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生气不如争气全集
2453900000005

第5章 不斗气,心胸豁达 宽容忍让是福气(1)

气大伤身,无论斗气的双方是谁,都会是两败俱伤的结局,所以,何必去逞一时的口舌之快呢?不与自己斗气,不与他人斗气,不与不尽如人意的现状斗气,不与失败斗气,让自己拥有一个豁达的胸襟,给他人一个改过的机会,于己于人都是好事。

别跟自己较劲

烦恼是一把摇椅,一旦你坐上去,它就会一直摇呀摇,总也停不下来,如果你跳下摇椅,它自己就会慢慢停下来。生活本已不易,再自找很多烦恼,岂不是在跟自己较劲?有一个心理学家做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实验:他要求一群实验者在第一周周末晚上把第二周会烦恼的事情都写下来,然后投入一个大型的烦恼箱中。到了第三周的星期日,他与成员逐一核对每项烦恼发生的情况,结果发现其中90%的担忧并没有真正发生。

接着,他又要大家把那10%的真正发生的烦恼重新丢入纸箱中。等过了三周,再来寻找解决之道。结果到了开箱那一天,他发现剩下的10%的烦恼已经不再是烦恼了,因为他们有能力对付。

烦恼是自己找来的,这就是所谓的自寻麻烦。据统计,一般人的忧虑有40%属于过去,有50%属于未来;有92%的忧虑从未发生过,而剩下的8%是能够轻易应付的。

每个人都有七情六欲和喜怒哀乐,有烦恼也是人之常情。但是,由于每个人对待烦恼的态度不同,所以烦恼对人的影响也不同。

有一个人以为自己得了癌症,便跑去看医生。

医生问他:“你觉得哪里不舒服?”

他回答:“我好像没哪儿不舒服。”

医生又问:“你感觉身体哪里疼?”

他说:“感觉不到疼。”

医生又问:“你最近体重有没有减轻?”

他说:“没有。”

“那你为什么觉得自己得了癌症?”医生忍不住这么问他。

他说:“书上说癌症初期是毫无症状的,我正是如此啊!”

富兰克林·皮尔斯·亚当斯曾以失眠做比喻。他说:“失眠者睡不着,因为他们担心会失眠;而他们之所以担心,正因为他们不睡觉。”

有这样一段老笑话:

黑夜里,一个生意人驾车行驶在僻静的郊野。突然车胎瘪了,他想换一个新的,却发现没带千斤顶。幸好不远处有一间农舍还亮着灯,他便朝农舍走去。然而他边走心里却边打鼓:屋里会不会没人?也许他根本就没有千斤顶?就算有,这家伙也可能不肯借给我。他越想越焦躁、越想越生气,最后,当农舍的门打开时,他劈头就给了农夫一拳,嘴里面还吼叫着:“收起你那该死的玩意儿吧!”

这个故事取笑了“自我失败主义”思想。你大概也经常会有这种自艾自怨的情绪吧?

这种消极的情绪比任何力量都更能影响你的生活。如果你想生活得更加愉快,应当找到保持良好思想情绪的方法。

马克·吐温晚年时曾感叹道:“我的一生大多数时候在忧虑一些从未发生过的事,没有任何行为比无中生有的忧愁更愚蠢了。”

我们容易将别人的事情看得明白,然后以智者的姿态,或冷眼旁观,或苦心劝诫;然而涉及自己,就会出现当局者迷。记住,快乐人生,永远不要和自己较劲!

