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大哲学家柏拉图早在2300多年前就这样写过:“在所有的动物中,男孩是最难控制对付的。”本章将从男孩的行为上解析男孩为什么难控制。
男孩天生就是“冒险王”
越是难做到的事情,男孩越希望自己能够尝试,哪怕为此付出惨重代价,这就是男孩冒险心理的表现。敢于冒险让男孩的生命总是充满跌宕起伏。
5岁的兵兵总喜欢跳上跳下,妈妈教训过他很多次,他总是听不进去。这天,他突然萌生了一个想法,要从写字台上往下跳,看看自己敢不敢。这个高度将近一米,是他从未尝试过的。
兵兵想到这里,激动地马上行动起来。他借助凳子、爬上了写字台,就像爬山一样。他站在写字台上,用力向下跳了下来,只听“咔嚓”一声,他没有受伤,把桌子上的一个杯子带了下来,摔了个粉碎。
妈妈听到后,“啊”的一声尖叫,赶紧跑了过来。兵兵知道自己闯了祸,赶紧跑进卧室关上门,躲进被子里。妈妈气坏了,在门外大声责骂他,兵兵紧紧锁着门不敢出声。
以上的例子现实生活中屡见不详。男孩出于冒险心理,常常会做出一些不可思议的事情。于是,总会有妈妈叹息:有了儿子之后,我一刻都不敢让他离开我的视线,整天活在担惊受怕里。
其实,每一个男孩基本都是在各种外伤中度过的,没有受过一点伤害,那是不可能的事。男孩喜欢冲动、激烈、刺激的事情,越是能激起他们情绪的事,他们越喜欢尝试。
男孩喜欢冒险是由于他们体内的睾丸激素在“捣乱”,就是睾丸激素在让男孩要选择一种冒险的行为来释放体内的能量。
于是,几乎每个男孩都爱冒险、冲动自负,喜欢与人争吵、斗殴,喜欢出风头。在这些方面,男孩与女孩的这种行为区别非常明显。
男孩喜欢冒险并不是坏事,有很多正面的意义。男孩的冒险行为除了睾丸激素的作用外,也源于男孩的好奇心理,而许多科学知识、生存技能、劳动技能,都可以在好奇心的推动下获取。世界上很多科学发明家、机械制造者在青少年时期都满怀好奇心,而轮船、飞机等人类物质成果的发明,大多是好奇男孩长大后的杰作。
总之,男孩天生就爱冒险,他们对这个世界充满未知,充满好奇,于是很自然地有了探索、冒险的行动。既然是冒险,那么可能存在危险性,所以,如果父母有时间,要和男孩一起去冒险,一方面可以起到保护男孩的作用,另一方面男孩有了父母的陪伴会玩得更尽兴,更欢快。
每个男孩都有“英雄情结”
男孩从小就有英雄情结,这种情结将伴随男孩一生。男孩英雄情结的表现是爱打抱不平,爱管闲事,见不得人欺负弱小等。每一个男孩都想做英雄,都希望被人崇拜。
刘伟回家后,妈妈发现他的脸上有一道伤痕,以为他在外面受欺负了,于是问道:“谁干的啊,你的脸怎么受伤了?”
