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重达二百多吨的石头能被风吹得颤颤巍巍,左摇右摆吗?你也许不会相信,但在福建的东风岛,就有这样神奇的现象。
东山岛,位于福建省东南部,风光旖旎,东山岛的闻名,除了美丽的热带海滨风光外,还因为岛上有一块天造地设的奇石——风动石,自古以来名扬中外,被誉为“天下第一奇石”,多少风流名士曾在这里题词。
风动石,高4.73米,宽4.57米,长4.69米,重200多吨,形似一只硕大的雄兔,斜立于一块卧地磐石上,两块石头互相接触的面积仅有数寸见方,与风动石巨大的身躯相比,可谓是针尖大小,几无立足之地。神奇之处也就在于此,如果仅仅停留于此,风动石就毫无特色可言。兀自屹立的奇石怪峰屡见不鲜,其形状之俊秀,地势之险峻,皆不输于风动石,那风动石究竟为什么会被称为“天下第一奇石”呢?
每当海风从浩瀚的大海吹来的时候,强劲的气流使得风动石微微晃动,令人看了觉得岌岌可危,滚落下去就是一瞬间的事情,可是亿万年间却始终安然无恙。风一旦停止,巨石也随之平稳如初。
风动石不仅在风的吹拂下可以摇晃,而且人力也能使其晃动。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探奇访胜的游人,或合力以双手推之,或以两足蹬之,都只能使它摇摇晃晃却不至了翻倒。如果找来瓦片垫在石头底下,当然并不是每个地方都可以,选择一个适当的位置,只要轻轻一推,风动石就会晃动起来,摇动的幅度、轨迹清晰可见。有时,来到这里的游客兴致勃勃地仰卧地上,用双腿蹬住风动石,一用力,只见偌大的奇石前后晃动,颠簸不止。
风动石虽然摇摇欲坠,却在地震中安如泰山。1918 年2 月13 日,东山岛发生了一次7.5 级的地震,岛上的山石纷纷滚落下来,风动石却不动如山,安然无恙,十分神奇。除了地震,风动石在军舰面前也不逊色,日寇侵华时,曾用钢绳套住巨石,开动军舰,企图把它拉倒,然而也是枉费心机,正如明朝程朝京所咏叹的那样,“万夫欲举移不动,天风撼之动不休”。
这块奇石是怎样形成的呢?有人猜想它是外星人抛下的石玩,让地球上的人类开开眼界。也有人说这是造山运动的杰作,之所以摇而不倒,是因为重心低和相贴面小的缘故。但是,石大底小,摇摇晃晃,重心偏低而又不断转移,何低之有?况且接触面小,更容易放置不稳。这些说法不过是猜疑而已,缺乏科学论证。
风动石历经沧桑,依然斜立如故,留给世人一个难解的谜。
浮在水面的“浮石”
在我国东南沿海一带,时常会看到一种漂浮在海面上呈褐色、黄色、乳白色或玻璃光泽的浮石,渔民们称它为“佛石”。他们认为石沉大海乃天经地义之事,而石浮海面纯系佛力所托。每当渔民在海面上遇到浮石,就会小心翼翼地拾起来,将它“请”到船上早已设好的“神台”上供奉起来。渔船远航之前,他们总要到浮石前祈祷一番,而海上幸运的脱险者总要加倍渲染“佛石”的力量。
居住在非洲尼日尔河沿岸的渔民们,经常采用一种小型灵便的棕红色渔船进行捕鱼。但是这种渔船既不是用木头制作的,也不是用铁皮做成的,而是用一块块奇特的棕红色石头拼接起来的。
这些石头怎么能不沉入水中,还能够载人呢?这种神奇的石头又是怎么颠覆了我们习以为常的知识呢?我们都知道“石沉大海”这个成语,意思是说像石头那般掉到大海里,很快沉入海底,比喻毫无消息或不见踪影,原来世界上居然有浮在水面的石头,看来不能千篇一律地说“石沉大海”了。
