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在70年代曾发生过多次地震,科学工作者们调查了地震前植物出现的一些异常现象。根据这些材料记录,我们发现有些植物会在地震前夕出现一些异常反应。1976年8月16日四川松潘地区发生7.2级地震,震前附近的平武县境内的桐树枝条枯萎,玉兰再次开花,箭竹大面积开花枯死,几乎使大熊猫遭到灭顶之灾;1976年7月唐山发生大地震,震前那里出现了竹子开花,柳树枝条几乎全部枯死,一些果树结果后又再度开花等不正常现象;1976年2月初,辽宁海城发生一次强烈地震,在震前的两个月,那里的一些杏树提前开了花;1972年长江口地区发生4.2级地震,震前附近地方的山芋藤突然开花;1970年宁夏西吉发生5.1级地震,震前一个月,距震中60公里的隆德县在初冬时节蒲公英就提前开了花。这些植物的异常现象似乎就预示着即将有大地震的到来,果然,地震也就跟着发生了。
日本是一个地震多发的国家,日本的科学家研究发现,含羞草等植物可以用来预测预报地震。在正常情况下,含羞草的叶子在白天是张开的,到了夜晚就会闭合。如果含羞草叶片出现白天闭合,夜晚张开的反常现象,那就是发生地震的先兆。比如,1938年1月11日上午7时,一些地区的含羞草叶子开始张开,但是到了10时,叶子突然全部闭合了,果然在13日就发生了强烈地震。还有一次是在1976年,当时日本地震俱乐部的成员,曾多次观察到含羞草叶子出现反常的闭合现象,结果随后都发生了地震。另外,在印度还有一种叫甘蓝的植物,如果它出现生长新芽的现象,就是发生地震的预兆。由于这些植物具有预测预报地震的奇特本领,所以人们称它们为地震的“监测器”。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得这些植物会在地震前夕出现这些异常现象呢?一些科学家认为,地震在孕育的过程中,由于地球深处的巨大压力,就在石英石中造成强大的电压,于是也就产生了电流,植物根系受到地层中电流的刺激,就会在体内出现相应的电位变化。例如,日本科学家用高灵敏度的记录仪对合欢的生物电位进行长期测定,并认真分析了记录下来的电位变化,发现这种植物能感知
震前的电流刺激,出现显著的电位变化和较强的电流。比如,1978年6月10日和11日,连续两天测得合欢出现异常强大的电流,果然当地在11日下午发生了7.4级的地震,余震持续10多天,合欢的电流也随之慢慢变小。
其实,植物不仅仅能够监测地震,而且还可以把地震情况记录下来。美国科学家哥尔顿·杰可比发现,树木的年轮具有记录地震的作用。他在阿拉斯加州的某地发现松树的年轮长得很不规则,相互挤在一起,于是他就去查阅相关的资料,果然发现1899年这里曾发生过大地震,并且震后还发生了地面上升的情况。杰可比认为,由于发生地震后,树木的生长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从而影响了树木的生长。比如,地面上升或下降,能改变地下水对树木的供应;地面的裂口会损坏树根,从而影响树木对水分和养料的吸收。这些环境变化,都会在树木的年轮上留下痕迹。因此,经历过地下断层活动期的树木,在它的年轮上都会记录下当时地震的有关情况,为人类研究地震、预测地震,提供了有益的资料和数据。
