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布克熊之经典精读系列:格兰特船长的儿女
21659000000008

第8章 格里那凡夫人的建议

玛丽·格兰特和罗伯特·格兰特是格兰特船长仅有的一双儿女。格兰特船长全名为哈利·格兰特,他的妻子在生下小罗伯特后便去世了。当他前去远航时,便把两个孩子托付给一位慈祥的老堂姐照料。格兰特船长勇敢坚强,善于航海,指挥若定,又很懂得经商,真是个难得的人才。他住在苏格兰珀思郡的敦提城,系本地土生土长的人。他的父亲是圣·卡特琳教堂的牧师,从小就让自己的儿子哈利受到全面的教育,因为他认为让孩子受到全面教育是终身受益之事,即使是对一个去远洋航行的船长也是大有裨益的。

哈利·格兰特开始时是个大副,后来升任船长。在开始的几次远洋航行中,业绩突出,生意很好,等到罗伯特出生之后的几年,他已经是家底厚实了。

正是在这个时候,他脑海中浮现出一个伟大的计划,致使他在苏格兰闻名遐迩。他与格里那凡家族中的人一样,并且也与低地[14]的一些望族世家一样,对于侵蚀北方的英格兰人始终心里怀有强烈的愤懑。他认为,他的家乡苏格兰的利益就是苏格兰人的利益,而不是盎格鲁-撒克逊人[15]的利益,因此,他想要凭借自己个人的实力去促使苏格兰利益得以发展扩大,想要在澳大利亚一带找到一片陆地使苏格兰人可以移民。他是不是梦想着也像北美合众国那样,并且也像印度、澳洲总有一天也必然会做的那样,争取苏格兰人的独立,脱离大英帝国?也许他真的是这么想的。也许他把自己的心思透露了出去,因此,很显然,政府当局对他的这种移民设想是不会给予支持的,非但不予以支持,而且还要给他制造种种困难。换到别的国家,这种种的困难,也许会让有此设想的人送命的。但是,哈利·格兰特并不气馁。他号召自己的同胞们发扬爱国主义精神,而他自己则以身作则,带头将自己的家产全部拿出来,建造了一艘船,组成了一支精干的水手队伍,并把一双儿女托付给了自己慈祥的老堂姐,毅然决然地前往太平洋诸岛去探险了。那是一八六一年的事。在这一年中,直到一八六二年五月,他都有消息传回国内,但是,到了六月,他离开卡亚俄之后,关于不列颠尼亚号的消息就不再为人所知了,连《航海日报》也都未再提及格兰特船长的下落。

屋漏偏逢连夜雨,就在这个时候,哈利慈祥的老堂姐也仙逝了。自此之后,两个孩子就孤零零地活在世上了。

当时,格兰特小姐只有十四岁,她主动挑起了这副担子,凭着自己的聪明才干,姐代母职,克勤克俭,日夜操劳。这姐弟俩就这样在敦提活了下来,他们安贫乐道,坚定不移地为生活奋斗着。姐姐玛丽一直认为不列颠尼亚号已经出事了,没有希望了,父亲永远也回不来了。当她偶然地看到《泰晤士报》所刊登的那则启事后,她的心又从绝望之中复活了,她的那份激动兴奋之情,非笔墨所能描述。

她一点也没有耽搁,立刻跑来打听消息。把情况与想法都跟弟弟说了,姐弟二人当天便搭上开往珀思的列车,当晚便来到了玛考姆府。得知情况之后,玛丽在长期的忧伤之后,心儿又活泛了,又开始心存希望了。

以上就是玛丽·格兰特小姐对格里那凡夫人讲述的那个痛苦的经历。她在讲述时,平平淡淡,简简单单,但从这段经历之中,在这漫长的艰难岁月里,我们不难看出这女孩的坚毅勇敢,令人感佩。海伦夫人在听她讲述时,不止一次地忍不住眼泪直流,禁不住紧紧地把格兰特船长的这双儿女搂在自己的怀里。

而小罗伯特,他也是头一次听到姐姐所说的这段经历,只见他瞪着一双大眼,专心致志地在听姐姐讲述。他现在才明白姐姐为自己所做的一切,才知道姐姐所经受的一切痛苦。他禁不住一把抱住姐姐,呼喊道:“啊!妈妈!我亲爱的妈妈!”这声真情的呼唤是发自内心深处的,他是真心实意地把姐姐当作母亲了。

