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给孩子的唐诗课
22192400000008

第8章 杨广:本来我有机会红的

知识点:

了解个性诗人隋炀帝杨广的诗歌

在前面的课里我们说了,在南北朝的时候,很多年里中国都没有出过一个一流的诗人。大部分的诗人都在写一些表面上很精致,但是也很无聊、很空洞的诗,叫宫体诗。换句话说,当时的诗有“毒”,而且毒了接近一百年。后来,分裂、乱哄哄的南北朝慢慢走向统一了,形成了一个统一的王朝——隋朝。

在诗歌上,人们也开始注意到这样的诗不好,有“毒”,要安“杀毒软件”。于是,当时中国诗坛上前赴后继,先后涌现出了很多人,努力地写诗,想要“杀毒”,改变风气。接下来,我们就要介绍几支“杀毒”的队伍,看看他们能不能让我们的诗歌走出低谷,走向繁荣。

首先第一支出场的代表队,就是大隋朝代表队。

他们的头号选手叫做杨广,就是那个赫赫有名的隋炀(yáng)帝。他的口号是:朕是天才。其实,在这支代表队里,第一个提出要给当时的文风杀毒的,还不是杨广,而是他的老爸——隋文帝杨坚。

杨坚在刚刚建立隋朝,当了皇帝不久,对于当时文风的浮华、空洞就看不下去了。他觉得国家都已经统一了,新的时代都已经来临了,你们还这样写东西,这怎么行呢?

于是他大手一挥,下命令“给我杀毒”!杨坚还专门发了文件,要求“斫(zhuó)雕为朴”,什么意思呢?就是写东西不要搞雕龙画凤,要朴实,统统不准用太空洞、太艳丽的词语。

不过,杨坚虽然发了文件,但他基本上是个粗人,不太会写诗,史书上说他“素无学术”,也就是没文化。这支大隋朝代表队里,真正扛起写诗大旗的,还是他的宝贝儿子——隋炀帝杨广。

学过历史的都知道,隋炀帝历史上名声不好。中国历史的“昏君榜”上要是按照知名度排行的话,隋炀帝可以进前三名。

这个皇帝,平生最喜欢干的有三件事:

第一,喜欢打仗。

比如打高句丽。他看高句丽不顺眼,就亲率大军直接打到朝鲜半岛上去。而且,他是重要的事情做三遍,打高句丽打了三次,还都没打赢。

第二,喜欢搞大工程。

比如挖运河、修长城、盖宫殿,拼命拉动GDP。他这样接连上马大工程,也把老百姓折腾得够呛。隋炀帝被认为是“昏君”,主要是因为这两件事。

那么第三件呢,就是喜欢写诗了。

大家可能会说,一个大昏君,还能写出好诗来?可是你别说,杨广的诗有的还写得真不错。我们来举一个例子:

话说,后来宋词里有句名句:“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这一句出自大词人秦观的《满庭芳》,是千古名句。可是大家知道吗,这个名句是模仿的,是Copy的。Copy谁的呢?就是隋炀帝杨广。杨广有一首诗,是这样写的:

野望

隋朝·杨广

寒鸦飞数点,

流水绕孤村。

斜阳欲落处,

一望黯消魂。

这就是秦观词的出处。“寒鸦飞数点”,指的是在苍茫的天空上,几只乌鸦在盘旋飞舞。诗里面说的是“数点”,用词很精彩,形容乌鸦飞得很高、很远,很形象。我甚至觉得,后来秦观的“寒鸦万点”,不如杨广的“寒鸦数点”有韵味。

下一句“流水绕孤村”,就是说:蜿蜒的河流犹如一只温柔的手臂,绕住了小小的村庄。大家想象一下,河水缓缓流淌,村里炊烟袅袅,是不是一幅特别宁静、美丽的画面?