虽然现在人们对植物能预测地震的研究还刚刚开始,但科学家预言,随着研究工作的逐步深入,再结合其他的科学手段,利用植物这个天然的地震“监测器”,肯定会对地震预报工作有很大的积极意义。
植物中的昆虫猎手
在自然界里,我们经常看到动物吃植物的现象。常见的有牛、羊等啃食青草,小鸟寻找植物种子充饥,蚕吃桑叶,公园里可爱的大熊猫吃竹子,当然,还有菜青虫把菜叶咬得千疮百孔,非洲大草原上的长颈鹿伸着脖子吃树叶等。但是,也不能忽略了世界上还有“吃”动物的植物,就像食草动物一样,它们就叫食虫植物。其实,食虫植物在地球上分布还是挺广的,主要是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其他地方就很少了。据有关统计,全世界共有食虫植物500种左右,而在我国也有30多种。这些食虫动物生存的环境,大多数都很贫瘠,不是缺少养分,就是缺少阳光,满足不了它们生存的需要。但那里却有很多的昆虫,于是,它们不得不学会了捕食昆虫的特殊本领,成了“足不出户”的植物猎手。常见的有捕蝇草、猪笼草和毛毡苔。
捕蝇草,是一种跟毛毡苔同属的珍奇植物。它是18世纪中叶在美洲的森林沼泽地里被人发现的。由于这种草长得美丽,人们就给它起了一个漂亮的名字,叫孔雀捕蝇草。它的叶子是长形的,很厚实,叶面上还有几根尖尖的绒毛,边缘上还长着十几个轮牙。每片叶子中间有一条线,把叶子分成两半儿,就像是两片蚌壳,可以随时开合。捕蝇草的陷阱,被叫做弹簧陷阱。平时,它像敞开的蚌壳一样,还会发出一种香甜的气味,引诱那些昆虫上钩。只要昆虫一旦触动叶子上的绒毛,叶子就会闪电般地折叠起来,边儿上的轮牙也交错地咬合在一起,把虫子关在陷阱里。捕蝇草的叶不但是捕捉猎物的武器,又是消化器官,只要昆虫被夹住,它就会分泌出消化液,成了一个“临时胃”。如果虫子垂死挣扎,叶子就会夹得更紧,分泌的消化液也就越多,直到剩下虫子的残骸为止。可遗憾的是,这个漂亮的植物“猎手”一生中只能打三次猎,然后就慢慢枯萎了。
与捕蝇草比起来,猪笼草是最有代表性的食虫植物,它是一种绿色小灌木,看上去像百合花或喇叭花,有的还能散发出像紫罗兰或蜜糖的香味。猪笼草每片叶子的尖上,都挂着一个长长的“小瓶子”,上面还有个盖子。这些瓶子的样子很像南方运猪用的笼子,所以人们才把它叫做猪笼草。它身上的瓶子有各种美丽的颜色,有红的、绿的、玫瑰色的,有的还镶着紫色的斑点,色彩特别鲜艳。有趣的是,这些瓶子的瓶口和内壁,都能分泌出又香又甜的蜜汁。贪吃的虫子闻到香味就会爬进去,也许就在它得意的时候,脚下突然一滑,一头栽进了瓶子里。让虫子意外的是,瓶子里盛的可不是蜜,而是酸溜溜的黏液。虫子一旦被黏住了,就再也爬不出来了,也自然就成了猪笼草的一顿美餐。
和猪笼草一样用瓶子捕食昆虫的植物“猎手”还有很多,全世界约有70种,它们大多数都生活在亚洲的热带地区。它们身上挂的瓶子也是奇形怪状,有的像个小酒杯,有的像个罐子,有的像个大竹简。还有的猪笼草是木本植物,有30多米高,叶子上的瓶子就有30厘米长,别说是虫子,就算是小鸟、小鼠钻进去,也别想出来。