古代人面对如此奇特的事物,总是无法看清楚隐藏在背后的科学道理,就会认为是鬼神捣的鬼,加以供奉祭祀,或者显得有些不知所措。其实这些疑问在今天看来,并不神秘。
一般的石头密度比水大,根据基础物理学原理,如果把普通的石头扔到水里,由于它在水中所受的浮力小于其重力,就会迅速下沉。这是人们众所周知的,也就有了“石沉大海”这一涉及岩石学的成语。然而,石头的种类很多,有一种石头与众不同,称为浮石,是火山岩。石头上遍布气泡,而且比重很小,能浮于水面,故得此名。若把浮石扔到水里,不仅不会下沉,而且会像一般木头那样浮在水面。这是因为在火山喷发时,火山灰和岩浆在喷向空中的同时还放出大量气体。这些气体像人吹肥皂泡那样向高温的糊状岩浆里吹,形成许许多多的小气泡,使其比重大大减小。当这种岩浆落到地面并降温凝固后,就形成了浮石。把它扔到海里,自然不会出现“石沉大海”的现象。
浮石内部基本上是气泡,大大小小的气泡占到浮石的78%之多,宛如现代的泡沫塑料一般。“佛石”之所以能漂浮于海面,当然不是“佛力”所托的缘故。尼日尔河上的石头船也是基于这样的原理,浮石浮力很大而不会下沉,加上本身比重很轻,还有坚实耐用的特点,所以当地人都用它作为造船的材料,用以载人运货。完整的大浮石被凿成“独木舟”,小块的浮石用缆扎成石排。如果不仔细观察,还真看不出这种渔船是用石头制作的。
不看不知道,一看真奇妙,现代科学让我们看清了世界,看清了奥秘。
石头也会生蛋
山崖会不停地生出石蛋来,这事情说来谁也不信,可是在贵州就有这么一处峭壁,每隔三十年就会自动掉落出一些石蛋,而且形状特别像恐龙蛋,纹理、大小、颜色都和恐龙蛋化石十分神似,这是怎么一回事?天下之大,无奇不有,究竟是谁赐予山崖神秘力量,巍巍陡崖里又藏着怎样的千年之谜呢?
在我国贵州省三都县有个叫姑鲁寨的水族村,每户人家门前都有几个圆滑的石蛋,这些石蛋大小不一,非常沉重,小的也有几十公斤,大的有上百公斤。这些石蛋是从何而来,为什么村民都把它当做“宝贝”呢?原来,村中登赶山上有个会生石蛋的石壁——产蛋崖。在靠近溪边的一壁上,平整的岩壁三三两两地排列着向外突出的圆溜光滑的石蛋。大大小小的几十个石蛋布满了整个悬岩,就像一排母鸡按先后顺序生蛋一样,有的刚刚露头,有的已经生出了一半,有的已经发育成熟,眼看就要与山体分离。石蛋为青赤色,表面有如水断面般的纹路,纹理清晰。最后石蛋会自己脱落下来,滚落到河滩上,经河水的冲洗和河中碎石的碰撞与摩擦,越发显得光滑圆润。据当地村民讲,一只石蛋要经过三十年左右才能出生,所以能亲眼看到石蛋降生是吉祥有福的福兆。
这些石蛋,大多是圆形或椭圆形,颜色中带一些淡黄,很像恐龙蛋,无论从形状还是从大小上看,石蛋和恐龙蛋化石都很相似;虽然没有恐龙蛋化石的蛋壳结构,但石蛋的纹路和恐龙蛋化石因长期风化形成的纹理也极为相似。如果这些石蛋果真是恐龙蛋的话,那问题就出现了:恐龙最早出现在中生代,侏罗纪时种类和数量最多。三都这个地方是5亿年前的古生代的寒武纪时形成的岩层,恐龙蛋怎么可能先于恐龙而出现在寒武纪地层里呢?经过专家的调查,这些石蛋极有可能不是恐龙蛋化石。因为恐龙蛋通常是有“蛋壳”的,但这些石蛋没有“蛋壳”,内部的结构比较均匀,不具备恐龙蛋的基本特征。那么,它们到底是什么?外形又为何呈规则的蛋状?石蛋又是怎样形成的呢?
