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西方文化与教育史
2162800000010

第10章 希腊文化与教育(3)

苏格拉底很会做戏,他见这位出身高贵的青年来拜自己为师,感到十分荣耀,便胡诌道:“我昨夜做了个奇怪的梦,梦见一只天鹅飞来,停在我的膝盖上。这是一只美丽的小天鹅,羽毛虽然还未丰满,翅膀也未长全,但是,这只小天鹅落到我膝盖上之后,羽毛和翅膀很快就长好了,然后展翅飞上兰天,而且唱着优美的歌曲。我刚才还在沉思,这个梦显然是神给我的预言,而我却一直想不出神的预言究竟是怎么一回事。现在这个预言已变成现实,小天鹅就是公子。你来我这里学习,一定出类拨革,不久定会飞黄腾达”。柏拉图听了老师的奉承之言,当然乐不可支。

柏拉图是苏格拉底的得意门生,他对苏格拉底那一套唯心主义哲学,特别是伦理说教,心领神会。但他并未停留在老师的思想水平上,而是在老师的思想基础上,去建筑更加宏伟的理论大厦。他经过多年的经营,不仅建立起以“理念”和“认识是灵魂的回忆”为基石的唯心主义哲学体系,而且还提出了政治的理性主义思想。

柏拉图作为奴隶主贵族政治的卫道士,也象老师苏格拉底一样,把恢复奴隶主贵族政治的希望,寄托在对青年人的教育上。他认为教育是熔炼和塑人的工具,可以造就出各种类型的人。于是,他在政治上一再遭受挫折之后,就把研究方向转到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上。

他的教育思想是在哲学唯主义和政治理性主义的指导下建立起来的,并主要体现在他的《理想国》和《法律篇》两部著作中。

柏拉图在教育与政治关系问题上,主张教育由国家来负责,受国家的严密控制。从这点出发,他进一步提出取消家庭和实行儿童公育的思想。

在学前儿童教育方面,柏拉图认为开始得越早越好,甚至提出了胎教问题。婴儿期的教育,他主张通过环境的影响和感染来完成。为此,国家应特别重视摇篮曲和儿歌对婴儿的教育影响。他还认为游戏在儿童生活中的教育作用是很大的。

在普通教育方面,柏拉图认为七岁至十七岁的男女儿童和少年都要受普通教育。学习内容以初步的阅读、写字、计算和音乐为主。此外,还要进行体操、骑马、射箭等体育训练。这一阶段主要是对学生进行情感的教育,以便形成学生的节制美德。当这一阶段结束时,学校要把手工业者和农民的子弟培养成顺从的劳动者。

在高等教育方面,柏拉图认为十七至二十岁的青年,要接受两年的军事教育。这一阶段是意志教育的时期,只有奴隶主的子弟才能步入这类学校。青年学生主要接受军事训练。此外,还要学习与军事教育密切相关的“四艺”:算术、几何、天文学和音乐理论。这“四艺”是柏拉图提出和确立的。军事训练期满后,被判定为是军人材料的大部分青年,就编人军队,并以此为终身职业。少数才智优异的青年,再受十年教育。

二十岁至三十岁,属智慧发展阶段,这时继续学习的青年除了学习“四艺”之外,还要着重研究哲学。修完这些课程外,他们大部分被分配担任政府官吏。他们中的个别人再经过十五年的锻炼和考验,成为哲学王,国家最高权力由他掌握。教育过程到此结束。可见,柏拉图的全部教育体系归宿干这个哲学王。

柏拉图为了实践自己的教育理论,他在雅典一个名叫阿加德米的园林里创办了一所学校。阿加德米原是古代希腊的一位英雄,这座园林就是为了纪念这位英雄而建造的。由于战乱时期园林荒废,柏拉图才得以利用此地办学,并用这位英雄的名字命名,叫阿加德米学园。

