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少时读书:废名讲中国诗文
22643800000017

第17章 无题

我在《第十三回》一篇小文里,称赞金圣叹“此所谓有全书在胸而后下笔著书者也”的说法。这句话的价值,当然是因为《水浒》的价值而有价值,不然则未必能以逗得我们的欢乐。在那个反对的方向,其实也有一个极大的欢乐,即是“无全书在胸而姑涉笔成书者也”。可惜我这番佳话不能说与金圣叹听,圣叹听之当为我浮一大白。此无全书在胸而姑涉笔成书之书为何书?乃外国的《水浒传》。乃世界无比的《吉诃德先生》。可惜这部书我们没有一部好好的翻译,虽然著者西万提司先生[7],在中国的明朝末年曾这样戏言过,说是中国皇帝有信给他,叫他把这一部小说寄去,以便作北京学校里西班牙语教科书用。这部书最有意思的地方,至少我个人觉得最有意思,乃是无全书在胸,而姑涉笔成书,其价值恐在《水浒》以上也。我这样说,一点也不是长他人之威风,灭自己的志气,因为我尝私自里说一句大话,如果硬要我做一部小说作北京学校里教科书用,限十年二十年交卷,《水浒传》我只好五体投地,不敢效颦自分才力不及,若他人的《吉诃德先生》,我确想较一日之短长。其原因,当然因为“无全书在胸”,故尔说大话。我这句空话的意思,是因为《吉诃德先生》我国没有翻译本,我不便在读者大众之前说短论长,断定他的价值不在《水浒》以下,故尔以区区良心为凭。外国也有金圣叹,他们说,《吉诃德先生》,西万提司本来没有什么计划的,当他执笔著书的时候,连那么一个主脚,吉诃德先生的从卒山差邦札[8],起初也不在他的心眼里,一直到路上听见一个店主人的话,岂有骑士出游而不带从卒的事情我们的吉诃德先生乃回转头来携带我们的山差邦札出门了。所以在《吉诃德先生》上卷第七回山差邦札始与出名。我想,不但骑士出游应该有一个Squire[9],《吉诃德先生》没有山差邦札一定是写不好的。

在《第六才子书读法》里头,金圣叹也有妙语。《西厢记》其实只是一字。《西厢记》是何一字?《西厢记》是一无字。赵州曰,你是不会,老僧是无。《西厢记》是此一无字。何故《西厢记》是此一无字?此一无字是一部《西厢记》故。圣叹此一无字的艺术论,其实就是“无全书在胸”的意思。若都要有全书在胸然后下笔著书,此事岂不甚难,所以我们平常作文也不要成心做题目。圣叹自己解释得好,“最苦是人家子弟,未取笔,胸中先已有了文字。若未取笔胸中先已有了文字,必是不会作文字的人。”又云,“最苦是人家子弟,提了笔,胸中尚无有文字。若提了笔胸中尚无有文字,必是不会做文字的人。”

(一九三六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