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无用是书生
2251000000044

第44章 悖论人生(1)

很小的时候我就知道“伍子胥”这个名字了。因为一个故事。不是那个“伍子胥过昭关,一夜白了头”的故事;尽管京剧中的一出《文昭关》把这个故事演绎得惊心动魄,以至于在中国可谓是家喻户晓。而是伍子胥过了昭关已入吴境后发生的一个故事。这个故事知道的人或许并不多:

伍子胥拖着沉重的脚步走在溧水岸上,此时他事实上已完全摆脱了楚兵的追踪,吴都姑苏越来越近,几乎就在眼前了,但饥渴让他几乎无力再挪动那两只沉重的脚,他觉得自己快要倒下了,且一旦倒下便会再也起不来。

溧水是连接石臼湖与太湖间的一条河流。

伍子胥看到溧水边有一女子正在浆洗衣裳,便走了过去用乞求的口气说:“我是过路人,能给我一口吃的吗?”

浣衣女看了看眼前这个向自己乞讨的男子:虽然满头白发,却是一张年轻的脸;脸上虽写满了疲倦,但掩不住刚毅;一双深邃的目光中,虽充满了忧郁,但又闪烁着智慧的灵光,于是恻隐之心顿生。

“我这儿哪有什么吃的呵,你看,只有这浆,如不嫌弃,喝下几口倒也能抵上一阵。”她无奈地说。

所谓“浆”,是用来浆衣物而使其挺括的一种浆水,是用开水稀释面粉而成。

伍子胥听到此言,说了声谢过,就抱起盛满浆水的盆子,一口气便将所有浆水喝了下去。

浣衣女看到他这样不禁笑了笑,伍子胥似乎也有点不好意思,便一再致谢,最后说:“救命之恩,定当回报;只是今日我沿此水向下游走后,如有人随后来问,你千万不能这样相告,你要说我向上游去了!”

浣衣女答应了,但此时她觉得这人不但长得奇怪,言行也很奇怪,不禁久久地望着这个男人远去的背影。

就在她的凝望中,他又转身走了回来,再次对她强调说:“我刚才与你说的话你可一定要记好呵,千万不能说我是向溧水下游去的呵!”

浣衣女虽很奇怪,但她并没多问,只是又满口答应了。

伍子胥又走了,但走出去一会儿竟然又折了回来,第三次跟浣纱女说:“我与你说的话请你千万要记好呵……”这时浣纱女有点忍无可忍了,她对伍子胥说:“我既然答应了你,一定会记得的。你如此不相信人,看来我只有这样才能让你相信我不会出说你的行踪了!”话音未落,竟一纵身跳进了身边的溧水中。伍子胥还没反应过来,便见河面上没了浣衣女的影子……

今天的溧水,不仅是一条已更了名的古老河流的名称,也是一个古老的县邑的名字,此县位于江苏省西南部,隶属于省会南京市,与安徽省当涂县接壤,古之所谓“吴头楚尾”即指这一带。

我是溧水人,很小的时候便从老人的“讲古”中听得了这个“史贞义女”的故事,但对于这个故事的真实性,说实话,我一直很怀疑,因为我既不能相信我邻家那些现实生活中稍不如意就抱怨自己“瞎了眼”嫁错了老公,或一不高兴便大骂公婆“老不死”的小姑大嫂们的前辈,会如此之“义”,也不能相信她们会如此“犯傻”;但是,后来我从《吴越春秋》、《越绝书》中也看到了这个故事;再后来我又看到唐代大诗人李白亲笔撰写的《史贞义女碑记》;尤其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故乡百姓疏浚古溧水河道,竟然疏出了许多大小如豆的“金豆子”——故乡人都说,那就是伍子胥后来为祭奠溧水女而撒在溧水中的——这一切似乎总在努力向我证明着这一故事的真实性。

今日古溧水边伍子胥与浣纱女的雕像,形象地再现了当年的一幕。

虽然这一切仍并不能让我完全相信这一故事是真的,不过我却常常因此而忍不住想:

如果这个故事是真的,那么,当伍子胥真的眼睁睁看着一个鲜活的生命转瞬间消失在河水中时,他呆立在岸上究竟会怎么想呢?