宽容他人,也是宽容自己

法国19世纪的文学家雨果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弥勒佛殿门口有这么一幅对联:“开口便笑,笑古笑今,凡事付之一笑;大肚能容,容天容地,于人何所不容!”中国有句俗话:“宰相肚里能撑船。”这些说的都是宽容的道理。

宽容是一种高尚的情操,它的高尚之处不仅在于对同类的认可,也在于对异类的尊重。宽容他人是一种至高的美德,被人宽容是一种无上的福分。

一位禅学大师有一个总是爱抱怨的弟子,他遇到一丁点儿不如意的事,就要抱怨好几天。有一天,大师决定想个办法来开导弟子,就派他去集市买了一袋盐。弟子回来后,大师吩咐他抓一把盐放入一杯水中,等盐溶解后喝一口。

“味道怎么样?”大师问道。“好咸,咸得有些发苦。”弟子皱着眉头回答。紧接着,大师又带着弟子来到湖边,吩咐他把剩下的盐撒进湖里,然后吩咐道:“再尝尝湖水。”弟子弯腰用手捧起湖水尝了尝。

大师问道:“什么味道?”

“甘甜可口。”弟子答道。

“尝到咸味了吗?”大师追问。

“没有。”弟子答道。

大师点了点头,微笑着对弟子说:“生命中的麻烦、挫折、痛苦和灾难就好比是盐,它是咸是淡,完全取决于盛它的容器的大小。”

这个故事启示我们要用宽广的胸怀去接纳、包容生活中的痛苦和不满。古希腊一位哲学家说过:“学会宽容,世界会变得更为广阔;忘却计较,人生才能永远快乐。”宽容可以使多愁善感的人变得活泼开朗,还可以使枯燥乏味的生活变得精彩纷呈。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意思是说,江海之所以能够成为百川河流交汇的地方,是因为它善于处在低下的位置,所以能够成为百川之王。这就是包容的力量。翻开历史,我们随处都可看到那些以自己博大的心胸去容忍他人的智者。他们的胸怀不仅让自己活得轻松简单,也让被宽容者和旁观者有所触动,使其成为生活或事业上的助力,至少不会成为牵绊。

春秋时期,楚庄王宴请众多官员,席间歌舞妙曼,烛光摇曳。酒酣耳热之际,楚王命令两位他最宠爱的美人许姬和麦姬轮流向各位敬酒。

就在这时一阵狂风刮来,吹灭了所有的蜡烛,屋内顿时漆黑一片。席上一位官员趁机占便宜,摸了许姬的玉手。许姬一甩手,扯了他的帽带,匆匆回到座位上并对楚王小声说:“刚才有人趁机调戏我,我扯掉了他的帽带,赶快命人点起蜡烛来,看谁没有帽带,就知道是谁了。”

楚王略一思索,赶忙命令手下先不要点燃蜡烛,而后大声向各位臣子说:“今天晚上,我一定要与诸位一醉方休,来,大家都把帽子摘掉,痛饮一场。”这下大家都没有戴帽子,也就不知道是谁的帽带掉了。

后来楚王攻打郑国,有一猛将独自率领几百人,为三军开路,过关斩将,直通郑国的首都。此人就是当年摸许姬玉手的那一位。他因楚王宽恕了他,发誓毕生效忠于楚王。

武则天时期,狄仁杰与娄师德同为当朝相国。长期以来,狄仁杰一直处处打压、排斥娄师德。武则天问他说:“朕重用你,你知道原因吗?”狄仁杰回答说:“是因为我的文章出色和品行端正。”武则天语重心长地对他说:“我曾经不了解你,之所以重用你,全仗娄师德举荐。”随后让侍从拿来文书箱,拿了十几篇娄师德推荐狄仁杰的奏折给他。狄仁杰看完之后,羞愧得连忙认错,说:“我没想到竟一直被娄大人容忍!”而娄师德没有因此有丝毫骄矜的表现。

宽容即是宽厚、容忍,是指对别人的过失或错误能理解、包涵、原谅;对别人的诽谤或暗算,不嫉恨不报复,而是宽宏大量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泰然处之。对于领导而言,他若想要领导一群人共同完成任务,就必须具有兼收并蓄的广阔胸怀和宽宏的气量。没有容人之量,便不能用人之才,从而也就失去了自己的魅力。有道是“有容乃大”,真正有胸怀的领导者是能够接受、容纳别人的缺点的人。也许你会说:“我不当领导,我就只做我的平头百姓,那还要宽容的心胸吗?”答案是肯定的,因为博大的胸怀不但适用于领导者,而且适用于每一个人。只要你对人对事都豁达处之,即使得不到他人的拥护,也能得到内心的平和,况且心胸宽广的人是不可能不受人欢迎的。所以说:宽容是对别人的释怀,也是对自己的善待。

