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比尔·盖茨如何做生意
2298600000037

第37章 小崽子把它压死:筑就“富甲天下”的辉煌(1)

在市场占领上,比尔·盖茨总是想方设法打垮对手,他是在这方面表现得非常霸道而不仁义。对于对手他毫不留情,置人死地,落井下石。人人都谴责盖茨,却人人又改变不了盖次,这也就是他筑就“富甲天下”的辉煌的原因所在。一般人都在盲目地模仿和学习游戏规则,只有盖茨自觉地创造着游戏规则,这才是真正的王者之风。

1.形成规模的优势

微软是个庞然大物,它作为一个单个的实体,像Borg一样工作,吞噬着沿途的一切,这种印象离现实相距甚远,微软事实上不是一家单个的大公司,它是由许多小型独立公司组成的集合体。各种职能大部分由各项目组独立完成,微软认识到大公司会变呆,工作程序会比工作还重要,与此同时,劳动生产率会减慢甚至于停滞不前。

首先,同一种方法不可能对所有项目都是最好的;任何一种行政组织结构,无论设计得多么好,都不可能比得上专为单个项目设计的结构好使。拿出任意一组不同的团队,每一个都能设计出适合自己的最优秀的工序来。

同时,由于是自己设计,团队就能够根据需要随时修改工序。如果是由上头制定的工序则必须得上报,即使上报申请被批准了,批准过程本身就花费了时间和精力——时间和精力更应该被用于项目本身。

由于工序是团队自建的,它也应该属于那个团队。这种团队独有工序的方法极易模仿。很容易理解,连幼儿园老师都在教育学生制定规则,难道那么多公司都认为他们的员工还没有一般幼童负责任或聪明吗?

即使在微软,有的部分也需要统一。所有服务项目,诸如邮件、电话和半导体等,都由一个中心部门负责。当然,这些服务项目中每一项都能交由外部合同商而非内部员工承担,微软现在正是如此。

另外,当公司面向公众时,应该以一个单个组织的面貌出现,公众没有兴趣指认谁是微软内部的联系人。因此像公共关系、产品支持、用户服务之类的部门应向全球化发展,而广告代理则应只有一个,以确保面向大众的广告设计风格一致,使微软向世界展现统一的画面。

这里有一个明显的优点,就是把事情也搞得尽可能地细碎了。正如先前谈过的,开发小组的职能独立,营销计划由各个项目自行创意。

总的指导原则是:无论何时,只要有可能,工作就应保持在项目层次。使每个项目像自治小组一样工作,公司就仍能保持强有力的所有权。

实际上,在美国经济生活中,所有的工作创意、技术革新和超常生产率都来自或被发现于小公司。也许是由于美国所特有的独立精神或大公司惯常的官僚习气,使得生产率的提高总是在小公司里。

这有助于解释微软何以能够以不可思议的增长率不断发展。在想象中,只有小公司能以这种比率增长,所有人都在等待微软长成一家大公司。但如果微软继续以小公司方式进行内部运作的话,它就还能以小公司比率继续增长,也就是它能够保持现有比率不减弱。

如果微软只是基于强大的财政储蓄和营销实力集合许多小公司就已能够确保成功不断了,那事实还不止这些。

比尔和其他高级执行官对全公司范围内发生的事件明察秋毫,任何一个项目的产生和被砍掉无不伴随着比尔的积极参与。因此,每一个小组在控制项目命运的同时,也置身于一项雄伟的战略性计划之中。并非说所有项目都要适合于全局计划,许多项目的发生只是由于它们也许能够通向让人感兴趣的领域。当然这种项目离公司战略目标越远,被批准的可能性就越小,对完成计划就越关键,比尔和其他的高级执行官也就会越关注。

微软员工也很注意其他小组在做什么。一旦他们看到别处有什么好主意,就会抓过来自己用。另外,微软员工不会羞于吹嘘自己的成功,他们会不拘小节地通过电子邮件、白纸或者即兴演说向别人传达本小组运作良好的方面。有时,某小组负责人会被邀请向其他几个小组负责人介绍他们的新工序。通过即兴演讲及随后的问答,其他小组负责人就会清楚地了解新工序及其运作。

在某个重大问题影响到许多小组的时候,微软就召集各小组代表共同讨论解决方案。这些代表通常是些在公司里备受尊敬的人物,他们会提出建议和解决方案。事实上大半由于他们的声望,公司所有管理人员都会仔细考虑他们的推荐建议。仅凭这种方式,来自不同小组的许多新想法会自动涌现。

例如说,微软办公系统首次获得成功时,微软所有的应用软件都还拥有各自不同的用户界面。所有项目小组都认识到有必要在用户界面上采取统一的标准,于是专门成立了一个小组,负责推敲出新的统一的用户界面。来自外部的惟一影响是高级管理者坚持要求各小组达成一致意见。

