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湖北黄梅戏剧目研究
2504400000015

第15章 知府赊官

△剧目提要

徐玉莲

1989年,为迎接湖北省文化厅、黄冈市文化局主办的湖北省首届黄梅戏艺术节,黄梅县黄梅戏剧院创作了六场古装黄梅戏《知府赊官》。《知府赊官》剧情跌宕起伏,充满着强烈的悲剧色彩。该剧由叶新谱、王唤柳编剧,罗爱强导演,程学勤作曲,黄明先扮演李可休,李小燕扮演萧玉莲。

【作者介绍】

叶新谱,男,1947年5月生,湖北省阳新县兴国镇人,毕业于湖北省教育学院中文系,现为国家一级编剧。系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湖北省音乐文学协会会员、广东省作家协会公安分会会员、大校警衔。从事专职文艺创作30余年,出版发行个人专著《新谱剧集》、《英雄勋章》。先后获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第三、第五届文艺汇演编剧奖、演出奖,湖北省专业剧团汇演编剧二等奖,公安部金盾文化工程歌曲一等奖、音乐剧金奖,中宣部第七届“五个一工程奖”等。2003年被列入《中国戏剧家大词典》。

王唤柳,男,1947年9月生,湖北黄梅人,黄梅县文化局戏创室二级编剧,湖北省作协会员。主要作品有黄梅戏《知府赊官》、《考女婿》、《钱嫂》、《草泽郎中》、《晨曲》和短篇小说《参座的后事》,以及主编的《黄梅名人大辞典》等。其短篇小说《参座的后事》获《小说选刊》主办的首届全国小说征文大赛三等奖。

【剧情梗概】

浔阳恶霸吴天,恃其姊贵为皇妃,横行一方,前朝贬将萧伯翰无端遭其杀害,其女萧玉莲虎口逃生,混迹江湖,伺机报仇。适皇师李可休新领浔阳知府,就任途中,乘了萧玉莲之轻舟。玉莲乃以药酒将其诱醉,夺走其御批部文,冒充新任知府,并安排自家老仆赵忠控告吴天。萧玉莲命捕快拘拿凶犯,李可休突闯公堂,以御赐皇灯为证,声明自己是正宗知府。

恰皇妃吴秀贞回乡省亲,闻一时出现两个知府,乃亲临公堂,察看两人对吴天一案如何判决,以辨真伪。李可休在皇妃面前有所顾虑,仔细权衡,不敢将吴天重判;萧玉莲则一心报仇雪恨,力主将吴天斩首示众。奸诈的吴秀贞断明假真,认定判关者为真判斩者为假,将萧玉莲拘捕。李可休苦思冥想,幡然悔悟,深夜将萧玉莲请进书斋。萧玉莲向李可休倾诉身世,道明赊官情由。李可休慕玉莲贞烈,心萌爱意;玉莲亦慕李可休善良耿直,以情相许。

是夜,吴秀贞派人传令,欲令李可休一早升堂,将萧玉莲处死,并判吴天无罪。李可休乃再赊官,故意让萧玉莲以假替真,五鼓响时,即刻升堂,将吴天立时斩首。吴秀贞气急败坏,命校尉用毒箭射杀萧玉莲,萧玉莲含笑死在李可休怀中,赵忠也触案而亡。李可休深感世态炎凉,“皇家帝国难为官”,“宦海何必苦撑船”,手书“谁人敢审皇家案,浔阳府中来赊官”,将乌纱紫袍、知府官印置于大堂之上,从此浪迹江湖。

【获奖情况】

黄梅县戏剧院院长吴红军介绍说该院近年来一手抓精品工程,一手抓群众工程,两翼齐飞,取得较好成效。该院年演出均在150场以上,足迹遍布大江南北,《知府赊官》是该团保留剧目。同时,为了满足戏迷需求,该院还将《知府赊官》、《姐妹皇后》等先后拍成电视剧在全国各地电视台播放,并借助互联网传播优秀剧目、经典唱段,扩大了影响力。

