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湖北黄梅戏剧目研究
2504400000034

第34章 万密斋传奇

△剧目提要

何淑芳

为了备战湖北省第六届黄梅戏艺术节暨黄冈地方戏曲新作展演,罗田县文化局和黄梅戏剧团本着“发掘人文资源,打造艺术精品,促进和谐发展,宣传推介罗田”的宗旨,花巨资打造大型古装黄梅戏《万密斋传奇》。被康熙皇帝追封为“医圣”的湖北罗田籍明代神医万密斋的崇高形象被搬上黄梅戏艺术舞台。

该剧由熊文祥、李吉安、王松平编剧,林海波导演,夏泽安作曲和配器,肖华扮演万密斋,吴利亚扮演翠花,胡胜娟扮演万夫人,刘卫平扮演县太爷,彭超扮演方郎中,沈文鹏扮演疯书生。

【作者介绍】

熊文祥(参见《李四光》剧目提要)

李吉安,1943年生于罗田,罗田县广播电视局退休干部,被《罗田民间文艺》等杂志聘为编辑。在《罗田民间文艺》、《新潮》、《凤声》等地方文学刊物上发表诗作两百多篇。先后与王松平共同写作了大型黄梅戏剧《万密斋传奇》、小戏剧《选女婿》等戏剧作品以及歌舞剧《绝招》和一些歌词。

王松平,出生于1959年8月。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黄冈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湖北省作协会员、《罗田文艺》编辑、《罗田网络文艺》副主编、罗田县文化馆文学辅导干部。在黄冈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二次代表大会上被列为“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的实力派故事作家”。著有《大别山夜话——罗田民间故事》、故事集《神医万密斋》(合著)、《让你笑个够》(合著)、《中国故事大王》等。其现代黄梅戏《拐杖》,获湖北省政府文艺最高奖——“群星奖”铜奖和国家文化部优秀奖,现代小戏《选女婿》(合作)获全国小戏小品征文二等奖,《“老爸”急疹》获中国戏剧文学三等奖。

【剧情梗概】

万密斋,名全,生于1499年,卒于1582年,湖北罗田县大河岸人,明代著名医学家。著有《万密斋医学全书》等,共132卷,流传东南亚,为中医学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清朝康熙皇帝追封他为“医圣”。

万密斋在行医途中,一针救二命,县太爷知情亲自登门送匾,方郎中不服,并送疯书生和不能生育的胖妇人为难万密斋。万密斋知其发难,依然尽力救治,体现高尚的医德医风。

为治好胖妇人翠花,万密斋陪伴翠花翻山越岭、过河跃沟,一边寻药,一边引导翠花积极减肥。翠花因爬山之时吃了有虫卵的果子,腹部胀大,遂被旁人指责是万密斋引诱所为。按族规,族长命将万密斋押至祠堂受刑。

万密斋蒙受冤屈,坚持查找缘由,最后发现是虫卵所致。万密斋一剂药治好翠花的腹胀后,方郎中偷偷溜走。

村民们敲锣打鼓迎接挂匾。万密斋改“神”为“为”,“济世为医”的牌匾更加彰显了万密斋的品质与医德。

【获奖情况】

2007年8月14日晚,罗田县大型古装黄梅戏《万密斋传奇》在罗田县人民剧场进行了首次公开彩排。2007年8月中旬,该剧在罗田县公演3天。

《万密斋传奇》为湖北省第六届黄梅戏艺术节暨黄冈地方戏曲新作展演演出节目,2007年9月13日晚在武穴剧场由罗田县黄梅戏剧团演出。赛后,该剧在罗田县人民剧场汇演两场。大型古装黄梅戏《万密斋传奇》在湖北省第六届“祥云杯”黄梅戏艺术节暨黄冈地方戏曲新作展演中荣获综合表演金奖,主演肖华获表演一等奖,林海波获导演一等奖,熊文祥、王松平获编剧二等奖,夏泽安获作曲二等奖,吴利亚、胡胜娟均获表演二等奖,彭超、刘飞雄均获表演三等奖。

△一部成功的地方名片戏——评大型古装黄梅戏《万密斋传奇》

何淑芳

为了参加湖北省第六届黄梅戏艺术节暨黄冈地方戏曲新作展演(2007年),罗田县委县政府、县文化局和县黄梅戏剧团花巨资打造了大型古装黄梅戏《万密斋传奇》。在酷暑难当的盛夏,全体演职人员克服各方面困难,顶着高温天气,紧锣密鼓地进行排练。对于罗田人民来说,在艺术节上拿大奖是大事,但通过该作品来“宣传推介罗田”亦是大事。作为明代嘉靖至万历年间与李时珍齐名的大医学家,万密斋是罗田人民的骄傲,罗田县黄梅剧团通过大型黄梅戏《万密斋传奇》宣传了罗田的历史名人,提升了罗田的知名度,为罗田的经济、文化建设作出了自己的努力。时任湖北省文化厅厅长的蒋昌中在颁奖大会上表扬:“罗田县参赛的剧目《万密斋传奇》是一部宣传罗田、展示罗田、推介罗田、提升罗田的好作品。”

一、万密斋与罗田

在中国古代中医学史上,罗田万密斋是与蕲春李时珍齐名的著名中医学家,清朝康熙皇帝追封他为“医圣”。万密斋是罗田大河岸人,出身医学世家,他继承父亲的高尚医德和精湛医技,行医50余年,足迹遍及鄂、豫、皖、赣、陕等省。他著有《万密斋医学全书》共100余卷,约150余万字,有许多卷本流传于朝鲜、日本等国家,清乾隆年间编纂的《四库全书》收录有《万密斋医学全书》中的10部。

虽然在明清时期,万密斋的名字在中医界声名显赫,但当下知道、了解万密斋的人并不多。2011年5月4日,由湖北省科技厅等单位联合组织的“科技支撑大别山中医药产业发展启动仪式暨中医药产业发展论坛”在罗田举行。不少外地参会者为之一惊:大明“医圣”李时珍早已闻名中外,这万密斋何许人也,竟与李时珍比肩齐名?

