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国学必读(全集)
2601700000052

第52章 胡适之论短篇小说(2)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生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这首诗写天宝之乱,只写一个过路投宿的客人,夜里偷听得的事,不插一句议论,能使人觉得那时代征兵之制的大害,百姓的痛苦,丁壮死亡的多,差役捉人的横行,一一都在眼前。捉人捉到生了孙儿的祖老太太,别的更可想而知了!

白居易的《新乐府》五十首中,尽有很好的短篇小说。最妙的是《新丰折臂翁》一首。看他写:“是时翁年二十四,兵部牒中有名字,夜深不敢使人知,偷将大石搥折臂。”使人不得不发生“苛政猛于虎”的思想。白居易的《琵琶行》,也可算得一篇很好的短篇小说。白居易的短处,只因为他有点迂腐气,所以处处要把做诗的“本意”来做结尾;即如《新丰折臂翁》篇末加上“君不见开元宰相宋开府”一段,便没有趣味了。又如《长恨歌》一篇,本用道士见杨贵妃带来信物一件事作主体。白居易虽做了这诗,心中却不信道士见杨妃的神话,所以他不但说杨妃所在的仙山“在虚无缥渺中”。还要先说杨妃死时:“金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竟直说后来天上带来的“钿合金钗”,是马嵬坡拾起的了!自己先不信,所以说来便不能叫人深信。人说赵子昂画马,先要伏地作种种马相。做小说的人,也要如此,也要用全副精神替书中人物设身处地,体贴入微。做短篇小说的人,格外应该如此。为什么呢?因为短篇小说要把所挑出的最精采的一段作主体,才可有全神贯注的妙处。若带点迂气,处处把本意点破;便是把书中事实作一种假设的附属品,便没有趣味了!

唐朝的散文短篇小说很多,好的却实在不多。我看来看去,只有张说的《虬髯客传》可算得上品的短篇小说。《虬髯客传》的本旨,只是要说:“真人之兴,非英雄所冀。”他却平空造出虬髯客一段故事,插入李靖红拂一段情史;写到正热闹处,忽然“太原公子裼裘而来”,遂使那位野心豪杰绝心于事国,另去海外开辟新国。这种立意布局,都是小说家的上等工夫。这是第一层长处。这篇是历史小说。凡做历史小说,不可全用历史上的事实,却又不可违背历史上的事实。全用历史的事实,便成了演义体;如《三国演义》和《东周列国志》,没有真正小说的价值。若违了历史的事实,如《说岳传》使《岳飞》的儿子挂帅印,打平金国,虽可使一班愚人快意,却又不成历史的小说了。最好是能于历史事实之外,造成一些似历史的事实,写到结果却又不违背历史的事实。如法国大仲马的《侠隐记》写英国暴君查尔第一世为克林威尔所囚时;有几个侠士出了死力,百计想把他救出来,每次都到将成功时,忽又失败;写来极闹热动人,令人急煞;却终不能救免查理第一世断头之刑,故不违背历史的事实。又如《水浒传》所记宋江等三十六人,是正史所有的事实。《水浒传》所写宋江在浔阳江上吟反诗,写武松打虎杀嫂,写鲁智深大闹和尚寺等事,处处闹热煞,却终不违历史的事实。而《虬髯客传》的长处,正在他写了许多动人的人物事实,把历史的人物和非历史的人物穿插夹混,叫人看了,竟像那时真有这些人物事实。但写到后来虬髯客飘然去了,依旧是唐太宗得了天下。一毫不违背历史的事实。这是历史小说的方法。便是《虬髯客传》的第二层长处。此外还有一层好处。唐以前的小说,无论散文韵文,都只能叙事,不能用全副气力描写人物;《虬髯客传》写虬髯客极有神气,自不用说了。就是写红拂李靖等配角,也都有自性的神情风度。这种写生手段,便是这篇的第三层长处。有这三层长处,所以我敢断定这篇写虬髯客传,是唐代第一篇短篇小说。宋朝是章回小说发生的时代,如《宣和遗事》和《五代史平话》等书,都是后世章回小说的始祖。《宣和遗事》中记杨志卖刀杀人,晁盖等八人路劫生辰纲,宋江杀阎婆惜诸段,便是施耐庵《水浒传》的稿本。从《宣和遗事》变成《水浒传》,是中国文学史上一大进步。但宋朝是“杂记小说”极盛的时代,故《宣和遗事》等书,总脱不了杂记体的性质,都是上段不接下段,没有结构布局的。宋朝的“杂记小说”颇多好的,但都是不配称做短篇小说。短篇小说是有结构局势的;是用全副精神气力贯注到一段最精采的事实上的。“杂记小说”是东记一段,西记一段,如一盘散沙,如一篇零用帐,全无局势结构的。这个区别,不可忘记。