1989年12月,《知府赊官》参加由湖北省文化厅、黄冈市文化局主办的湖北省首届黄梅戏艺术节,获“农经杯”奖。

【出版情况】

《知府赊官》发表于1986年第5期《剧本》。

△谈黄梅戏《知府赊官》中的二度赊官——评古装黄梅戏《知府赊官》

徐玉莲

1989年,叶新谱、王唤柳编剧的六场古装黄梅戏《知府赊官》剧情跌宕起伏,充满着强烈的悲剧色彩。

一出好戏必须有合适的题材和结构,引人入胜的故事和情节,性格鲜明的人物和语言,但最好的戏必然有强烈的戏剧冲突。冲突,是戏剧艺术最基本的特征。《知府赊官》以“赊官”为线索,贯穿全剧始终。两次赊官,情景不同,感情各异,是该剧的两次矛盾高潮,是该戏的戏剧冲突,围绕这一冲突,生动展现了萧玉莲、李可休、赵忠等人的正面高大形象,刻画了吴天、吴秀贞等人的丑恶嘴脸。

第一次赊官带点“诱”,带点“盗”,带点“强迫”意味。赊官对萧玉莲来说是不得已而为之,强人所难,但也是天赐良机;对李可休来说是意料之外,防不胜防。李可休本是皇师,“御院三载皇师做,赫赫声名遍京都”。先帝驾崩后,太子即位分封诸侯,任命李可休为浔阳知府。此时的李可休可谓春风得意、年轻气盛、踌躇满志,只想知恩图报,大展宏图,不负皇恩。此时的李可休一派书生意气,以为皇恩浩荡,举国升平,天下安宁,微服私访,默默赴任,可无意中还是露出了皇师的身份。此时的萧玉莲虎口逃生,混迹江湖,伺机报仇。适皇师李可休新领浔阳知府,就任途中,乘了萧玉莲之轻舟。玉莲妙计顿生,乃以药酒将他诱醉,盗走其御批部文。萧玉莲本是将府一婵娟,自幼练就一身武艺,赊官只为为父报仇,故留下书信一封:“为断浔阳杀人案,暂借皇师四品官,只待期限三天后,你做知府我行船。”这一“诱”一“盗”一“留”,萧玉莲胆大心细、有勇有谋、侠胆柔肠的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

第一次赊官,真假知府对簿公堂,一个有谕旨一道,一个有皇灯一盏,都说自己是真知府,真真假假,让魏其殿等人真假莫辨,戏剧冲突表现得尖锐激烈,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波澜起伏。

第二次赊官是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奸诈的吴秀贞断明假真,认定判关者为真判斩者为假,将萧玉莲拘捕。李可休苦思冥想,幡然悔悟,深夜将萧玉莲请进书斋,萧玉莲向李可休倾诉身世,道明赊官情由。李可休慕玉莲贞烈,心萌爱意;玉莲亦慕李可休善良耿直,以情相许。吴贵妃要两案并审,一审吴天,二审假知府。李可休决定五鼓升堂,萧玉莲向李可休再次赊借知府,还要委屈李可休暂做假知府,身披枷锁堂前受审,她自己快刀斩乱麻,速将吴天斩首。这次,李可休虽然有些犹豫,但还是决定助萧玉莲为民除害,自己扮作假知府。升堂之时,萧玉莲气定神闲,“且按下慌乱情莫漏破绽,正乌纱整紫袍视若等闲”。当机立断“将吴犯拉出去斩!斩!斩!”她身中毒箭而死后,赵忠亦触案身亡,李可休认识到“皇家帝国难为官。说什么昨贫今富人劳碌,不过是春荣秋谢花自残。世态炎凉今方信,宦海何必苦撑船”。当下大彻大悟,手书“谁人敢审皇家案,浔阳府中来赊官”,将乌纱紫袍、知府官印置于大堂之上,浪迹江湖而去。

第二次赊官,乃是剧情发展的高潮,真与假,善与恶,生与死,展开全面交锋,所有的矛盾在这一刻爆发,最终以流血为代价,玉莲诛杀了恶势力。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戏剧冲突是戏剧的灵魂,是戏剧主题的基础和情节发展的动力,是社会生活矛盾在戏剧艺术中集中而概括的反映。本剧中的二度赊官是编剧精心设计的矛盾冲突,牢牢把握戏中的戏剧冲突,是鉴赏《知府赊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