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撒切尔夫人给女人的13堂智慧课
2427900000021

第21章 社交有气场:像“铁娘子”一样游刃有余(2)

还有一封撒切尔夫人的亲笔回信,至今读来仍令人感动不已。回信的对象是一个小女孩儿,由于女孩儿的父母要离婚,她非常伤心,便写信给撒切尔夫人哭诉。撒切尔夫人在百忙中写了封长长的回信,向小女孩儿表示同情,并为自己帮不上忙深感遗憾。她还建议小女孩儿把自己的信给父母看。并保证,如果女孩儿到伦敦来的话,会领她到议会大厦来参观,因为这样,“我可以当面和你说话”。

无论遇到什么人,撒切尔夫人都能做到友善对待,全然没有“首相”的做派。对一个作为“高贵地位、强大权势”的化身的女人来说,能以这样谦谨亲善的态度示人,不管对方是否是官宦抑或平民,实属难能可贵。

很多时候,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当我们对他人表现出真心的友好时,这种感情总有一天也会回报在自己身上。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女人不懂得友善对待他人,说得更直白些,就是势利眼,比如,看到对方穿名牌开名车,就对人家毕恭毕敬;看到衣着朴素的人,就表现出轻蔑的态度。这样的行为不仅是非常没有教养的表现,最终也会让她受到惩戒。

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一位打扮时尚的中年女人领着一个小男孩走进当地著名企业总部大厦楼下的花园。女人在一张长椅上坐下来,开始生气地训诫小男孩。不远处有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正在弓着身子修剪草木。

忽然,女人从随身提包里拉出一团白花花的卫生纸,胡乱揉成一团甩手将它抛到老人刚修剪过的灌木上面。老人诧异地转过头朝女人看了一眼,待望见她趾高气扬的目光时,老人什么话也没说,捡起卫生纸扔进了垃圾筐。

过了一会儿,女人又拉出一团卫生纸扔了过来。老人再次拾卫生纸扔到筐子里,然后回到原处继续工作。接着,第三团卫生纸又落在了他眼前的灌木上……就这样,老人默默地一连捡了那女人扔过来的六七团纸。

“你看见了吧!”年轻女人指了指弯着身子捡纸的老人对男孩大声说道,“你如果现在不好好上学,将来就跟他一样没出息,只能做这些卑微低贱的工作!”

老人听见后走过来,和颜悦色地对女人说:“打扰您,女士,这里是集团的私家花园,按规定只有集团员工才能进来。”

“那当然,我是这里的部门经理!”女人高傲地说道,同时掏出一张证件朝老人晃了晃。

老人的脸色微微有些阴沉,沉默片刻说:“我能借你的手机用一下吗?”

女人鄙夷地瞪了老人一眼,仍是极不情愿地把手机递给老人,同时又不失时机地开导小男孩:“你看这些穷人,这么大年纪了连手机也买不起,我可不愿看见你将来也跟他一样!”

老人很快打完了电话,同时一名男子匆匆走过来,恭恭敬敬地站在老人面前。只听老人对来人说:“我现在提议免去这位女士在企业的职务。”

“是,我立刻按您的指示去办!”

女人被眼前骤然发生的事情惊呆了。

老人意味深长地对小男孩说:“孩子,我只希望你明白一点,在这世界上最重要的,是要学会友善对待你遇到的每一个人。”

接着,他又转过头对目瞪口呆的女人说:“不好意思,我是集团总裁,我叫詹姆斯。”

中国有句老话叫做“真人不露相”,意思很明显,一个在大马路上扫树叶、毫不起眼的老人,很可能就是一位“真人”,你若不知情,对他大加讽刺嘲笑,没准儿转脸就被对方“修理”了,到时后悔求人都来不及。

话粗理不粗,总之这句话是要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他的独特之处、过人之处,小瞧别人说不定什么时候你就会吃大亏。相反,如果你能够时时处处做到待人谦和、敬人如师、凡事高看别人一眼,你的人生就会少去许多阻力。

5.对朋友坦诚以待

2009年贺岁片《非诚勿扰》中秦奋感叹说:“钱不是问题,就缺朋友。”一声简短的叹息引发出无数生活在物质化之下的社会人的共鸣。事实上,朋友不难交,难的是我们是否在面对朋友时能做到坦诚相待。

美国政党保守派的罗纳德·里根于1981年1月就职美国总统。刚一上台,美国国内就出现一股抵制英国的势头,担心“感染”上当时英国政府的低支持率、经济衰退、高失业率和城市暴力等负面影响。

就在里根就职第二天,时任英国首相的撒切尔夫人给里根去了恭祝电话,并用和善、坦诚的语气说:“我得知,许多美国报纸上面说,里根总统必须避免撒切尔女士的错误,所以,为了您能有效做到这一点,我现在就这些错误向您汇报一下。”

