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自信伴你走天涯(指导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故事集)
2616900000004

第4章 正确看待自己(3)

在成长的道路上,不是绝对不可以怀疑自己。适当的怀疑会加强自身的反省意识,发现自身的不足。不过在怀疑的同时,一定要知道自己坚信什么——是坚信事实,还是一意孤行地坚信自己的猜疑。过度怀疑自己就会严重摧毁自己的自信心。

过度怀疑自己等于自我毁灭

王静是一个安静的女孩,她总是安安静静地坐在教室里听课学习,下课也不怎么和同学们嬉笑玩耍。

虽然她总是很努力地学习,但是她的学习成绩却一般。每次考试完,她也总是责怪自己,看着别人玩着都比自己考得好,她内心就很不是滋味。

也许是学习上的挫败感影响了她的整个生活。她不敢跟他人交往,害怕别人说她脑袋笨。遇到同学真诚的微笑,她会把它当成一种嘲笑和讽刺,整日疑神疑鬼,郁郁寡欢。

青少年正处在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阶段。进入青春期以后,自我意识迅速发展,已经开始独立地观察、分析社会,用自己的观点评价他人,也极其重视他人对自己的评价,非常关心“我”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因此对自我还不能由一个客观而又正确的评价和认识,所以往往会根据一些片面的内容来评价自己。比如,为对自己的能力、品质等自身素质评价过低;有些同学因自己学习、能力没有什么出色之处,因而过低地估计自己的智能水平,甚至认为自己一无是处。在交往中放不开手脚,总担心自己成为别人的笑料。所以总是处于一种自我怀疑、自我否定之中,从而产生严重的失望和悲观的情绪,并进一步导致自信心的严重缺失。

自我怀疑往往是自卑心理的起源,过于自卑无异于自我毁灭。有些青少年因为成绩的不理想、家长的责备等,长期处于自我怀疑之中,最终竟然放弃了自己宝贵的生命。由此可见,自我怀疑对于青少年的危害是多么巨大。

一个人在怀疑自己的同时,也要思考一下自己坚信的是什么,如果坚信的是自己的怀疑,那其实是毫无意义的。有的人开始怀疑自己不能成功,时间长了,就会坚信自己不能成功,一旦有了这样的心理,成功也就永远不会光顾。要想成功,就不要怀疑,行动是最好的检验方法,在行动之前,谁也没有资格说自己行还是不行,只有试了才能知道,即使没有成功,也不要后悔,至少自己没有蹉跎岁月,同时也为最后的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地存在于这个世界上,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所以青少年要学会冲破自卑的束缚,尊重自己,善待自己,相信自己,切不可过度怀疑自己。

放逐怀疑,告诉自己一定行

每个人都无法逃避身边形形色色的人的评价,而且很多人都会在这些评价中迷失自我,找不到自己人生的准确定位。对于成长中的青少年尤其如此,处于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和稳定阶段,所以很容易受大外界因素的影响,总是会根据这些评价来继续自己的人生轨迹,被这些评价左右。其实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只要认为自己做的正确,就坚持下去。如果一味被别人的言论束缚,那么势必找不到前进的方向。

想必大家都有这样的感触,在梦中我们总是不可思议地具有极其强大的能力,几乎什么事情都能够做成。比如,同时出现在两个地方,转换场景和环境,穿墙而过,变成富翁和名人,克服大障碍,跟父母相处,创造巨大的财富,写出畅销书等等。而且在整个过程中,我们似乎从来没有怀疑过自己的能力。在梦中,我们从不怀疑自己,所以所有的事情都是可能的。

可是在现实中,我们中的很多人处于清醒的状态时,却总是浪费许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怀疑自己的能力。这其实是我们的一大损失。就像那句名言一样:只要你相信你能,你就一定能。也就是说如果你自信你能够完成某件事情,你就一定能够在这种信念的驱使之下去主动完成它。但是我们却几乎在每个叉路口都会怀疑自己,怀疑自己的能力和价值。而不相信自己或不信任别人是一种消极、贬抑的力量。当你心里不以为然或怀疑时,你就会想出各种理由来支持你的“不信”,告诉你“你为什么不能”、“你为什么不适合做”、“你为什么会失败”。怀疑、不信、潜意识要失败的倾向,都是失败的主要原因。所以要想成功,就必须将怀疑从你的生命中放逐出去,学会相信自己,创造内在的正确认知。把怀疑从你的心中统统放逐,你就会发现自身所具备的许多潜质,一切也都会变得顺利。

从某种意义上讲,信心其实就是生活中的运气。因为没有信心的人会怀疑、会恐惧、会失去强有力的行动能力;而没有积极的行动,就将失去成功的机会;没有成功的机会,就不会成功,好运也不会来光顾。所以青少年要学会在日常生活中对自己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

当你面临困境时,要想到“我会赢”,而不是“我可能会赢”。当你与人竞争时,要想到“我跟他们一样好”,而不是“我无法跟他们相比”。机会出现时,要想“我能做到”。千万不能认为“我不能做到”。要让关键性的想法“我会成功”支配你的各种思考过程。成功的信念会激发你的心智,创造出获得成功的无穷智慧和计划,失败的意念只会让你想一些导致失败的念头。这种思想的暗示,会使你逐步建立自信。所以从思想上从思想上转变吧,学会积极地思考,执着而又不盲目地相信自己,就一定能够成功。

