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了凡四训(详解版)
22646500000009

第9章 静坐无妄念的缘由

【原文】

云谷问曰:“凡人所以不得作圣者,只为妄念相缠耳。汝坐三日,不见起一妄念[1],何也?”余曰:“吾为孔先生算定,荣辱生死,皆有定数[2],即要妄想[3],亦无可妄想。”云谷笑曰:“我待汝是豪杰[4],原来只是凡夫[5]。”

【注释】

[1]妄念:虚妄的意念,也指凡夫贪恋六尘境界的心。

[2]定数:一定的气数,命运。

[3]妄想:狂妄的想法。

[4]豪杰:才智勇力出众的人。

[5]凡夫:佛教用语,相对于圣者而言。在佛教里,凡是还没有证悟四圣谛者都称为凡夫。

【译文】

云谷禅师问我道:“凡人之所以不能够成为圣人,就是因为心中有太多的妄念缠绕;而你静坐了三天,没有起一个妄念,这是什么原因呢?”我回答道:“我的命运已经被孔先生算定,荣华富贵,生死荣辱,都有定数,即使想要胡思乱想,也没有什么可想的。”云谷禅师笑道:“我以为你是一个才智勇力出众的人,原来你也只是一个庸俗的凡夫俗子。”

【解读】

云谷禅师认为凡夫之所以不能成为圣人,是因为心里面不切实际的想法太多了,正如《华严经》上所说:“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究根结底就在于妄想,“妄念相缠”,不得作圣。

妄念是什么呢?佛教认为妄念就是人们虚妄不实的心念,也可以说是无明或迷妄的执念。这是因为大多数人内心容易生出许多迷误,不知道世间一切法的真正意义。凡夫内心时时刻刻充满了欲望,颠倒妄念,产生迷误虚妄情景,从而生发出错误思考和心念。据《大乘起信论》记载,此妄念能搅动平等之真如海,而现出万象差别之波浪,若能远离,则得入觉悟之境界。所以说妄念是凡夫心中不断升起和牵扯的念头。念不能断,烦恼便无穷无尽。如果能找到妄念产生的源头,凡夫也能看破一切,会心而笑,原本是空无一物,庸人自扰之。而了凡先生此时的表现,显然是一副看破世间一切俗物的表现,这种表现让云谷禅师感觉到一丝诧异,为什么一个凡夫俗子的心里面居然没有任何的、一丝一毫的念想呢?因此云谷禅师才有了对了凡先生的疑问。

了凡先生当然不是达到了觉悟的境界,他之所以心里没有妄念,是因为他觉得自己的命运已经被决定了,自己做任何的事情都没有意义了,这样的情况下,心里自然是空明的。当云谷禅师询问了凡的时候,他很诚实地回答云谷大师说:“我的命运早已被孔先生算定了,一生的吉凶祸福都已注定了,还有什么好想的呢?想也没有用,所以干脆就不想了。”

对于了凡先生自己来说,这就是他内心里最真实的想法。因为孔老先生确实给他推算过命运了,而经过无数次事实和结果的证明,孔老先生的推测也确实是正确的,所以他心中没有什么期待。其实对于任何人都一样,如果能预知未来,而且难以改变,当然不会有对于未来的向往,也不会有自己亲手创造未来的动力。

听了了凡先生的回答之后,云谷禅师自然是有点失望。他本来以为了凡先生有这样的表现是因为他是一个真正的智慧非常高的人,或者说是一个和佛教很有渊源的人,却没想到了凡先生的心里面什么都不想的原因是因为他认为想什么都没有意义。因此他对了凡先生说:“我待汝是豪杰,原来只是凡夫。”意思就是说他本来以为了凡先生是一个才智勇力出众的豪杰丈夫,却发现了凡先生原来也只是一个庸俗的凡夫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