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世上千寒,心中永暖:你要会静心修心暖心
22656800000003

第3章 不忧不恼,体会岁月静好

“慈是与乐,悲是拔苦。”人们常常将人生比喻成无边的苦海,能够离苦得乐,是每一个生命的渴求。行走在滚滚红尘中,每天都会遇到各种烦恼,需要我们不断去接受和克服。就像每天给心灵除草,我们应随时掐断烦恼的幼苗,用自己的智慧找到更多快乐的理由。

摆脱一切烦恼,获得一身清净

也许很多人都会有类似的感觉,生活在我们周围的人,说得最多的一个词就是“烦”。“最近比较烦”“特别烦”“烦死了”“太讨厌了”“实在受不了了”……人们用种种同义词倾诉着相同的主题,宣泄着对生活的不满。

一天,一位睿智的老师与他年轻的学生一起在森林里散步。走着走着,老师突然停了下来,仔细地看着身边的四株植物:第一株是一棵刚刚冒出土的幼苗;第二株已经算得上是挺拔的小树苗了,它的根牢牢地扎在肥沃的土壤中;第三株已然枝叶茂盛,差不多与年轻的学生一样高;第四株是一棵高大的橡树,年轻的学生几乎看不到它的树冠。

老师指着第一株植物对年轻的学生说:“把它拔起来。”年轻的学生用手指轻松地拔出了幼苗。

“现在,拔出第二株植物。”学生听从老师的吩咐,略微用力,便将树苗连根拔起。

“好了,现在,拔出第三株植物。”那个学生先用一只手拔,然后改用双手全力以赴,最后,第三株植物终于倒在了他的脚下。

“好的,”老师接着说道,“去试一试那棵橡树吧。”学生抬头看了看眼前高大的橡树,想了想自己刚才拔那棵小得多的树木时已然筋疲力尽,所以他拒绝了老师的提议,甚至没有做任何尝试。

“我的孩子,”老师叹了一口气说道,“一个人的习惯就像是眼前的这棵橡树,一旦长成,想要拔除,可不容易啊!”

这个近似寓言的小故事告诉了我们这样一个道理:无论是好的习惯还是坏的习惯,一旦形成,就会十分牢固,你使用最大的力气也很难拔起。所以,在那些不良的小习惯还没有长成不可撼动的大树之前,应及时改正,将坏习惯扼杀在萌芽状态。

而现代社会中,人们最容易在忙碌和焦躁中形成的习惯就是——烦躁。

那么,该如何控制我们的烦恼不像春天的野草一样疯长呢?有人说应该在烦躁的时候睡觉,有人说应该出去逛街看电影,也有人说应该找朋友们聊天散心……不管采用什么样的方法,想要达到的目标只有一个:消除刚刚萌芽的烦恼。有位上师曾做过一个风趣的比喻:“别让烦恼从豆芽儿长成参天大树。最好每天都给自己一个温馨的提醒:将忧愁消除在萌芽状态。如此循环,我们就能养成平和的心态,烦恼越来越少,幸福越来越多。”

“别让烦恼从豆芽儿长成参天大树。”这是多么形象的一个比喻啊!

当我们的烦恼、忧愁、懦弱和悲伤才刚刚萌生的时候,就像刚刚破土而出的小幼苗,只要稍稍用力,就可以连根拔除。这个时候,只要我们在心灵的沃土里种下善良、欢喜、分享、感恩等美好的种子,并细心培植、精心呵护,就可以使之茁壮成长,并慢慢生根,最终长成一棵参天大树。

慧心智语

将忧愁消除在萌芽状态,养成平和的心态,烦恼会越来越少,幸福会越来越多。

比较生烦恼,平静才幸福

某次讲法中,当上师讲到何为“幸福”时,忽然吩咐弟子给在座的人派发巧克力豆。等大家吃过巧克力豆后,他又让弟子给大家每人发了一个香蕉。然后,上师问人们:巧克力豆甜不甜?毋庸置疑,在场的人异口同声地说:“很甜。”上师接着问:“香蕉甜不甜?”人们的答案就不一样了。刚才还没有来得及吃巧克力豆的人,咬了一口香蕉,觉得很甜。而刚才吃了巧克力豆的人,再吃香蕉的时候就摇着头说“不甜”。

上师微笑着对大家说:“其实巧克力和香蕉都是很甜的,你们的区别是因为有了‘甜蜜的比较’。因为有了更甜的巧克力,再吃香蕉的时候往往就觉得不甜了。这就像我们的生活,很多时候,我们的幸福并不是因为我们本身拥有得太少,而是因为我们要求得太多,总是和过去、和他人比较太多,计较太多。不是香蕉不甜,而是我们的心在这比较中纠缠得太‘苦’了……”一席话过后是一片沉寂,人们都陷入了对自己的反省与沉思中。

