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不打不骂穷养男孩
2174300000007

第7章 不打不骂做个好父母(1)

在我国,父母情绪不好时,往往喜欢拿孩子出气,如工作不顺,身体不适,或处于更年期,更容易对孩子发火。对男孩发火,不仅无法纠正男孩错误的行为,反而会使男孩在生理、心理上产生消极的应激状态。所以,要想帮助男孩改正错误,避免对抗,父母首先要学会控制、调节自己的情绪。

视心情好坏对待男孩缺乏理智

有的父母一心想把男孩教育好,但是却没有很好运用现代教育理念,经常感情用事,忽冷忽热,情绪不是很稳定。心情不好时便对男孩没有好气,即使一点儿小事,也会暴跳如雷,甚至大动干戈;心情好的时候,就对男孩和颜悦色,溺爱无比,男孩有什么要求都充分满足,父母这样喜怒无常,总会弄得男孩无所适从。

如果是遇到爱吵架的夫妻,喜欢拿男孩出气,成了最常见的情况。当然,这是最不可取的。父母爱吵架,无疑给男孩造成心理阴影,这样父母再管教男孩时就会失去威信,男孩也会变得越来越不听话。父母一旦在孩子面前没有了威信,再管孩子就会变得困难了。

男孩的父母要想教育好男孩,一定要有理智、讲方法。爱男孩要讲分寸,严厉也要有尺度。例如,当男孩已经认识到错误时,就不应再批评或是惩罚他。

有一个小男孩,平时很调皮。父母要打他时,他总是流泪讨饶,但是父母却照打不误。后来,无论父母怎样打他,他也不哭不喊,连眼泪也不流了,只是用怨恨的目光瞪着父母。要知道,男孩子天生就是淘气的,就是精力旺盛。如果他一淘气你就打他,那势必对男孩的身心造成影响。有些父母也知道这些道理,但是自己脾气不好,一旦情绪上来,想控制都控制不住。

不少父母,平时对男孩百依百顺,但是,一旦男孩违反了自己的意愿,或是不尽如人意的时候,特别是学习成绩不好的时候,便气不打一处来。即使男孩有自己的特殊原因,父母也照样拳脚相加,没有半点儿宽容之意。当男孩明白,在父母面前解释、求饶是没有用的时,也就不再解释,不再流泪,父母要发怒的时候,就等着父母的打骂,但是却已经产生了逆反心理。

培根说:“幸福的家庭,父母靠情感当家。”教育男孩是一门学问,要学会抓住教育时机去获得教育的最佳效果。教育男孩不应该感情用事,而应抓住教育时机,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帮助男孩去成长。

一些父母因为性格喜怒无常,善感情用事,在对待男孩上也时而严格要求,时而放纵溺爱。一位美国学者曾这样评价中国的家庭教育:“中国父母在向孩子表达爱时,往往不在乎他们内心里想些什么,头脑里有什么困惑,是否觉得不安,而更多的是问孩子吃得饱不饱、穿得暖不暖。”也许中国的父母从来没有意识到心理教育对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性,虽然为男孩提供了优越的物质生活,却从不关心孩子的心灵世界。他们可以节衣缩食给男孩买钢琴,也可以因为男孩钢琴练得不好而拳脚相加。

许多男孩在这种畸形的教育方式下,不但不能成“龙”,甚至成人也难。他们一方面厌倦父母的精神枷锁;另一方面,当他们脱离了父母的羽翼时,又感到无所适从。每个当父母的都应该反省一下,这种不理智、不智慧的教育让男孩怎么健康成长!简单地采取胡萝卜加大棒的方式是不能培养出优秀人才的。

有位年轻的母亲脾气很不好,喜欢感情用事,乱发脾气。一次,她的儿子饭后帮助大人扫地,哪知偏遇上这位母亲跟自己的婆婆怄气,见儿子拿着扫把在厅中舞弄,不分青红皂白上去就是一巴掌,打得男孩哇哇哭,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以前自己帮着扫地的时候,妈妈总是夸奖的。

