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歌剧的误会
2601600000026

第26章 普朗克的歌剧概览(1)

“六人团”的成员普朗克在歌剧创作上崭露头角已是在二战之后。在音乐审美趣味上,普朗克是“六人团”中“最忠于科克托和萨蒂理想的一个成员”。他从不抛弃明确的调性,努力使音乐便于让人理解,始终坚持清晰、简单、自然的音乐语言,因而是所谓“新古典主义”最有代表性的作曲家之一。普朗克早年擅长写作短小、风趣的器乐小品和艺术歌曲,而晚年才转向较为大型的音乐戏剧形式,但音乐风格上并没有剧烈的改变,依然以明晰、抒情和讽刺为追求目标。普朗克对人声的歌唱特点有透彻的理解,这不仅突出地体现在他终生不辍的众多艺术歌曲创作中——普氏被公认是自福雷之后最出色的法国艺术歌曲作曲家,有“二十世纪的舒伯特”的美誉,这也为他的歌剧创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普朗克一生只完成了三部歌剧,写作时间均在他艺术成熟之后。这些歌剧不仅属于他全部创作中最重要的可圈可点之作,而且各自之间的题材和风格都有很大差别,显示出这位作曲家进入中年后艺术视野上的扩展和写作技艺的纯熟。可以不夸张的说,普朗克的歌剧创作代表了二十世纪中叶法国歌剧的最高成就。

虽然普朗克在早年就希望写作歌剧,但他一直难以找到“合适的”台本。因而在音乐舞台实践中,他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将精力放在歌剧之外的其他领域。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他的舞台实践主要是写作舞剧和戏剧配乐。他写有三部芭蕾舞剧,其中《母鹿》的总谱被认为属于他最佳作品之列。在戏剧配乐中,他曾为各位话剧演出提供音乐,其中不仅包括莎士比亚、莫里哀等的古典戏剧,也涉及科克托等人的“先锋派”超现实荒诞剧。三十年代至五十年代初,普朗克曾为当时正处于襁褓时期的电影写作配乐。尽管这些戏剧性的配乐并不属于普朗克的中心创作,但通过这些作品进行练笔,普朗克不仅扩展了自己的音乐语言和风格领域,而且也对戏剧音乐的内在要求有了更多的体认。

由此才燃发了以此剧为底本写作歌剧的念头(1945年完成,1947年首演)。其实,这部戏1917年首演时,普朗克在场。虽留有深刻印象,但尚无准备为其配置音乐。在此以后的近三十年时间中,普朗克不断为阿波利奈尔诗作中的奇异意象和独特格律所吸引,为此才引发了以此剧为底本写作歌剧的念头(1945年完成,1947年首演)。其实,这部戏1917年首演时,普朗克在场。虽留有深刻印象,但尚无准备为其配置音乐。在此以后的近三十年时间中,普朗克不断为阿波利奈尔诗作中的奇异意象和独特格律所吸引,为阿波利奈尔的诗作谱写了大量的艺术歌曲,可以说从艺术上和技术上都为写作《提瑞西阿斯的乳房》这样一部奇特的歌剧做好了铺垫。

《提瑞西阿斯的乳房》一剧在戏剧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被公认是“超现实主义的发轫”。它的情节设计和故事进展有意背离传统的写实规范,以荒谬的奇想和近似“胡说八道”的人物造型来讽喻男女性别之争的现实。故事以古希腊神话中提瑞西阿斯(一位盲人先知,曾一度变为女性,后又恢复男性)为原型,但将人物更换成现代巴黎的市民形象(尽管故事发生在蒙特卡罗)。妻子提瑞西阿斯与丈夫发生争吵,怒气冲冲地宣称自己是女权主义分子。她割掉自己的乳房(在圆舞曲的伴奏声中,胸脯上的两个气球随即飞走!),留起胡须,拒绝养育孩子,成为职业妇女。丈夫出于无奈,转换成妻子,在“现代科技”的帮助下,短短一天生养了40049个孩子,由此出现一系列的混乱闹剧。夫妻面临危机关头,只得再度合好,最后他们向观众唱道:“渡过难关哦,法国人,牢记战争的教训——应养育孩子。”

此剧对人性进行了微妙的讽刺和善意的嘲弄,音乐从各个方面加强了其轻松调侃的格调和幽默的气氛,但内在的用意却具有严肃的一面。普朗克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在这部歌剧中的审美意图:“我熟知阿波利奈尔。对我而言,他兼有诚挚、冷嘲热讽和热情,易激动,擅长捉弄和游戏。我希望我的作品能够反映出每当他谈起巴黎和孩子时所表达的那种温情。我试图强调这种温情、这种诗意,就好像我并不是仅仅在写一部喜歌剧。我的音乐很欢快,但它绝不是轻歌剧音乐――恰恰相反。”这部歌剧的音乐反映出十九世纪至二十世纪初的法国喜歌剧的强烈影响。普朗克自己承认他在写作期间曾仔细研读过拉威尔的《西班牙时刻》和夏布里埃等人的喜歌剧创作,甚至还借鉴了比才《卡门》的配器风格。在音乐素材上,普朗克为反映原剧的时间特点(相当一部分作于一战之前),还戏仿当时风行一时的圆舞曲、歌舞厅小曲、酒吧歌曲、咖啡馆音乐等等轻松低俗的音调类型。全剧在音乐结构上属于编号分曲歌剧,中间插有简短的对白(或是有乐队插入的宣叙调)。普朗克发挥自己的旋律特长,写作了很多富于抒情意味和引人发笑的唱段。为了加强喜剧效果,他有意在声乐写法上进行夸张处理,使用了假声、笑声、“错误的”重音音节等等手法。在和声语言上,《提瑞西阿斯的乳房》一剧保持清晰的调性基础,音乐中使用了很多踏板长音和固定音型来保证调性的明晰。另外,整部歌剧的乐队配置也非常有趣。普朗克使用了一个小型乐队,只加入一些色彩乐器(钢片琴、钢琴、木琴、小军鼓等),营造出一种具有二十世纪初歌舞厅气氛的奇异幻觉色彩。

普朗克的第二部歌剧《加尔默罗会修女的对话》不仅是他本人的创作高峰之一,而且也是二十世纪下半叶整个法国歌剧的代表力作。此剧的底本是法国二十世纪上半叶重要的天主教作家和思想家贝尔纳诺斯的话剧原作。贝尔纳诺斯终生追求严肃的宗教道德理想,其文学作品的中心主题是对神性问题的探求和对人生罪恶的揭示。他通过对人类心理的深刻解剖,抨击现代社会中技术的进步和金钱的统治对人性的扭曲。《加尔默罗会修女的对话》一剧处理的同样是宗教主题――通过信仰克服恐惧,直面死亡而获得升华。普朗克在后半生皈依天主教,因而其宗教信仰与这部剧作的主题达成深刻的认同。写作这部歌剧之前,普朗克已经涉猎过宗教类型的大型作品的创作,如1937年的《弥撒》和1950的《圣母悼歌》,在音乐风格和技术上为他的这部宗教性歌剧的创作奠定了基础。作曲家花费了约三年的时间(1953-1956)精心写作这部长达近两个半小时的歌剧。由于此剧在主题上的明晰和音乐心理刻画上的精致入微,首演之后大获好评,目前可算是二十世纪法国现代歌剧中演出频率最高的剧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