孔子说:“未得之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人们总是在瞻前顾后中比较着彼此的家庭、事业、爱人、孩子、车子、房子……有时候觉得自己比别人好一点儿,有时候觉得别人比自己强一点儿,就在这种不由自主、患得患失的比较中获得快乐生活的勇气。

在美国某个中产阶级的街区,有几个乞丐常年在街口行乞。过往行人有的施舍给他们点儿钱,有的就捂着鼻子从他们身边不屑地走过。但是,虽然有很多流浪的乞丐,这个街区的治安却出奇地好,没有发生过任何不良的现象。但是,后来街区整修,人们觉得有乞丐在路边实在不雅,所以就把他们赶走了。可街道整齐了之后,治安反倒不好了,偷盗、抢劫等暴力事件时有发生。人们一时之间竟然不知是什么原因。

其实道理很简单,就是两个字:比较。

当一个人觉得自己满脑子都是悲苦的时候,虽然西装革履地上班,却承受着巨大的生活压力,内心的烦躁和无奈早晚会让他崩溃。但是,当他看到世界上还有乞丐的时候,看到他们衣衫褴褛、流落街头的时候,他会怎么做呢?他会拿出一点儿钱来接济他们。这个时候人就会容易满足。但是,当乞丐不在街区时,他一出来,满街的人都光鲜亮丽,属自己最差,时间久了就会觉得自己的生活没有希望了。内向的人往往就会自暴自弃,外向的人可能就会仇视社会。无论哪一种情况,于人于己都是有害无利的。

所以,最好不要把我们的快乐建立在简单的比较上,这样的话我们虽然容易获得庆幸的感觉,却很难长久地支撑自己的满足感。在比较中寻求快乐是极其不安全、不明智的。因为真正的快乐应该是对他人的幸福没有过多的羡慕,对别人的痛苦却感同身受。这个时候,我们的幸福才是真正恒久的。

不管分到我们手里的是香蕉还是巧克力豆,不管我们原来品尝过的是青涩还是香甜的味道,每一口品尝,都应该认真体会。就像每一段人生,不管它是否像别人一样完美,有没有预期的精彩,我们都应该用心度过,用自己的智慧点燃幸福的火炬。

慧心智语

真正的幸福不用比较。

感恩生活,感恩一切

先来看这样一组统计数据:假如将全世界的人口压缩成一个100人的村庄,那么这个村庄将有:57名亚洲人,21名欧洲人,14名美洲人和大洋洲人,8名非洲人;52名女人和48名男人;30名基督教徒和70名非基督教徒;89名异性恋和11名同性恋;6人拥有全村财富的89%,而这6人均来自美国;80人住房条件不好,70人为文盲,50人营养不良,1人正在死亡,1人正在出生,1人拥有电脑,1人(对,只有1个人)拥有大学文凭……

现在,当你看完这份调查报告后,是不是有所触动呢?我们不是文盲,没有营养不良,甚至还拥有电脑和舒适的住房。原来,我们的生活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糟糕。我们整天哀叹、抱怨的“苦日子”放在更广大的时空里,竟然是很多人甘之如饴的渴求。原来,这就是幸福的味道。

如果我们以另一种眼光来衡量世界,或许感受将会更加强烈。一篇网络文章这样写道:

“如果今天早晨起床时身体健康,没有疾病,那么我们比世界上其他几千万人都幸运,他们有的因为疾病和灾难甚至看不到下周的太阳;如果我们没有尝试过战争的危险、牢狱的孤独、酷刑的折磨和饥饿的煎熬,那么我们的处境比其他5亿人要好……如果我们的冰箱里有可口的食物,身上有漂亮的衣服,有床可睡,有房可住,那么我们比世界上75%的人都富有;如果我们在银行有存款,钱包里又有现钞,口袋里也有零钱,那么我们已经成为世界上8%最幸运的人。此时,如果我们父母双全、没有离异,那我们就是很稀有的幸运的地球人;如果读了以上的文字,我们能够理解、能够明白、能够体会到自己的幸运和快乐,说明我们已不属于20亿文盲中的一员,他们每天都在为不识字而痛苦……”

当这些温暖的文字不断流入人们的眼中,很多人涌出了热泪。原来,幸福不在别处,就在我们的手中。我们拥有很多人羡慕的工作、事业与家庭,拥有健康、阳光与和平,拥有人世间最真挚的亲情、爱情与友情……可是,就像很多时候我们常常会手里拿着东西却满屋子去找一样,我们竟然握着幸福而不自知。

我们为得不到而忧虑,为已失去的而懊恼,却忽略了我们手中已经拥有的幸福。因为我们忘记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感恩。