柏拉图在阿加德米学园里教学四十年之久。学园大门上高悬着:“不懂几何学者不得入”的告示牌。由此可以推断,柏拉图这所学校的学生年龄大于修辞学校的学生。如果说修辞学校的教育相当于后世的中学一大学的程度,那么,柏拉图这所学校就相当于大学——研究生院了。

柏拉图既是个教育理论家,又是个教育实践家,尽管他那唯心主义的等级教育思想对后世产生很坏影响,但他那有关幼儿教育和提倡女子教育的思想,以及他确定的“四艺”,还是应当给以肯定的。

5.自然主义与亚里斯多德的教育

亚里斯多德(公元前384—322年)是柏拉图的学生,他在科学和哲学各个领域都取得巨大成就,是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他在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上也颇有建树。

在政治观上,亚里斯多德是奴隶制的坚决拥护者,只不过他动摇于贵族政治和民主政治之间。在哲学上,他动摇于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之间,但最终倾向于唯心主义。这就是他的教育思想的政治和哲学基础。

亚里斯多德在《政治学》里论述了自己的教育思想。他的教育思想基本上承袭于柏拉图。他认为,教育与政治密不可分,应由国家管理教育。他从奴隶主阶级的立场出发,主张把奴隶和劳动人民排除在教育范围之外。但他主张在剥削阶级内部实行教育民主,所有儿童都受教育,并受同等教育。在德育、智育和体育的关系上,他把智育放在三育之首,德育次之,体育列后。这种秩序排列是建立在他的灵魂理论的基础之上的。他认为人有三个灵魂,一个是植物灵魂,即身体部分;第二个是非理性灵魂,即动物部分(本能、情感、欲望等);第三个是理性灵魂,即真正的人性部分(思维、理解、判断等)。体育是为了植物灵魂;德育是为了非理性灵魂;智育是为了理性灵魂。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发展人的理智,即理性灵魂。所以,智育放在首位是理所当然的。

亚里斯多德最基本的教育思想是自然教育的理论。他根据儿童及青年身心发展的阶段性,把教育分为三个时期。一初生至七岁为第一个时期,即幼儿教育时期。在这一时期里。要顺应自然,以儿童身体的发育成长为主。五岁前。要通过游戏进行身体活动,并注意防止环境中的不良道德的影响。五岁后,可以开始课业学习,但仍应有充分的活动时间。除活动之外,还应让儿童多听些神话故事。七至十四岁是第二时期,即相当于初级教育阶段。此时,学生已离开家庭而进入公办学校学习。这一时期,要发展非理性灵魂,以情感道德教育为主,这种教育美其名日“和谐教育”。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教育的主要内容是读、写、算、体操和音乐。音乐教育是他的和谐教育的核心。他认为,音乐是进行美育的最有效的手段,是实施德育的不可少的内容,因为韵律、曲调对听者产生深刻影响。慢腾腾的恋歌和轻盈的田园音调可以使人丢掉坚决行动的精神,对干这些削弱心灵的音乐,国家是不能允许的。相反,雄壮的、英雄的、胜利的曲调能催人奋进,产生坚韧的意志力和坚强的魄力,这是所有公民都必须具备的。音乐还能担负智育的一部分职能,只要儿童在早年听好的音乐,就能培育和发展儿童的欣赏力和理解力。音乐还属于文雅学科。因此,音乐教育是实现人的和诣教育的不可缺少的主要内容和核心。此外;他还提倡人童学习图画,目的是让儿童欣赏人体美。十四岁至二十一岁是第三个时期,这一时期以智力教育为主。此问,要开设算术、几何、天文、音乐理论、外加文法学、文学、诗歌、修辞学、伦理学和政治学等课程。通过这些学科的学习,使学生的理性灵魂得到发展,实现教育的最高目标。

