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不打不骂穷养男孩
2174300000033

第33章 不打不骂给男孩成功个性(4)

意志力是坚强持久的毅力,是良好的心理品质,从小重视孩子意志力的锻炼与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意志力,不是生来就有,自发形成的,而是在教育和实践过程中,经过锻炼与培养,逐渐养成的。培养良好的习惯,有利于意志力的养成。培养意志力的过程,也是形成良好习惯的过程。

总之,父母要在日常生活中,在孩子的学习、劳动、课外活动和文体活动中,有系统地帮助和鼓励他们克服外部和内部的困难。要使孩子善于自觉地、主动地、独立地调节自己的行为,使他服从于一定的、有益的目的和任务,而不是事事依靠外力的督促和管理;要使孩子养成贯彻始终、坚持到底的坚毅精神;要使他们善于按照一定的观点、原则,经过深思熟虑后,果断地处理一些充满矛盾斗争的问题;要使他们善于控制和支配自己的行动,善于迫使自己去完成应当完成的任务,并抑制与自己无关的或外界强烈吸引的活动和行为。概括地说,这里的四个“要使”,就是要使孩子有目的性、坚持性(毅力)、果断性和自制力等四个意志品质,成为一个意志坚强者。为了达到这个目标,父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要提高孩子完成某一任务的信心。要帮助孩子学会克服困难,提高完成某项任务的信心。交给孩子任务时,要把任务交代具体,并提醒他在完成任务中可能会遇到的困难,让孩子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再教给一些克服困难的方法,使孩子做到心中有数,以增强其完成任务的信心和勇气。

(2)用故事启迪孩子。经常选择报刊以及孩子书籍上或自己编写一些克服困难的小故事,讲给孩子听。通过这些生动有趣的小故事对孩子进行形象的潜移默化的教育。

(3)激励支持孩子的每一次进步。根据孩子的不同年龄,让孩子去完成具有一定难度,但经过努力可以做到的事。所谓克服困难,不畏惧困难,这就是意志力的表现。孩子克服了某一困难,要给予鼓励和表扬;如再去做某一件有困难的事,要给予支持和指导;当遇到困难时,要用孩子以往克服困难的事例,激励他继续努力,勇往直前。

(4)不要对孩子的一切事情大包大揽。有的父母“心太软”,进行“一条龙”、“全方位”、“系列化”服务,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白天接送,晚上陪读,直至填写志愿,“设计”前程,孩子们成了“抱大的一代”,如同温室中的花朵,患了“软骨症”,见不了世面,经不了风雨。父母要对孩子的事情适当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做,切记不要大包大揽。

(5)让孩子做事善始善终。经常性的磨炼,可从小事做起,如作业要认真对待,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并认真完成等,督促孩子千万不可半途而废。

让孩子明白荣誉是什么

有个中国人到外国人家庭去,看到了小孩就夸她长得非常漂亮。谁知母亲很不高兴,要求他当着孩子的面公开道歉,理由就是孩子漂亮不是她自己的荣誉,而应当归功于父母。细想确实有道理:应当是谁的荣誉就归谁,别人无权占有,哪怕是亲生儿女,你怎么能把这个人的荣誉送给那个人?

德国剧作家、诗人席勒有句名言:“还有比生命更重要的,那就是荣誉。”如何正确对待孩子的荣誉,是一个值得家长重视的问题。当孩子被评为三好学生、优秀班干部或参加文体比赛获得了奖后,一些家长却漠然视之、无动于衷,有的甚至把孩子的奖状视如敝屣,使孩子的自尊心受到极大伤害;而另外一些家长却过分重视孩子的荣誉,在孩子取得成绩或获奖后,广邀亲戚朋友来到家中庆贺,并且通过各种关系和多种途径大力宣传张扬。

