚到2楼,一部刚到5楼,一部到了11楼,有3部则从22楼下来,一部刚过21楼,一部刚过15楼,一部到了7楼,往上的几部电梯口几乎没人,往下的几部自然7楼的人群排队最多,于是我排到了刚过21楼人不多、能排4、5个序列的这一队。

其实肿瘤医院的管理挺好的,在每天早上7点15到9点半之间在入电梯大厅的门口是有几个保安当值的,只允许有手腕带的病人、有陪同纸的家人进入,而且在每个电梯都有配备一个电梯员,一楼往上人员满了就关门,多人了就由电梯员负责往外赶最晚进入的那一个,但是毕竟一双眼盯着20、30号人,哪里能盯得过来,所以在肿瘤医院插队、挤人、谩骂成了很正常的事。

那天作为排在第4的我,竟然因为前面从旁边两侧而挤入的人变成最后被赶出来、超载的那个,尽管我认为自己在平日里着实是一个很有素质的人,却也在这时候谩骂了起来,但是大家并不管,毕竟在很多人看来,挤进去了是我的本事,你嘚嘚啥。

谩骂的途中我身子一震,停了下来,深吸了几口气,尽量让自己显得平静,为啥?因为52床的病友最近跟我说了许多关于乳腺癌的事,比如乳腺癌未必是乳腺增生引起的,但是乳腺增生恶化的最终结果肯定是乳腺癌,乳腺增生为什么会出现?内分泌失调、睡眠不好、爱生气发火郁结都是个中原因,于是我冷静下来,按照同样的方式又排了2次队,当第3次被插队的时候终于忍不住了,于是酿成了接下来的事件2。

事件2:地点同上,时间往后推半个小时。在我第四次排到一个队伍第二的时候,又来了一个从我左边插队的人,我开口了:“麻烦不要插队”,他没有答应,于是我拿着伞把他跟我们的队伍隔开,电梯开门的时候,他开始往内挤,我说:“不要挤了,因为你们这些人插队我都错过了3趟电梯了。”对方:“你错过电梯关我什么事,又不是我弄的,傻逼。”莎士比亚说过,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我妈说过,忍还是不忍,其实就看你心情,而现在的我心情正濒临爆炸,于是我说:“没素质的人。”对方:“就你有素质,你最有素质,傻逼。”“我有没有素质我不知道,但是插队的人肯定没有素质。”我其实知道,在公众场合不应该喧哗,我也知道在我们这么争吵的时候周围有很多双眼睛在盯着我们,但实在憋不,不过见他没再说,我也停了声。

电梯很快,到11楼的时候我出声:“麻烦借过一下。”其实在说这句话的时候我是很平静的,那是一种完全没有受到刚才影响的、高端、略带蔑视、无所谓的姿态,但是站在我前面、刚才跟我争吵的人开声了,他说口臭死了,说着还拿着手扇了扇,趁着前面人走出电梯的空档,我在他面前停下来,无比冷静的跟他说:“像你这种人,就是人模狗样,你到底是怎么做到插队插得如此自然、顺畅的呢?”他愣一下,估计没想到我的反应如此之外,只能干巴巴的说:“滚吧,赶紧滚。”走出电梯的我回过头说:“其实我活到这年纪从来没有对人竖过中指,你是第一个。”然后对他竖起中指,换来的是他的两个中指以及一句“小妹妹,赶紧滚吧。”当下我很想跟他继续理论,但是电梯里的人都朝我看,眼神中传递出来的是“电梯还要往上走”,于是我走了。

在往51床的路上我想,到底这是一次让我开心还是伤心的争吵,毕竟我竖了中指,中途也确实好几次气红了脸、上气不接下气,但ending却是他叫我小妹妹,我瞅了眼自己今天穿的衣服,确实透着点年轻时尚的气息,水洗的牛仔裤,简单的白色T恤。

这两段小插曲对我最大的影响有二,一是当天晚上我躺在矮我妈床一点的陪伴床上想到了那时候跟他争吵的更好方式,比如我应该再冲进电梯,小声的、在不影响别人的情况下说一些让他无法反驳的话,像如此无耻的倔强着是基因的影响还是原生家庭的耳濡目染?就像很多人一样,总会在争吵结束之后反思并且懊恼:当时如果我能这样怼就更好了。二则是我决定从此在高峰期的时候都不乘电梯,就走楼梯,此后的许久,我都为当时这样的决定感到无比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