毛毡苔一般生活在沼泽地带或潮湿的草原上,那里的小虫和蚊子特别多,它们就是毛毡苔捕猎的对象。毛毡苔是一种淡红色的小草,它的叶子是圆形的,只有硬币那么大,上面长着许多绒毛,一片叶子上就有二百多根,就像一根根纤细的手指,既能伸开,又能握起来。在绒毛的尖上还有一颗闪亮的小露珠,这就是绒毛分泌出来的黏液,也散发出蜜一样的香味。一旦昆虫闻到香味就会迅速飞过来,当昆虫碰到绒毛的时候,绒毛上的黏液就会把昆虫黏住。这时候绒毛就会很快握紧起来,紧紧地抓住昆虫。接着,绒毛又分泌出一种蛋白酶,可以消化分解昆虫。随后,它的绒毛又伸开了,等待着新的“猎物”的到来。
更有趣的是,毛毡苔还能分辨出落在它叶子上的是不是“猎物”。有人曾经试验过,把沙子放在它的叶子上,起初它的绒毛还有些反应,但很快就发现落在叶子上的不是美味的猎物,于是又把绒毛舒展开了。
植物防身术
自然界的植物,通常看来总是非常平静的,根本不会像动物那般活跃。动物一旦遇上敌人,会主动逃避,甚或主动出击。不管是出击和逃避,都是动物自卫的一种形式。相对于动物而言,当植物遇到了敌人,它们能做的似乎就只有坐以待毙。难道真是这样吗?事实上,植物也有保卫自己的措施。根据相关的研究,人们已经知道,不少植物为了对付昆虫和食草动物的啃咬侵害,天生就有了各种各样的自卫能力。例如,仙人掌全身的尖刺,使得鸟兽无法接近;一些有毒植物的毒素,使昆虫或动物不敢问津;最有趣的还要数桃树,树干上满是粘糊糊的桃胶,早给那些爱爬到嫩枝处吮吸汁液的蚜虫们布好了陷阱。
但是,植物的这种防御本领,都是经过长时期的演化而逐渐形成的,不会像人类或动物那样,在遇到敌人伤害时可以临时想出自我保护的应变方法。这种很自然的想法,就连科学家在以前也深信不疑。直到近年来在美国森林中发生了怪事,才使得科学家们开始对植物自卫的问题有了新的认识。
在美国东北部的一片橡树林里突然出现了一种名叫舞毒蛾的昆虫,这种森林害虫大肆蔓延,把橡树的叶子都啃光了,橡树林面临着灭种之灾。由于舞毒蛾生命力极为顽强,再加上是大面积的蔓延,所以人们也就采取了放任态度。奇怪的是,第二年,猖獗一时的舞毒蛾,突然无缘无故地消失了。科学家对这种现象感到十分惊奇,舞毒蛾怎么会突然消失呢?后来,经过科学家大量的分析研究,终于发现原来秘密就在橡树叶中。原来,橡树叶中本身含有的单宁酸很少,可在被舞毒蛾咬食之后,单宁酸的含量就大大增加了。由于这种化学物质随着叶子进入到舞毒蛾体内,与虫体中的某种蛋白质结合,使叶子变得难以消化。所以,舞毒蛾在吃进了含有大量单宁酸的橡树叶后,变得食欲减退,行动呆滞,不是病死,就是被鸟类吃掉了。其实,橡树林就是依靠自身产生出来的单宁酸消灭了眼前的敌人。
无独有偶,在阿拉斯加地区也发生过类似的事情。阿拉斯加有一大片的原始森林,可是森林中却出现了野兔灾难。这种食草野兔,繁殖十分迅速,数量急剧增加,它们啃食植物嫩芽,破坏树木根系,严重威胁森林的存在。虽然人们也曾想方设法追击围剿,但效果极差。眼看大片森林就快被毁灭了,让人意料不到的事却发生了。不知道是什么原因,野兔突然开始集体生起病来,还有不少病死了,仅仅几个月,野兔就在森林中消失了。可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科学家在森林中进行了广泛调查后,发现凡是被野兔咬过的植株,在它们新长出的嫩芽和叶子中,都产生了一种叫萜烯的化学物质,它就是导致野兔生病的根源。
这些现象,引起了植物学家的极大兴趣。因为在这以前,他们仅仅知道,只有动物才能对外来攻击进行针对性的自卫,而现在看来,植物也能做到这一点,这真是令人惊奇!