看来,几百年前罗田成就了万密斋,几百年后我们需要万密斋成就新罗田。

二、《万密斋传奇》与罗田医圣

做活名人文章,发展产业经济,是近年来一些地方探索出的成功经验。罗田县委委员、县委统战部长童伟民积极主张发挥名人效应,并明确提出“唱响万密斋品牌,培育特色产业”。在新华社记者采访童伟民部长时,童部长明确指出要制作完成一批宣传万密斋的图书、画册和影音作品,主要包括:创作出版《万密斋传》,编印万密斋宣传画册,创作录制万密斋音乐作品,创作拍摄万密斋题材电视剧、电影,将黄梅戏《万密斋传奇》打造成经典剧目并巡回展演,通过现代传媒手段全方位加大对万密斋的宣传推介,扩大其社会影响等。

在接到第六届黄梅戏艺术节汇演的通知之后,罗田县黄梅剧团、文化局和县委县政府就选派参演的节目进行磋商,最终本着“发掘人文资源,打造艺术精品,促进和谐发展,宣传推介罗田”的原则,决定以《万密斋传奇》进军“六艺节”展演擂台。

作为与李时珍齐名的古代名医,万密斋的医术水平并不被现代人所了解,本剧的情节主要围绕万密斋的精湛医术而展开。剧本用“开棺救二命”、“巧治疯书生”、“精心医肥媳”三个病例将万密斋的高明医术体现得淋漓尽致:

“开棺救二命”中,病人已经入殓,并且马上要“入土为安”,万密斋仅通过棺木中滴出的鲜血,便敏捷而准确地判定病情,开棺后,仅用一根银针,便救了两条性命。从这一病例中,我们不仅为万密斋精湛的医术折服,更为他能够力排众议、将生命看得高于一切的医德折服。

“巧治疯书生”中,万密斋在面对“疯”病(也就是现在的精神压力过大)时,没有采取传统的药疗方式,而是用了一个心理战术,以疯遏疯,获得立竿见影的疗效。万密斋对病人的生理和心理的全盘掌握,巧法治奇症,令观众拍手称赞。

“精心医肥媳”中,面对蛮横、焦躁且自恋的翠花,万密斋表现出十足的耐心:通宵达旦研究药方,尽心劝解令其劳作,甚至在蒙受不白之冤后,依然不放弃病人,将一个连自家人都嫌弃的胖媳妇医治成外形俊美、心灵手巧的俏儿媳。医治时间之长、所费心思之深将一个“耐心性”、“钻研型”的大夫形象塑造得栩栩如生。

作为一名医生,万密斋不仅医术精湛,而且医德高尚,悬壶济世之心经荣辱而不稍怠。

因为开棺救人,引起方郎中的嫉妒与仇恨,在明知被人算计的情况下,万密斋为了患者的健康,依然果敢地接受了方郎中的挑战,其“济世为医”的精神在对手的侮辱面前更为凸显,巧治疯书生后不受银两更是与当今社会不见押金不接诊的医疗行风形成巨大的反差。医治翠花的肥胖症是三个病例中最为困难的一例,翠花是方郎中的儿媳,蛮横、焦躁、自恋的个性使其抗拒治疗,而一场误会——翠花的腹大甚至让大家都不再相信万密斋的品格,然而医圣在遭受百口莫辩、皮肉之苦、族人的唾弃等挫折后,仍然坚持蒙冤行医,最终治好了翠花的腹病,还彼此以清白。可以说,全剧跌宕起伏、峰回路转的情节无处不渗透着万密斋在人品和医品上的崇高,“济世神医”的牌匾并非过誉。但是,万密斋在荣誉面前无一毫飘飘然,而是从容改“神”为“为”,“神医”与“为医”的一字之差,足见万密斋作为一名医者强烈的责任感。人世的疾病之苦无尽,医者的医术求索无涯,悬壶济世之心亦无涯,整部作品的人文感染力和影响力在最后被推至高点。

三、《万密斋传奇》的名片价值

作为罗田县家喻户晓的人物,万密斋治病救人的故事广为传颂。根据民间流传的故事,罗田县组织各界力量相继出版了《密斋新颂》、《神医万密斋的故事》、《大明医圣传》等书籍。如何在众多故事中选择典型有说服力的案例写进剧本、搬上舞台,令剧本的创作者罗田县文化馆专业创作老师王松平煞费苦心,最终王老师制定了真实性、典型性、传奇性的选取原则,一方面再现万密斋的历史功绩,一方面抓住新老读者的观赏心理,统筹逻辑思路,化零为整,令读者、观众都有耳目一新之感。

除前文中提到的《万密斋传奇》对“医圣”万密斋的医术与医德进行的展现之外,笔者认为本剧对罗田县地方文化的弘扬与传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以万密斋药品为原点,剧作显示了大别山区罗田县丰富的地域资源。剧中多次提到医圣用药采药的环节,携翠花进山寻药的环节凸显了这一特色。大别山是中医药材生长的天然资源宝库,较为落后的经济状况客观上保留了原始的生态环境。坐拥三省交界的天堂寨,除植被资源以外,旅游资源的得天独厚亦成为罗田县经济发展的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