刘伟低着头不说话,妈妈只好把声音放柔些说:“没事,跟妈妈说,妈妈想知道是怎么回事。”于是,刘伟便详细跟妈妈讲了事情的经过。
原来,是刘伟的同学张彪下课时欺负低年级的小朋友,还把低年级小朋友的玩具扔在了地上。张彪平时就很凶,这时吓得低年级的小朋友直哭,老师又不在。刘伟看不下去了,就走过去帮助低年级的小朋友。刘伟与张彪理论时,脸被张彪抓伤了。
妈妈了解了事情的经过,想了想说:“原来你在帮助人啊,这是好事,是个小英雄的行为。不过你以后遇到这样的事情,不要贸然上前去理论,最好去找老师或请同学们评理,相信大家都会站在你这边的。”刘伟听后,认真地点了点头,同时脸上满是自豪的表情。
对于男孩的英雄情结,父母应该给予充分理解,因为男孩独有的Y染色体和大量分泌的睾丸激素激发着他的英雄情结,这是男孩区别于女孩的重要心理特征之一。如果你足够细心就能够发现,绝大多数男孩从小就爱玩坦克、手枪等玩具,也爱看带有英雄情节的故事或影片,并立志成为“警察叔叔”……
男孩的英雄情结经常会倾注到对某些偶像的崇拜上,它们可能来自男孩平时看的动画片,如奥特曼、蜘蛛侠、蝙蝠侠、黑猫警长等,这类英雄偶像正义、勇敢、智慧、仗义,具备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圆了男孩的英雄梦。
男孩心中的英雄形象,是伟大、神圣、没有缺点的。父母正好可以利用男孩的这种英雄崇拜情结,培养男孩勇敢、坚毅、正义等优良品质。
每个男孩都有英雄主义情结,这几乎是一种本能反应。只要男孩的天性没有过分被压抑,在任何场合下,他们路见不平时,都有拔刀相助的冲动。男孩总是幻想自己是“奥特曼”,身怀一身绝技,能够帮助弱小、扶危济困,与恶势力作斗争,甚至拯救地球,成为人们心目中的大英雄。
在现实中,男孩的英雄梦却是难以实现的。由于年龄和阅历的缘故,男孩无论在身体上还是心理上,都不能如愿施展自己的英雄抱负。他们常常觉得自己很弱小,希望得到安慰和激励,并希望有一些勇敢的举动被认可,于是在别人危难之际,总喜欢挺身而出。
孩子喜欢当英雄,想当英雄没有错,重点在于父母要帮助他建立正确的“英雄观”。当他打抱不平的时候,我们要提醒他那样会受伤,但不能用打骂的方式制止他,而是应该进行合理的引导。只要父母引导得当,英雄情结不仅能够促进他男性气质的培养,也能使他成长为真正的男子汉。
男孩多是精力旺盛的“淘气包”
很多家有男孩的家长感叹自己的儿子太淘气,为什么男孩就那么淘气呢?这是因为精力旺盛的缘故。大多数男孩从会走路起就不断展现出过人的能量。他们只要不睡觉,就一刻不停地到处攀爬、跑跳、追逐、打闹,即使上学后,课堂上也有做不完的小动作,男孩好像总有使不完的力气、用之不竭的精力。
为什么男孩的精力如此旺盛呢?从中医学角度讲,男孩是纯阳体制,生性好动,用一句古语说:“憨嘻跳跃是其本性,拘坐则伤脊骨,尤损天柱。”男孩阳气足,才会显得生机勃勃。如果要把男孩拘束住,强迫他们老老实实坐着,就是在抑制他们的天性。
男孩比女孩更好动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男孩的体内能分泌出大量的睾丸素,睾丸素致使男孩成了一个“淘气包”,只能通过不停活动来消耗能量。
父母清楚了男孩精力旺盛的原因,就不要在他“释放能量”的时候大声责骂,或者制止他,而应该想个办法让男孩把过剩的精力用到该用的地方。
父母不应该把自己的喜好作为评判男孩行为的标准,更不能因自己喜欢安静而强迫男孩不许跑跳。父母应该转变自己的心态,接纳这个体内分泌大量睾丸素的小“淘气包”。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允许他们去释放能量。这样,男孩的身心才不会受到压抑,男孩的成长才会健康。