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认为:“荣誉和美德是心灵的装饰。要是没有它,肉体虽然很美,但不应该认为美。”英国哲学家约翰·洛克在《教育漫话》中说过:“荣誉虽然不是德行的真正原则和标准……但是它离德行的真正原则和标准是最近的……它是一种指导鼓励儿童的正当方法。”生命是短暂的,荣誉是久长的;荣誉的桂冠,都是用荆棘编织而成的。孩子通过不懈努力得到的种种荣誉,家长应该珍视,同时又要掌握分寸。

望子成龙,是天下所有父母亲的愿望,我们的许多家长,教育孩子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一方面,认为孩子什么都不懂,要包办一切,指挥一切;另一方面,又用对大人的标准来要求孩子,认为孩子什么都该懂,应该理解父母的苦心,应该服从。什么都想到了,就是没想过孩子的感受。在这些家长的观念里,孩子成了自己的脸面,成了满足家长虚荣心的工具。孩子被迫来圆我们尚不能圆的梦。

我们都是平常人,却想方设法要把孩子培养成名人、大师,练钢琴、背英语、画国画、学舞蹈……而在世界上,名人、大师只是很小的一部分,为什么我们不能让孩子成为和我们一样的平常人呢?

家长需要用一颗平常心去看待孩子的荣誉。面对成长中的孩子,我们家长一定要尊重孩子的意愿,从孩子看问题的角度来看问题,而不能将自己的愿望强加在孩子身上。我们的家长有了平常心,才能培养出人格健全的孩子。

如果让孩子对荣誉有个清醒的认识,那么父母就应该做到:

(1)不要过分张扬。为了孩子出名,家长托人情、找关系,到处奔波,这不好。孩子有了一点点成绩,便吹上天,这简直是害他,特别是独生子女。古人云:“小时了了,大未必佳。”稍有成绩,家长就到处吹,把孩子的希望也会吹掉的。

(2)杜绝冷漠贬低。当着众人的面指责孩子不好,于教育孩子不利,容易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对孩子的任何一点荣誉都不能看轻,要注重以此为契机鼓励孩子争取更大的成绩。

(3)学会珍惜。孩子的荣誉无须张扬,也不能贬低,惟宜珍惜。面对孩子已经取得的荣誉,家长要加以肯定,并提出更高的目标,鼓励孩子去争取更大的成绩,让已经取得的荣誉成为向更高荣誉攀登的动力,用荣誉帮助孩子克服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锻炼意志力。

培养孩子积极乐观的心态

理想的人生应当是快乐的、向上的、有成就感的、幸福美满的,再也没有比这样的人生更令人向往、更值得追求的了!孩子正处于人生的起步阶段,每一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学有所成、人生幸福美满,为此,就必须从小培养他们快乐活泼、积极向上的性格。因为这种性格最具有生命活力。

生活从来不是十全十美、万事如意的,乐观者从来不怨天尤人,而总是让生活伴随着憧憬和追求。高尔基说过:“追求进步,这才是生活的真正目的。让整个一生都在追求中度过吧,那么在这一生里必定会有许多美好的时刻。”

在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乐观者会像普希金写的诗句那样: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不要忧郁,也不要愤慨!

不顺心时暂且克制自己,

相信吧,快乐之日就会到来。

乐观者总能在灾难中看到希望,而悲观者却在希望中看到灾难。

在学习和工作取得一点成就的时候,积极乐观者决不会忘乎所以,即使取得像牛顿和诺贝尔那样伟大的成就,也不忘继续进取。

牛顿说:“我不知世人对于我是怎样的看法,不过我自己只是觉得好像在海滨玩耍的一个小孩子,有时很高兴地拾起一颗光滑美丽的小石子,但真理的大海,我还没有发现。”

诺贝尔说:“在我们这个被称为银河系的小小的宇宙旋涡中,大约运行着一百亿颗太阳,但太阳如果知道了整个银河系有多大,它肯定会因为自己的渺小无比而感到羞愧不如。”