亚里斯多德既是位教育理论家,又是位职业教师。

柏拉图死了之后,亚里斯多德就离开了阿加德米学园,到阿塔尔尼亚从事教学活动。阿塔尔尼亚是小亚细亚的一个小王国,国王赫尔米亚是亚里斯多德的同学,特意邀请亚里斯多德到他的王国办教育传授知识。可是,好景不长,三年后,波斯西侵小亚时,赫尔米亚兵败身亡。亚里斯多德为了自身的安全,趁混乱之时,带着妻子比提姬逃出阿塔尔尼亚,来到米底勒尼的小王国。没多久,亚里斯多德收到马其顿王腓力的一封信,邀请他回马其顿担任王子亚历山大的教师。亚里斯多德的父亲是马其顿王的御医,他的家庭早就和马其顿王族建立了亲密关系。现在国王把栽培王子的重任委托给他,他心里当然十分高兴。因此,他接到信后立即来到马其顿王宫。

在马其顿,国王腓力和王后奥林比姬对亚里斯多德十分敬重,给予他很高的待遇。他对教育王子十分尽心。公元前343年,他开始作亚历山大的老师时,亚历山大才十三岁,到亚历山大十六岁时,腓力就宣布亚历山大已经成年,并指定亚历山大在腓力缺位时任摄政。在这几年里,亚历山大从老师那里学到了丰富的知识,并与亚里斯多德建立深厚的友谊。

由于亚里斯多德的兴趣主要放在研究哲学、科学和从事教育上,所以,当他栽培完亚历山大之后,便回到雅典。他到雅典之后,便在一个名叫吕克昂的地方创办了一所哲学学校。吕克昂原是伯利克里建造的一个公共游乐场,里面有一座神庙,还有可供散步的林荫道、树木、喷泉和柱廊。这是比较理想的办学之地。

亚里斯多德在这里收徒讲学。他讲话的方式特别有趣,经常手里拿着一个散发着香气的苹果,在林荫小道上散步,学生们跟随其后,一边闻着苹果的清香,一边聆听老师的教诲。正因此故,人们给亚里斯多德所建立的学派起了两个名字,一日苹果派,二日逍遥派。

亚里斯多德学识渊博,他讲课的内容十分广泛。他对所授知识作了一个分类:总体为人类知识,下分两大部分,一是知识,二是知识工具即逻辑学。知识部分又细分为三部分:诗学或美学,包括美术和修辞学;实践科学,包括伦理学、政治学和经济学;理论科学,包括数学、物理学、第一哲学。他向学生讲授的知识很多,但重点是讲授关于整个世界的哲学理论。

亚里斯多德在雅典办学期间,他的学生亚历山大已登上王位,并完成了希腊世界的统一。亚历山大在一次出征路过雅典时,特意到吕克昂学校拜访老师。亚历山大走进吕克昂学校感到清静而优美,是个理想的办学地方。当他向老师了解了这个学校的情况后,问老师是否需要他向学校提供帮助。亚里斯多德说:“我在这里研究哲学,要说明世界,说明天体,说明地球,说明地球上的各种生物。为此,我们采集各种动植物标本,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然而,由于我们的能力所限,其他地方的动物和稀有植物找不到。如果有可能的话,请你在远征其他地方的时候,帮我们采集各种动物和稀有植物的标本,并派人给我们送来”亚历山大十分愉快地答应了老师这个要求。

后来,亚历山大远征小亚、波斯、埃及和印度时,专门从军队中抽调一千人组成一支特殊部队。这支部队每到一个地方,就打猎、捕鱼、捉鸟和采集植物标本,然后派专人送到雅典,交到亚里斯多德的手中。这对亚里斯多德的科学研究和教学活动帮助极大。

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去世。亚历山大帝国也随之分裂。雅典政高也开始动荡,形成亲马其顿派和反马其顿派。亚里斯多德因为和亚历山大有师生关系,所以也受到政治风浪的冲击。亚里斯多德逃离雅典后。吕克昂学校由他的学生狄奥弗拉斯主持。吕克昂学校与阿加德米学园齐名,成为希腊科学文化和教育的中心之一。

