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了凡四训(详解版)
22646500000018

第18章 改变命运的方法

【原文】

汝今既知非,将向来不发[1]科第,及不生子之相,尽情改刷[2];务要积德,务要包荒[3],务要和爱,务要惜精神。

【注释】

[1]发:开展,张大,扩大。

[2]刷:剔除,淘汰。

[3]包荒:这里是宽容、包涵的意思。

【译文】

你如今既然知道自己的过错,就应该把你以前不能得到功名和没有儿子的各种福薄之相,全部改变过来。一定要积善积德,一定要包涵宽容,一定要温和慈爱,一定要爱惜自己的精神。

【解读】

了凡先生非常清楚自己错在哪里,为什么会是那样的命运。既然如此,就需要积极修行,通过完善自己,进而改变命运。具体怎么做呢?云谷禅师给了凡先生提出了几条改变他命运的做法。

第一点是积德。本来,人的本性之中就具有圆满的德行,你只需要恢复你的本性,圆满的道德自然就显露出来了。但是,人们既然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就要和外界发生接触,和外界发生接触之后,就很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人就很可能在外部环境的影响下发生法改变,而这种改变给人们带来的很可能就是恶行,有了恶行之后,人们的德就会越来越少。恶行会让人付出相当大的代价,甚至有时候是人们根本不可能承受得了的。在人们必须要和外界产生接触这样的情况下,那么人最好的办法就是努力去积德。积德不但能够让人的恶行减轻,还能带来大富大贵,带来健康长寿,带来万事如意,这也是因果定律。古人说“勿以善小而不为”,说的也是积德的道理。

第二点就是要包荒。包荒其实就是包容,这是人积福必具的品性。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曾经说过:“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同样地,世界上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即使是双胞胎也是有区别的。在这个世界上,人和人之间有着巨大的差异性,但是人和人之间也需要共存,差异性的存在又是人和人交往的拦路虎,因此,这个社会想要和谐的存在,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必须要得到容忍,这就要求人们有容忍别人的不同的心胸,也就是说人要有包容的心理。如果没有一个包容性很强的心的话,那么人们拥有的只能是无穷无尽的烦恼。人生在世,只有容得下别人的过错,才能见得到别人的美好,才能提升自己。古人说“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如果没有一颗包容之心,大海何以成其广大无涯?因此,有一颗包容的心是一个人修身的要点。

第三点就是和爱。和爱,也就是和气爱物。和就是和气,有道是:和气生财,和气能够带吉祥。和气的态度能够使人渐渐地具有容人之量,具有包容之心。爱就是慈悲之心,是宇宙的本质。可以想象一下,一个和气并且有慈悲之心的人,一定是一个心地善良的人;一个心地善良的人一定会经常地行善积德。而要想改变命运是需要很大的功德的,了凡先生自己在前面已经讲到了自己不够和气,容易暴躁,因此,他需要改掉毛病,变得和爱。

第四点就是要惜精神。精神就是指一个人的精、气、神,惜精神也就是说人要保重身体的意思。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无论人做什么样的事情,都离不开一个健康的身体。不注意身体,必定致病,一个身体不健康的人是谈不上有一个好的命运的。另外,古人认为,不珍惜身体也是不孝的一种表现。《孝经》中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论语》中说:“父母惟其疾之忧。”《弟子规》中说:“身有伤,贻亲忧。”这都是说不注意保养身体,破坏自己的身体,父母必定会担忧,让父母担忧就是不孝。因此,珍惜身体一方面能够保证自己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去创造自己想要的命运,另外一方面又保全了孝道,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

了凡先生想要改变自己的命运,就必须要做到以上的几个方面。其实,现代人也是一样的,要想自己的生活、自己的人生和命运更加美满幸福,也要努力做到上面那几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