既然男孩精力旺盛,那么父母就应该利用男孩的这个特点,引导他去做一些有益于身体发育、身心健康的事情。比如,每天抽一些时间出来,和孩子们一起跑跑步、打打球等,做些体育运动不但能消耗男孩多余的精力,还能够增强男孩体魄,促进身心发育。对于男孩精力旺盛的最好应对办法,就是选用运动的方式,与他们一起“消耗能量”。
此外,一个有着旺盛精力的男孩,他不仅可以将能量用在肢体运动上,也大可将其用在脑力劳动中。因此,练习书法、读诵经典、画画、下棋等,都不失为锻炼男孩的耐力和注意力的好活动。
每个男孩都想当“大王”
男人的天性之一是喜欢竞争,一位研究行为哲学的专家曾说:“一场比赛结束后,你看到一个被打败的男人在真诚地向对手祝贺,其实在这背后,这个男人想的是下一次如何把他打败。”
性别赋予男人巨大的能量,这在他们的幼小阶段就已经表现出来。在男孩的世界里,他们就已经有了“大王”的意识,在和小伙伴们一起玩耍时,也更在乎谁是“大王”,“大王”是男孩的行为标准,是男孩内心的竞争对手。每一个男孩都希望能够做一个“大王”,这种竞争心理促使男孩总想争第一。
魏东上初中了,他是一个见义勇为的男孩,平时结交了不少好朋友,因此赢得了大家的拥护,小伙伴们都爱围着他转,这种众星捧月的感觉让他很骄傲。
新一届的班委竞选开始了,魏东想竞选班长,就鼓动他的朋友们为他拉票。魏东最大的竞争对手是刘新。刘新是个帅小伙,在人际关系上比魏东稍差一点儿,其他各方面都更胜一筹。
班上许多女同学都很欣赏刘新,把他当做白马王子。魏东怕自己竞选失利,就开始四处散播刘新的坏话,说他是假清高,自私自利,从来都是只关心自己,不关心同学。
在竞选演讲时,刘新发言说,如果自己当选班长,会为大家做哪些事。他的真诚态度赢得了全班同学的赞赏和支持,因而获得了很高的票数。结果,刘新因品学兼优,愿意为大家服务,当选班长。
魏东很生气,他约了一帮朋友趁刘新独自回家的时候“教训”了他一顿。魏东虽然受到老师的严肃批评,但他觉得很解气。从此,他在学校里处处和刘新作对。
其实魏东之所以跟刘新过不去,主要是源自想做“大王”的心理。几乎没有一个男孩不想做“大王”。他们每到一个新环境,比如新班级、新学校,最关心的问题就是,谁是班级里的班长?谁是学校里的“大王”?通过观察和了解“大王”在学校和班级里的行为,男孩们会渐渐明白,在这里做“大王”要具备什么样的条件和“资格”。他们还会暗暗下决心,希望自己有一天也能够做“大王”。
男孩喜欢当“大王”的竞争心理本是没有错的。如果父母能够合理地教导和应用,可以促使男孩不断进步,激励他们积极向上。但是,如果男孩存在过激和偏执心理,把正当竞争变成了恶意攻击,甚至采取一些不公正、不正当的手段对付竞争对手,就会发生暴力事件。因为“大王”只有一个,而想当“大王”的男孩却有很多。那些没有当上“大王”的男孩容易扭曲竞争心理,在处理同学关系上也容易树敌。所以,在如何看待同学间的竞争上,父母不要忽视这个问题,理所当然地认为男孩就应该这样。
年纪较小的男孩还不具备准确的判断力和成熟的人生观,他们会为了争第一、做“大王”而展开“斗争”,甚至打架、引发暴力事件。一些发生在男孩身上的行为,比如违反规定、触犯法律都是不正常的竞争心理所致。如果发现男孩的正当竞争心理发生扭曲,父母一定要及时做好引路人,千万不要让男孩对竞争产生误解。
受到父母良好心理教导的男孩,心理和行为上都显得比较成熟,他们会把做“大王”的心理变成积极追求进步的力量,靠自己的实力去战胜别人,真正地做“大王”。而那种为了做“大王”图一时之快,不计后果的行为,只能给他人造成伤害。男孩有竞争心理是可以理解的,父母应该引导他们走向健康的竞争之路,真正实现的“大王”梦。
