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不打不骂穷养男孩
2174300000006

第6章 男孩是最难“控制”的(3)

一句话:棍棒下难出孝子,多出逆子。

以“骂”代“教”不可行

男孩的确不易管教,把男孩管教好是一门艺术。不要批评男孩的人格,而应批评他的行为。如果男孩做错了事,只需指出这样做是错的,并告诉他如何做是对的就可以了。要对男孩强调应该做什么,而非不该做什么,这样教育男孩才更能收到积极的效果。

遗憾的是,有些家长在教育男孩时,总喜欢边责备边辱骂。比如,“你真笨”,“跟猪似的”,“天哪,你怎么就那么不开窍!”如果男孩不懂事,成绩不好,有的父母就会骂:“笨蛋!你看人家×××考了多少分,你看你,长大捡破烂去吧”,“到学校干什么去了,就吃饱了等放学啊?”男孩犯了错误,就会说:“你还不如死了,活着有什么劲!”

大多数父母对男孩比对女孩要求更严格,对待错误和缺点也十分严苛,发现错误也会及时地加以批评。在教育男孩的问题上,这种不袒护、不放任的负责态度并没有错,这可以说是父母对男孩爱的体现。但是这种批评式教育或许可以起到短时的效果,长期使用就不见得十分理想了。偶尔的批评可以促进男孩的进取心,让他们听话,变得乖巧些,但是如果一遇到孩子犯错就批评,对男孩的身心发展是极为不利的。根据心理学研究结果,批评教育的方式并不符合男孩的心理发展特点。每一个孩子都有上进心,即使是缺点很多、毛病一大堆的男孩,他们也是希望得到大人的表扬和肯定的。当孩子得到大人尤其是父母的肯定和表扬,会表现出积极、热情、开心和愉快的情绪。对于容易淘气和不听话的男孩,经常夸奖会让他们变得坚强、勇敢和自信,无论在精神、情绪上,还是在思想上,都会获得激励。这种积极的正能量逐步丰富和加深,男孩的自信心、自尊心和上进心也会随之增强,产生“我要做得更好”或者“我会继续努力”的良性循环。反之,如果男孩经常遭受大人或老师的批评、数落,心里郁郁寡欢,他们就会越来越觉得自己一无是处,情绪消沉,逐步丧失自信心、自尊心和上进心,变得懦弱甚至会产生逆反心理。特别是那些成绩平平、表现得不突出或者“惹人烦”的男孩,如果平时就很少听到肯定、赞扬的话,听到的多是批评和数落,那么他们很容易产生自暴自弃的念头,觉得自己反正是一个坏孩子、不讨人喜欢的孩子或者笨孩子,从而对批评和指责当做耳旁风,对任何管教都会觉得“无所谓”,这种教育态度是危险的。虽然说批评教育在中国家庭很普遍,几乎成了家常便饭,但是对于成长中的孩子来说,一次小小的批评也很可能成为他们幼小心灵上的“创伤”。不能肯定自己、觉得自己没用、不可救药等想法,其源头也大多来自不当的批评方式。男孩一旦被管教得精神“麻木”了,想改变和进步也会变得非常困难。而许多父母觉得男孩对他们说的话听不进去而头疼,是因为不知道过度地批评孩子会适得其反。所以,父母要想让孩子重新变得听话懂事,就先改变不良的教育方式,对每一个男孩不要抱有成见和偏见,无论他是优秀还是平凡。古人说的“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就是这个道理。

长期在大人的责备、批评甚至辱骂下长大的男孩,在情感上也会显得比较生疏。比如不愿意亲近大人甚至疏远父母,学会撒谎,阳奉阴违,性格孤僻,沉默自卑,内心敏感,自尊心容易受到伤害等。父母一旦在男孩的心目中形成只有威严而没有威信的形象,那么他们对待父母也只会觉得可畏,而不会觉得可亲可敬。所以,父母教育男孩,要以理服人,以气势压服并不能赢得孩子的心。

在日常生活中,男孩一般比较淘气,经常会犯错误,做事莽撞、缺少经验、思维不够缜密等,这些问题都是难免的。孩子的判断力是有限的,他们往往搞不清什么是对,什么是错。而很多父母都会这样想,只要男孩犯了错,用训斥、打骂、恐吓是最有效的方法。做得不对要挨打,做得不好要挨骂,不做更要遭受数落。其实,这样并不能使男孩知道自己为什么做错了事情,错在什么地方,反而增加对大人的反感和怨恨。调查显示,那些以“批评”为主的家庭里,孩子一般对父母的意见常常持否定态度。在孩子的眼里,认为“父母不信任自己”和“为什么总是遭到斥责”是自己最大的烦恼。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父母应根据自己家孩子的实际情况对症下药,用恰当的方式来教育孩子。对于有男孩的家庭,男孩的错误和不听话绝不是能用激烈的暴风骤雨方式解决的。尤其是年轻父母应该明白,批评是伤害孩子自尊心和自信心的最大敌人,而培养自尊心和自信心才是教育的重要责任。