杨广这首诗,和当时流行的宫体诗很不一样,一点都不艳丽,没有珠光宝气,而是有一种安静、清新的美。

杨广还有个特点:喜欢写打仗的诗,仗打到哪里,诗就写到哪里。在北方的云中,他走进突厥可汗的帐篷,写下:“毡帐望风举,穹庐向日开。”西征到了渭(wèi)源,他就写下:“惊波鸣涧石,澄岸泻岩楼。”到了河西走廊,他又创作了自己的代表作之一《饮马长城窟行》,我们之后会讲到这首诗。

还有榆林、五原、张掖(yè)、雁门……他完全可以说:大隋边境上哪个地方我没去过。我们现在手机里都有一个微信足迹,如果皇帝也有“微信足迹”显示的话,杨广的步数肯定排在前面。

他的这些诗,虽然不很精致,艺术上不是很完善,但可以说跳出了当时宫体诗人艳情的老路,里面有一种宏阔的感觉,有一种浩大的气魄在。有一句话叫“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隋炀帝确实走的地方多,看到的风光、景物多,感触比较真实,写出来就不空洞。

除了上面说的雄壮的边关诗、行军打仗的诗,杨广写很美丽、空灵的诗,也很不错。我们就来看一首小诗《春江花月夜》,有这么几句:

暮江平不动,

春花满正开。

流波将月去,

潮水带星来。

什么是“流波将月去”?月亮是在天上,波浪怎么能够把月亮带走呢?那是因为诗人看到的月亮是倒影,映在奔流的江水中,所以说流波将月去。

同样地,大江中波光粼粼,就好像满天的星斗都洒在了江水里,所以叫“潮水带星来”。诗写得一点都不油腻,而是晶莹剔透,很有想象力。这个人真是有一颗诗人的心,比之前那些诗人们写的宫体诗确实是高了一筹。

你能想象这是我们心目中,那个残暴、昏庸的坏皇帝写出来的诗吗?

杨广对自己的天才也是非常自信,觉得自己的诗就是好,自己就该红。史书上记载,说他“自负才学,每骄天下之士”,就是说觉得别人都不如自己。

他还说:“设令朕与士大夫高选,亦当为天子矣。”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大家以为我杨广是投胎投得好,才当上皇帝吗?错了!就算我和大臣们比拼文采,我也该当皇帝!

那么大家可能会问,杨广这么拼,又这么自信,那么他的诗红了吗?答案是没有。他差一点就红了,可最后还是没有。

杨广这个人有一些毛病。比如嫉妒,见不得别人的诗比他好。表面上他也好像很求贤若渴,还说过有名的话:“十步之内,必有芳草”。但事实上,他很容易嫉妒,据说只要谁的诗好,超过了他,他就把人家杀了。

据说有一个叫薛道衡的诗人,就被杨广所杀,说是因为薛道衡有一句诗,叫做“空梁落燕泥”,抢了杨广的风头。杀了薛道衡,杨广还酸溜溜地念叨着:“更能作‘空梁落燕泥’否?”意思是:“小薛啊,你现在还能不能写‘空梁落燕泥’了呀?”

在那之后不久,又有个不长眼的诗人叫王胄(zhòu),不老老实实地为杨广的诗点赞,反而自己也写诗,写了一句很漂亮的诗:“庭草无人随意绿”。自然,这个王胄也活不到下一集,杨广也把他杀了,还喃喃自语:“庭草无人随意绿,就是这货的句子吧?你现在还能写吗?”有点变态。

更要命的是,杨广当皇帝,没有把国家治理好。杨广频繁地打仗,搞大工程,把民众折腾得过分了。当时隋朝刚刚安定下来,还没有打仗、不停搞大工程的条件。杨广一折腾,老百姓起来造反,他的大臣也造反,隋朝到他的手上就灭亡了。他的结果很凄凉,在扬州被一群造反的手下给勒死了。

一句话,他是一个不错的诗人,却不是一个称职的皇帝,以至于我们都忘记了他的诗才。所以后世曾有人写诗感慨隋炀帝,说:

隋炀不幸为天子,

安石可怜作相公。

若使二人穷到老,

一为名士一文雄。

好了,铁血黑心、邪魅狂狷(juàn)的杨广,终于没能活到下一集。他的这一支代表队没有赢得最后的胜利,成为振兴诗歌的领军队伍。那么下一支代表队是谁呢?是什么牛人带队的呢?我们下一课再聊。

小作业:

杨广的老爸隋文帝,没什么文化,不大会写诗。但历史记载他留下来的一首作品,居然还挺有意思。大家熟读几遍,了解它的意思:

红颜讵(jù)几,玉貌须臾(yú)。一朝花落,白发难除。明年后岁,谁有谁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