如果这个故事并不是真人实事,而只是人们附会出的,那么,人们附会出这么一个故事,其背后又有着怎样的深意呢?

民间故事和民间传说毕竟是历史文化的化石!

我们先权当上面的这个故事是真实的吧!

看着一个鲜活的生命消失在溧水中,我想伍子胥一定会呆立河岸,心里滴着血对自己说:这都是我的罪过呵,我又连累了一条活生生的性命!此仇不报,我不要说对不起包括父、兄在内的一家三十多口人的在天之灵,就是这些被我所连累的人的在天之灵我也对不起呵!

的确,伍子胥一路走来的这条逃亡之路,实际上是许多人用生命为他铺就的。

当初,伍子胥知道父亲伍奢和哥哥伍尚被楚平王招入宫中一定是凶多吉少,于是他先安排并掩护妻儿悄悄逃走,最后点着庄园,准备逃往宋国。

袁越、武成黑率兵拦住了他的去路,伍子胥想杀出血路、突出重围,但终因寡不敌众,难以逃脱。危急时刻,是好友张弓率兵挺身相助,伍子胥才得以脱身。

望着伍子胥已经逃脱,张弓对袁越与武成黑说:“如果二位将军答应我一个条件,我这就随二位将军去面君,并谢放跑伍子胥之罪;如果不答应,本将军将率本部人马拼死一战,最终胜负或未可知!”

而张弓的这个条件就是要其保证不加罪于他的士卒。

当袁越、武成黑答应了张弓的条件后,张弓拔剑自刎,而士卒也有多人自毙其身。

这一切,当然伍子胥是没有看到,但是我想他并非是不能想象到吧!

当伍子胥到达昭关之下望关兴叹时,看到自己的巨幅画像就贴在关卡的城墙上,守关的正是老冤家袁越,他对要过关的每一个行人先仔细比对画像确认无误后才放行。然而,昭关是由楚入吴的必经之路,是与他素昧平生的东皋公给了伍子胥以帮助,他才过得此关:东皋公先将他引进家中藏了起来,然后找来自己的好友皇甫纳,让长相与伍子胥有几分相像的他穿上伍子胥的衣服,故意在关前让袁越当他就是伍子胥而被抓住,同时让伍子胥暗度陈仓趁机过关。

尽管京剧《文昭关》中的结局是皆大吹喜:伍子胥过了关,皇甫纳最终也在东皋公的帮助下被验明正身释放了,而真实的情况究竟如何?我没作过考证,但是我可以想象——那种皆大欢喜很可能只会是舞台上演出的戏吧?

过了昭关,天堑长江又横在伍子胥面前,是一个无名的渔翁冒着惊涛骇浪和葬身鱼腹的危险,也冒着被楚军追杀的危险,将他送过了大江……

就这样,许多与伍子胥相识和不相识的人,用自己的生命为他铺就了一条逃亡的路。

我想,如果上面的这个故事是真的,那么这个溧水岸边的浣衣女,则是伍子胥逃亡之路上最后的一块铺路石,因为伍子胥已经到了吴国,楚国的追兵一般来说已不能追到这里了,实际上是伍子胥的草木皆兵,才使得她的生命成了一块他事实上并不一定需要的铺路石。但也正是因此,这块铺路石的分量也显得更重——会使得伍子胥在复仇的道路上越走越坚决!如果上面的这个故事只是人们附会出来的,那么人们附会出这么一个故事,其背后的深意恐怕也在此,即,伍子胥一旦踏上这条逃亡复仇之路,便是走上了一条永远的不归路,他只能坚决地走下去,绝回不得头!