没有人能够从争辩中获胜

人生舞台上,演员太多太杂。错综复杂的利害关系,决定了矛盾、摩擦、冲突、争斗在所难免。因此,总有太多当事双方脸红脖子粗地进行各种形式的争辩:互相质疑的,指责的,抱怨的,揭短的,挖苦的,漫骂的……如果你不是上述中的一员,那么恭喜你是个智者;而如果上述情况也在你身上发生过,那么请尽快停止这种无谓的争辩吧!争辩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取得胜利。但是这种所谓的胜利意义有多大呢?心平气和的讨论中参考的是客观事实和真理,而激烈的争辩中所使用的只是个人主观的思想。这样的胜利没有任何价值。所以说,世界上没有一个人能够真正从争辩中取得胜利。

一位女士到某洗染公司里去干洗一件衣服,到了约定时间去取衣服时,发现洗好的衣服上有一个明显的焦痕。这当然是干洗的时候不慎而烫焦的。

这位女士非常生气,因为这一件是她最称心的衣服,所以她决定向该公司索赔。但是那家公司的洗衣单上注明,在洗染时衣服质料受损公司不负责任。双方争吵了近一个小时仍然各执一端,无法达成协议。于是她要求面见经理,和经理当面交涉。

那位女士气愤至极,竟直闯进了经理室。经理正在房间办公,而她在进门时除了愤怒脸色外,还怒声说道:“经理先生,我的衣服被你的职员弄坏了,我要求贵公司赔偿,这件衣服我可是花了五百美元买来的!”

“对不起,这件事我知道了,但洗衣单上不是已经注明出现这种情况我们不负责任吗?”那位女士顿时哑口无言。不过,那位女士到底是很精明的人,她很快意识到,争辩不能解决问题,于是她决定用别的方法试试。

她环视办公室一周,看见墙上挂着一根高尔夫球杆,忽然灵机一动,换了一种柔和的语气对经理说:“经理先生,您是不是很喜欢高尔夫球?”“是的,您也喜欢吗?”那位经理一说到关于高尔夫球的话题,立刻来了兴致,因为他十分钟爱这项运动。“我也喜欢!”这位太太索性以球杆为话题来引导他:“我近来一直想怎样握球杆才好,经理,您喜欢哪种握杆方法呢?”“我嘛,对常用的两种握法都不喜欢,不过我现在正在研究一种新的握杆方法,那真是棒极了!”“是吗?可以教教我吗?可是今天我没有空,我是为我受损的衣服来的,既然您不愿意赔偿,我只好回家了。握球杆的方法就只有等到。”

“没关系,我们可以多谈一会儿的,至于那件衣服嘛!这样吧,我给您一定的赔偿吧。”经理说着就打电话叫人进来,给那位女士开了一张支票,并对她说:“对于衣服的事我表示抱歉,就到此为止吧,现在还是让我来教您握球杆的方法吧,我可以先示范给您看一遍,喏,就是这样,我坚信您如果按这种方法练,您的球艺一定会飞速长进。”

结果,这位女士不仅获得了赔偿,还从公司经理那里学到了球艺。

试想,倘若那位女士继续她强硬的争辩路线,最终的结果也就是使得对方的态度强硬,并按洗衣单上注明,不承担责任。对于那位女士来讲,这显然不是她所希望的结局,好在她能及时认识到争辩除了让事态变得更糟之外,并无任何好处。因此,她放弃了争辩,改为投其所好,最终达到了目的。

本杰明·富兰克林说:“如果你总是争辩、反驳,也许偶尔能获胜;但那是空洞的胜利,因为你永远得不到对方的好感。”可惜的是,真正能省悟和运用这句话的人很少。在名利权位面前,人们忘乎所以,恨不得你吃了我,我吃了你。可到头来,这些争得你死我活的“精明人”,大都落得个遍体鳞伤、两手空空,有的甚至身败名裂、命赴黄泉。