事实上,植物不但可以自卫,而且不同的植物还会各式各样的自卫术。例如,“长矛”自卫法,这里的长矛指的是植物身上的硬刺。在我们身边就有一些这样的植物,最为人们所熟知的大概要算仙人掌了。其他还有像皂荚树、刺槐和石榴。除此之外,还有枸骨、刺梨、板栗等。还有一些植物身上虽然没有硬刺,只是有一些长毛,可同样也不可小觑。荨麻科草本植物中就有不少种类生有这种毛。其中,有种叫做蝎子草的,一旦你被它的毛(学名螯毛)刺到了,就如被蝎子尾巴蜇了一样难受。另外,还有一些植物既没长刺,也没有毛,但它们同样有办法御敌。这些植物的茎叶外层细胞都已经木质化了,就如同给自己穿上了一件厚厚的盔甲,可以起到很好的防御效果。如艾叶草,它的表皮细胞角质增厚,并分泌蜡质,可以防虫蛀。
当然,植物的御敌方法还有多种,像用黏液当武器的豨莶草和瞿麦;用结晶体和树脂御敌的芋头、薯蓣(山药)、羊蹄、秋海棠和松树、冷杉、云杉等;还有靠特殊气味退敌的鸡矢藤、海州常山和巨魔芋等;还有靠有毒的乳汁防虫的大戟和含有多种强心甙乳汁的夹竹桃等。
现在,我们知道了植物的这些特殊本领,就不会再以为植物只是坐以待毙的弱者了。原来,植物也是可以自卫御敌的,所以,不要轻易地去招惹它们,要不然就会吃苦头的。
让人“沉醉”的植物
我们知道饮酒可以醉人,甚至也可以酒不醉人而人自醉,这些都不足为奇。可你知道自然界中有可以使人醉的一些植物吗?这些植物的醉人功能才称得上令
人惊奇。下面就来说说自然界中几种让人称奇的植物。
在非洲埃塞俄比亚的支利维纳山中,生长着一种非常奇特的植物——醉草。这种植物的茎有一尺多高,而且还带有刺。这种草一般长着十多片叶子,叶子形状成十字瓣形,叶子上长有许多白色的粉末颗粒。仔细观察这些叶子,不难发现每片绿叶上都长有一个个像针孔般的小孔。这些小孔所分泌出来的物质味道浓烈,只要摘下一小片,放到鼻子边嗅一会儿,就会慢慢像醉酒一样,东倒西歪,踉踉跄跄,连站立都不稳,逐渐地无法控制住自己,最后晕倒在地上,很长时间都站不起来。植物学家经过大量地分析研究,认真研究了这种从叶子里散发出的物质——烈香脑油,它不但芳香扑鼻,而且对人体也没有危害。
这种醉草对人能起着酒精一样的作用,你只要坐在醉草旁边,或者从旁边经过,过不了几分钟,就会觉得浑身发热,面红耳赤,把你熏得酩酊大醉。因为烈香脑油这种物质具有很强的挥发性,所以,凡是生有醉草的附近地区,空气中都会有这种使你发醉的物质蒸汽。目前专家们正对这种奇香进行深入研究,根据已经掌握的材料显示,醉草除了有醉人的作用外,其成分还会对艾滋病的蔓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在未来的医学上会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除了醉草之外,在南非还生长着一种叫做玛努拉的树,这种树可以用来酿酒,而且和醉草一样,也是一种“醉树”,也能使人或者动物醉倒。这种树会结出很多的果实,而非洲大象又是最喜欢吃这种果实的。所以,每当大象吃了这种树的果子后,再加上喝进的一些水,这样果汁和水就在胃里酿成了酒,不一会就会酒兴发作,大象就会像人一样大发酒疯——有的狂奔不已,上蹿下跳,甚至是撞倒或拔倒大树,更多的则是东倒西歪,倒地呼呼大睡,一般都要等两三天之后才能再醒过来。
在坦桑尼亚的蒙古拉大沙漠里还有一种可以溢出“美酒”的毛竹,人们称之为“酒竹”。经测定,这种酒大约只有30度,味醇而质朴,还伴有一种特殊的香味。一些喜欢吃幼竹的动物或者常常以酒竹的汁液解渴的动物,由于贪食,体内往往就会积聚了大量的酒精,一般都是醉得昏昏然,飘飘然。同样是在坦桑尼亚的山野中,还生长着一种木菊花,又称为“醉花”。这种醉花的花瓣味道甚是香甜,无论是动物或者是人,只要一闻到它的味道,就会立即变得昏昏沉沉。如果是摘一片叶子或者花瓣来尝尝,用不了多久,就会晕倒在地上,过几天才能完全醒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