慕名而来的许多游客对此大惑不解,啧啧称奇,有的外国游客为了弄清石蛋里面到底有什么东西,还特地敲开看个究竟,但最终也没有找到答案。对于岩石生蛋这一奇观,地质学家们考察后做出了不同的分析。香港大学地球科学系陈龙生先生认为,因此处山岩处在“下泥盆纪”地质层上,它的形成已有四五亿年,在岩石最初的形成阶段和此后的挤压中,由于原始成分的差异和形状的不同,在地质运动中逐渐产生了石蛋;又有的地质学家分析认为,这一现象可能是沉积礁石透镜状的岩石,由于与周围岩石不同,经过亿年的沧桑风雨,它们相继脱离原岩石而产生;还有的地质学家与生物学家通过对石蛋外表纹路的分析认为,可能是由于岩石中含矿物质的差异在地壳中受地热形成一种结晶体,在地热运动中逐渐脱离原岩石;贵州的地质学家认为,当地在久远的年代是汪洋大海,有些物质在压力的作用下被挤压成球状,当沧海变桑田后,由于球体的密度与其周围物质的密度不同,周围的岩石风化较快,球体失去依托,于是脱壳而出,形成了“石蛋”。他们的分析均有道理,但至今没有一个成为科学的最后论断。
2005年,贵州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的总工程师王尚彦博士,解开了这个谜题。王尚彦采集了产蛋崖上的岩石样本及周边类似的岩石样本,并广泛勘查了三都县附近的岩层。通过分析测定,他发现产蛋崖的石壁是由一种泥岩构成,而石蛋则是一种极为常见的灰岩成分。经过对岩石特性的充分测定和反复实验,王尚彦告诉人们,在距今5亿年前,当时贵州三都地区是一片深海海底。一些游离在深海软泥中的碳酸钙分子在特定的物理化学作用下逐渐凝聚成坚硬的结核。同时,上层沉积物的不断压实,使软泥和结核都变成了深埋海底的岩石,软泥成了泥岩,而结核成了石蛋。再经过亿万年的地质运动,它们最后露出地面。当石蛋形成并露出地面后。在漫长的时光中逐渐风化,但由泥岩构成的崖壁的风化速度要比由结核形成的石蛋的风化速度快30年,因此每隔30年,当外部的泥岩层层风化、完全剥落后,石蛋就慢慢露了出来,并在重力的作用下自动落下山崖——这就是产蛋崖千年石生蛋的秘密所在。
虽然产蛋崖的神秘面纱被揭开了,但这种神奇的地质现象仍然吸引了大量的中外游客前去参观,如果有机会,你也一定要去看一看,亲眼看看这些历经沧海桑田的石头。
“白发石”的身世传奇
电影《白发魔女》里练霓裳满头白发随风飘飘的情景成为中国观众记忆里一道熟悉的画面,可是你能想象一颗普通的鹅卵石上居然长出一头飘逸的“白发”吗?这颗鹅卵石究竟是植物,还是动物,又或者只是人工伪造的普通石头呢?这块石头隐藏了什么样的奥秘?二十年来,奇石的主人东奔西走,希望揭开“白发魔女”的身世之谜,收藏家啧啧称奇、爱不释手,也难倒了不少科学家……
“白发魔石”
田恩宏,辽宁本溪人,业余爱好就是收集石头,家中收藏了一屋子的奇石、怪石,爱石成痴在当地都出了名,当地人都称他为“石痴”。田恩宏每到一处就到当地的古玩市场上逛一圈,见到中意的石头田恩宏宁可肚子挨饿也要掏空身上的钱把石头买下来。1987年,好像命中注定一般,田恩宏到青岛出差时看见了一块非常独特的石头,这块石头正是前文提到的“白发石”。他几乎是对“白发石”一见钟情了,当下就掏钱买了下来。
田恩宏回忆到,当时第一眼看到这块石头,就震惊于石头上居然长满了像人的头发一般的白色丝状物,他意识到这块石头绝不简单。除了外形有些奇特之外,“生发石”与普通鹅卵石并无两样,通体呈乳白色,高约二十厘米,直径约十五厘米,形状宛若人的头部。“生发石”的奇特之处在于,石头的一面生有“白发”,数量有上千根之多。远远望去,白色“须丝”俨然一头飘逸的长发,加上形状酷似人头,乍看之下,和“白发魔女”没什么两样。这些须丝虽像头发,却是中空的,可以明显地看到一个细孔,长度从5厘米~10厘米不等,比人的头发略粗一些。