2.攻其不备

打其虚弱是商家惯用的致胜方法。微软公司创立之后,它一面开发自己的软件,另一方面也收购其他公司的软件,其中收买DOS软件系统是它最成功的一次举动,为其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定的基础。但在收购保密方面却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尔·盖茨认为,首先是基尔代尔的公司违反了没有公开宣布的协议。这个协议规定,微软公司要固定搞语言,而数据研究公司固定搞操作系统。然而,却是基尔代尔自己,早就违反了这个协议。

但事实早已证明这个协议的使命已经结束,比尔·盖茨在搞DOS,如果基尔代尔也插手BASIC,那就等于插手到比尔·盖茨的要害处。尽管CP/M-86没有按时间完成,但基尔代尔还是不准备承认失败。他知道微软公司的DOS交易,也见过86-DOS,他和律师格里·戴维斯对IBM指出,微软公司有侵权行为,因为微软的DOS和CP/M有许多相似的地方,可能超越了合法的界限。在这种情况下,数字研究公司这略带法律行为的暗示,吸引了不爱打官司的IBM的视线。

然而,基尔代尔并没有起诉这个庞大公司的意思。他只想将CP/M-86提供给IBM的个人电脑,而且IBM的负责人埃斯特里奇也允许了这笔交易。比尔·盖茨也很快就发现,自己是在和一个他认为已经消失的竞争者分享IBM机器。微软公司的态度变得强硬起来,他指责IBM损害了他们公司的利益。

6月25日,保罗·艾伦采取了第一步行动,彻底获得西雅图电脑公司的86-DOS。在给罗德·布洛克的信中,艾伦提出以三万美元购买86-DOS所有的版权,加上负责许可微软的8086大汇编程序和联结器。

布洛克建议把所有版权卖给微软公司,版权费共为十五万美元,加上许可微软语言的权力作为折扣,微软公司将得到对所有硬件制造商的独家许可86-DOS的权力。经协商,比尔·盖茨和鲍默尔、艾伦基本同意花十五万美元,但具体意见有些不一样。比尔认为,救生艇伙伴公司在整个事情上办不了那么漂亮,并且他还夸张地说十五万美元会使公司破产。

保罗认为五万美元左右就可成交,但比尔·盖茨坚持这个交易的原则是彻底购买,不仅仅是个许可。他提醒保罗记住罗伯茨的例子,因为一个不完整的协议,会发生许多冲突。比尔·盖茨强调说,更好、更利索的方式就是彻底的拥有整个产品。

比尔·盖茨知道必须很快结束这一交易,否则会让布洛克明白一切,就不知会达到一个什么样的价钱。

鲍默尔亲自将文件送交西雅图电脑公司的办公室,匆匆完成了交易。比尔·盖茨一直催促他快些、快些。他们知道,IBM个人电脑和MS-DOS,而不是86-DOS,将在7月底的一个什么时间突然宣布。比尔·盖茨想让协议在被IBMPC宣布之前签署完毕。

7月20日终于签署了最后的协议,以五万美元的补充付款,将86-DOS完全卖给了微软公司,这比原定的价钱便宜了很多。同时,西雅图电脑公司保证它的系统是自己独有的,如果日后微软公司因为这个DOS侵犯了谁的版权,西雅图电脑公司将用这笔交易额作为赔款。

当然,作为交换,西雅图电脑公司也得到了免费版权许可,即允许它对硬件生产商许可软件使用,而且它还可以得到一个微软公司提供的多用途DOS改进与加强版的制作,费用仅是开发费用的一半,另一半由微软公司负责,还能以大约当时一半的价格得到微软语言许可。

布洛克感到这个办法很合理,他做硬件贸易,现在可以让出自己的操作系统了,他还看到自己将拥有很大的胜过任何其他硬件制造商的优势,因为不必为许可付钱。他对微软语言的交易,意味他能够给那些语言定价。

这是微软公司的最廉价的购入,也是世界上最便宜的交易,花了总共七万五千美元。第一个协议两万五千美元,第二个协议五万美元,微软公司就拥有了全部的DOS。比尔以如此的低价拥有全部的DOS系统,不仅为其与IBM公司的合作奠定了基础,也为其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微软公司能够壮大到如此的规模,是同比尔·盖茨善于抓住机会的胆略与勇气分不开的。在其每一次遇到机遇时,总能死死抓住,直到把机会变成壮大自己的现实才罢手。在同国际商机公司的合作上更能够体现这一点。

为了及时联系,微软公司还设立了一套电子通讯装备,通过它了解在帕卡拉顿和西雅图的电脑交换情况,通讯内容来来往往瞬息可达。盖茨本人也常到帕卡拉顿去。设计工作的时间安排得非常紧,软件必须在1981年3月底之前设计完毕。国际商机公司设计小组的领导不断地将时间安排表给比尔·盖茨看。“所有的安排表实际上表明,我们还没有动手就晚了3个月了。”盖茨说。