一旦男孩当了“大王”,他们会成长得更快,做起事来更会全心全力。这有利于男孩的身心成长,提高他们的责任心和领导力。平时,父母要利用男孩的这种心理,在生活中可以处处满足他们当“大王”的愿望。比如,抽出一个星期的时间,让男孩体验一下“当家”的感觉,或者做一做亲子角色互换的游戏,让孩子做回“男主人”,相信在他们小小的心灵里肯定能产生一种“当家做主”的成就感;如果是比较调皮、有坏习惯的男孩,父母可以让他来当习惯监督员,负责纠正全家人的坏习惯,这样他在纠正别人坏习惯的同时也一定会偷偷地改掉自己的坏习惯。
另外,父母还可以在平时与男孩的对话中满足他们当“大王”的欲望。比如可以问问儿子:“小当家的,我有哪些地方做得不好吗?”“小当家的,你对这个事情怎么看,你有什么意见?”……虽然有时男孩的意见未必合理,大人也不一定采纳,但是这样的问话往往会让他们感到高兴,会觉得自己被尊重和重视。这种做“大王”的美差会让男孩满怀对生活的热情和积极性。
让父母苦恼不已的“破坏王”
好奇心强是男孩的天性,他们喜欢探索,对未知的世界充满了渴望。所以,在男孩的成长阶段,探索和发现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过程。在男孩的世界里,他们不仅仅用眼睛看,用耳朵听,更多的时候是动手探索。所以,男孩喜欢的游戏活动通常是探险、寻找、挖宝等。而在寻找、探索和发现的过程中,男孩们免不了要破坏掉一些物品,比如爬墙穿洞、踩坏屋顶、弄坏机器等。在做实验或者玩玩具时,由于知识经验的缺乏,男孩们往往喜欢通过拆卸的方式去研究物品的构造和功能,因此在父母眼里,男孩很普遍地被贴上“破坏王”的标签。
面对家里的小小“破坏王”,许多父母苦恼不已,为什么男孩那么具有破坏性?
据心理学研究,男孩的“破坏性”行为与他的生理和心理发育密切相关。男孩由于身心还未成熟,还没有具备责任感和义务感的意识,同时他们的自我控制能力比较差,在好奇心的驱使下,男孩会不顾后果地去探索,也想不到要为破坏行为负责。
当然,家里有一个喜欢弄坏东西的“破坏王”,很令父母大伤脑筋。但是,如果这种探索欲望能够得到理智的引导,无疑会提升男孩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破坏性”的探索,男孩会对物品的结构和其工作原理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他的身心也将得到良好的发展。
浩浩特别喜欢拆卸东西。一天,趁妈妈不在家,他居然研究起妈妈心爱的手表。费了好大的劲儿他把手表的外壳拆掉,然后反复观察手表的工作原理……正在他研究得津津有味时,妈妈回来了。
妈妈一看,忍不住大叫道:“你在拆什么?”等看清浩浩拆的是自己心爱的手表时,气愤地说:“谁让你拆手表的?你怎么不是拆这个就是拆那个?”看着满地的零件,妈妈气得不断训斥浩浩。
很多父母难以容忍男孩的破坏行为,通常是出于对物品的爱惜,比如家里的贵重物件、一些小电器等。但是,如果仅靠训斥和禁止的方法遏制男孩的探索欲望,很难奏效,甚至适得其反。父母越是阻止男孩搞破坏,他们破坏得越欢。与其冲着男孩大喊大叫,不如鼓励他们把东西重新装好,或者坐下来与他们一起探索和组装。这样令人烦恼头疼的破坏活动就变成了有意义的实验活动。当然,对于家里特别贵重或心爱的物品,父母应该提前告诉男孩不要碰坏它们,更不能私自拆卸。对于一些电器类物品,更要严格阻止孩子们进行拆装活动,并且有必要对他们讲清楚日常生活中的安全隐患。一些结构精密的物件应该保存好,最好放在孩子找不到的地方。如果是特别喜欢动手实验的男孩,父母可以选择一些不重要、安全性较高的小物品让他拆卸,这样既不用严厉斥责管教,孩子的探索欲望也得到了满足。
对于不是特别贵重的物品,如果父母有兴趣,不妨与孩子一起参与“破坏”的乐趣,一起探索机械的原理,与孩子在“破坏”中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