可怜男孩莫名其妙地挨了揍,他以后还肯拿扫把吗?男孩不拿扫把还不要紧,可怕的是男孩将来不懂得分清是非,遇事同样感情用事,那就麻烦了。另外,如此管教男孩,等男孩渐渐长大懂得些道理了,便会感到委屈而且不服气,天长日久,对父母的尊敬也会一落千丈,那时自食其果的还是父母。

所以,男孩的父母不要感情用事地对待男孩,更不要拿男孩出气。男孩的确比女孩更淘气,当他犯了严重错误,对他进行批评教育是必要的,至少可以使他深刻地记住下一次不可重犯。但是现实生活中却经常是这样,不少男孩挨揍并不跟他犯的错误大小有关,而是和父母的情绪好坏有很大关系。有的父母心情舒畅时,无论男孩犯了多大的错误,都能睁一只眼睛、闭一只眼睛地不了了之。可是一旦心情不好时,哪怕男孩犯一丁点儿错误,就开始大发雷霆。

感情用事对待男孩,反映出了父母自身的素质问题。因此,要改变感情用事的毛病,做父母的就应不断地学习,提高自己当父母的水平。多学习一些心理学、教育学的知识,懂得感情用事会给男孩带来不良的影响。加强自身修养,善于克制自己的感情,少一点儿感情用事,多一点儿冷静思考,增强自己的育儿责任感,唯有如此,才能提高教育男孩的效果。

记住,男孩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也有自己的独立人格,做父母的应充分尊重他,这样才能培养出人格健全的男孩。感情用事对待男孩,是对男孩人格的不尊重,其危害是比较大的。不尊重男孩的人格,也是对自己的不尊重。试想,如果父母对男孩经常是感情用事,一开始,男孩可能会慑于父母的地位和权威服从父母。时间一长,男孩会由无所适从变为不理不睬,以致到最后男孩也会对父母反抗,与父母犟嘴,对父母不尊重。此时,父母再怎么管教,男孩都不会听话。

所以,父母不要再以自己的心情好坏去决定怎么对待男孩,要考虑男孩的特性,考虑男孩的内心感受,做一个理智的父母。

无原则地随意乱发脾气不可取

从来不发脾气的人肯定少之又少。面对整天上蹿下跳、精力旺盛的男孩,一次脾气都未曾发过的父母肯定也少见。所以,一概否定、排斥“发脾气”是不现实的。更何况,从某种意义上说,如果男孩每天都沉浸在父母的甜言蜜语中,就会变得娇气和软弱无力,日后长大,他会受不得别人的批评,这样对男孩的成长也是不利的。

可见,在教子问题上,可以允许父母偶尔发脾气,以严肃认真的态度对待男孩。尤其是当男孩屡教不改、故意捣乱的时候,父母更应该严肃对待,让男孩在错误面前懂得反省自己。

但是,父母无原则地随意乱发脾气就不可取了,因为这样会伤害男孩的自尊心。有的父母生起气来暴跳如雷,火冒三丈,对待男孩痛骂痛打,完全不顾自己的威信和形象,只顾发泄怒气,这样的管教方式是有失分寸的。有时过于粗暴和无理,言行过激,不但不就事论事,反而会拿孩子当出气筒。特别是有一些父母因为一件小事不顺心而大发雷霆,冲着孩子发脾气,使男孩受委屈,这是错误的教育方式。

如果男孩犯了错,父母一定要严加管教,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以理服人比横加指责更重要。当男孩犯错时,父母应该明确地提醒男孩错在了什么地方以及批评他的原因,而不是劈头盖脸地先大骂一通,如“笨蛋”“废物”“真后悔当初不应该生你”“你走吧,我再也不想看见你了”等,这些不得体的语言只能伤害男孩的自尊心。有的男孩往往被打骂过后,仍然不知道自己究竟做错了什么。