合同的第一项定货是操作系统。由于所有的语言都要能适用于这一操作系统,所以程序编制人员就得了解工作中的技术细节。盖茨雇用了蒂姆。帕特森来协助设计操作系统。盖茨负责将原为老型阿尔塔机设计的微型软件公司的BASIC软件,改进为能用于国际商机个人电脑上的软件。盖茨和保罗·艾伦及另一名微型软件公司的人员一起从事这项工作。微型软件公司的其他程序编制人员也为各种语言转换的工作忙得不可开交。

在与国际商机公司正式签订合同之前,盖茨、艾伦对能否完成这么巨大的工作而忧心忡忡,但最终还是决定冒险以求一搏,盖茨无时无刻不感到来自国际商机公司的压力。在这以前,盖茨通常是回家与父母一道共进晚餐,但有一天,他对母亲说:“妈妈,你有可能将近半年见不到我的面了。”盖茨整天呆在房间里忙于工作,几乎达到足不出户的地步,除了飞往佛罗里达外。

盖茨同国际商机的同事经常商讨电脑的设计工作。盖茨指出,苹果电脑的开放型设计为其取得成功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由于微型软件公司的惟一硬件产品——软件卡是该公司的王牌产品,因而盖茨对设计公开性的好处很有体会。由于埃斯特里奇本人有一台苹果Ⅱ型电脑,所以从一开始就倾向于公开性设计。在盖茨的敦促下,国际商机公司一反以往的设计规格保密的做法,对首次生产的个人电脑采用了开放型系统的设计。

商机公司正在精心换掉自制的礼服而穿上业余电脑迷与平庸之辈们批量生产的“服装”。这具有革命性的举措是盖茨的杰作。这一点从根本上让国际商机公司改变了自尊自大的姿态,而且令它在个人电脑领域独霸一时。

盖茨放弃了微型软件公司与数字研究公司一度存在的相互依存的关系,便潜心研究,设法使MS-DOS成为整个电脑行业所使用的操作系统。他极力主张在操作系统的设计上也采用开放型。他列举的理由是很有说服力的:如果人们知道了操作系统的技术细节,便能够很容易为其设计软件,艾伦也赞同这种看法。

尽管完成软件设计压力非常大,但盖茨对自己和自己公司的能力却信心十足,因为公司并不缺乏程序编制方面的天才。但不知国际商机公司何时宣布制成这种电脑,还有就是商机公司会不会放弃这项计划呢?可是盖茨知道,国际商机公司进行着的众多技术项目的研究中,只有极少项目最终能搞到底。

盖茨感到压力很大,要取消这项研究使他心神不定。

自取得了帕特森的SCP-DOS之后,盖茨的首要问题就是让它能够在IBM提供的样机上运行。这个任务将由奥尼尔完成,这意味着假如帕特森的东西与IBM的样机不能合作,其他人的改进工作将成为无米之炊。奥尼尔倒是不错的棒小伙儿,立下军令状之后,整个年度都泡在机房里,甚至圣诞节也没有回家,终于不辱使命。但是,此时的比尔·盖茨并不忧心于技术,而是法律。

自从艾伦对西雅图电脑制造公司说过有一家大公司将通过他们购买操作系统之后,微软取得了SCP-DOS的使用权,这对西雅图公司并非一件坏生意,因为西雅图公司还可以将这种操作系统转让给其它客户。因为这是一种不排他的转让。帕特森与卡洛克对此协议没有异议,而且觉得值得签。这下,一块石头落地了,轮到盖茨欣喜若狂了。他并没有走出他的办公室来见卡洛克,而是等着艾伦将协议送过来,隔着窗帘他可以看见被他玩弄于股掌之中的可怜人,他们还自以为捡了个大便宜!从此,微软有了自己的操作系统,决定性的一步就这样迈开了。

3.迅速地建立起市场霸权

比尔·盖茨真可谓是一个商业奇才,他白手起家、在短短的二十多年内创造个人财产达360亿美元。

然而,今天拥有好几个“世界之最”和“世界第一”的比尔·盖茨,并不为此而停止不前、安于享乐,而是富而思进、奋斗不已,因为世界总是瞬息万变的,为赶上时代他仍在拼搏,为在以后的竞争中再争得第一。

大多数企业被掌握在重安全甚于重征服的人手中。安全需求是只要获取合理利润就可以,因此对大多数管理者而言,获取合理利润是至关重要的。

获利越多安全性越强,大多数管理者都重视不断提高利润,但并没有达到特别重视的程度。他们认为,不值得用已获取的合理利润去冒险争取更多的利润,因为这样就威胁到了安全——安全不能作为赌注。

然而,微软则不属于这种公司。对微软来说,以利润为代价增加市场份额非常值得。毕竟,失去利润仅仅是威胁到了安全,而市场份额却会鲜明地显示出谁是最后的赢家。微软的员工具有高度的进取心和紧迫感,凡事认真求全,由此驱动征服需求。他们想要做到这些,不仅要比竞争对手做得好,还要通过把对手打垮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