兴冲冲地把“白发石”带回家中,田恩宏带着它遍访专家,却始终没有人能够弄明白这块石头究竟是什么东西,一个不解之谜更是困扰了田恩宏许多年—— 石头上为什么会长出头发呢?而在最初两年里,这些“白头发”像是长在人身上似的,竟然还在不断地变长。通过两年内的照片比对,可以很清楚地看到“白头发”确实变得长了一些,粗度也有所变化。这又是怎么回事?难道这块石头是活的吗,这个有生命力的“怪物”究竟是动物、植物还是别的什么生物呢,或许是某种不为人知的外星生物?田恩宏刨根问底,希望能够遇到有识之士为他答疑解惑。他走访过不少奇石收藏家,也到过一些科研单位,连续几年在展览中蝉联金奖,石头的名气越来越大,可是“生发石”的身世之谜却始终没能破解。
“身世之谜”终被解
事情在将“生发石”送到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进行鉴定之后开始有了转机。“生发石”让研究人员大呼神奇,却也无能为力。不过73岁的老专家、中科院院士魏江春却提供了一条线索,他怀疑,“生发石”的发须可能是某种海洋生物,建议将“生发石”送到中科院海洋研究所。
带着最后一丝希望,田恩宏把“生发石”带到了位于青岛的中科院海洋研究所,最终破解了这个困扰田恩宏许久的难题。
一开始的时候,海洋所的专家们推测它是一种海洋植物,特别是在最初的两年之后“白发石”的须丝不再生长让研究人员相信这是海洋藻类植物,生命力十分旺盛,能够在两年的时间里离开海水继续生存。但长期从事海藻系统分类与研究工作的专家否定了这种猜测,因为通过把“发须”浸泡在盐酸中发现,发须中不含钙质。
难道“生发石”竟然是一种动物?排除了是海洋植物的推测,“生发石”被初步认定是一种生活在潮间带的海洋生物,是海洋生物附着在石块上后慢慢生长逐渐形成的,并由于某种原因被转移至浅海生活所致,而非石头长出的“头发”。专家们通过对“生发石”进行仔细观察后进一步推断,以它这种生活方式和生长状态,不可能是其他动物,“生发石”的发须应该是无脊椎动物中比较高等的一种——头盘虫,属于半索动物门。
头盘虫最基本的构造是,虫体附着在石头或者贝壳上面,然后虫体的分泌物逐渐形成一根细细的管子,虫体头部的构造像个圆盘子,所以叫头盘虫。那么,这块“生发石”到底是不是海洋动物头盘虫呢?这种头盘虫又是属于哪一种呢?问题接踵而至,需要科学家们更加深入地探索下去。
通过在解剖镜下面对“生发石”的发须进行观察发现,这种头盘虫的管和其他18种头盘虫都不一样,比较特殊。难道这是一种新的头盘虫?
经过长达两个月的对比检测,“生发石”的身世之谜终于揭开了,科学家鉴定其为半索动物门羽鳃纲头盘虫属的一个新种,定名为多板直管头盘虫。
从无脊椎动物是怎么进化到脊椎动物一直都是科学界没有解决的问题。半索动物是介于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之间的动物类群,它的研究对整个动物界的进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比如,无脊椎动物没有脊椎,整个身体结构和脊椎动物都有很大的差别,无脊椎动物的神经都在腹部,而包括人在内的脊椎动物都有一根脊椎在背后。从体型上来看,是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但这个转变究竟是怎么发生的,一直还是个谜。
哥斯达黎加石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