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好心态好习惯好性格大全集
2252500000016

第16章 具备积极的心态,相信自己能做到最好(9)

卡许选择了生活。他又一次对自己的能力作了肯定,深信自己能再次成功。他回到纳什维利,找到他的私人医生,医生不太相信他,认为他很难改掉吃麻醉药的坏毛病,医生告诉他:“戒毒瘾比找上帝还难。”

卡许并没有被医生的话所吓倒,他知道“上帝”就在他心中,他决心“找到上帝”。尽管这在别人看来几乎不可能,他开始了他的第二次奋斗。他把自己锁在卧室,闭门不出,一心一意就是要根绝毒瘾。为此,他忍受了巨大的痛苦,经常做噩梦。后来他在回忆这段往事时说,他总是昏昏沉沉,好像身体里有许多玻璃球在膨胀,突然一声爆响,只觉得全身布满了玻璃碎片。当时摆在他面前的,一边是麻醉药的引诱,另一边是他的奋斗目标的召唤,结果他的信念占了上风。九个星期以后,他睡觉不再做噩梦,又恢复到原来的样子了,他努力实现自己的计划,几个月后,他重返舞台,再次引吭高歌。他不停息地奋斗,终于又一次成为超级明星。

卡许完成了医生认为的“不可能”的事。实际上,世界上有许多所谓“不可能”的事都有“可能”发生。

还有这样一则关于“可能”与“不可能”的故事。波拿巴·拿破仑问工程技术人员:“这条路走过去可能吗?”“也许吧”。回答是不肯定的,它在可能的边缘上。“那么,前进!”波拿巴·拿破仑没有理会工程人员讲的困难,下决心前进。统率的精神鼓舞着战士们。四天之后,这支部队突然奇迹般出现在意大利平原上了。一件“不可能”的事情就这样完成了。

许多统帅都具有必要的设备、工具和强壮的士兵,但是他们缺少毅力和决心。谁不怕困难,谁就能在前进中抓住时机。波拿巴·拿破仑信奉“世上没有不可能的事”,因此创造了许多奇迹。

美国杰出的发明家迈克第利设计的“轻灵信天翁”号飞机首次以人力驱动飞越英吉利海峡,因此赢得了20万美元的亨利·克雷默大奖。但在投针试验之前,迈克第利并没有真正明白何以能在这场历时近二十天的竞赛中获胜。要知道,其他小组无论从财力上还是从技术力量上实力远比迈克第利他们小组雄厚。但结果是其他的小组进展甚微,迈克第利独占鳌头。

而迈克第利是这样告诉人们他如何获得灵感的:“几年前,我告诉我儿子,水的表面张力能使针浮在水面上,他那时才十岁。我接着提出一个问题,要求他将一根很大的针投放到水面上,但不得沉下去。我提示他要利用一些方法,譬如采用小钩子或者磁铁等。他却不假思索地说:‘先把水冻成冰,把针放在冰面上,再把冰慢慢化开不就得了吗?’这个答案真是令人拍案叫绝!它是否行得通无关紧要,关键是:我即使绞尽脑汁冥思上几天,也不会想到这上面来。经验把我限制住了,思维僵化了,这小伙子倒不落窠臼。

“投针的事情使我豁然醒悟:尽管每一个对手技术水平都很高,但他们的设计都是常规的。而我的秘密武器是:虽然缺乏机翼结构的设计经验,但我很熟悉悬挂式滑翔以及那些小巧玲珑的飞机模型。我的‘轻灵信天翁’号只有60磅重,却有100英尺宽的巨大机翼,用优质绳作张索。我们的对手们当然也知道悬挂式滑翔,他们的失败正在于懂得的标准技术太多了,被一些已知东西限制住了,要获得创造性的成功就必须敢于打破常规,善于在‘不’字上下工夫。”

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总会遇到挫折什么的,只要自己一步一步,脚踏实地地去做,没有自己做不了的事。

一颗落入山缝间的种子,要长成立于蓝天之下的大树,看起来不大可能;一滴滴柔弱细小的水珠,要穿透那方且厚的岩石,看起来不大可能。但是有一天,山崖间斜生着一棵挺拔的青松,眼前展现着水滴石穿,我们会恍然大悟:只要有毅力,有恒心,万事皆有可能!

