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世上千寒,心中永暖:你要会静心修心暖心
22656800000004

第4章 大爱无边,心静如水

一颗没有爱的心,怎么可能会升起欢喜与善念?一颗未曾有过真爱的心,始终难生大爱。从对身边每一个人的小爱做起,懂得慈悲、懂得信任、懂得宽容。

爱需要彼此扶持

曾经有人做过一个调查,问题是:现代社会中理想伴侣的条件应该是什么?在答案公布之前,人们以为可能是钻石王老五,或者是才貌双全、德艺双馨、气质如兰的美女……但答案是非常简单。很多人看了之后,不禁大跌眼镜。

那么,理想伴侣的条件究竟是什么呢?简而言之,就是八个字:带得出去,带得回来。这个条件看起来实在太简单了,但只要你仔细想想就会发现,其实这八个字才是最难的。

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伴侣你把他(她)带到一个大的交际场上去了,他看到更美的、更年轻的、更漂亮的女人;她看到更有钱的、更英俊的、更有才华的男人。结果,人会怎么样?很多人当场就会交换名片或互留电话号码。通信设备如此发达,回去之后,短信飞来飞去,电话打来打去……聊着聊着就带不回来了。

一些国家是不允许离婚的。曾有一对异国夫妻,他们想要在一个这样的国家领取结婚证。当他们看到不能离婚的规定时,年轻人变得有点儿紧张。但好在这个国家的政策比较宽松,可以自由选择结婚的年限。所以,他们选择了一年的婚约。结果,当他们去缴费时,发现需要交纳高达600美元的结婚费。这让他们非常害怕,并庆幸只选了一年的婚期。

在这一年中,他们互相磨合、适应,发现对方就是自己要找寻的可以成为终身伴侣的人。于是,他们在第二年又去续约自己的结婚年限。这一次,他们带上了自己全部的现金,因为上次选了一年的婚期都要那么多的钱,一辈子的婚期不知道要交纳多高昂的费用呢?结果,出乎意料的是,他们只交了五美分的费用。因为,如果他们愿意此生相守,就证明了他们彼此的信任与扶持将伴随整个的生命。因此,他们理应接受社会的祝福,也不需要交纳昂贵的费用。

其实,爱情与婚姻都不是某个人的付出或某个人的享受,而是需要两个人共同经营的事业。风雨中彼此扶持,阳光下共享欢笑。世界因为有爱,所以我们才能在有限的生命中坚持走到最后。爱情不仅是甜蜜的选择,也是一种勇敢的承担。

有人说:“情如鱼水是夫妻双方最高的追求,但是我们都容易犯一个错误,即总认为自己是水,而对方是鱼。”长相守才能长相知,长相知才能不相疑。不论何时,都应牢记结婚时的约定,恋爱时的誓言:无论贫穷、疾病都不能把我们分开,直到死亡来临。也唯有彼此信任,才能让我们敢于把彼此带到富丽堂皇的宴会厅,带到热闹喧哗的大排档。而无论在哪里,无论身处何方,能够一起回家的感觉都应该是最大的幸福。

正如歌中所唱:“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直到我们老得哪儿也去不了,你依然是我手心里的宝……”这种境界恐怕是现代人对爱情的最高企盼了吧。

慧心智语

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

男人可以没才没钱,但不能没责任感

在这样一个重物质而轻精神的时代,估计很多人在看到这个标题时会瞠目结舌。这个年代,有才的男人可以玩浪漫,有钱的男人可以玩深沉,而没才没钱的男人,简直连“活路”都没有了。可是,在这种普遍看法中,其实存在着很多时代的隐忧。比如,当我们以金钱的多寡来衡量人格的魅力时,必然会忽视很多人性本身美好的品质。而这些恰恰是我们不应忽略的人性优点。

我们总是能听到许多杀人灭门的惨案,为了一点儿蝇头小利,多少年的兄弟反目成仇;为了拆迁的房款,有的人甚至向自己的父母妻儿举起了屠刀,凡此种种都让人心生恐惧。所以,我们怀疑、忧虑、恐慌,觉得弥漫在我们周围的只有利益,因为利益是物质世界能见度最高的东西。

我们的才华和财富都是可以不断积累的,但我们纯良的本性以及由此生发出来的美德,却是才华和财富所无法取代的珍宝。

我们在勤修自己的才华,珍惜自己的财富时,千万不要忘记守护自己的良知。

“人之初,性本善”,在那些没有被污染的世界里,在孩子们没有被极端物质化的眼睛里,我们才能找到人类美好的品质,才能发现支撑我们走向未来的勇气和希望。

社会能够发展到今天,无论是和平的条款、商业的规约,还是婚姻的缔结,哪一次不是跟责任有关的呢?没有责任,何来义务?没有义务,何来权利?

我们总是躲避责任,那么有一天,当偷东西的手伸向我们的钱包、当歹徒的刀向我们挥来的时候,还有谁愿意帮助我们呢?如果我们也放弃责任、放弃原则、放弃坚守,那我们拿什么来要求别人对我们负责呢?我们拿什么来信守我们的承诺,兑现我们的约定呢?