综上所述,生活中不论是遇到困难、挫折、失败、灾难还是取得成就,一个人只要拥有开朗、快乐而进取的性格,就能拥有永久的幸福。这样的人不论处于何种境况,都会像伏契克说的:“为了欢乐而生,为了欢乐而战斗,为了欢乐而死。永远不让悲哀同我们的名字联在一起。”

中国孩子的思维方法往往是遇事先想困难,少想益处。在家庭教育中,应鼓励孩子先考虑问题的有利方面。但最主要的是,要让孩子知道快乐的源泉在哪里。诗人亚历山大·蒲柏把快乐称作是“我们生存的终极和目标”。这一点,必须在家庭教育中得到最完整、最彻底的贯彻,把快乐既作为家庭教育的手段,也作为家庭教育的目的,应当教给孩子的是:真正的快乐是人生的意义之所在。

如果要使孩子获得快乐,做家长的首先必须要知道什么是孩子的快乐。这就是:孩子主观上能处于一种安乐的状态,即心理平衡而满足的内在感受。当孩子快乐的时候,他们会喜爱自己、热爱生活,能够从每一天当中得到乐趣。脑科学的研究表明,快乐的能力似乎受到生物和遗传的影响。大脑额前皮层产生的电波活动越强,人就可能越快乐。科学家在对同卵双胞胎的研究过程中发现,我们每个人天生有一个快乐的“设定点”,一个人的平均水平几乎总是遗传而来的。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停留在上天赋予我们的水平上。我们可以通过家庭教育采取增进孩子快乐和消除孩子不快的方法来超越“设定点”,采取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个:

(1)教育孩子学会“抓住今天”。人们往往会想:“当孩子的要求得到满足时会快乐的。”或者“当孩子考试得了满分的时候会快乐的。”等等。但是,如果想要使孩子快乐,就必须教育孩子“抓住今天”,因为人所掌握的唯一时间就是现在。要告诉孩子,时间就是生命。生命的意义、生命的价值就体现在对时间的占有、把握与利用上。从宏观讲,人生只有三天:昨天、今天、明天;从微观上讲,人生是由若干个今天组成的。回顾昨天,是为了总结成败得失,让今天活得更美好。遥想未来、憧憬理想,也为的是让今天活得更有价值。要真正使生活有滋有味、充实美好,必须珍惜每一个今天。一心只沉溺于对昨天的眷恋,今天将黯然失色;一心只迷于对明天的幻想,今天将轻飘浮躁。真正热爱生命的人,必将对每一个今天情有独钟;或许可以不必追求每一个今天过得有意义,但一定要使每一个今天活得有意思。

可以教给孩子的方法有:

其一,学会享受生活的每一刻。比如,看到别人对你甜美地微笑或者你帮同学解决了一个哪怕是微不足道的小困难,一种喜悦的感觉就会油然而生。

其二,学会把握自己的每一分钟。教育孩子应该学会确定一个大目标,并落实在每天的行动中。在行动中要努力寻找积极的感觉,不要使消极的情绪靠近自己,因为它会使人沮丧气馁。

其三,学会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经常回忆朋友给自己带来的乐趣。

其四,学会到室外活动放松自己。室外活动是对付压力和焦躁情绪的一剂良方。

其五,学会休息。懂得好好休息的人精力充沛,而保持精力旺盛的秘诀便是休息。

其六,学会经常微笑。经常微笑能在大脑中留下幸福的回忆,并能引起幸福快乐的感觉。

(2)教育孩子学会追求快乐。当我们把孩子的日程安排得过满,总使他慌慌张张地处理计划清单上的事,然后筋疲力尽地倒在床上时,孩子是没有快乐可言的。所以,在家庭教育中要把快乐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上。甚至不妨把“孩子,你要快乐”这句话写在一张纸上,把纸贴在孩子的书桌上,这样,孩子每天早上都能看见它。它会提醒孩子珍惜生活中所有能带给他快乐的东西。还要告诉孩子,快乐就隐藏在生活的细微琐事当中。如果不仔细审视,它就会无影无踪。但只要留意,快乐就不会离你而去。