拿破仑曾经说过:“凡是有决心取得成功的人从来不说‘不可能’。”成功并非一个遥不可及的梦,重要的是我们有没有决心取得胜利,我们有没有在一百次被打倒后为了我们的梦想再第一百零一次地站起来。

霍金,本被医生认为活不过一年的病人,在决心的支持下,不但战胜了死亡的威胁,还在自己研究的领域创下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乔丹,本因身高不够而被球队拒之门外的矮个子,在决心的驱动下克服了自己身高条件的限制,成为令世人惊叹的篮球高手。

他们都有着一颗坚强的心,才能把别人看来的不可能变成了可能,真实地告诉我们,只要有决心,万事皆有可能。

不要让别人的“不可能”阻挡了你的脚步,不要让看似不可能的事情延长了你与梦想的距离。坚定自己的决心,让整个世界都知道:万事皆有可能。

敢想敢做,不要害怕冒风险

生活在尝试风险的社会环境中,有助于培养个人不满足于现状、勇于进取的精神,也有利于提高个人对社会变动的敏锐感。一个人往往在冒险并盘算着该做什么时,成长最快。一位日本专家指出:人类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学到了很多智慧,也拥有了很多智慧,这能给人以更大冒险的可能性。但是,即使有可能性,也不能断定所有的人都敢于去冒险。

1991年,在温布尔登举行的网球锦标赛女子组半决赛中,17岁的前南斯拉夫女选手塞莱丝与美国女选手津娜·加里森对垒。随着比赛的进行,人们越来越清楚地发现,塞莱丝的最大对手并非加里森,而是她自己。赛后,塞莱丝垂头丧气地说:“这场比赛中双方的实力太接近了,因此,我总是力求稳扎稳打,只敢打安全球,而不敢轻易向对方进攻,甚至在加里森第二次发球时,我还是不敢扣球求胜。”

而加里林却恰恰相反,她并不只打安全球。“我暗下决心,鼓励自己要敢于险中求胜,决不优柔寡断,犹豫不决。”津娜·加里森赛后谈道,“即使失了球,我至少也知道自己是尽了力的。”结果,加里森在比赛中先是领先,继而胜了第一局,后来又胜了一局,最终赢得了全场比赛。

冒险与收获常常是结伴而行的。险中有夷,危中有利。要想有卓越的结果就要敢于冒险。许多成功人士不一定比你“会”做,重要的是他比你“敢”做。有限度地承担风险,无非带来两种结果:成功或失败。如果你获得成功,你可以提升至新领域,显然这是一种成长;就算你失败了,你也很快可以清楚为什么做错了,学会以后该避免怎么做,这也是一种成长。

作为现代人,一方面要通过学习和实践不断增长智慧,另一方面还要永远保持冒险精神。自卑自忧、谨微小心并不是“现代人”的品质。裹足不前、举棋不定,只能在当今瞬息万变的社会中被淘汰出局。美国一家大印刷公司的经理曾回忆起他与自己公司一位会计员的一次谈话,这位会计员的理想是要成为他公司的审计长,或者创办她自己的公司。虽然她连中学都没毕业,但她却毫不畏惧。但随之而来的却是公司经理提醒她:“你的会计能力是不错,这一点我承认,但你应该根据自己的受教育程度,把目标定得更加切合实际些。”经理的话使她大为恼火,于是,她毅然辞职追寻自己的理想去了。后来她成立了一个会计服务社,专为那些小公司和新移民提供服务。现在,她在加州的会计服务社已发展到了五个办事处。其实,我们谁也不知道别人的能力限度到底有多大,尤其是在他们怀有激情和理想,并且能够在困难和障碍面前不屈不挠时,他们的能力限度就更难预测了。

当遇到严峻形势时,人们习惯的做法是小心谨慎,保全自己。而结果呢?不是考虑怎样发挥自己的潜力,而是把注意力集中在怎样才能缩小自己的损失上。正像塞莱丝的经历一样,这种人的结果大都会以失败而告终。

同样一件事,因为存在一定的风险,甲经过细算,认为有60%的把握,便抢占时机,先下手为强,因而取胜。乙在谋划时过于保守,认为必须有90%甚至100%的把握才下手,结果坐失良机。