正因为一些人缺少担当责任的心态,所以在许多婚姻中,人们总是抱怨自己付出得太多,对方给予得太少。可是,人们似乎忘记了婚姻更多的并不是恋爱的激情,而是漫长婚约里的责任。

如果仅仅凭借激情的参与,爱情也好、婚姻也罢,哪怕是友谊,也很难长久地维持下去。既然选择了相知相惜,就应该在责任的牵引下,相伴相守、风雨同舟。

现在,有些女孩子在择偶时总是过分强调物质条件,却忽视了对其人品的要求。一个人即便学富五车,日进斗金,但如果缺少了责任心,缺少了对家庭、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感,他的灵魂也终究是残缺不全的。与此相比,一个愿意为家人承担责任、愿意为社会和谐贡献力量的人,反倒是虽贫犹富,因为他富有的是精神。

换句话说,一个有责任心的人,他将会在事业上得到更多的信任,得到更好的平台和发展,又怎么会是注定贫穷的人呢?老天爱笨小孩儿,踏实地走好人生的每一步,才是通向美好人生的捷径。

慧心智语

一个人即便学富五车,日进斗金,但如果缺少了责任心,缺少了对家庭、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感,他的灵魂也终究是残缺不全的。

生命的关怀有时只是一粒米

一个人在听了佛法教人以布施后,对禅师说:“等我以后有了钱,一定广修供养,做一些济世救人的事业。”

“等你有钱以后再行布施,那你永远不会有钱,也不会布施。”

“为什么呢?”

“因为富有从布施中来呀!所谓舍得,都是先有舍,后有得。”

“可是……”这个人面露难色,“我很贫穷,连饭都吃不饱,该如何布施呢?”

禅师从那人碗里夹起一粒米,停了一会儿,说:“一颗真诚恭敬的爱心,从一粒米做起。”

也许,在很多人看来,一粒米算不了什么,它无关饥饿、健康、财富,甚至不会给生命带来细微的改变,可是,在上师的眼里,一粒米中却包含着对生命最初的关怀和最深的敬意。很显然,一粒米对于我们来说是无所谓的,可对一些小生灵来说,却是生死攸关的。

我们小时候都曾经蹲在大树下看蚂蚁。那些小小的蚂蚁抬着一粒米艰难前进着,恐怕很多人都对这一情景记忆犹新。当我们看着那群小小的生命因一粒米而饱满、欢愉时,我们干枯、冷漠、僵硬的心,也因为见到这种生命的渴求与收获而润泽、柔和、欢喜。

正如上师所说:“我们的生命由每粒米来养护。”每一粒米,都蕴含着大自然的生命力,在这微小的米粒里,我们把这构成生命要素的关怀送给其他生命,让它们与我们一同分享:分享我们的情谊,也分享我们对生命的敬意。在这原本无所谓的一粒米中,我们获得了快乐。因为它装载了大自然的阳光、空气、清风、细雨,也装下了我们的同情、慈悲、爱心与善良。即使小小的善心,也会给我们带来无限的快乐与福气。

细细想来,生活中的很多事情也是如此,常常并不是我们没有能力去做,而是我们肯不肯去做,有没有一颗无微不至的关怀他人的善心。

有一个关于荣西禅师的故事:

在一个寒冷的冬夜里,有一个乞丐来到寺院找到荣西禅师,向禅师哭诉家中妻儿已经多日未能进食,眼看就要饿死了,不得已来请求禅师救助。荣西禅师听完后非常同情他的遭遇,慈悲之心顿生。可是自己身边既无金钱,也没有多余的食物,该怎么办呢?他左右为难地环顾四周,突然,他看到了准备用来装饰佛像的金箔。于是,荣西禅师对乞丐说:“把这些金箔拿去换些钱,给你的妻子和孩子买些食物吧!”

等到乞丐离开后,一直站在荣西禅师旁边的弟子终于忍不住了,他埋怨荣西禅师说:“师父,您怎么可以对佛祖不敬呢?”荣西禅师心平气和地对弟子说:“我之所以这么做,正是出于对佛祖的一片敬重之心啊!”弟子愤愤不平:“这些金箔本来是用来装饰佛像的,可您就这样送给了乞丐,我们用什么来装饰佛像呢?这又怎么是敬重之心呢?”荣西禅师正色说:“平日里你们诵读的经文、修习的佛法都到哪里去了?佛祖慈悲,割肉喂鹰、以身饲虎都在所不惜,我们怎么能为了装饰佛身而置人性命于不顾呢?”

这样的诘问,恐怕不管是谁都会惭愧地低下头。

在我们看来很微小的事情也好,或者很庄严的事情也罢,其实都逃不过最简单的两个字:慈悲。我们以慈悲心关爱他人,愿意解人于危难、救人于水火,这个世界就会越来越美丽。

慧心智语

生活中的很多事情常常并不是我们没有能力去做,而是我们不肯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