(3)教育孩子学会罗列值得感激的事。教育孩子学会列举所有大大小小的、能使生活充满意义的事情,包括他的天赋,所喜爱的每个人的优点,所居住城市或社区里的令人喜闻乐见的风物,甚至大自然的恩赐,比如树木、花草、动物等表现出来的趣事。

(4)教育孩子学会如何改变。要让孩子懂得:既要努力让生活变得按自己的意愿发展,也要乐于接受已经发生的一切。因为快乐就是这两者之间的一种平衡。家长如何对两者加以区分呢?可以认真想一想孩子的学习、同学关系和其他重要问题。冷静客观地考虑一下可以调整什么,最好接受什么以及必须改变什么。如果是和同学难以交流沟通,那就有针对性地给孩子讲一些人际沟通的技巧;如果是对自己的学习感到厌烦,那么仔细寻求原因,和孩子一起分析原因并找准解决办法可能就是明智之举。一旦决定改变,就要鼓励孩子按照决定采取行动,坚持下去。这样,快乐就会增加。

(5)教育孩子发展兴趣爱好。英国作家奥尔德斯·赫胥黎曾说过:“快乐是一种副产品。”快乐其实是你在做其他事情的过程中所获取的东西。要告诉孩子,快乐的人未必是最忙碌的人,但是,他们通常忙于自己所热心的事情。当你专注地从事某项活动时,你就会进入快乐。

家长要记住,家庭的气氛,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孩子性格的形成。研究表明,孩子在咿呀学语之前就能感觉到周围的情绪和氛围,尽管当时他还不能用语言来表达。可以想见,一个充满了敌意甚至暴力的家庭,绝对培养不出开朗乐观的孩子。

信用是可以“传染”的

有这样一则寓言故事:

一个年轻人带着行囊过河,行囊里装有信心、金钱、亲情、爱情、诚信等。船夫考虑船所能承载的重量,要年轻人丢掉些行囊里的东西,年轻人不假思索地就把诚信扔到了河里,船摆到一半时,船夫改变了行船路线。年轻人愤怒地指责船夫没有诚信,而船夫却心平气和地回答道:“一个已经抛弃了诚信的人,我已经没有必要诚信地对他!”这个寓言故事形象而深刻地说明了诚信在人际关系中的重要作用。

美国从幼儿园起就重视对孩子的诚信教育。美国波士顿大学教育学院设计的基础教材中就突出了诚信方面的内容。其中一篇课文讲述了一则古老的故事:一位国王要选择继承人,于是他发给国中每一个孩子一粒花种,谁能种出最美丽的花就将被选为未来的国王。评选的时候到了,大多数孩子都端着美丽的鲜花前来参选,只有一个叫杨平的孩子端着一个空花盆前来,最后他却被选中了。因为孩子们得到的花种都已经被煮过,是根本不会发芽的。这次测试不是为了发现最好的花匠,而是要选出最诚实的孩子。

几年前,美国一所学校的多名学生在完成生物作业时抄录了某网站提供的一些资料,任课老师毫不客气地给这些学生的生物课零分。这位老师说,第一天上课他就和学生定下协议并由家长签字认可。协议说,所有布置的作业都必须由学生自己独立完成,欺骗和剽窃将导致课程失败。支持他的老师们说,教育学生成为一名诚实的公民远比通过一门生物课程更加重要。

诚信需要从小培养,父母就一定要以身作则,为孩子起到好的榜样作用。我们给父母的建议是:

(1)要创造一个宽松、愉快、民主、和谐的家庭氛围。因为只有家庭成员相互保持诚实真挚的态度,使孩子感到成人的爱护和关心,他才能够信赖成人,有了过失才敢于承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