明清两朝的短篇小说,可分白话与文言两种:白话的短篇小说可用《今古奇观》作代表。《今古奇观》是明末的书,大概不全是一人的手笔。书中共有四十篇小说,大要可分两派:一是演述旧作的。一是自己创作的。如“吴保安弃家赎友”一篇,全是演唐人的《吴保安传》,不过添了一些琐屑节目罢了。但是这些加添的琐屑节目,便是文学的进步。《水浒》所以比《史记》更好,只在多了许多琐屑细节。《水浒》所以比《宣和遗事》更好,也只在多了许多琐屑细节。从唐人的吴保安变成《今古奇观》的吴保安;从唐人的李洴公变成《今古奇观》的李洴公;从汉人的伯牙子期变成《今古奇观》的伯牙子期;——这都是文学由略而详,由粗枝大叶而琐屑细节的进步。此外那些明人自己创造的小说,如《卖油郎》,如《洞庭红》,如《乔太守》,如《念亲恩孝女藏儿》,都可称很好的短篇小说。依我看来,《今古奇观》的四十篇之中,布局以《乔太守》为最工。写生以《卖油郎》为最工。《乔太守》一篇,用一个李都管做全篇的线索,是有意安排的结构。《卖油郎》一篇,写秦重,花魁娘子,九妈,四妈各到好处。《今古奇观》中虽有很平常的小说,比起唐人的散文小说,已大有进步了。唐人的小说,最好的莫如《虬髯客传》。但《虬髯客传》写的是英雄豪杰,容易见长。《今古奇观》中大多数的小说写的都是这些琐细的人情世故,不容易写得好。唐人的小说,大都属于理想主义。《今古奇观》中如《卖油郎》,《徐老仆》,《乔太守》,《孝女藏儿》便近于写实主义了。至于由文言的唐人小说变成白话的《今古奇观》,写物写情都更能曲折详尽。那更是一大进步了。

只可惜白话的短篇小说,发达不久,便中止了。中止的原因,约有两层:第一,因为白话的章回小说发达了,做小说的人,往往把许多短篇略加组织,合成长篇。如《儒林外史》和《品花宝鉴》名为长篇的章回小说,其实都是许多短篇凑拢来的。这种杂凑的长篇小说的结果,反阻碍了白话短篇小说的发达了。第二,是因为明末清初的文人,很做了一些中上的文言短篇小说。如《虞初新志》,《虞初续志》,《聊斋志异》等书里面,很有几篇可读的小说。比较起来,还该把《聊斋志异》来代表这两朝的文言小说。《聊斋》里面如《续黄粱》《胡四相公》《青梅》《促织》《细柳》……诸篇,都可称为短篇小说。《聊斋》的小说,平心而论,实在高出唐人的小说。因蒲松龄虽喜说鬼狐;但他写鬼狐,却都是人情世故;于理想主义之中,却带几分写实的性质。这实在是他的长处。只可惜文言不是能写人情世故的利器。到了后来,那些学《聊斋》的小说,更不值得提起了。

三结论

最近世界文学的趋势,都是由长趋短,由繁多趋简要——简与略不同,故这句话与上文说由略而详的进步,并无冲突。——诗的一方面,所重的在于“写情短诗”Lyrical poetry或译抒情诗。像Homer Milton Dante那些几十万字的长篇,几乎没有人做了。就有人做十九世纪尚多此种,也很少人读了。戏剧一方面,莎士比亚的戏,有时竟长到五出二十幕此所指乃 Hamlet也,后来变到五出五幕,又渐渐变成三出三幕,如今最注重的是“独幕剧”了。小说一方面,自十九世纪中段以来,最通行的是短篇小说。而长篇小说如Tolstoy的《战争与和平》,竟是绝无而仅有的了。所以我们简直可以说“写情短诗”,“独幕剧”,“短篇小说”三项,代表世界文学最近的趋势。这种趋向的原因,不止一种。(一)世界的生活竞争,一天忙似一天;时间越宝贵了,文学也不能不讲究经济。若不经济,只配给那些吃了饭没事做的老爷太太们看;不配给那些在社会上做事的人看了。(二)文学自身的进步,与文学的经济有密切关系。斯宾塞说:“论文章的方法,千言万语,只是‘经济’一件事。”文学越进步,自然越讲求经济的方法。有此两种原因,所以世界的文学,都趋向这三种最经济的体裁。今日中国的文学,最讲经济。那些古文家和那《聊斋》滥调的小说家,只会记某时到某地,遇某人作某事的死账;毫不懂状物写情,是全靠琐屑节目的。那些长篇小说家,又只会做那无穷无极,《九尾龟》一类的小说;连体裁布局都不知道,不要说文学的经济了。若要救这两种大错,不可不提倡那最经济的体裁——不可不提倡真正的短篇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