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了凡四训(详解版)
22646500000019

第19章 忘掉过去,从头开始

【原文】

从前种种[1],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此义理[2]再生之身。

【注释】

[1]种种:指从前发生的一切。

[2]义理:义理道德。

【译文】

从前的一切,就像昨天一样已经过去,以后的一切就像今天一样刚刚开始。明白了这个道理,你就如同重新获得了新的生命一样。

【解读】

这段话看起来很短,意思也很好理解,但是这句话所包含的意义是很深刻的。云谷禅师告诉了凡先生的一个做人的道理:做人不能老是沉浸在过去的事情当中无法自拔,而是要放眼未来,以前的事情,都和昨天一样一同成为了过去,每一天都是一个新的开始。云谷禅师对了凡先生说这句话其实是劝慰,也是告诫。明确地告诉了凡先生不应该沉浸在过去之中。

了凡先生当时去拜访云谷禅师的时候已经人到中年了,但是基本上什么成就也没有,他的前半生可以说是碌碌无为,虽然说因为参加科举成为了一名贡生,但是这也并不能说明什么。在当时来说,他身为一个读书人,通过参加科举成为一名父母官了吗?没有。他有让自己的名字名扬天下吗?没有。他做出了什么光宗耀祖的事情了吗?没有。他有后代吗?没有。所以说,了凡的前半生应该是失败的。

或许有人会说,当初孔老先生给他算过命,他以后是会当上官的,也就是说了凡先生以后会成功的。没错,孔老先生当初确实是给了凡先生算过命,也确实算出来了凡先生将来会成为一个国家的官员。但是,了凡先生这不成功的前半生,归根结底也是因为孔老先生给他算过命的缘故。为什么这么说呢?大家都知道,孔老先生给了凡先生推算命运已经是二十年前的事情了,这个时间可不算短了,或许就连孔老先生自己都忘记了这件事情。但是了凡先生呢?在这二十年时光中,他做了什么事情呢?说起来其实很简单,了凡先生这二十年的时光中一直在回忆着孔老先生在当初给他推算的命运,为了验证当初孔老先生给他推算的命运是不是正确而活的。他这二十年就是生活在对于过去的纠结中,从来没有考虑过以后的事情,这才是他这二十年一事无成的根本原因。

既然这样的生活方式是不正确的,那么正确的生活方式应该是什么呢?云谷先生认为:“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意思是说以后的一切就像今天一样刚刚开始,也就是说要认真地努力,把握好今天。为什么这样说呢,有句话叫作“活在当下”,人们生活的时间叫作现在,所以只有把现在做好了才能真正的算是有意义的生活,也只有认真地对待现在的生活,才是真正对得起自己这一生。

当然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回忆过去并沉浸其中是一个人下意识的、本能的、条件反射似的反应,很多时候人们根本不能自己去控制,这才导致了人们总是生活在回忆之中。真正能够做到重视现在的人,大多数都是那些看破了红尘间的俗事的人,就像东晋时期的大文学家陶渊明也只是在不为五斗米折腰、辞官以后才懂得了“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这个道理。

云谷禅师所说的这个道理是了凡先生必须理解的,也必须去这么做的,否则的话他以后依然会像前二十年那样一事无成,他估计也会像自己所说的那样不应该考中科举也不应该有儿子。只有做到忘记过去正视今天,才能真正开始改变自己的命运。云谷禅师认为,了凡先生只要能够从现在开始去努力,去改正以往的错误,去行善积德,就能够得到一个与义理道德相应的身体和生命。

当然,现实中也肯定有人因回忆过去而忽略了现在,如果想要改掉错误,想重新规划自己的人生,不妨将这句“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它将为你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能够从自己的内心真正履行这句话,那你的人生定会有所改变;能够真正做到这句话的人,最后一定能够做到“我的命运我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