总之,亚里斯多德适应时代的需要,提出了和谐教育,文雅教育和自然教育的理论,并进行教育实践活动,对当世和后世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在世界教育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但他反对女子教育,认为女子的天性劣干男子,其活动范围是家庭,服从丈夫与沉静寡言是她们的美德。就这一点而言,他与其老师柏拉图相比,竟倒退了一大步。

(第二节)希腊化时期的文化与教育

公元前334年,亚历山大率兵东征,占领东方大片土地,建立了囊括希腊本上、埃及、小亚细亚、两河流域和伊朗等地区的奴隶制大帝国,从此西方历史进入了希腊化时期,直至被罗马帝国征服。这期间,出现了希腊文化和东方文化大汇合,以及教育大发展的生动局面。

一、希腊文化与东方文化的汇合

亚历山大从师于亚里斯多德。亚里斯多德认为,希腊周边地区的野蛮人生来是当奴隶的。因此,他教诲亚历山大将来作希腊人的领袖,作野蛮人的主人,把希腊人当作朋友和亲戚看待,把野蛮人当作草木和牛马看待。

亚历山大没有从师教,他是一个具有世界主义的天才人物,他首先在实践上打破了希腊奴隶制城邦那种狭隘的爱国主义、民族主义和种族主义的蕃寓,他命令希腊人把世界当作自己的家乡,把好人当作亲人,把坏人当作外人。

亚历山大在东征期间,极力消除希腊人与东方人之间的区别,他甚至自称是埃及阿蒙神之子,堂堂正正地披上东方君权神接的圣洁外衣。在他的军队中,他废除了马其顿老兵与亚细亚新兵间的区别。在组建他的大帝国时,他同时请战败者协助,对待他们就象自己的战友一样。更有趣的是,他不仅自己娶了两个波斯公主,而且还强迫他手下的马其顿军官们与波斯的贵族妇女结婚,并且在波斯首都苏撒城举行了盛大的结婚仪式。这种政策的最直接的效果是使希腊人的头脑产生了人类一体的观念,以前对于城邦的忠诚,以及对于希腊种族的忠诚,现在已不合时宜,应予以废弃。领袖人物所推行的融合政策就为希腊文化与东方文化大规模的汇合开拓了广阔道路。

希腊文化的本质部分是城市文化。虽然许多希腊人也从事农业,并且很多城市是农业性质的,但从米利都学派以来,希腊文化的最主要的成就是与富庶的商业城邦相联系的。正因如此,希腊文化传播的主要形式,自然就是希腊城市在东方遍地开花了。

亚历山大在远征的过程中,在他所到之处,大力兴建希腊城市,并以他的名字命名。这些希腊城市最著名者有:埃及的亚历山大城,马及挨那的亚历山大城(今麦尔夫),亚利亚的亚历山大城(今名赫拉特),阿拉科细亚的亚历山大城(今名坎大哈),索恪狄亚那的亚历山大城(今名库廷德)等。此外,还有印度河流域以及别处的许多亚历山大城。

亚历山大死后,帝国被他的三个大将瓜分,分别建立了马其顿王国(统辖希腊本土)、塞琉古王国(统辖小亚细亚、两河流域和叙利亚)和托勒密王国(统辖埃及)、塞琉古王国和托勒密王国,继续循着亚历山大的足迹前进,建立了许多类似的城市。在小亚细亚、叙利亚和美索不达米亚建有塞琉细亚、阿巴密亚和雷俄提西亚等城市;托勒密王国在埃及和西利内伊卡建有托勒伊斯、贝里尼克、菲列得菲亚和阿星诺伊等城市。

除了征服者希腊人建设了许多新城市之外,过去东方人建的老城市也接受了大批希腊移民,他们给这些城市带来了希腊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模式。例如,叙利亚的大马士革城,腓尼基的亚柯城,尼罗河上的科浦陶斯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