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湖北黄梅戏剧目研究
2504400000016

第16章 回门

△剧目提要

徐玉莲

《回门》是黄梅戏中的传统小戏,由湖北省黄梅县黄梅戏剧院二级编剧、戏剧创作室主任、湖北省首届签约剧作者湛志龙改编,张文乔导演,江纯作曲,方荣智扮演王瞎子,柯随星扮演黄细花。

【作者介绍】

湛志龙(参见《邢绣娘》剧目提要)

【剧情梗概】

《回门》根据《王瞎子捉奸》(又名《王瞎子捉妻》)改编。黄细花与李老三青梅竹马,情深意笃,王瞎子却乘黄细花兄弟病重之机,指使张瞎子前往黄家帮她兄弟算命,说什么她兄弟是命患克星,克星就是黄细花;说什么细花要嫁往东南方,嫁给横三里直六里的残疾人,三天内必须嫁出门,才能救她兄弟的命。黄细花父母救儿心切,信以为真,把黄细花嫁给了王瞎子,结果黄细花兄弟还是病死了。李老三奉细花父母之命接她回门,与精明的王瞎子产生了一场闹剧。《回门》中的人物和情节都做了巧妙安排,立意更高,扬善惩恶,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是一曲破除封建迷信、颂扬人间真情的好戏。

【获奖情况】

1992年,《回门》(《王瞎子捉妻》)参加黄梅县政府主办的黄梅县第一届黄梅戏艺术节展演,并荣获该届艺术节二等奖。

2008年10月,应安庆黄梅戏会馆的邀请,《回门》参加黄梅戏会馆展演,演员方荣智、柯随星等高超的表演和出色的演唱博得了观众经久不息的热烈掌声。

2008年,《回门》参加由湖北省文化厅主办的第八届湖北戏剧展演,方荣智荣获第八届湖北戏剧“牡丹花奖”。

2009年6月,应芬兰科沃拉市政府的邀请,经黄冈市人民政府同意,《回门》随黄冈市文化代表团赴芬兰科沃拉市参加“中国文化周”活动,首次将黄梅戏故乡的黄梅戏带出国门,影响深远。

△不该没落的“小丑”——观黄梅戏《回门》有感徐玉莲

黄梅采茶戏的传统剧目多以“三小”(小生、小旦、小丑)戏为主,如《送香茶》、《打猪草》、《多云山摘茶》、《王小六打豆腐》、《王瞎子捉奸》等。

《回门》由湖北省黄梅县黄梅戏剧院二级编剧、戏剧创作室主任、湖北省首届签约剧作者湛志龙根据《王瞎子捉奸》改编,由黄梅县黄梅戏剧院创作演出。黄细花与李老三青梅竹马,情深意笃,王瞎子却以黄细花兄弟患疾为由,利用迷信手段骗娶了黄细花。黄细花兄弟死后,李老三奉命接黄细花回门,与精明的王瞎子演出了一场闹剧。该剧是一出破除封建迷信、颂扬人间真情,富有讽刺性、谐谑性的好戏。

谐谑性曾经是我国民间戏剧的传统特色之一,也是地方民间戏曲获得广大民众欢迎、得以普遍流传的重要原因之一。但建国以来相当一段时期内,由于政治环境及其它多种因素的影响,讽刺性、谐谑性的戏曲在舞台上越来越罕见,黄梅戏也是如此。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天仙配》、《女驸马》等戏剧的成功,使得这一种抒情性的轻喜剧样式逐渐成为黄梅戏的主流样式,大量后来的黄梅戏创作剧目有意无意地向它们靠拢。虽然在文革期间受到压抑,但到了新时期轻喜剧样式又勃兴起来。建国后由于新文艺工作者的加盟、受话剧的影响、对宣教作用的强调等原因,正剧成为了黄梅戏剧目的又一种主要样式。近几年来,观众在黄梅戏舞台上看见的,基本上就是轻喜剧和正剧这两大样式。除了一些复演的传统小戏以外,我们很难再在当今黄梅戏中看到被讽谕的、丑角化的主要戏剧人物。这不能不令人在对近年来黄梅戏的成就感到欣喜之余,也感到一些不满足。

黄梅戏俗称“三小”,即只有小生、小旦、小丑三个行当。黄梅戏的行当是按性别和审美评判来划分的。男行当只是正派人物,不管褶子生、官衣生,还是带口面的老生,都列入了小生的行当,除此之外的角色都称为丑角。虽然后来黄梅戏表现社会生活的题材逐步拓宽,移植了其它剧种的宫廷剧目,使行当逐步增多,但丑角仍然应该是黄梅戏一个最大的行当。小丑有小丑的优势,是别的行当不能替代的,缺少小丑就不是正宗的黄梅戏。

