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自信伴你走天涯(指导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故事集)
2616900000005

第5章 家庭因素透视(1)

在一定程度上,一个人的生长环境及家庭教育等因素,对其自信与否也有着很大的关联。如在家庭背景过穷的环境中长大的青少年,一旦走出家庭,见到外面更广的世界,他们就会因为自己的贫穷而极易感到自卑;如一个人幼时在家中受到不良的甚至是恶性的感情因素影响,父母离异、亲人责骂等等都会让他产生自卑感。

除了家庭背景,还有很多来自家庭的其他因素也让青少年难以自信起来,更多的详解就在本章。

1过高的期望值

一块好好的木板,上面一个眼也没有,但钉子为什么能钉进去呢?这就是靠压力硬挤进去的,硬钻进去的。

——**

在知识社会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家长意识到了学习知识的必要性,于是把所有的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因此青少年往往承受了父母过多的期望,这使得他们的身心都蒙受了巨大的压力。

在期望中建立自信

小刚是家里的独生子。爸爸妈妈视他如掌上明珠,而且他身上肩负着父母的无限希望。父母希望他在各方面都非常出色,所以为他设了很高的标准。除了在学校里进行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外,他还要去练习拉小提琴、练体操以及其他课外兴趣活动。但是小刚并不喜欢这样,他每次去练琴,都如坐针毡,在学校里学习时,也是精神不集中,上课时间昏昏欲睡,下课也不怎么跟朋友玩。更重要的是,他极为敏感,很在意别人对他的看法,别人略有微词,他就会情绪低落。而且在行动上,也常常会有神经质的举止。他不像其他同龄人一样,爱说爱笑,爱打闹,而是一直显得很文静,很听话,内心像是倍受压抑一样……他的成绩一直处于中等水平,这让他的父母更加地着急、苛刻……

从表面上看,小刚听话,努力,但是从深层次看,他却是个在父母压力下无法喘息的人,这在他的种种异常行为中就可以看出。这种情况是小刚的父母对他的高期望值所造成的。因为他们对他寄予了过高的期望,破坏了他的正常发展。所以在这种高压力和不合理的定位下,他失去了一个青少年所应该享有的天真和无忧无虑的生活。这种过高的期望值给青少年带来了极大的危害。很多家长不考虑孩子的实际学习程度,盲目地为其设置过高的目标与要求,当孩子经过努力还有实现目标时,就会因为达不到父母的要求而自惭形秽,从而对子的能力产生深深的怀疑,进而动摇学习的信心,甚至会使其怀疑自己各方面的能力,觉得自己一无是处。

在这种高负荷的精神压力下,青少年必须学会自我减压,才能保持一颗斗志昂扬的心,永远不让灰心丧气来感染自己。回顾历史,孔子厄而做《春秋》,屈原逐而赋《离骚》,孙武膑足而修《兵法》,司马迁处逆境而着《史记》,这些无一不是压力铸成!所以青少年要学会面对压力,学会以一颗良好的心态去面对压力。只有拥有乐观自信的心态,才能争取获得更多成功的机会。

坦然面对,压力面前笑脸相迎

在人生的道路上,成长需要很多的动力,但同时也需要压力。因为只有压力,才会有向前的一个推动力。正所谓“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一般情况下,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就是因为他们经受了很多的压力,所以才过早成熟。

在成长的过程中,每个人所面对的压力是不一样的,不同的人的解决方式也是不一样的。成功的人看待压力是作为前进的动力,大多失败者就没有这样对待它。“压力是弹簧,看你强不强,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如果人经常处在安逸的环境中,就无法激发出自身的潜能,只有挫折和苦难才能成就一个人真正的成功。

生活在非洲大草原上的羊每天醒来思考的第一件事情是:我一定要比狮子跑得更快,这样我才有生存的空间。可是狮子醒来所想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我必须要比跑的最慢的羊跑得快,否则我就会饿死。所以,几乎是同一时刻,羊和狮子一跃而起,向着太阳奔去。生存的压力,把羊训练成了“奔跑健将”,使狮子成了“草原猎手”。

在日常生活中,虽然我们没有面对死亡的生存压力。但是学习和生活的压力却依然存在。正是这些压力激发了我们的斗志,促使我们不断进步,不断超越自我。面对压力,惊慌失措、消极悲观是不可取的。而应该总结经验,化压力为动力,化悲痛为力量。这样才能战胜挫折,走出困境,不断完善自我,使人生更加美妙和精彩。

海伦·凯勒因为生病从此失去了观察世界的能力,而且又聋又哑。但是她在家庭老师的帮助下,努力地克服了自身的缺陷,利用仅有的触觉、味觉和嗅觉来认识四周的环境,努力充实自己,后来更进一步学习写作。几年以后,当她的第一本着作《我的一生》出版时,立即轰动了全美国。在她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文中,更是表达出了她的坚强、乐观和向上的精神。当把失明仅仅当作一项压力的时候,她痛苦惆怅,所以她不能真正面对生活;当她把压力化作动力的时候,生活就选择了她。这一切都要归功于她乐观的心态,归功于她能够正确看待压力和困境,能够把压力变成动力。