争辩不可能使你成为赢家,因为争辩的结果若是你败下阵来,当然你就输了;即使是对方举手示弱,其实你还是输了,因为你的胜利是以对方承认自己的错误为代价的。因此,你的胜利会使对方自觉形秽或者无地自容。你伤了他的自尊心,他会怨恨你的胜利。因此,对方不但不会帮助你实现目标,而且很有可能为你实现目标设置障碍。

正如林肯所说:“有决心有所成就的人,决不肯在私人争执上浪费时间。争执的后果不是他所能承担得起的,而后果包括发脾气,失去自制。当你遇到恶犬挡道时,最聪明的方法还是避开它。别跟它为争夺路权而起冲突,如果被它咬伤了,就算你最后杀了它,你的伤口仍将存在。”

宽容的惊人力量

宽容平息了纷争,宽容改变了人生,宽容温暖了世界。宽容,作为一种美德和人际交往的心理因素,历来备受人们的推崇和青睐。生活离不开宽容。

清朝宰相张英的老家有一位邻居因为造房侵占了张家的三尺地基。邻居家三兄弟人高马大,而张家的年轻人都在外地。所以张家的人只好不吃眼前亏,但心里很是不服,就写了一封信给张英,让张英主持公道,好好教训一下邻居。张英看完书信就回了一封信,内容是一首诗: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大意是这么远的路途写信就只为了一堵墙,让给他们家三尺又能怎样,雄伟的万里长城到如今还在,可当年修建长城的秦始皇呢?家人收到信万分羞愧,就按张英之意退让三尺,邻居看到宰相家人如此大度胸怀,也退让了三尺,遂成六尺巷。

这段佳话折射出宽容的巨大力量。如果不是宽容的作用,那佳话早就成了笑话。在生活中,如果对每件事都斤斤计较,那么这个世界也许早已不存在了。宽容是一种美德。

有人说:“一只脚落在一朵紫罗兰上,踩扁了它。紫罗兰却把香气留在了那只脚上。这便是宽容。”的确,宽容不是风度,而是人格。当你能够做到以德报怨,宽容别人时,你的心灵便会得以净化,你的形象也会因此而变得高大。

下面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纽约的一所大学校园发生了枪击案件,凶手是该校一名学生。在受害者当中,有一位女老师不幸中弹。她在弥留之际,对凶手的家长说:“我不怪你们的儿子,我原谅他。希望你们不要难过,要幸福地生活。我知道此刻你们才是最悲痛的人。”老师说完这些话,便带着温暖的微笑和高尚的灵魂离开了人世。她宽容地原谅了伤害自己的人,并真诚的祝福夺去自己生命的凶手的家人。她的宽容感动了凶手的家长和周围所有的人。后来“宽容”写进了该校的校训,教育了无数的学子,并继续传递。

这是用生命验证的宽容,美化了千千万万的灵魂。

当然,不是每一个人的宽容都要通过如此的大是大非才能体现。在别人犯了错后轻轻地拍拍他的肩,说声“没关系”,这也是宽容。在别人有了过失后,真诚地笑一笑,顺便做个鬼脸,这也是宽容。宽容他人,其实受惠的最终还是自己。当你宽容他人时,你的心里也会很坦荡。宽容使你长大,让你学会不会为琐碎的小事烦恼,让你学会不为无谓的争执忧虑。宽容他人,最终受益的一定是你。所以,要敞开心胸去宽容,让美德洗涤自己的心灵。这,便是宽容的真谛。

迈出化敌为友的第一步

人的一生中,恩恩怨怨在所难免。何以对“恩”,人尽皆知“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古训;何以对“怨”,则是困惑了很多人的一个话题。“以德报怨,化敌为友”是衡量一个人的人格高尚与否的标尺。以德报怨是在面对仇恨时拥有平和的心态,能够宽以待人,放弃不必要的争斗,这样,才能化敌为友,避免产生遗憾,发生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