不要羞辱男孩。无论哪一年龄段的男孩,都不喜欢受到大人的训斥和羞辱,对男孩来说,训斥就是一种耻辱。因为男孩更在乎别人对他们的看法,特别是他们的朋友。即使有必要进行指责,也应该私下善意地告诉给孩子,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千万不要在别人或者在小伙伴面前揭孩子的短处和批评孩子。

父母要与孩子坦诚相待。在教育过程中难免遇到一些麻烦,尤其是当男孩的行为明显有错误甚至十分严重时,父母可能会因生气和感到受了伤害而大发雷霆,但最好的办法是与孩子真诚地交谈,从而迅速帮助孩子走出误区。

没有一个孩子愿意承认自己是个坏小孩,那样自信心、自尊心就会受到严重损害,甚至形成“破罐破摔”的不良心态。心理学认为,常常用非良性的心理暗示会影响孩子的发展。很多男孩的心理障碍,都是起因于家长一些不正确的说法。另外,对男孩进行不适当的比较会使男孩逐渐远离他的兄弟姐妹或伙伴。对男孩的一些小毛病、小缺点反复指责,会影响孩子的心灵健康。

总之,父母粗暴打骂或体罚孩子,与过分溺爱与放任一样,都会明显增加儿童品性障碍的发生,容易使孩子形成自我否定意识,产生抑郁、退缩、胆小等心理,使孩子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环境。另一方面,由于男孩比女孩的模仿能力强,长期的责骂和指责会使男孩产生顶撞、反抗等攻击行为,严重的可导致违法犯罪。

在教育男孩方面,父母应当既是严格审慎的长者,又是诚挚可亲近的朋友。

以“打”代“教”不可取

如今把“打”作为教育手段的家长不在少数。越是文化水平低的父母,越经常用此方法“教育”男孩。结果不仅将男孩的学习热情“打”消了,也将男孩的探索精神“打”没了,给男孩身心两方面都造成了巨大创伤。

几位家长在交流教育男孩的“经验”。其中一个说:“对男孩别舍不得下手,狠不下心来可不行,不打不成器,该打就得打,‘三天不打,上房揭瓦’这话没错。我每周至少得打儿子一顿。”另一个也接着说:“对,对,对!男孩皮实,打一顿没什么事,还能让他长记性。”又有人附和道:“在单位里当个领导,管几十人不简单,管自己的儿子能有多难?不听话,调皮捣蛋,随手抄起木棒、笤帚往身上抡一通,看他以后还敢不敢!”

简单而粗暴的方式教育男孩,会给男孩带来极大的伤害。

一位身材高大、打扮入时的父亲抱着孩子在站台上等车。那是个2岁左右的小男孩,为了轻松些,父亲把男孩从怀里放了下来,让孩子蹲在站台上玩。不一会儿,小男孩看到地上有个烟头,十分好奇,于是捡起烟头,然后把包裹烟卷的纸撕开,想看看里面有什么。这时父亲低下头,他看到孩子正在费劲儿地撕烟卷,满手都沾满了烟灰末。他弯下身子,从小男孩手中迅速地拿走了烟头,接着狠狠地打了两下小男孩的小手,边打边生气地问:“还捡不捡了?”小男孩哭着说:“不捡了,不捡了。”

对幼小的孩子抡巴掌或打手心的行为是可怕的,更是不可取的。每个孩子都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对各种没见过的东西感兴趣或者喜欢探究。如果用抡巴掌的方式阻止孩子的探索欲望,或者用打手心的办法惩罚孩子的好奇心,那么孩子以后对新事物的感知能力就会降低,变得胆小害羞。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父母,认为很多的东西孩子是不能碰的,地上的脏垃圾、碎纸片、硬币或者食物,更不能去捡,否则就要挨打。因为吸烟本身是坏习惯,小男孩更不该对烟头感兴趣,因此用打手心的方法让他记住,不要随便捡地上的东西。可是,这位父亲忽略了孩子都有好奇的天性,这是儿童幼小心灵对新事物本能的感知行为。孩子的好奇欲望还没有实现,就被父亲的打手心打了回去,而打手心的行为所带来的后果就是:小男孩从此可能就会记住,没见过的东西不许捡,不能看见什么东西都感到好奇,探索未知是不对的,长期下去的结果就是孩子对自然中的事物渐渐失去热情和兴趣。

观察发现,男孩挨打后,心灵也同时受伤,会变得胆小畏缩,不敢去探求、去尝试。而且他们为了逃避挨打,往往会被迫违心地说谎,隐瞒过失。而这种办法一旦奏效,男孩便会一再使用,变成了谎话连篇的人。再者,经常被打的男孩会变得脾气急躁,心惊胆战,对父母、对学校、对社会都会产生不满情绪。比如,因为历史没考好而挨打,他会憎恨历史知识、历史教师,甚至憎恨学校。一旦有机会,男孩可能会做出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情。

总之,简单粗暴地打男孩是绝对不可取的教育方式,家有男孩的父母要谨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