由此可见,压力其实就是动力,它不是人生路上的绊脚石,而是助力器。压力并不是一无是处,其中的经验,为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让人更充满追寻成功的动力。压力令人更发奋、更努力、更持之以恒。动力来自压力,压力让人生愈加丰富、有趣。这完全取决于你怎么看待生活中的压力。

俗话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由此可见,我们应该感谢父母的那些压力,不是吗?所以请不要逃避压力,因为成长的过程需要压力,压力是我们进步的动力,是我们成功道路上的铺路石。那么成长的道路上,让我们与压力同行吧,面对压力,笑脸相迎!

2行为常常受到喝止

凡是坚信自己,并且坚信自己的思想具有生命力的人,一定会跨过一切障碍。

——高尔基

一个人的自信往往是通过不断的鼓励和支持获得的。就像植物需要阳光雨露一样,每个人的成长都需要不断的鼓励。如果整日处于否定和制止之中,那么无疑会丧失应有的自信。现实生活中,很多青少年却受到父母的诸多否定。父母总是以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去阻止他们去做某些事情,无形之中,这些青少年就变得自卑、自我怀疑、自我否定,做事没主见、犹豫不决。

在否定中学会坚持

郑峰的童年可谓是硝烟弥漫,因为父母的脾气都非常火爆,一遇到什么事情就会大打出手。这使得他从来不敢大声说话,有什么事情跟妈妈说,也总是被训斥一顿。

这样的情形一直持续到他长大。班级里举办什么活动,他从来都不参加,生怕会出丑,被别人笑话。甚至都不放声大笑,似乎连这一点都能成为别人的笑柄一样。

通过以上的案例可以看出,郑峰在妈妈的不断否定中彻底丧失了自信。他对什么事情都没有把握,觉得自己不能胜任。在不良的教育方式的影响下,他的身心健康受到极大的危害。

诚然,很多时候父母都是站在为自己考虑的立场,如果不能改变父母的想法,那么就应该学会坚持。但是坚持绝对不是反叛,要坚持一些正确的想法和决定。坚持不是盲目地蛮干,而更多时候表现为渗透了智慧的执着,坚持也不是顽固不化,而是一种坚定信念一种崇高追求,更多时候表现为一种义无反顾,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有时候这些成长中的障碍未必是一件坏事情。因为每个障碍都激发坚定的决心,盯住恒星的人不会改就主意。所以我们不应该害怕被否定,不应该害怕遭遇想象不到的困难。因为遭遇问题和困难是成长的契机;遭遇否定,是为了让我们更加发奋,对自已的生命更加肯定!所以青少年一定不能够在父母的呵斥声中变得失去自信。

生活在这个社会上,要学会坚持自己的信念,因为成功是由无数个自信的坚持组成的。坚持信念能使人向着自己所定好的目标坚定不移地前行,能使人到达理想的彼岸,也能使人敲开奇迹的大门。信念,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动力。而人一旦失去信念,就等于是一具没有思想的僵尸,就会成为欲海的“无舵之舟”,随波逐流。纵观每条成功的路上,都伴随留下的是一串串坚持不懈的脚印,没有科学工作者对科学研究的坚持,就没有一个个科学发明;没有农民辛苦劳作的坚持就没有硕果丰收;每个行业,每个领域乃至每个人生,成功都离不开坚持。如果因为别人的否定而放弃自己的追求,那么无疑不能成功。成功属于有主见,有想法的人。

在否定中自信成长

如果你认为自己的想法是正确的,那就坚持下去,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只要你定好自己的位置,找准目标,并坚定信念,不轻易放弃,你就能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因为自信是成功的开始。如果没有了自信,犹如花朵没有了生机,你的人生就会变得暗淡无光,毫无精彩可言。

大家所熟知的乔丹是享誉世界的篮球王。他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练习篮球,当时的他又瘦又小,谁都看不出来他是个篮球奇才。他总是会受到其他人的嘲笑和蔑视。1972年夏,他在收看了慕尼黑奥运会篮球比赛后,兴冲冲地对妈妈说:“总有一天我也要参加奥运会,我也要拿金牌的!”但乔丹的母亲对乔丹说:“我相信你,你能行。”乔丹也每次拿上篮球也自信满满的说:“我能行。”他的座右铭是:“我们来自底层,我们白手起家,我们从未放弃希望,总有一天,我们会梦想成真。”正是这种力量一直伴着乔丹走向篮球场,最终成为世人敬仰的超级篮球王。如果乔丹当时因为他人的嘲笑和否定而放弃努力,那么就不会有后来的辉煌成就。

