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中国古代百名女杰
2344000000052

第52章 慈悲为怀 明哲保身的女僧——永泰公主

北魏到了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在政治、经济、百姓婚姻、衣食习惯等方面,都进一步汉化,鲜卑文化和汉文化融为一体。信仰也近乎一致,以佛教为主。

佛教自东汉初年传入中国后,迅速发展,信徒分布广泛,几乎各行各业、各个阶层,都有为传播佛教而出家为僧的人。到了南北朝时,这种风气依然盛行,但皇室子女,肯于放弃荣华富贵生活,出家为僧(尼)的却是凤毛麟角。

公元500年继孝文帝为帝的是宣武帝元恪,封高氏为皇后,胡充华为妃。胡妃生儿子元诩,女儿永泰。后元诩立为太子,永泰封为公主。

永泰公主生性善良,主持公道,与左右婢女不分尊卑,友好如姊妹。生活在宫中,一是有条件接受良好教育,二是耳濡目染复杂尖锐的权力之争。她父亲宣武帝于延昌四年(515)死后,十二岁的太子元诩继承皇位,即孝明帝。

与前朝幼帝一样,孝明小皇帝无力临朝承制,便由皇太后代为理政,此事已尊高皇后为皇太后,胡充华为皇太妃。但因为胡太妃是孝明帝元诩的生母,她人又极其狂傲霸道,两眼紧盯着王位,恨不得把小皇帝和高太后都一起打入冷宫,幽禁起来,自己独揽朝政。所以,便事事掣肘高太后,处处为她设置障碍。还经常编造她的谎言、极力诋毁她的人品。高太后为人软弱厚道,从不与之计较,艰难地辅助小皇帝两个多月后,便主动推辞掉太后尊号,离开宫廷,出俗为尼。这下可乐坏了胡太妃,很快就逼迫小皇帝封她为皇太后,御太后服饰,临朝理政。大权在手后她横行霸道、为所欲为。夺了高太后的位子,又担心自己的儿子——小皇帝长大以后夺回皇权,便又阴谋对儿子毒下手。她的亲生女儿永泰公主亲眼目睹了宫廷中为了权利的尔虞我诈、明争暗斗,特别是自己的母亲对权利的贪婪、对高太后的无情、对亲生儿子帝位的虎视眈眈,十分反感。一天,她趁母亲的心情平顺,对她也很亲和,便对母亲说:“母亲,高太后是个好人,她出俗为尼,是出于无奈,哥哥(指皇帝元诩)也希望她还俗回宫,别再继续过那种整天伴着‘青灯黄卷’的清苦生后。母亲您就下诏让她回来吧。”胡太后没等女儿说完,早已火冒三丈,怒气冲天了。女儿的话音刚落,她便厉声骂道:“你的胆子也太大了,竟敢私下与元诩密谋逼我下诏,这是叛逆,我可以定罪杀了你们的。姓高的女人是个好人,那我哪?我胡太后就是坏人吗。你别以为自己是长公主了,便可以为所欲为,没有人给你那种权力。你不是可怜姓高的女人在寺院中的生活清苦吗,那你就去陪伴她好了。昔日的皇太后和当今的长公主厮守在一起,满可以赞之为‘惺惺相惜’了,这是多么光彩啊,你去吧。”说完,手指着她。

永泰公主万万没有想到母亲对自己会如此蛮横、冷酷,她伤心了,眼泪无声地流了出来。胡太后见了女儿那无助的样子,非但没有收敛嚣张气焰,反而露骨、绝情地说:“在权力面前,我永远坚持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你这样与我离心离德,最好不要让我经常见到你,你真的应当去个清净地方了。”

才只有十七八岁的永泰公主,见母亲真的要赶自己出宫,反而冷静了下来,不再伤心和流泪。开始认真考虑自己的出路。

一个在宫廷里长大的女孩子,能够去哪里呢,她反复思考着,出宫为尼或许是唯一的选择。

北魏在接受汉化的同时,也在接受者盛行的佛教经典和教义。永泰公主因为自己生性善良,对佛法的大慈大悲、普渡众生,由衷赞赏。与其在宫中过着这种没有母女亲情、没有相互信任和关怀的生活,倒不如真的离开这个是非之地,找个清净地方修炼自己、救赎苦难中的众生。于是,她于孝明帝正光二年(公元521年)走出了宫闱,进了嵩山密林深处一座寺院里。她行前没有与母亲告别,却去见了哥哥元诩皇帝。

兄妹两人年龄仿佛,自幼友善。孝明帝对母亲的种种做法也很不满意,听完妹妹的诉说后,沉默了一会儿,缓缓说:“既然已经决定,那就去吧,寺院的生活虽然不如宫掖里富贵,但也不会有冻饿之馁。父皇曾在嵩山建有离宫,为的是暑热之时到那里休闲静养;现在你离宫而去,我则要在那里修建寺院,由宫廷供你生活所需,派几个丫鬟侍奉你的生活,让你安心在那里修行。”永泰公主谢过哥哥的皇恩之后,转身离去。

孝明帝没有食言,妹妹走后不久,他就和胡太后说:“母后,永泰公主到嵩山进寺为尼了,那个寺院狭窄陈旧,没有合适的‘禅房’,且与男僧同住一寺。我决定立即为她另建一座以永泰公主命名的寺院,规模要宏大、工程要精细、修饰要讲究、设备要齐全。先祖孝文帝曾于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为了给来自印度的高僧跋陀禅师提供方便,曾建有少林寺,为坐西朝东;而将要建立的永泰公主寺,就建立在它的对面,坐东朝西。右为高僧名刹,左为公主贵寺,相映生辉,将为北魏王朝留下千古佳话。”胡太后从心眼里不同意此举,但她觉得皇帝说话的口气坚定、态度严肃、计划详细,似乎没有商量余地。再者说,专门修建以永泰公主命名的女僧寺院,她就永远不用想还俗回宫了,这也正好遂了她的心意,所以,很痛快地表示同意。

中国第一座女僧寺院——嵩山永泰寺,很快建成了。它的建筑规模和工程质量均如孝明帝所承诺。从现存建筑仍可看出1500年前初建时的宏伟和辉煌。寺内共有一门五殿一楼,座座红砖绿瓦,铁马金枪,工艺精美、古朴大方;院外山峦叠翠,院内松柏参天。到处洋溢着清心寡欲之气氛,使人觉得这里真的是一方净土,流连忘返。

永泰女僧住进这里以后,专心法事,心无旁骛。与随侍的丫鬟婢女平等相处,姐妹相称。宫中供给的钱粮财物,她们节俭所用,将多余部分赈济附近贫苦百姓。

永泰女僧治寺有方,以严明自律影响和教育其他女僧和用人,与人和睦相处,不奢不妄,专心佛经法事,志在普渡众生。所以,嵩山地区的广大僧俗,对永泰公主都十分爱戴和尊敬。

嵩山为我国著名“五岳”之一,它地处河南登封市西北,因这里群山起伏,林木茂盛、溪水环绕、景色清新,为当今旅游胜地和佛教文化渊源。享有上院、下院之称的少林寺和永泰寺,是我国最早确定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根据永泰寺特殊的文化背景,还成立了永泰女子武林学校,以弘扬国粹,向世界展示永泰寺的正道佛法,而永泰公主的正直、博爱,嫉恶如仇等可贵品德也足以为后人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