他们这么谈着谈着,不觉夜已深了。海伦夫人怕两个孩子过于疲乏,不打算再继续聊下去,便把玛丽·格兰特和罗伯特·格兰特领到已经为他们准备好的客房里去。

第二天一大清早,玛丽·格兰特和她弟弟正在城堡院子里散步,突然听见一阵马车的隆隆声响。格里那凡爵士快马加鞭地赶回了玛考姆府。几乎与此同时,海伦夫人在少校的陪伴下也来到了院子里,向着丈夫奔了过去。格里那凡爵士脸色阴沉,一脸愤懑。他拥抱了一下自己的夫人,但没有说一句话。

“怎么样,爱德华?怎么回事?”海伦夫人连声问道。

“哼,那帮人简直没有心肝,我亲爱的海伦。”格里那凡爵士回答说。

“他们不肯……”

“是的!他们不肯给我派一条船!他们竟然说,为了寻找富兰克林,已经白白地浪费了几百万!他们硬说那几封信语意含混,不明不白!还说什么那几个不幸的人都已经有两年杳无音信,没有找到他们的可能了。还说什么,他们既然已经落入了印第安人手里,肯定被带到内陆深处了,怎么能为了三个人——三个苏格兰人!——搜寻整个巴塔哥尼亚呀!这么做既于事无补又十分危险,说不定牺牲的人要比救获的人还要多!总而言之,他们打心底里就不同意,把所有的不成其理由的理由全都搬了出来。他们仍旧记得格兰特船长的那些计划,所以,可怜的格兰特看来是没有希望了!”

“我的父亲!我可怜的父亲!”玛丽·格兰特扑倒在格里那凡爵士的面前,大声地呼唤道。

“您的父亲!怎么回事呀,小姐?……”格里那凡爵士看见女孩跪倒在自己的面前,不禁惊讶地问道。

“哦,爱德华,这是玛丽小姐和她的弟弟,”海伦夫人回答道,“是格兰特船长的一双儿女。海军部这么干,是让他们真的成为孤儿了!”

“啊!小姐,”格里那凡爵士连忙扶起玛丽·格兰特说,“如果我早知道你们在这儿的话……”

他没能说下去。院子里一片难耐的沉寂,不时地为断断续续的哽咽啜泣声所打破。格里那凡爵士、海伦夫人、少校以及静悄悄地围在那儿的仆人们,全部紧咬着嘴唇,都对英国政府的这种态度感到无比的愤慨。

小罗伯特听了大人们的对话,情绪激动地表示要找那帮人算账,他的姐姐制止了他。这位小小年纪,却心高气傲、坚强、不畏艰难的姑娘已经打定主意要去跪求女王陛下拯救自己父亲了。

然而,格里那凡爵士认为这么做并不会奏效。

当海伦夫人发现这两个孤苦伶仃的孩子又要过上绝望的生活时,她的脑海里突然闪现出一个伟大而慷慨的念头来。

“玛丽·格兰特,”她大声说道,“你们先等一等,我的孩子,听我说。”

少女本打算拉起她弟弟走的,立刻便停了下来。

这时,海伦夫人眼含热泪,声音坚定,神情激动地走到她丈夫的身旁。

“爱德华,”她冲着丈夫说道,“格兰特船长把信写好,放进漂流瓶里,扔进大海,他是把自己交付给上帝了。是上帝把他的信转交给我们的。很显然,上帝这是要我们负责去搭救那几个落难的人呀!”

“您到底想说什么呀,海伦?”格里那凡爵士问她道。

“我的意思是,”海伦夫人继续说道,“新婚夫妇如果做了善行义举,肯定会非常幸福的。亲爱的爱德华,您为了让我幸福快乐,曾制订了一个远游的计划,可是,天底下的事,有哪一件事能够比去援救一些被其国家遗弃的不幸之人更加让人幸福快乐,更加有价值呢?”

“我的海伦!”格里那凡爵士欢呼道。

“啊!您总算明白我的意思了,爱德华!邓肯号是一条坚固结实而又轻快的好船,它能抗得住南半球大洋上的狂风巨浪!如果需要的话,它能够做环球航行。我们就乘船出发吧,爱德华!我们去寻找格兰特船长!”

格里那凡爵士听了年轻夫人的这番话,不禁激动得张开双臂,把她紧紧地搂抱在自己的怀里。玛丽和罗伯特见状,也抓住了海伦夫人的双手,狂吻不止。仆人们见到这动人的一幕,无不激动万分、兴奋不已,不由自主地从心底里发出了欢呼:

“万岁!万岁!万岁!吕斯夫人万岁!格里那凡爵士和吕斯夫人万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