(2)再愤怒也不能伤害男孩的自尊心。如果对待男孩要严厉管教,就要就事论事,少发脾气,更不能因为其他事情不顺心就迁怒于男孩。

男孩受到父母无意的言语伤害,并不意味着父母不爱他了,而是亲子之间的沟通出现了障碍或者误区。因此,父母要多爱孩子一点儿,赞美比批评更有效,爱心比打骂更重要,要使男孩感受到父母的需要、尊重和欣赏,而不是厌烦、冷漠甚至虐待。据研究,过度惩罚、过分苛求、父母操纵男孩,是影响男孩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3)父母的话对男孩影响很大。心理学家建议,父母用另外一套字眼跟男孩讲话和交谈,最好还是不发脾气。不要只管肆意对男孩吼叫、发命令、提意见、横加干涉,想到什么便说什么,时常说得不准确、不清楚,也说得不对。其中有些字眼可能会伤害男孩的心灵,因为父母发火时往往听不到自己的嗓音和语气,不讲究说话的技巧和礼貌。

一些父母对男孩讲话可能是令人气馁的、令人羞愧难堪的。尽管有时父母自己是仁慈的和好心的,但即使是称赞男孩的时候也会适得其反,这就是因为父母没有很好地注意自己的语言。

和男孩说话要用爱的语言,应该用产生爱的语言,用减少争议而非打破愿望的语言,用令人生气勃勃而非挫人锐气的语言。既不伤害感情,也不挑剔别人的行为。

(4)发脾气的目的除了为使男孩明白自己所犯的错误,主要目的还是要让他了解到父母因为他的错误感到伤心、不满。这样,他情绪上就会受到很大压力,知道父母对他不满,从而产生愧疚感,并努力去改正自己的错误。

所以,如果父母经常爱发脾气,对待教育男孩便会没有什么耐心。就要认真考虑一下,加强自己的修养。否则,对男孩的性格有很大的影响,妨碍男孩的健康发展。

父母应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

人们常说“小孩子的脸就像六月的天,说变就变”。的确,不高兴了就哭,高兴了就笑。这正是他们天真无邪的表现。如果一个大人,时刻把情绪挂在脸上,那就太不成熟了。

情绪是心理活动的核心,对身心健康有着重大的影响。因此,父母要学会自觉地调节和控制情绪,这是心理保健的重要内容,也跟教育好男孩息息相关。

我们在日常生活和学习过程中,无论做什么事都带有情感色彩:当考试取得好成绩时,会感到喜悦;失去珍贵的东西时,会感到惋惜;愿望一再受妨碍而达不到时,会失望甚至愤怒;进入一个陌生的环境时,会感到局促不安甚至产生恐惧等。喜悦、悲哀、愤怒、恐惧等情绪活动,都会引起身体一系列的生理变化。

据科学研究表明,愉快、欢乐、适度的紧张等积极的情绪有益人体健康,对心脑血管健康有好处,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有振奋精神、提高大脑工作能力的作用。反之,伤心、悲痛、愤怒、焦虑等消极情绪则有害身体健康,会阻碍人体的正常代谢,引起一些对身体不利的生理变化。如果长期处于不良情绪的影响,往往会引起多种疾病的发生,如高血压、胃溃疡以及心理障碍等。因此,父母应该懂得情绪在保护心理健康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并学会进行自我调节和控制情绪。

遗憾的是,有的父母教育男孩时,常常为自己的情绪所左右。父母高兴时,教育男孩能注意方式方法,不高兴时就简单粗暴,甚至无事找事,把男孩当做出气筒,动不动就打骂训斥、讽刺挖苦等。这种因父母情绪的好坏而出现的教子尺度不一,其害处是无穷的。

父母情绪不稳定往往会使男孩不知自己到底应该怎样做,既不利于男孩不良行为的及时纠正,又不利于男孩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父母情绪不稳定容易使男孩养成看父母脸色行事的坏毛病,并且不利于父母及时、准确地把握男孩的真实情况,不利于父母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