当楚王欲杀伍子胥及其父、兄时,伍子胥似乎面临着一种选择,而这种选择实际上又是一种别无选择,因为对于他来说,面对楚王的加害,不逃便是死,这当然“不好”;但是逃也存在太大的“不好”,且这种“不好”不仅仅指逃不掉而被抓回来仍然被杀(这种可能性也是很大的),而更多的是存在于逃脱掉了以后。

其实伍子胥的父亲伍奢是并不希望儿子伍子胥(包括伍尚)逃走的,相反,他希望儿子们全与他一起死,那样虽然残酷,但未尝不也是一种人生的解脱。

伍家父子的被杀原因当然可用一句话概括,这就是奸臣的挑拨和楚平王的昏庸。

伍氏家族为楚国一世代军功之家,用楚平王自己曾经的话说,“伍氏家族向来忠勇”,但是由于伍奢当时为太子建手下的大将,楚平王由于惑于妃子孟蠃,想改立孟蠃的儿子为太子,但内心又怕太子不服而与伍奢联手兵变,所以设计将伍氏父子削去兵权,再骗至郢都加以杀害。

当楚平王将伍氏父子进行了一番非正常的调动后,再下旨要伍奢回郢都复命,此时伍氏父子实际上也察觉到了其中一定有阴谋。

伍奢临行时,其长子伍尚、次子伍员(子胥)都向父亲表示了担忧,伍尚说:“我以为此次回京,深奥难测,恐非吉兆。”

当伍奢呵斥伍尚“我儿不可胡言,为父奉召面圣,何凶之有”时,伍子胥则说得更为明白:“不知父亲是装糊涂呢,还是真的不知情?朝廷先令子常接替儿的襄阳防务,实削去了儿的兵权,又遣袁越、武成黑、却宛来方城;而后召父回京,难道这一切仅仅只是巧合吗?”

其实老谋深算的伍奢,对于儿子所说的这一切岂能一点也没看出其中的玄机呢?他是不愿想象,或者说不敢想象呵!他说:“休得猜疑,对君猜疑便是不忠。想我伍氏世代忠臣,岂可因我而止!事已至止,前面就是火坑,为父也得跳!”

就这样,伍奢走进了早已为他准备好的大狱。

伍奢当然知道等待他的最后结果是什么。

随后,楚平王又要伍奢写信将他两个儿子也骗来,伍奢竟然也照写不误:

书示尚、员二子:

父因戍边有功,主上隆恩官司拜令尹之职。吾王亦不忘你二人之功,分别封侯,不久圣旨将至矣。吾儿接书后,当星夜赴京都,以谢王恩。

父:奢

伍奢为什么会写这么一封家书?这让人不禁会想起后来的岳飞在临死前将自己的儿子岳云等也招来一起送死,还有《水浒》中的宋江,在喝了毒酒后还要将李逵等招来也喝下毒酒。其实岳飞、宋江和伍奢等在这里的想法是一样的,即怕自己死后,岳云与李逵们会为了给自己报仇而闹事,遂坏了自己“忠良”一世的英名。

伍尚与伍员(子胥)面对父亲的这么一封家书,该怎么办?

去,便是去送死,但是能保住“忠”的英名,因为这“死”是君所给的。伍尚或许便是这样想的,所以他选择去送死。

而伍员(子胥)却作出了不同的选择:他要逃走。

伍尚在与伍子胥告别时说:“我以殉父为孝,你以报仇为孝,彼各行其志!”

伍尚竟然说自己的行为只是为了“孝”——因为他看到的明明是一封家书,是父亲写来的,也就是说,这“死”也是父亲的意思,父亲为了“忠”而选择了死;他也去死,只是为了顺了父亲的心意,只是为了“孝”。

伍尚说伍子胥的报仇也是“孝”——因为他心里也知道,父亲其实本意是并不希望他们兄弟都死的,父亲这样做也充满了无限的仇和恨,从这一点来说,弟弟伍子胥的逃跑和报仇,倒不能不说也是顺了父亲的另一意愿,不能不也是一种“孝”,而且它在“忠”之上——这样实际上已放弃了“忠”。

我们看到太多太多的人在“忠孝不能两全”时的选择,那几乎都是牺牲“孝”而成全“忠”,但是伍子胥却反之,他将“孝”放到了“忠”之上。

我常常想,那些成了伍子胥复仇之路上的铺路石的人们,他们当初为什么会不约而同地作出如此的选择呢?历来的一般性答案是,他们多出于一种“道义”,出于对伍家遭遇的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