撒切尔夫人对里根的坦诚,换回的是里根力邀撒切尔夫人访美。同年2月,她成为里根政府邀请访美的第一名外国领导人。

返回英国后,撒切尔夫人不仅评价那次访问“成功”,还亲自打电话给英国驻美国大使,叮嘱说:“我对里根总统有信心,我相信他会做该做的事情,不会轻言放弃。”

那次访问后,两人关系亲密,以“里”和“玛格丽特”称呼对方。

追根溯源,撒切尔夫人与里根于首次见面的时间是1975年。当时,里根以前加州州长的身份访问白厅,撒切尔夫人的身份则是英国政府的初级部长。报道称,两人由此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一次逢撒切尔夫人生日,里根写下贺词:“何其有幸,能和您共祝生命中如此特别的时刻。”

2004年,撒切尔夫人在里根丧礼上致悼词,形容他是“最亲密的政治及个人朋友”。

再后来,撒切尔夫人也与世长辞后,里根的夫人南茜·里根将其已故丈夫和撒切尔夫人形容为“政治上的灵魂伴侣”。她说,在近代历史上“最关键、最困难”的时期,撒切尔女士和里根作为各自国家的领导者,结成了非常特殊的关系。

而在整理撒切尔夫人遗留下来的物品时,人们偶然发现一纸涂鸦,其作者正是已故近十年的里根总统。大家这才知道,这纸涂鸦是在1981年7月某一天,在加拿大渥太华召开的七国集团峰会上,里根在纸片上信手涂鸦,却在丢弃后被一旁的撒切尔夫人悄悄收起,珍藏一生。

这样深厚绵长的友谊令人不禁为之动容。谁都知道,“铁娘子”一生雷厉果断,真正的朋友不多,而能与里根结下如此深刻的友情,着实令人感动。而之所以他们能有着这种情谊,终归来源于当年撒切尔夫人对里根的坦诚相待。她的坦诚令他折服,才会由衷的与之深交。

许多人都为得不到他人的真心友谊而深感郁闷,却忽略了自己在朋友面前是否真正做到了坦诚。当你能勇敢地对对方敞开心扉,对方才会回报你以同样的真心与诚意。但如果你一直遮遮掩掩怀抱琵琶半遮面,如何能让对方将你视为知交呢?

但是,很关键的一点是,坦诚并不是要我们毫无保留,如果一个人对朋友恨不能将心都掏出来奉献给对方时,反而会给自己带来不利影响,这就是“多说不宜,祸从口出”。

刘晓旭搬去与男友同居,而好姐妹甘婷仍是光杆司令。但她们仍会时常碰面,而每当这时,刘晓旭的话题总是围绕着自己与男友转,家长里短锅碗瓢盆,甚至两个人相处的甜蜜细节,都事无巨细地跟甘婷叙说一遍。而甘婷也听得津津有味,还时不时附和一句。

后来,由于种种原因,刘晓旭与男友分手了。

几个月后,刘晓旭被一个阳光帅气的男同事的爱意所打动,与他很快坠入爱河。正当两人处于热恋时期,新男友突然提出分手,原来,他知道了自己的情感往事,对女友的经历不能释怀。而告知男友这些事情的人,竟然是自己最好的朋友甘婷。

刘晓旭痛苦不已,失去了爱情与友情,她工作也没了心思,一次次被领导发黄牌警告,最后索性辞职,独自去了另一个城市。

跟朋友坦诚相待本没有错,错就错在过于坦诚,连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都分不清。一个人的隐私一旦泄露出去,就像计算机被病毒入侵一样,对当事人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和伤害都是难以预估的。

每个人心底都有属于自己的小秘密,比如,你的家庭出现了情感危机;你年轻的时候曾做过一些傻事错事……这些事情,就让它永远埋在心里吧,千万不要打着“坦诚”的旗号跟朋友分享,因为,这些私密将来很可能会变成他人公开的谈资。

6.亲和力是一个女人无形的魅力

亲和力是什么?

用通俗易懂的话来解释,就是:不卑不亢,永远把微笑挂在脸上,始终保持着平和、耐心的态度,用自信、爱心去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将眼光放在那些闪耀着璀璨光芒的女强人身上,你会蓦然发现,英国乃至世界上著名的女政治家玛格丽特·撒切尔夫人,就是这样一个人。

在大选来临之前,“如何制止颓势”是撒切尔夫人所在的保守党面临的头等难题。在党内人员们都在积极思索对策时,撒切尔夫人果断做出决定,她说:“现在,我们只有一个办法,走出去,到选民中去——这样就会最终获胜。”

于是,撒切尔夫人就开始了她的“走出去”之旅。她在大街上东奔西跑,走家串户。她与普通民众们亲切交谈,同人们热情握手,向那些坐着扶手椅的人问长问短,去往商店与店主交流商品价格,中午的时候,就到小酒店与人一起喝啤酒……

事实证明,撒切尔夫人的决定与行动是正确的。她就是在这样深入民众的路程中,身体力行地为自己赢得了越来越多的拥护者,为竞选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人们都说,是她用自己的亲和力打动了众多选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