感恩是最好的减压方式。它能够让我们明白活在当下的分分秒秒都是一种莫大的幸福。从历史的延续性上来看,无论是物质技术还是文化传统,主要来自继承前人的成果。而就活在当下来讲,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也都依赖他人劳动的成果,包括衣食住行、柴米油盐。我们在获得每一粒米、每一件衣服的时候,都应该存有这样的感恩之心。

慧心智语

学会以感恩之心来面对生活的赐予,并相信我们的生活正在以最好的方式徐徐展开。

感谢赐给我们生命的父母;感谢给予我们人间欢乐的爱人和朋友;感谢人类曾经用鲜血的教训换来的和平与稳定;感谢日新月异的科技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当然还要感谢阳光、雨露的滋养,感谢土地对我们生生不息的养育。

很多人抱怨生活的不完美,却不知道还有更坏的生活,就像有的人抱怨自己没有鞋穿的时候,是因为他没有看到有的人还没有脚。其实,我们不需要通过与别人的比较来获得幸福,我们应该把目光收回来,放在自己的手里,珍惜我们拥有的一切。

把握身边的快乐

据说,上天在创造蜈蚣时,并没有为它造脚,但是它们可以爬得和蛇一样快。有一天,它看到羚羊、梅花鹿和其他有脚的动物都跑得比自己快,心里很不高兴,便嫉妒地说:“哼!脚愈多,当然跑得愈快!”于是,它祷告说:“神啊!我希望拥有比其他动物更多的脚。”上天答应了它的请求。他把很多脚放在蜈蚣面前,任凭它自由取用。蜈蚣迫不及待地拿起这些脚,一只一只地往身上贴,从头一直贴到尾,直到再也没有地方可贴才停止。

当蜈蚣心满意足地看着满身是脚的自己时,心中一阵窃喜:“现在,我可以像箭一样地飞出去了!”但是,等开始跑时,它才发现自己完全无法控制这些脚。这些脚各走各的,它只有全神贯注,才能使一大堆脚顺利地往前走。这样一来,它走得比以前更慢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简单的道理:有时候,多不一定就是好事情。

现代社会,人们越来越重视对金钱、权势的追求和对物质的占有,好像什么东西都是越多越好。殊不知,金钱和权力固然可以换取许多的享受,可不一定能换来真正的快乐。钱越多的人,内心的恐惧感常常越深,他们怕偷、怕抢、怕被绑架。权势越大的人,危机感越强烈,他们不知何时会丢了乌纱帽,不知何时会遭人陷害,因此不得不时时小心,处处提防,惶惶然终日寝食难安。

这个世界上只有一个东西是越多越好的,那就是——快乐。只有我们不断用自己的智慧找到更多快乐的理由,我们的人生才是不断精进的、不断丰富的、不断圆满的。

一个刚满16岁就辍学出来打工的男孩,因为文化水平不高,只能做很重的粗活儿,比如洗碗、刷盘子,每个月最多只有二百多块钱的工资。认识上师时,上师觉得他很可怜,于是问他当年的感受:“你当时做这么累的工作,赚这么点儿钱,你会不会觉得很不开心?”男孩摇头说:“不会啊,我很开心。因为在家时父母要给我零花钱的话也就几十块钱,可是我现在可以自己赚到二百块钱了,我从来没有这么多的零花钱。”

后来,这个男孩开始了自己的创业生涯。刚开始时,他只要赚个一万、两万,甚至几千块钱,都觉得非常高兴。因为他的目标很低,所以很容易达到,也容易获得成就感,有了成就感就容易获得快乐。但是,当他到了年收入一百万的时候,反而就没有最初的快乐了,因为他希望可以赚一千万,赚不到一千万就不高兴了,就对事业很失望,就觉得工作有缺憾。

当他将自己的经历与苦恼告诉上师的时候,上师开导他说:快乐与我们拥有的多少无关,与我们的满足感有关。快乐就是快乐,刷盘子洗碗也可以快乐,开着奔驰宝马私家飞机也可能不快乐。蜈蚣的脚很多,却没有原来跑得快;富翁们的钱很多,却没有打工的小孩儿更能体会人生的快乐。一个人只有具有真正的智慧才可以帮助自己找到更多快乐。唯其如此,我们人生幸福的雪球才会越滚越大、越滚越圆。

快乐,是所有生命的渴求。人生一世,匆匆地来,匆匆地去,能够把握和感受的只有爱与快乐。短短几十年的欢愉相对于历史长河来说,实在微不足道。但对于每一个生命来说,这却是最宝贵、最强烈的渴求。

用我们的智慧找出那些埋藏在身边的快乐吧,为亲友们的支持,为孩子们的进步,为周围人的良善,为拓宽的马路,为新修的商场,为怒放的玫瑰,为酷暑的清凉,为一花一叶、一颦一笑,为四季的轮回、生命的欢腾而喜悦、幸福。

慧心智语

快乐与我们拥有的多少无关,而与我们的满足感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