所以只要你认为自己是正确的,就坚定地走下去吧,无论前面有多少险山恶水。不要在意别人的看法,被否定时也不要随便就怀疑自己,要相信自己的眼光,静静等待最后时间决定的一切。一个人只要相信自己是什么,就会成为什么;一个人心里只要这样想,就会成为这样的人。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幅“蓝图”或是自画像,有人称它为运作结果。如果你想象的是做最好的你,那么你就会在你内心的“荧光屏”上看到一个踌躇满志、不断进取的自我。同时,还会经常收听到“我做得很好,我以后还会做得更好”之类的信息,这样你注定会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正如美国哲学家爱默生说:“人的一生正如他一天中所设想的那样,你怎样想象,怎样期待,就有怎样的人生。”只要相信自己,就会感到生命有活力,生活有盼头,觉得太阳每天都是新的,从而保持奋发向上的积极态度。

自信不是骄傲无知的自负或自大,更不是毫无根据的自以为是和盲目乐观,而是激励自己奋发进取的一种心理素质,是以高昂的斗志、充沛的干劲、迎接生活挑战的一种乐观情绪,是战胜自己、告别自卑、摆脱烦恼的一种灵丹妙药。人拥有自信,并不代表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就能获得成功,而是说战略上要藐视困难,战术上要重视困难,要从大处着眼、小处动手,脚踏实地、锲而不舍地奋斗拼搏,扎扎实实地做好每一件事,战胜每一个困难,从一次次胜利和成功的喜悦中肯定自己,从而创造生命的亮点,成就自己的人生。

自信,能够唤醒沉睡的潜能。正是因为有了自信,李白才做出了“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去还复来”的千古佳句;正是因为有了自信,阿基米德才发了“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够撬动地球”的豪言壮语;正是因为有了自信,毛泽东才彰显了“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的人格力量。自信,能够为人生带来无穷无尽的动力,可以说,有了自信你便成功了一半。所以青少年朋友们,无论面对怎样的否定,都要学会坚信自己。

3儿时的心理阴影

人世间有一种要得便得、要失便失的东西,此即是情感。例如幸福,您觉得幸福,您便幸福;您觉得痛苦,您便痛苦。愁绪与快乐、紧张与轻松、爱与恨、幸福与苦闷等对应之情感,仍是可以“按需分配”,要之有之,要多少有多少。您丢失愁绪,即获得快乐;丢失紧张,即获得轻松;丢失恨,即获得爱。

——洞灵子

青少年有时需要独处,特别是在遇到打击后更会这样。这时候他们不需要别人的劝解,即使我们一味的劝他,也不会得到很好的结果。一个人的心理产生了阴影,他需要一个人冷静的反思与筹划,何去何从可以让青少年在独处中得到的解答。

产生心理阴影的原因

卢燕大概是3岁的时候曾经被爸爸不小心丢掉过,因为这件事她做过许多噩梦,她也经常跟她的爸爸提起这件事。每次卢燕说起这事,爸爸就会说卢燕记仇,可卢燕却觉得自己很委屈,而且爸爸也从来不因为此事而跟她道歉。卢燕上小学了,爸爸就逼她学琵琶,可卢燕喜欢舞蹈,她觉得爸爸是在强迫她。爸爸为了让她学好琴,天天陪她练,陪她去上音乐素质课,可是一点都没有效果,爸爸从来都不问卢燕的感受。不让卢燕和小朋友一起玩,天天练琴不练就骂。小时候的卢燕很孤僻,没有朋友。上课时卢燕也总是不作声,不愿意回答问题也不和小朋友玩。下课也是一个人干坐那,老师们都以为她有自闭症。对学习没有了兴趣。总觉的自己学不好。

现在卢燕上高中了,要去学校住校。是一所非常好的学校,是父母把她买进去的。在那里她也许可以重新开始,努力读书,将来有很好的前途。而且卢燕觉得这样就可以离开父母!但是她现在仍然没有自信,因为那里的学生都成绩很好,卢燕跟本没法和他们比。还有那些童年的阴影让她很不开心。她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

卢燕的经历使她产生了强烈的心理阴影,由于跟父母缺少沟通,由于父母对她的不理解,让她的内心产生了深刻而又难以磨灭的记忆。让她觉得有父母,却又感觉自己像个孤儿,不愿意去相信别人,也从来不相信别人,不知道什么人值得她信任。久而久之,使她产生了很大的心理阴影,心理阴影会影响我们的学习、生活、交往等等,因此青少年要摆脱心理阴影。

如何走出心理阴影

1正确对待过失。因为人的过失而产生了阴影。但无论出现什么偶然的、突发的过失,都有它的必然性、自发性。就像卢燕的经历一样,谁也不会想到父亲会丢弃自己,而反过来想,父亲会丢弃自己,也肯定是有自己的原因和苦衷。作为新一代的青少年,要正确的面对父亲的过失行为。人的出错和过失,都无法预言。出了过失,青少年首先要与自己和解,其次也要学会和父母沟通,要学会谅解和宽容,这样才是有理性的现代青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