父母的不良情绪直接影响着男孩的心境,特别是因不良情绪而导致的父母教育男孩方式方法上的简单粗暴,往往会使男孩同时遭到“体罚”与“心罚”的双重伤害,这不仅严重地影响着男孩身心的健康发展,甚至会对男孩的一生带来重大伤害。

父母的不良情绪还会使父母在男孩心目中的威信大大降低,这种威信的“降低”,往往又会对以后的家庭教育人为地制造种种障碍。比如,有些父母所说的“男孩大了,反而越来越不听话”,就与这种“障碍”有关。

所以,要教育好男孩,父母应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扫除不良情绪影响自己对男孩的教育,具体要做到以下几点:

(1)要有乐观的生活态度。在生活中,要以乐观的、积极的态度去面对困难和挫折,任何问题都会有相应的解决办法,所以父母要勇敢地面对现实,努力进取,永不悲观失望,对前途充满信心和希望。如果父母持这样的乐观态度,孩子往往也会产生积极的情绪,形成乐观开朗的性格。

(2)适当地发泄不良情绪。人都是有情绪的,如果不良情绪一直积压着,找不到发泄的出口,最后可能会像火山爆发一样喷涌而出,如果这股火喷在了男孩身上,就会灼伤男孩的心灵。所以,父母,要注意适当发泄自己的不良情绪,平时可以向知己倾诉自己的苦恼和忧伤等。这样有助于消除心中的烦恼、压抑,从而达到心平气和的状态。

(3)做到张弛有度。有些父母因为工作不好或生活不好,经常对男孩发脾气。其实,父母在生活和工作中存在压力是正常现象,既要做到心情放松,也应该保持适当的紧张情绪。适度的紧张情绪运用到学习或者工作上,有助于维持和提高学习、工作效率,使大脑功能达到最高效率的状态。平时工作或做某件事,也需要保持适当的紧张。张弛调节适度,就会使生活更有节奏和情趣,这样才能以正常的态度对待男孩。

(4)善于理智地控制自己。世界上没有救世主,父母的种种要求和愿望,都应以符合社会道德和规范为前提,否则就是不理智的行为。父母在家庭教育中,不能苛求男孩时刻满足自己的愿望,也不要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这样做对维持心理平衡、培养健康情绪十分有益,父母能够做到理智地控制情绪,也就等同于理智地教育男孩。

总之,父母应该通过不断加强心理品质的修养,使自己保持良好的情绪,因为父母的方式方法和情绪态度将带给男孩潜移默化的影响。

以身垂范,好父母胜过好老师

不光是父亲要做好男孩的榜样,母亲也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因为父母的言行对男孩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它会影响男孩今后的成长。如果父母的榜样出现了偏差,男孩的思想行为就会出现偏差,在今后的生活中他就会放松自律,做出有损社会公德的事情,从而也使他失去了社会性人格的发展机会。

父母是男孩一生的老师,明智的父母都应该以身垂范,给男孩做个好的人生榜样。

有一对夫妻经常抱怨他家的男孩“贪玩”“不听话”“不好好学习”。有一次,因为儿子考试两门功课不及格,夫妻俩就开始“收拾”男孩,打得男孩哇哇大哭。邻居见了,实在忍不住了,就过去批评他们:“你们整天让孩子好好学习,你们好好做爹妈了吗?你们整天打麻将打到半夜,却让孩子好好做作业,他能做得下去吗?”

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对于男孩成长来讲,这一点尤其重要。

正如俄国伟大的文学家托尔斯泰所说:“教育孩子的实质在于教育自己,而自我教育则是父母影响孩子的最有力的方法。”

男孩最早接触的生活环境主要是家庭,而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要以身垂范,做好孩子的榜样。

启蒙老师对男孩的影响最深远。父母若想成功地教育男孩,则必须以身垂范,做男孩的好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