处于成长阶段的青少年朋友们,一味地自我怀疑不是什么明智的选择,因为它对你没有任何好处。所有的怀疑都浪费精力,而且干扰了你与生俱来创造财富的能力。不论你心头逗留的是怎样怀疑的念头,让它们走吧。这比你所想的还容易,而且将会产生莫大的回报。我们不能左右风的方向,但我们能调整风帆——选择自己的态度。选择自信,就选择了成功,选择了自卑,就选择了失败。因为什么样的生活态度就会决定什么样的人生。

6过于压抑自己的情感

只有满怀自信的人,才能在任何地方都怀有自信沉浸在生活中,并实现自己的意志。

——高尔基

如果水库里的水位超过了警示线,就要采取泄洪措施,以减轻水库的压力。如果不及时泄洪,反而有更多的水流入时,水库就会崩溃。其实人的心理也一样,如果心理装了过多的不良情绪,却无法调节,就会造成人心理防线的崩溃。所以青少年要学会宣泄自己的感情,不要过分压抑自己的情感,否则会严重影响到自己的心理健康。

压抑会导致自卑

李军的情绪总是很消沉,上课时也无法集中精力听讲。一下课就走出教室,似乎板凳上有钉子一样。他出去也只是在操场上转转,并不怎么和同学一起活动,好像有很多心事的样子。整日愁眉苦脸,忧心忡忡的。

他不善于和同学们交流,似乎很清高的样子。平时寡言少语,即使偶尔说出一两句话,也像是刚睡醒的样子,声音低沉。

他总是沉浸在一个人的世界里,不知道到底在想些什么。

通过以上的例子可以看出,李军处于严重的抑郁之中,这种抑郁源于他内心的自卑。通常情况下,抑郁型的人都会表现出孤僻、多愁善感、谨慎、细致,敏感,缺乏勇气等。这跟性格也有一定的关系,因为抑郁型气质的人往往对事物的感受比较敏感,会对事物的消极后果产生扩大性的评估。

而且因为过于压抑自己的情感,使得这类人不容易将内心的消极体验及时地宣泄和排解出去。所以一点遭遇挫折,就会倾向于把失败原因归结为自身缺陷,归因于自己的无能或倒霉的命运,思维指向内心,因而灰心丧气、意志消沉。这种不良后果会产生消极的自我暗示,使得自卑心理更深入内心,并不断膨大,以致丧失交往的勇气和信心。由此可见,性格和气质的不正确归因给青少年带来的消极暗示同样也能极大地引起青少年的自卑情绪。

而且过于压抑自己的感情的人往往对生活缺乏坚定的信念,不能正确看待人生,也不能正确接受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对人生持怀疑态度,受厌世观念支配,对生活没有兴趣。正如施奈德所说,此种类型者呈现为疑病症倾向,具体表现为恐怖不安、没有自信心、感觉生存没有意义,灰心丧气、内心苦恼异常。对正常人来说根本无所谓的事情,抑郁性格者却以否定人生的悲观态度来对待,自认为是非常危险或濒临死亡的状态。而且往往过分贬低自己的能力,总是以一种消极和否定的态度看待自己,把自己说得毫无用处,前途一片渺茫。这些强烈的内疚感、无价值感同样是自卑的表现。

自我宣泄,告别自卑

面对生活中的不顺心,青少年要学会自我宣泄,因为自己才是自己的主人,无论生活赐予我们的是什么,喜悦也罢,痛苦也罢,只要我们学会调节自己的心情和情绪,那么我们就能够保持快乐,不会被痛苦压倒,不会被挫折击败,永远保持一个积极向上的心态。

我们要学会正确看待社会现实中的诸多事物。要承认社会是一个多元化的系统,有光明的一面,也有阴暗的一面;有好人,也有坏人。所以看待社会不能过于理想化,要看到社会成员之间实际上存在不平等的地位,待遇上的差距。不要过于跟他人攀比,而是要承认差距,可以努力去缩小差距,但不可以悲观失望,消极处世。

要学会正确看待挫折,看待自己。如果遭遇挫折,要学会从自身寻找原因。“勤能补拙”,用自己的勤奋特长去弥补不足之处;坚信“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长短处,只要积极有为,长善救失,“天生我材必有用”;不要老是担心自己不如别人,要学会接受自己,树立一种自信而又自强的心态。

在日常生活中,青少年可以读些励志性的名人传记。看看名人是如何从挫折中走出来,如何一步步迈向成功的。圣贤们的思想与足迹能予以我们许多启示。孔子讲学“三虚三盈”,但他不气馁,不断努力,终于培养出“三千弟子”。南非现总统曼德拉为反对种族歧视坐牢26年,终于取得斗争的胜利。这些事迹都能给人以希望和勇气,所以都可以作为激励自己斗志的兴奋剂。

青少年朋友们也可以积极做一些富有建设性的事情,以消除自己的懒惰心理。不妨列出一个学习、生活日程表,包括读书、写作、交友、上街、娱乐等。不论大小事情都列入其中,并认真、专心地去做。一旦你成功完成了某件事情,你的心里就会变得充实一些。

而且要学会主动地去帮助别人,比如可以通过志愿者活动帮助他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你就能发现自己对社会还是有价值的,在某种意义上,就可以帮助你重新树立自信。

总之,每个青少年都应该认识到压抑自己的情绪对于自身的发展危害很大,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要学会释放自己的情绪,学会心灵减压。

每个人在生活中都难免会遇到许多不良的情绪、比如挫败感、内疚感、无力感等,如果不采取适当的方式加以释放,就会对身心产生消极影响。所以,当遇到不愉快的事情或委屈时,不要压在心里,而要向知心朋友和亲人说出来或大哭一场。这种发泄对于人的身心发展是非常有利的。青少年要学会释放积于内心的郁闷,不要被这些情绪所影响。