王瞎子这一形象是《回门》这一小戏中被讽刺、挖苦的主角。演员以自然朴实、接近现实生活的声腔和念白为主要表演风格,将丑角的喜剧色彩发挥得淋漓尽致,采用时快时慢、忽高忽低、怪声怪气等声音处理方式进行渲染,取得了滑稽可笑的舞台效果。但除了王瞎子这一形象外,其他丑角化的戏剧人物黄梅戏鲜有刻画,小丑戏似乎行将没落。一些黄梅戏票友说,他们看来看去,小丑戏就那么几本,几乎没有新戏可看。

为什么“小丑”行将没落?关键原因在于一是“没人”,二是“没戏”。“没人”主要因为:一是黄梅戏丑角人才培养的缺失。一般高等院校都没有开设黄梅戏艺术课程,只在一些艺术学校开设,而且缺乏一定的专业针对性,没有专业的丑角老师,也没有专门的丑角课程。戏校培养人才时,可能过多地引导学生从事生、旦角色的表演,对丑角的重视程度不够。二是年轻演员大多比较浮躁,急于出名,很少有人愿意踏踏实实地沉下心来学习丑角。当前,一些艺术节、戏剧节戏曲奖项设置主要集中在生、旦角色上,丑角相对受到冷落,所以很少有年轻演员花心思去演,加之戏曲中丑角主要担负插科打诨、制造笑料的任务,形象不太好,更加使得年轻演员不愿意去演,也让一些有意转向丑角行当的年轻演员望而却步。“没戏”是因为:一是黄梅小丑戏的创作严重滞后。在传统剧目中,小丑的戏本来就不多,现在在黄梅戏剧界几乎没有人愿意创作小丑戏。黄梅戏剧界有一大批人在写黄梅戏剧本,可是高水平的编剧很少,能编小丑剧目的人就更少,没有新剧本和好剧本,小丑当然就无戏可演了。二是专业剧团唯虚、唯上的艺术价值取向,导致剧团急功近利,热衷于参加比赛、评奖、办节,把一些专家和领导的艺术标准作为评判作品优劣的准绳,完全不顾及普通大众的审美需求,艺术生产过于追求大戏,鲜少排演一些趣味横生、观众喜闻乐见的小戏,客观上导致丑角演员很少有戏演。专业剧团过于热衷排演大戏,而很少创作一些反映百姓生活的小戏,导致丑角戏份不多,演员难以施展,进而逐渐失去了热情。

黄梅戏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丑角特色。黄梅戏里的丑角曾有过令人难忘的记忆,今天的人们正处在各种压力的生活圈里,当他们能在百忙之中走进剧场放松一下的时候,更需要享受丑角带来的愉悦和欢笑。缺少丑戏,就不是地道的黄梅戏。所以,黄梅戏“小丑”不仅不该没落,还要“出人”“出戏”,将丑角艺术进行到底。

“出人”,就要在青年演员的培养上下更大功夫,多形式、多层次地培养人才。黄梅戏小丑行当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自然朴实、真切细腻、接近生活的表演特征,已经以独有的艺术风格展示在戏曲舞台之上。黄梅戏里的小丑大多是可爱不可憎,他们的语言幽默质朴、表演真实自然、唱腔口语化,这些特点形成了黄梅戏丑行的艺术特色。所以青年演员必须打好基本功,不能只满足于掌握表演上的一招一式和演唱上的一腔一板,还要努力加强文学和美学修养,真正把握黄梅戏丑戏的文化内涵和人物的丰富情感。黄梅戏人才培养的“多形式”,是指既要有正规的戏曲学校教育,使学员在学戏外受到全面的文化、艺术等方面的教育,也要有传统的以团带班和师徒相授等方式。“多层次”是指黄梅戏要有本科、专科、中专等不同学历层次的人才培养。

“出戏”就是要求组织优秀编剧多多创作小丑戏,并在传统上创新。一些黄梅戏演员表示,现在许多观众对整本的大戏已经失去了从头看到尾的耐心。一些观众点戏,只点那些经典的黄梅戏段子。黄梅戏观众群体的变化要求黄梅戏求变,对戏曲的内容和模式进行创新,才能更加符合大众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