任何领域的领袖人物,他们之所以能够成为顶尖人物,正是由于他们勇于面对风险之事。美国传奇式人物——拳击教练达马托曾经一语道破:“英雄和懦夫都会恐惧,但英雄和懦夫对恐惧的反应却大相径庭。”

我们大家都遇见过一些所谓饱经风霜的老前辈,他们似乎“什么世面都见过”,因此总对我们讲一些不可做这不可做那的理由。你产生了个好主意,一句话还没说完,他就像消防队员灭火般地向你泼冷水。这种人总能记起过去某时曾有某个人也产生过类似想法,结果惨遭失败,他们总是极力劝你不要浪费时间和精力,以免自寻烦恼。

无论做任何事情,开始时最为重要的是不要让那些总爱唱反调的人破坏了你的理想。这世界上爱唱反调的人真是太多了,他们随时随地都可能列举出千条理由,来说明你的理想不可能实现。你一定要坚定立场,相信自己的能力,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

有时,当面临某一新情况时,人们往往会回忆过去的失败,从而花太多的时间往坏处想。我记得曾跟一位女律师谈过话,当时,我们谈论的话题是她不久就要出席的法庭辩护。这是她当律师后第一次出庭为人辩护,因此,她感到特别的紧张不安。我问她希望给陪审团留下个什么印象,她回答说:“我不要被人看作无经验,太年轻,或是太幼稚,我不要他们怀疑到我这是第一次出庭为人辩护,我不要……”这位女律师掉进了“不要”的陷阱里。“不要”是一种消极的心态,“不要”会使你不想怎样却偏会怎样,因为你的大脑里会产生一些不好的图像,并对其作出反应。

美国斯坦福大学所做的一项研究表明,大脑里的某一图像会像现实情况那样刺激人的神经系统。举例来说,当一个高尔夫球手在告诫自己“不要把球打进水里”时,他的大脑里往往会浮现出“球掉进水里”的情景,所以,你不难猜出球会落在何处。

因此,在遇到令你紧张的情况时,要把注意力集中在你所希望发生的事情上。我再次询问那位女律师,问她希望出现些什么情况,这次她回答说:“我希望被人认为业务精通,充满自信。”我建议她试想一下“充满自信”的感觉,她认为,那意味着满怀信心地在法庭上走动,口中使用着充满说服力的语言,用眼睛同证人和陪审员保持着紧密的联系,说话时声音清晰洪亮,使整个法庭上的人都能听清楚。她还想象了精彩的结案辩词及己方胜诉的情景。经过几星期这种积极的图像设想演练之后,这位年轻的女律师的第一次出庭辩护非常成功。

但是,无论你准备得多么充分,有一件事总是难免的:当你从事某项新事务时,失误便会伴随而来。无论是作家、销售人员、还是运动员,只要他不断向自己提出挑战,就难免出现失误的风险。

吉姆·伯克晋升为美国翰森公司新产品部主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开发研制一种供儿童使用的胸部按摩器。然而,这种产品的试制失败了,伯克心想这下可要被老板炒鱿鱼了。伯克被召去见公司的总裁,然而,他受到了意想不到的接待,“你就是那位让我的公司赔了大钱的人吗?”总裁问道,“好,我倒要向你表示祝贺,你能犯错误,说明你勇于冒险。而如果你缺乏这种精神,我们的公司就不会有发展了。”数年之后,伯克本人成了翰森公司的总经理,他仍牢记着前总裁的这句话。

勇于冒险求胜,你就能比你想象的做得更多更好。

在勇冒风险的过程中,你就能使自己的平淡生活变成激动人心的探险经历,这种经历会不断地向你提出挑战,不断地奖赏你,也会不断地使你恢复活力。

香港商人陈玉书在他的自传《商旅生涯不是梦》里指出:“致富秘诀,在于大胆创新,眼光独到。譬如说,地产市场我看好,别人看坏,事实证明是好,我能发大财;反之,我看好,别人看坏,事实证明是坏,我便要受大损失,甚至破产;如果大家都看好,我也看好事实证明是对了,则也仅仅能糊口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